2022年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核心區位於小海坨山南麓,這裡風景秀麗、巒峰疊翠、地形複雜,在設計和建設上都非常具有挑戰性。延慶賽區成功實現建築與大自然的有機結合,在滿足賽事要求的基礎上,打造出了一個與自然山林深度相融、交相輝映的冬奧賽區,是冬奧場館歷史上新的里程碑。冬奧會延慶賽區,在建築、景觀和賽道設計上有哪些創新之處?設計師如何踐行“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的設計理念,實現場館和自然的融合統一?本期節目,我們就此專訪: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北京2022冬奧會延慶賽區總規劃師,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設計總負責人李興鋼。
圖為北京2022冬奧會延慶賽區總規劃師,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設計總負責人李興鋼 攝影/鄭亮
中國網:延慶賽區的山地地形非常複雜,這其實也對我們設計和建設帶來非常大的挑戰,那麼當初您接到設計任務之後,第一次來到小海坨山谷是怎樣的感受呢?
李興鋼:我實際上是在我們正式開始設計之前,就曾經因為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選址,作為北京冬奧組委的專家到過小海坨山谷。當然後來呢,2017年的1月,我們正式通過國際競賽,獲得了這個項目的設計權之後,又詳細地在小海坨山進行踏勘和場地的觀察。小海坨山和它的整個山谷,也就是延慶賽區核心區所在的整個場館的區域,我把它形容為“高山、密林、深谷”,這樣的一種地形條件,地形複雜,山石陡峭,山上到山下將近有1400米的落差,氣候條件方面,山頂最低的溫度可以達到零下40度。
另外它又是一個景色很優美,生態環境很好的地方,因為人的進入和干擾比較少,所以它是一個生態的本底非常好的一個地方。當然裏面還有人文特色,有一個小的山村,叫西大莊科村;後來我們在踏勘冬奧村場地的時候,又發現了還有一個小山村的遺跡,就是上世紀40年代廢棄的一個山村的遺跡。所以這裡還有歷史和人文的特點。
總之,我們冬奧會延慶賽區是這麼一個非常有挑戰性,同時又很有豐富特色的這樣一個場地。
中國網:我們知道延慶(賽區)它的核心建築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競賽的場館,包括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還有一個是高山滑雪中心;另外一個部分是非競賽場館,包括延慶冬奧村和山地新聞中心。那麼想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兩部分都有怎樣的特色和亮點呢?
李興鋼: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最大特點是賽道的形狀決定了建築的總體效果和樣態,同時我們的雪車雪橇賽道,也是非常的有特色,它有16個彎道,其中有一個迴旋彎,嚴格地稱它是380度迴旋彎。世界上第一個380度的迴旋彎(在360度圓周的基礎上有20度的重合)。
另外就是它的速度,運作的速度和重力加速度都是非常高的數值。因為這些賽道上的特點,國際頂尖運動員滑行之後,都有非常好的評價。當然雪車雪橇中心地形氣候保護系統以及其上的山頂遊廊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呈現,人們在屋頂遊廊,一邊觀看比賽,一邊在遊廊中觀看山中風景這樣一個狀態,也是非常的有人文特色。
高山滑雪中心首先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場館,其中的滑降賽道本身的落差將近900米,賽道隨著地形的變化非常多,非常大,一會在山脊上滑行,一會滑進了山谷,還有很多的轉彎,是典型的高山峽谷賽道。拐彎、跳躍,然後沿途又有很多非常美的山石,還有草甸、樹林等等這些風景,是非常有特色的一條賽道,將來延慶賽道在世界上,一定是具有非常獨特地位的一個高山滑雪賽道,特別是競速賽道。
