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唯賢,以德為先!我們黨何以無往而不勝?
 
時間:2021年6月24日
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 戴立興

       中國網:20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在過去的100年當中,中國共産黨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産黨與時俱進,堅持自我革新,保持內生動力,領導國家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的任務。作為時代發展的先鋒以及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黨員幹部隊伍的培養和建設至關重要。那麼,我們的黨在幹部隊伍的培養和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經驗和成就?又有哪些創新和特點?就相關問題,中國網《中國訪談》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特別節目邀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戴立興進行分析。


戴立興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倫曉璇)


       中國網:戴老師您好,首先非常高興今天能夠邀請您做客我們的節目。

       戴立興:主持人您好,很高興到這裡來接受採訪。

       中國網:在過去一百年曆程當中,我們中國共産黨一直十分重視幹部隊伍的建設以及人才的培養,在馬克思主義關於黨員幹部隊伍建設思想的基礎上,不斷地創新和發展。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我們黨在不同時期在幹部隊伍的建設方面的要求和方針。

       戴立興: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毛澤東同志有一句名言,“政治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我覺得三個歷史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的幹部路線;然後是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們又創新了幹部路線,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現在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提法。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特別是在1938年,我們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當中,毛澤東同志關於如何用好幹部,有過非常精闢的論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提出了我們黨在幹部隊伍建設當中,要做到任人唯賢;二是(選拔任用)幹部的標準是要做到德才兼備。三是要特別注重識才用才,一方面是善於識才,其次是要把好的幹部用起來,最後我們還要愛惜幹部。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延續了這樣的幹部政策、方針、路線。到改革開放時期,我們結合改革開放的實際需要,任用一些好的幹部。我們首先堅持了任人唯賢的幹部路線,堅持了德才兼備的方針,實現了幹部隊伍的吐故納新。鄧小平同志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幹部的“四化”方針,也就是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幹部隊伍的建設。在這個時期,我們的幹部隊伍建設有三個特點:第一,提出了黨管幹部的重要原則;第二,提出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要求,不僅要有才,而且要有德,同時要把德放在第一位;第三,提出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在任用幹部的時候,要把我們的眼界放寬,放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從全國範圍去識才用才。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考核幹部的時候,要以好幹部的標準去衡量,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這是我們在選拔幹部(的過程中)一個非常可行的可操作的標準。

       中國網:在選拔和吸納新的共産黨員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一方面積極吸納社會各界的優秀人才加入中國共産黨,另一方面也有著較高的門檻,還有比較嚴格的考察期,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創新,所以這樣的方式體現了我們黨在人才選拔方面什麼樣的理念呢?

       戴立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階級、階層發生了非常重要的變化,出現了新的社會階層,在這種情況下,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黨提出中國共産黨不僅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我們黨必須要鞏固我們的階級基礎,同時擴大我們的群眾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黨提出在吸納黨員的時候,不僅僅要重點吸收廣大的工人、農民階級出身的黨員,同時要吸收各方面的人士加入到我們黨的組織中。

       我們不看他的出身,更主要是看他在現實中的政治表現,經過長期的、比較嚴格的考驗決定他是否能入黨,一方面我們看政治上是不是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另外一方面我們看他符合不符合中國共産黨黨員的標準。這體現了我們黨既要開門建黨,把符合黨員條件的人員吸收到我們黨組織來,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同時又保證我們黨員的發展能夠真正地保證品質,而不影響我們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我們黨是一個開放型的政黨,具有把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最優秀的分子吸收到我們黨組織的能力。

       中國網:在選拔和培養黨員領導幹部的過程中,我們獨創了一套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有中國特色的機制體制。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選拔和培養黨員幹部的機制是怎樣的?成為黨員幹部最重要的考核標準是什麼?

       戴立興:這個問題,我覺得非常重要。首先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黨員領導幹部考核的標準,實際上非常明確的,也就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標準,那就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這裡“德”主要指的是一種政治標準,在當代,能不能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不能做到自覺地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這是第一位的。

       第二就是必須要有才能,這個“才能”主要體現在是否擁有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能力,是否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也就是我們所説的能不能做到想幹事,同時能幹事,最關鍵的還是要能幹成事。所以,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無才是合格品,有才無德是廢品,無德無才是毒品。我覺得這是對幹部的基本的一個判斷。

       我們中國共産黨是一個非常注重幹部考查、運用的政黨,我們的組織部門實際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資源部了,而且從我們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來看,我們黨的幹部隊伍是過關的,靠得住的,這是和我們有一整套的選拔任用機制緊密結合的。我們黨在這個過程中,首先,第一步注重人才的培養,一般來説我們要把幹部放在急難險重,特別是基層一線去考查。第二,我們黨注重選拔、任用(幹部),在這個過程中,可能要經過一系列醞釀,要經過反覆的討論、研究,同時我們要做民主推薦。在這個基礎上,要做一個民意測驗,在他所工作的和他接觸的人員裏進行民主測評,通過匿名測評來考查他是否具有擔任領導幹部所具備的德和才的標準。如果適合,我們還要在黨委或者黨組的會議上進行民主討論和民主表決。討論通過後,可以向政府機關或者是群眾組織去提名,在任命之前,還有一個公示期。

       所以我們這一整套的過程是非常嚴密的,而且也是非常民主的,充分走群眾路線,不是少數人決定,而是把這些幹部放在人民群眾中,放在實踐中去考查,這是我們黨用幹部非常鮮明的特點。

       中國網:所以説黨員幹部在選拔和任命的過程當中,可以説是要經歷重重的考核。

       戴立興:可以説是的,是從實踐中選拔出來的。


戴立興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倫曉璇)


       中國網:在黨員幹部成長過程中,他們要往往經歷在不同崗位,特別是在基層的鍛鍊和學習,可能也要接受一系列專門的培訓,比如在黨校的學習和培訓,您認為這些學習、實踐、鍛鍊的目的是什麼?可以幫助黨員幹部養成什麼樣的品質?積累什麼樣的經驗?

