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翟老師您好,首先很高興也很榮幸今天能夠邀請到您來作客我們的節目。今天上午我國發佈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的主要數據。您看到這個數據之後的第一感受是什麼?您最關注的數據是哪些?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教授,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
翟振武:我最關注的數據其實是教育。和一般媒體、老百姓關心的不一樣,我最看重的還是教育這方面的數據。因為我們這個教育數據,每10萬人當中有1.5萬多大學生啊,這是很高的比例了,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的大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是)非常高的比例了。我們10年前每10萬人只有8000多人,這10年翻了1倍了,而且今後的數據還會進一步迅速地提高。
為什麼呢?舉個例子來説,去年教育部公佈,全國招的大學生一共招了900多萬人。18年前,我們的出生人數只有1600萬人,也就意味著18年前出生的這批人到了考大學的這個年齡,有百分之五六十都上了大學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如果年紀大一點的,可以想到中國在20年前30年前上大學非常不容易,“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現在都變成百分之五六十的年輕人都是大學生了。這讓我感到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為這為今後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資本,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因為今後的經濟發展不是靠人口的數量,不是靠廉價的勞動力,而是要靠人口的素質,靠科學技術。
中國網:近些年來,很多人都在網上呼籲,説要更多地關注人口增長減少的趨勢,還説人口紅利即將消失,很多人説要多生小孩。對此,您怎麼看?
翟振武:第一,我們的人口還在增長,雖然增長率越來越慢,但還在增長。我覺得這和前一段時間網上傳説的中國人口總數已經下降了,這次普查説明中國人口還是在增長,但是在緩慢地增長,增長得越來越慢。再過個幾年,也許一兩年、兩三年我們會達到零增長的狀況,就是出生的人和死亡的人幾乎持平,人口不增不減,進而逐步會進入負增長的狀態。所以,確確實實人口增長在變緩,這次普查再次確認了這樣的方向和趨勢。當然,有人説了,我覺得你剛才講的,説我們是不是要多生些孩子,解決老齡化的趨勢問題,解決人口增長減緩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中國已經有14億多人了,這個人口增長減緩一些,對中國是利而不是弊。我們這麼大一個人口,勞動力已經基本能支撐這樣的情況,我們恐怕不需要更多的人。你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14億,你減緩一點還是14億呢。美國才有多少人呢?美國3.2億人,還不夠中國人的一個零頭呢。我們14億,它才3.2億人。所以,我覺得中國人(增長)減緩一點能有利於減緩我們資源、環境的壓力,使我們在今後的發展過程當中困難會更少一點。
這個意義上講,中國人口的減緩是有利的,這也是我們過去幾十年一直在追求的目標——為什麼搞計劃生育,為什麼控制人口過快地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口減少了,不需要再多生孩子來彌補、維持一個高速的人口增長,沒有必要,甚至説恰恰和我們當年的人口政策的初衷是相反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説,為什麼大家説要多生孩子,我覺得還不是講人口總量少了,恐怕還是從老齡化的角度講的——老年人多了。老年人多了,怎麼辦呢?老齡化是一個世界必然的趨勢。聯合國講老齡化是不可逆的,全世界國家都要經歷老齡化,哪個國家都會經歷的,所以,是不可改變的方向。我們只能讓它生育率適度地提高一點,或者生育率下降得慢一點,使我們的老齡化進程能夠減緩一點,這是我們政策的一個目標。
但政策目標絕對不是想把老齡化的趨勢給扭轉過來,讓我們中國重新走向一個人口年輕化的道路,不是這個意思。現在鼓勵提高生育率,那是主要著眼于改善人口結構,絕對不是著眼于現在中國人口少了,增長慢了,要多生點人,使我們的總量擴大,我覺得不是這個內涵,也不是這個意思。
中國網:這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也顯示我國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的數量是在增加的,而且文盲率也是在下降的,那麼教育紅利是不是能夠減輕甚至抵消人口紅利減少帶來的影響呢?
翟振武:這是可以做到的。因為在人多的時候,你靠人多,勞動力的無限供應,使我們的勞動力變得比較廉價或者工資比較低廉,所以你辦勞動密集型工廠,經濟起飛的時候,勞動密集型的工廠,比如我們在南方、廣東辦的襯衫廠、玩具廠、自行車廠、運動鞋廠,還包括像富士康這樣的流水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為有大量的勞動力在供應,所以我們把這個勞動力人口在總人口當中所佔的比例超過50%——就是15-60歲的人口比例超過50%(的時期)叫做人口紅利期。這個時候,中國確實是在改革開放的時候,恰恰是這個階段勞動力的比例特別高,勞動力特別多。所以我們也是順勢採取了從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從外來加工企業(入手)來進行我們的經濟起飛,確實也做到了、充分利用了這個人口紅利。
人口數量紅利在不斷地消失,因為勞動力的供應在不斷地減少,所以在前一段時間可能經常聽到哪個地方勞動力短缺啦,實際講的是供應短小,講的是勞動力數量紅利不斷地在下降。我覺得這個是對的。但這個下降也恰恰這個時候——你也不能再去擴大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了,而應該走高品質發展的道路。所以,在這個時候高品質發展需要的是高素質的勞動力,需要的是科學技術。所以,人口紅利我們充分利用了,它的消失,正好我們的人口素質大幅度提高,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所以,這個轉化也正當其時。
我覺得,在這個時候,勞動力的供應數量逐漸緩慢地下降,倒反而是對企業發展的一種倒逼、一種推進、一種促進。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下降得過快,會對我們的經濟造成傷害和衝擊。
應對之策,我覺得,要儘量迅速地用人口品質的紅利來替代人口數量的紅利,這在經濟發展中也是有這樣一個規律的。我們人口數量的紅利在前,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育搞得好,人口品質迅速提高,有利於我們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源泉。
所以,我認為,人口紅利是在不斷地下降,但不是沒有了,因為我們講人口紅利超過50%就是,我們現在勞動力人口還佔63%呢,我們只不過從人口紅利的頂點開始往下——我想勞動力數量比例跌到50%以下恐怕還要有一段時間。我們在未來一段時間,勞動力的供應總體上還是充沛的,因為我們現在還有八九億勞動力。整個西方國家,全世界所有發達國家的勞動力同口徑比較他們才7.5億,我們還比他們多1億多勞動力呢。
所以,數量供應是充分的,但是人家的勞動生産率很高,人家7.5億勞動力創造了50萬億的GDP,中國將近9億勞動力,創造了11萬億美元的GDP,只相當於人家的1/5。我覺得現在中國勞動力供應減少了不是個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恐怕是我們要大力地提高勞動生産率,把勞動生産率提高了,不一定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了。這可能在經濟轉換過程中,我自己覺得倒是一個機遇,正好是在我們需要高品質發展經濟的時候,人口素質提高到了一個很好的水準,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
所以在經濟組織方面、領導方面、規劃方面,應該更快地組織我們的經濟轉型,走向這種高新技術發展的道路,走向這種技術密集型産業的道路,放棄勞動密集型的産業發展道路。
我覺得人才、人力資源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資源,也是最寶貴的。而這次普查,我覺得,最大的驚喜是我們看到我們的人力資源(素質)的提升如此迅速,為未來的經濟提供了這樣好的基礎。所以,我覺得對於中國未來經濟的潛力和經濟的發展,還是有了信心了。
(本期人員:編導:韓琳;主持:白璐;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