另外,高山滑雪中心配套設施的設計上,也有很多的特點。一個是我們大量的採用了 “弱介入、可逆式、裝配化”的高山架空平臺,這個架控平臺是在延慶首創的,借鑒我們傳統的山地“幹闌”式民居,把裝配式的鋼結構在工廠預製,然後運到施工現場,通過跟山坡地形“點接觸”的方式,層層地疊落,形成立體化的“空中土地”,這樣的人工土地上面再建造那些永久的或者臨時的設施。這樣的一個方式,既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有的山林地形,不破壞生態環境,同時又使得我們的設計和建造具有很好的品質,也有很好的效果。
當然我們的高山滑雪中心還有一個山頂標誌性建築,就是山頂出發區,現在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名叫“雪飛燕”,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山頂出發區的形態像一個巨大風箏或者像一隻大鳥。它雖然改變了一點點海坨山頂原來自然的狀態,但是它又不是淩駕於原來的海坨山頂,而是被鑲嵌在了海坨山山頂的下面,它的屋頂跟海坨山頂是相平的。這樣一個方式實際上也是我們中國營造文化的一個體現,就是説中國人從來不會在一個山頂的最高點來建造一個淩駕於自然之上的建築物,所以它是一個鑲嵌于山頂的山體之中的方式。
由於它被鑲嵌在山頂的下面,所以它可以很好地起到避風的作用,而且也有更好的保溫的作用,因為它的大部分外墻是依靠著山體本身的。所以這些都是體現了“自然而然”的這樣一種建造的智慧。
延慶冬奧村最大的特點就是借鑒延慶這個地區山村的格局、還有建造的方式來設計和建設的,它隨坡就勢,分散式的格局形成很多個半開放的院落,這些院落又是沿著山坡從高到低,自然地疊落下來。 這樣就把很大規模的建築體量都消解在建築的群組之中。另外我們的延慶冬奧村還保留了大量原生的樹木,我們對原來場地上的樹木進行了測繪,根據樹徑大小和種類,進行編號、保護。所以延慶冬奧村天然地會在建成之後就有很多的樹木——而且是原生的樹木跟新建造的建築形成相互的掩映,形成“山林場館”的特色。
還有就是延慶冬奧村裏面還保留了一處我們在場地踏勘時發現的山村遺跡,作為小的遺址公園,這可以讓全世界的運動員在這裡居住的時候,能夠領略到中國的山村文化。
最後我們還有一個小的非競賽場館,就是山地新聞中心,它也很有特點,是一個80%覆土的建築,只有少量的建築體量在南邊露出它的的外立面和屋頂,大部分建築體量都被覆蓋在山體的內部,上面全是覆土,只有下面建築的幾個大空間的天窗暴露在山頂之上,這就成為一個嵌在山體內部的一個建築,有點像高山滑雪中心的山頂出發區,但是這個規模更大,而且覆土的範圍也更大。
圖為北京2022冬奧會延慶賽區總規劃師,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設計總負責人李興鋼接受中國網專訪 攝影/鄭亮
中國網:在建造過程當中,您剛才其實也提到了我們用很多方法來減少對自然的一些干擾,還有哪些是我們在建設和設計過程中,對這方面的考量,盡可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我們建築物對自然環境的干擾。
李興鋼:首先我們使用了很多的技術,因為延慶賽區的建設挑戰性是非常大的,最大的挑戰其實就是我們的山林環境這樣的一種自然地形條件跟場館建造之間的擬合度要求非常高。我們所有的雪上場館,都有一個傳統,雪道都是依據地形來設計,賽道都是依據地形來設計,所以世界上沒有一樣的高山滑雪場館,沒有相同的雪車雪橇場館,因為它們都是依賴於場館所在的原始山體地形來設計。但是在延慶,我們的山體地形實在是太有挑戰性了,像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所處的地形,剛才説到的變化多端,起伏跌宕。
中國網:落差也很大。
李興鋼:對,落差非常大。雖然説地形給我們的賽道帶來了很多的特點,賽道本身的這種競技性,觀賞性增強了,但是建設的難度也增大了。因此我們研發了一種很重要的技術,叫做場地與場館的BIM(建築資訊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融合技術。
中國網:這個具體是怎麼講?
