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021年是建黨100週年,在過去的100年當中,中國共産黨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産黨與時俱進,堅持自我革新,保持內生動力,領導國家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的任務。那麼,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外交事業取得了怎樣的發展?外交方面有哪些創新?又呈現怎樣的特點?就相關問題,中國網《中國訪談》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特別節目邀請到前駐外大使、外交官孫繼文進行分析。
前駐外大使、外交官孫繼文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楊佳)
中國網:孫大使您好!首先很高興今天邀請您做客我們的節目,歡迎孫大使!
孫繼文:謝謝!中國網《中國訪談》的網友們,大家好!
中國網: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的外交事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孤立無援到現在已經和絕大多數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而且成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們國家的外交理念和政策已經成為了影響國際局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我們國家的外交理念和政策又在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隨著國內發展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和創新。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中國的外交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任務和特點是什麼?
孫繼文: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句話,就是“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新中國的外交。”所以,中國的外交也就是中國共産黨的一個對外交往史。中國的外交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新中國成立後(到改革開放前)。(因為)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的近代史中,我們受盡了壓迫、侵略、奴役等等,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我們經過了幾十年的奮鬥,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才有了自己真正的外交。
在最初階段,我覺得我們的外交可以用幾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反帝反殖”。最開始我們受到西方國家的封鎖,所以,反對帝國主義封鎖是我們(外交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還有就是我們支援世界上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
後來,毛主席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我們要積極支援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鬥爭,也是反帝反殖,這樣,我們贏得了很多的朋友。
第二階段是改革開放,我們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對外開放,對內改革。所以,我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對外交往的活動,我們的朋友就更多了,也有助於我們中國在各方面的發展。
中國網: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黨的政治路線完成了轉變,並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中國外交工作的任務也隨之明確:除了維護國家獨立、主權、領土完整之外,還要創造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特別是有利的周邊環境,以配合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
孫繼文:第三個階段,應該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外交思想。這個思想有劃時代的意義,既包含了大國之間的關係,也有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係,還有就是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受到了廣泛的歡迎,特別是他提出了很多合作共贏的政策等等,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中國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就創新性而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正確義利觀、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以及新發展觀、新安全觀、新合作觀、新文明觀、新全球治理觀,等等,既是對中國傳統外交思想的超越,也是對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超越,既蘊含著中國智慧,也為全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中國方案,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進到新高度、新境界。
孫繼文:總之,這三個階段是我們中國外交史總的一個脈絡。
中國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國一直以來奉行的外交政策。您能否為我們分析一下其中的內涵?
孫繼文:“獨立自主”是我們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中的一個原則,也就是説我們是以一個事情的是非曲直來判斷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政策,就是説我們支援正義的,反對非正義的,這樣的做法在國際社會也贏得了大家的尊重。我們支援和平,支援發展,反對戰爭,反對霸權,這些政策受到了很多國家的理解、尊重和好評。我想,今後我們外交政策會不斷地發展,但是“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應該是我們始終堅持,堅定不移地執行的一個原則。
中國網:當前的國際環境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賦予了什麼新的意義呢?
孫繼文:大家可以觀察到,當前的國際形勢確實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大家公認的國際秩序被忽視,甚至遭到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單邊主義、反全球化等逆流都出現了,這就更加需要每一個國家能夠不受別國影響,保持獨立性,擁有自主權,能夠根據事物的是非曲直做出判斷,採取符合人民利益和世界發展潮流的外交政策。
中國網:“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們黨指導外交工作的一大創新,也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石,起初用於處理與鄰國之間的關係,後來被國際上大多數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際關係的一個指導原則。那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提出的?為什麼會被國際社會所普遍接受呢?