       戴立興:這個是我們黨的一個特點,您看西方政黨在用人方面,都有很強的隨意性,他們在競選中勝出以後,就自行地組閣或者組織他的領導班子了。但是我們黨選拔出了領導幹部,我們的選拔往往是整體交接班,是對一個班子進行統籌考慮。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做到各方面的優勢互補。進入班子以後,要不斷地通過實踐,通過理論學習,來提高他們的素質。

       我覺得好處,一方面可以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從提高政治素質來説,通過把領導幹部放到實踐中,進一步地磨煉,可以使他們能夠真正地了解人民群眾的疾苦,真正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感情上和人民更接近,這是黨性錘鍊的過程。到黨校也是這樣,黨校通過學習理論,統一思想,把他們的思想提高到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一致,使他們能夠站得更高,從全局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地方工作或者是行業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方面,通過這樣的方式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水準。對於我們幹部來説,特別是現在,我們的幹部基本上都是從大學裏出來的,有的同志還有更高的學歷,碩士、博士,也不在少數,我們可以通過讓他們到基層工作,使他們真正體會基層幹部怎麼是稱為“熱鍋上的螞蟻”,才能夠使他們經風雨、強筋骨、提能力,真正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的能力。黨校的學習更主要的是通過提高他們的理論水準,使他們能夠在宏觀上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這樣對他駕馭全局是十分有利的。所以綜合來説,無論是到基層鍛鍊,還是到黨校學習,對於他們錘鍊黨性,提高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一方面,我們讓機關的幹部到基層去,可以發揮他們為民辦實事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當地工作的發展。實踐證明,我們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正是由於我們大量的基層幹部深入到鄉乃至村才保證了工作的順利完成,他們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

       中國網: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一,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制勝的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崇高信仰始終是我們黨的強大精神支柱,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的堅實執政基礎。只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 

       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黨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堅如磐石。這就要求每一位黨員幹部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戴立興: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這是我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的。群眾路線的主要內容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對於我們新時代的各級領導幹部來説,我覺得要走好新時代的群眾路線,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真情、真心、真做。“真情”就是你要把自己放到人民群眾中去,把自己看作群眾中的一員;“真心”就是我們在為群眾服務的時候,要真正地投入自己的感情,把我們真正的能力投入到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中去;“真做”就是要本著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出發,而不是搞一系列的形象工程,對我們領導幹部來説,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群眾路線真正落到實處。

       中國網:那麼新時代給我們黨員幹部走群眾路線賦予了什麼新的內涵呢?

       戴立興:習近平總書記對各級領導幹部走好群眾路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提出群眾路線在過去、現在、將來都是我們黨的一條很重要的路線,必須要貫徹到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新時代,在群眾路線上,習近平總書記有許多創新:

       第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群眾決定我們一個政黨和一個國家政權的興衰成敗。

       第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我們搞改革開放也好,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好,根本目的都是為了使人民群眾共用發展的成果,我們的成果所有者,受益者,歸根到底是人民群眾。  

       第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目標,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工作的目標。與此同時,他還提出,我們要解決好新時代的共同富裕問題,無論是從小康社會的建成,到我們這次整體精準扶貧事業的完成,都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心念群眾這樣一個要求。

       第四,習近平總書記對領導幹部走好群眾路線有個人格化的要求,就是做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樣就提出了非常高的標準。

       第五,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了作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龐大的執政黨,我們還要善於做群眾工作,這是當前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中國網:可以見得群眾路線是貫徹到黨員幹部工作的方方面面的。

       戴立興:是這樣。

       中國網: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增強學習本領,在全黨營造善於學習、勇於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

       堅持學習是中國共産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也是我們黨對每一位黨員一直以來的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中央政治局帶頭堅持集體學習,使以學強黨、以學資政成為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

       戴立興:我們黨始終認為政治上的前行首先決定於理論上的前行,理論前行必須要去學習。從我們的歷史來説,在遵義會議之前,我們深受“左”傾教條主義的毒害,遵義會議以後,我們黨開始獨立自主地探索我們的革命道路。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已然受到“左”傾思想的影響,但是我們的黨善於學習,在40年代初到45年,我們黨進行了延安整風,實際上是一場我們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全黨性運動,通過那次學習,我們黨真正地樹立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路線,也就是毛澤東後來概括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正是由於我們黨善於學習,從而確定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最終為我們打敗日本侵略者,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基礎。

       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又提出要再次掀起學習高潮,一方面,重新樹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另一方面,當時針對改革開放,我們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所以)我們黨又提出要學習,不但要學習我們自己的東西,同時本著開放的姿態,積極主動學習西方管理、經營、法律等等各方面的知識,從而對於我們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揮促進作用。

       十九大以後,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我們在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實際,又提出我們黨要學習。那麼在新時代,我們要學習,學什麼?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要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決定我們(的黨員)幹部能不能夠真正地投入到這項事業(的建設)中來。與此同時,我們要學習各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我們在十九大提出要建設具有高素質的專業化幹部隊伍,這是新的提法。當然,我們學習理論,不是空洞的,要有利於解決當前的實際,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習才能夠真正落到實處。

       中國網:所以,總結一下,學習強國,學習強黨,正是學習讓我們的黨員幹部能夠不斷地與時俱進,也正是學習讓我們的黨員幹部一直能夠保持先進性。

       戴立興:總結得非常好,我也非常贊同!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文案:白璐;圖片:倫曉璇;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文案:白璐;圖片:倫曉璇;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