李興鋼:簡單講就是我們通常的BIM技術就是以我曾經主持設計的“鳥巢”為代表,當時“鳥巢”是中國第一個採用了BIM設計的建築。這個BIM設計通常是針對建築的本體或者一個場館的本體的,但是我們在延慶研發出把大自然的山體地形的設計和處理也採用BIM設計方式的技術,其中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山體地形轉變成精確的模型。
通過這樣一種精密的場地與場館BIM融合技術,使得延慶賽區的這些有挑戰性的場館和這些有挑戰性的山體地形能夠最高程度的擬合在一起,最終達到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其實就是達到對山林環境最小的干擾和最大限度的保護目標。 另外高山滑雪中心疊落式的高山架空平臺系統也是減少對山林環境的干擾的這樣一種方法和技術,專門為應對高山深谷密林的環境來設計的一種人造立體土地,而且這樣一種方法和技術又是來源於我們對中國山地建築傳統的一種借鑒。
另外,一些非常重要的生態修復技術,比如説邊坡的修復技術,比如説高山場地的表土剝離技術,這些都是很好的能夠實現(生態修復的技術),人工建設對山林環境形成了一種介入和影響之後,我們通過這樣一種生態修復的措施,使得它對生態的干擾降到最低的限度,而且能夠最大限度地恢復原來的生態環境狀態,最後達到一種人工和自然相得益彰的理想的結果。
延慶賽區還有一些非常特別的地方,就是除了這些場館,賽道,建築之外,還有大量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我們的造雪泵站,大的110千伏變電站,造雪用的蓄水水池等等,對於這些基礎設施如果我們把控的不好,也會干擾到整個山林環境和它的生態狀況,所以對於這些基礎設施,我們需要把它們當成一個系統,專門地像對待場館、對待賽道一樣,非常慎重地考慮它的選址,考慮它們的設計效果,甚至考慮它們如何能夠儘量被隱藏起來,哪些地方如何能夠實現一種景觀化的處理,這樣就使得這些基礎設施也能非常自然地融入到我們的“山林場館”的系統裏面去。
可以説延慶賽區,包括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還有基礎設施系統,這是第三部分,也是我們“山林場館,生態冬奧這”個理念需要考慮的,需要包容的,很大的一部分內容。
圖為北京2022冬奧會延慶賽區總規劃師,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設計總負責人李興鋼 攝影/鄭亮
中國網:您剛才提到我們針對特殊的複雜的山體條件,獨創了一些設計和方法,那麼在回顧之前設計整個建築的過程,有沒有哪些您印象比較深刻的困難和挑戰呢?
李興鋼:我們現在也在回過頭來反思和總結,我們的整個設計建設過程中,延慶賽區的一些難忘的或者是可以值得總結的經驗,甚至教訓。首先一個是我們經驗中很重要的一點,為了解決延慶賽區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兩個競賽場館都是高難度、高複雜度,而且在中國的設計、建造、運作都是零經驗的,就是説完全沒有任何的經驗,一片空白,而且延慶賽區又是一個非常狹小的,對於我們集聚了這麼多場館和基礎設施的賽區來講,其實是一個非常集約的區域,所有場館分佈在在半徑三公里範圍之內,是一個高度集約的、場館密集的賽區。所以我們提出來三個策略,“以設計帶需求,以場館帶規劃,以科研帶工程”。這些都是把我們通常的工作模式反過來的。
中國網:是反向思維了。
李興鋼:我們通常的工作模式是需求帶設計,規劃帶場館,工程帶科研,應該是這樣的,但是這樣的方式在延慶是解決不了前面那些挑戰性問題的,所以我們用設計帶需求,用場館帶規劃,最後用科研帶工程。這樣三個方面的工作模式的設定,非常有效地解決了延慶賽區的這些規劃、設計、建造方面的重大挑戰,這是一個我們現在總結起來被證明是非常成功的一種工作的策略和模式。這也是我個人很欣慰的一點,因為這是我來主導、提出、策劃並實現的一種特殊工作模式。
中國網: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可持續性的一些設計和技術呢?
李興鋼:這一點也可以很重點地説一下。在做“鳥巢”工程的時候,我作為設計主持人,曾提出新設了一個專業,叫作“三維設計”專業(也即後來的BIM設計),那不是為設新專業而設新專業,而是我們要解決“鳥巢”這樣一個空間結構的設計和建造問題,不用一種三維設計的方式,我們完成不了任務,甚至無法形成有效的施工圖紙,無法完成建築構件的精確空間定位,所以我們必須要設置這個新專業。
在延慶賽區,我又提出新設了一個專業叫做“可持續設計”專業,通過可持續設計專業的設立,它把我們通常來講,表格化的,或者理念化的可持續措施,轉變成工程化的可持續措施,把可持續理念轉變成可以落地的工程——可持續工程。最終在我們的經驗總結中,延慶賽區幾個方面的可持續的重要特色,都是通過可持續工程化的方式來落實的。
首先一個叫做“環境可持續”,包括我們的生態保護方面,還有環境保護方面的措施,比如水資源保護、雨水的回用等等,還有建築工程裏的可持續措施,比如剛才也講到很多對山體地形最大限度的保護和最小限度的介入和干擾等,這些都是環境可持續的方面。