孫繼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早是在1953年,由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和印度代表團會晤的時候提出來的,主要是作為處理鄰國關係的一個原則。後來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以及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我們又多次提到這個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受到很多國家的認可。為什麼呢?因為這五項原則包括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它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的各個方面基本都包括進去了,大家平等相待,就是減少矛盾;大家相互幫助,合作互利,這樣實際上就促進了發展。另外,和平共處,就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理念的國家可以和平共處,共同發展。所以,這個理念廣泛用於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在國際上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中國網:黨在指導我國外交工作的過程當中,一直積極倡導,並且踐行多邊主義,注重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係,還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等多邊合作機制。“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的重要貢獻,是應對日益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中國方案”。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同各國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創新合作模式,豐富了新形勢下多邊主義的實踐。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屬於世界,根植于歷史,更面向未來。
孫繼文:30多年以來,我們外長每年新年第一次出訪都會選擇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出訪,這是中國外交的傳統了,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們中國政府對同發展中國家之間關係的重視。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上佔大多數,他們的發展進步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和進步的一個最重要的基礎。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關於“一帶一路”倡議,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也是一個很好的創新。“一帶一路”倡議現在在國際上受到廣泛的歡迎,現在已經有138個國家及30個國際組織和我們簽訂了200項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文件。近幾年來,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建設方面,我們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舉個例子,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在2018年、2019年都是150多億,2020年,儘管暴發了新冠疫情,但是投資規模逆勢而上,達到了177億美元,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數字。
還有,根據“一帶一路”的建議,我們開通了中歐班列,中歐班列在去年也是逆勢而上,達到了開行12400列,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
此外,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投資(也非常可觀),(2020年)貿易額達到13500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了許多“一帶一路”國家第一大貿易夥伴。這些(例子)都清楚地表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沿線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中國網:沒錯,我們也看到在很多的非洲國家,他們的基礎設施在“一帶一路”項目的幫助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也隨著“一帶一路”的進一步推廣而得到的提升,可以説(“一帶一路”倡議)讓世界聯繫更加緊密,人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孫繼文:對,是這樣的。
前駐外大使、外交官孫繼文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楊佳)
中國網:我們國家在處理和其他國家的關係時,從來都不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論親疏,而且一直非常尊重各個國家的文化和不同的文明,那麼這樣的外交理念對於我們國家處理國際關係和外交事務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孫繼文:發展與不同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國家之間的關係,我們始終遵守著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因為世界是一個多彩的世界,各國的文化也是豐富多彩的,文化沒有優劣之分。
習近平總書記也曾經説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所以,我們願意和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以及發展階段不同的國家進行平等的交流,互利的合作。這樣我們才能夠維持一個和諧、進步的國際關係和國際形勢。在這方面,我們的外交理念也是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歡迎。
中國網: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積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這是我們國家在為其他國家處理國際關係和外交事務提供的一個新視角。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包含了哪些內涵?
孫繼文:“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思想。大家生活在一個共同的世界,因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面臨很多共同的問題,比如維護和平的問題,氣候變化的問題,糧食安全的問題,包括現在疾病流行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單打獨鬥地處理,必須靠國際社會的合作才能夠找到共同應對的辦法。所以,在這方面,需要大家為了這樣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來努力地進行合作。
第二,維護和平是我們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在維護和平方面,人類也應該本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中國做得很好,承擔起了大國的責任。我們參加了很多維和行動,而且中國在維和士兵派出方面是派出最多維和人員(的國家),這也體現了我們的大國擔當。
第三就是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我們應該説中國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大家知道,多年以來,中國(一直)在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經濟、教育,醫療等方面幫助第三世界國家做了很大的努力。而且中國打造了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基礎設施合作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等平臺,都有利於各國的互相交流合作,共同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
我想,今後中國一定會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繼續和世界各國一道,和世界各國的人民一道,朝著人類和平、發展,共同進步的方向前進。
中國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每個國家都有發展權利,同時都應該在更加廣闊的層面考慮自身利益,不能以損害其他國家利益為代價。要堅定不移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文案:白璐;圖片:楊佳;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