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8月15日以來,阿富汗塔利班武裝佔領首都喀布爾,重掌政權;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局勢變化之快引起舉世震驚,未來如何發展更讓全球矚目。其中,中阿關係將向何處去,則是中國網民關注的焦點。針對這一問題,中國網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葉海林談談自己的見解。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葉海林做客中國網訪談間。(劉楨珂 攝)
中國網: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于16日説,阿富汗絕對不能再成為恐怖主義的天堂,這是阿富汗塔利班執政必須堅守的一個政治底線。您對此怎麼看?
葉海林:實際不只是中國有這樣的期望和要求,整個國際社會對阿富汗都是這樣的。綿延了20年的阿富汗戰爭相當程度上就是因為當時阿富汗恐怖主義巢穴的問題,也就是基地組織在阿富汗的盤踞、後來的“9·11事件”、美國的報復等等一系列(事件)。
對阿富汗未來國家建構提出這樣的要求,一方面是為了保障國際社會的安全,我們誰都不希望再看到第二次“9·11事件”,不管這個事件發生在哪,我們都不希望看到。第二也是為了阿富汗自身的安全。如果阿富汗國內容留這些恐怖組織或者阿富汗政府——未來不管哪一個政府,它沒有能力解決外國武裝在阿富汗的存在(問題),阿富汗的內戰不會結束,阿富汗與周邊國家的衝突不會結束,那麼阿富汗境內的恐怖組織對國際社會安全的威脅也不會結束。所以,我想我們要看到這個要求它並不是説只是為了我們中國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是為了全人類的利益,以及為了阿富汗人民的利益。阿富汗清除掉外國武裝勢力,特別是外國恐怖分子,是這個國家邁向未來的關鍵一步。
中國網:很多網友們注意到,尤其中國網友在自媒體上發表意見説,中國其實應該在阿富汗的戰後重建上投入資金,來參與它的戰後重建;但是也有一些網友發表不同的意見,認為阿富汗和中國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中國沒有必要著急投入。您對此怎麼看呢?
葉海林:我想爭論不是該投入還是不該投入,是投入多大的問題。因為阿富汗是我們的鄰國,我們不可能在阿富汗一點都不投入,我們不可能假設阿富汗這個國家不存在。那麼無論是它恢復穩定還是它繼續動蕩,它對中國客觀上都是有影響的。中國當然要盡可能地利用我們的能力,來使得阿富汗國內的局勢演變能夠符合本地區的利益,符合中國的利益,當然也符合阿富汗人民的利益。這一點我覺得沒有什麼——非得在這個投入還是不投入之間二選一。我們可能要更多思考的是投入的方式,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去介入阿富汗事務,是建設性的介入還是破壞性的介入?
顯然,中國的介入會和美國有非常大的、本質的差別。我們不會以這種拉一派打一派的方式去介入阿富汗事務。我們更多的是希望阿富汗人民能夠聚焦于經濟發展,能夠聚焦于國內重建,中國願意為此提供支援。這個我覺得不但是我們的大國責任,同時也是我們的國家利益之所在。
當然,這裡面要強調一點就是,阿富汗能否走上重建道路,決定性的是阿富汗人民,不是任何外部力量。不管我們懷有怎樣的善良的動機,我們都不能替阿富汗人去做這件事情。只能説,在阿富汗人去實現自己的國內和解、重啟經濟的過程當中,中國作為阿富汗的近鄰,我們會盡可能地提供支援和幫助。我想這是對國際關係分析的一個基本態度。
大部分關於阿富汗的論爭我也注意到了,很多爭論實際是兩種極端觀點之間的碰撞。但實際上這兩種極端觀點,哪一種都不能充分反映中阿關係的現實和阿富汗的現實。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問題不是兩個極端當中我們選哪一個,哪一個是黑的哪一個是白的,而是在阿富汗的問題上,我們找到一個最佳配置的性價比的這樣一個均衡點。通過這個均衡點來最有效地利用我們的資源,憑藉著我們的資源去達到最好的政治效果。我想這是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問題,換句話説,與其討論兩個極端誰對誰錯,不如關心我們把這個天平的準心到底放在哪兒。
中國網:我們再來看一些具體的,比如我們的“一帶一路”建設未來如何向阿富汗開放,他們如何參與、怎麼參與呢?
葉海林:我想“一帶一路”是不是要向阿富汗開放,這個事情要隨著阿富汗國內民族和解進程和經濟起步的過程再説。但實際上,“一帶一路”從來沒有排斥過阿富汗。在很多年以前,阿富汗當時的伊斯蘭共和國政府討論“亞洲之心”這個倡議的時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中國就給予了阿富汗很大的支援,包括在政治上,比如説在上合組織框架內,阿富汗的這種特殊的地位——它不是成員國,它也不是觀察員國,但阿富汗與上合過去一直都有密切的聯繫。
所以我想,核心的問題在於説,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跟阿富汗對接?那前提有二:第一,就是阿富汗自己得有這個意願;第二,得出現這樣的苗頭。如果阿富汗出現了繼續陷入政治動蕩,甚至説在很多時候,如果阿富汗成為恐怖組織的一個棲息的避難所甚至對外輸入恐怖主義的大本營,那我想這些合作規劃都是談不上的。
(本期人員:編導/文字:韓琳;主持:佟靜;攝影:劉楨珂;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