另外就是“經濟可持續”,最主要地體現在賽後利用方面,冬奧會場館的建設在奧運會以後形成很多冬奧遺産,這些冬奧遺産實際上是需要被很好地長效運營和利用的,這是國際奧會“2020議程”中所特別強調的。所以在延慶賽區,一方面是賽時賽後兩套設計圖紙:我們在做場館的賽時設計之前,首先實際上是先做它們賽後的設計——先把場館當成一個可以永久運營的建築或者是空間,它需要怎麼來設計,然後再臨時性地轉化成賽時要求下可運作的場館。同時我們還編制了一整套延慶賽區冬奧場館的賽後利用的設計導則和設計説明書,也就是説可以確保延慶賽區所有場館在奧運會以後,它們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和使用方式,都有非常具體的規定和設計改造的指南。應該在世界範圍內,我們是第一次將冬奧會的場館遺産賽後利用,用正式文件的方式規定下來,確保它們的長效利用。這些叫做經濟可持續的方面。
最後我們還有一個“社會可持續”,剛才我説到這裡原有一個山村叫西大莊科村,這個村莊是中國在申辦冬奧會的時候,鄭重地向國際社會承諾它不被拆遷並改造利用,村民就地安置,而且當地的村民,除了他們居住生活的環境條件可以因為冬奧會的舉辦而轉變、提升之外,他們還可以作為冬奧會的志願者或者工作人員,為冬奧會服務;奧運會以後,因為這個村莊還結合建設大眾雪道和冰雪産業設施,而轉變成一個冰雪小鎮,村民們就變成了實現“三億人上冰雪”冰雪運動産業的從業者。
圖為北京2022冬奧會延慶賽區總規劃師,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設計總負責人李興鋼 攝影/鄭亮
中國網:北京作為全球唯一一個“雙奧之城”,承載了很多人的期望。2008年的時候,“鳥巢”是中外設計師合作的成果,到2022年的延慶賽區所有場館都是我們中國設計師自主完成的。這十幾年間,我國的建築逐步走向世界的舞臺,您怎麼看待這些年來,中國建築國際影響力的變化呢?
李興鋼:中國的建築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甚至是它的話語權,或者説專業地位,是不斷地在提升。我想這個一方面,因為中國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和城鎮化的建設,所以有很多的建築設計機會,所以中國建築師實際上是通過非常有創造性的、勤奮的工作,積累了大量的出色的實踐,所以才有了這樣一種在國際語境裏面,中國建築這樣一種創造力和創新力、和專業地位的提升。
另外,我想中國的文化裏面有它自己特有的價值觀,那麼這種價值觀會延申到建築師的工作裏面,他會有他自己的一些特點,就是他怎麼來處理人工和自然的關係,怎麼處理人在空間環境裏面的一種體驗和感受。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在現在的這樣一種全球化的背景中越來越體現出它自己的獨特性。文化方面的影響也使得中國的建築發展得越來越好,我覺得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中國網:有了很多更加自信的一些表達。
李興鋼:對。
中國網:您作為“雙奧”設計師,這兩次的設計經歷跨度了長達20年,您個人的一些心態和感觸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李興鋼:2002年的時候,我最開始加入到“鳥巢”的設計工作中,這是一個起點。後來用了大概6年的時間,完成了“鳥巢”的工程。從2002年到2022年就有20年,20年對我來講,有一個感慨,做成了兩件事情,就是為我們的夏奧會和冬奧會做了兩處重要的場館,也做出了我自己作為建築師的貢獻。當然還是很欣慰的,對自己有一個職業上的交代,一種獲得感。但是我想這樣的一種欣慰和獲得感是建立在時代的發展(基礎上)。
從2008到2022有一個時代背景的不同,就是從我們國家要融入世界,向世界開放那樣的一種表達國家自信的狀態,到今天強調可持續發展,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使得我們建築師也要順應時代的這樣一種變化,來做出我們的工作。
另外就是因為國家的這樣一種發展才會帶來我們個人的、工作上的這些機會,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機遇不是個人的能力所能夠創造的,而是國家的發展所帶來的。無論是“鳥巢”的工作,還是延慶賽區的工作,都是在大規模的團隊支援下才能完成的,同時參建各方對設計工作的鼎力支援和密切的協作,才能夠有我們今天這樣的工作成果。這些都是我的一些感受吧。
中國網:時代帶給您和您的團隊這麼一個重大的機遇,您和團隊靠我們的實力和努力,抓住這次機遇,給我們時代也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那麼現在距離冬奧會的召開已經不到100天的時間,對於即將到來的冬奧會,您有怎樣的期望或者寄語?
李興鋼:祝願我們的北京2022冬奧會成功舉辦,祝願在我們的延慶賽區能夠呈現出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賽事,當然也祝願冬奧會以後,我們延慶賽區乃至我們所有的冬奧會的場館舉辦地,能夠實現所在地域的人民的生活的提升,同時也能夠推動我們“三億人上冰雪”這樣一個更大的願景。
(本期人員:主持/編導:佟靜;攝影:鄭亮;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