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駐守在革命搖籃井岡山的武警江西總隊吉安支隊井岡山中隊。組建62年來,一代代官兵矢志鐵心向黨、赤誠一心為民,連續31年被評為標兵(先進)中隊,2006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井岡山愛民模範中隊”榮譽稱號。中隊黨支部被表彰為“標兵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他們被譽為井岡山精神的傳播者、井岡山建設的生力軍、井岡山平安的守護神。井岡山中隊黨支部是如何連續多年保持先進性?有哪些經驗和做法?
武警井岡山中隊指導員李傑(右二)與官兵交流學習體會。 吳偉 攝
李傑: 我覺得我們中隊之所以能夠多年保持先進,主要是解決好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面對榮譽不自滿。為什麼這麼説?因為中隊一直是“老先進”,每屆班子都會面臨一個這樣的問題就是:自己已經是先進,而且是“老先進”,如何再創先進,再謀先進,是我們需要直面的一個問題。還記得我們這個班子2019年剛剛組建的時候,當時也面臨過這樣的問題。那個時候中隊已經是兩次被授予榮譽稱號,特別是在2017年又被武警部隊評為了“基層建設標兵中隊”。當時我們覺得好像達到了一個榮譽的頂峰,那個時候我們在思考“中隊該怎麼樣建設,建成什麼樣”,其實我們心裏都沒有數。當時支部也出現過迷茫,因為我們不知道該怎麼發展,但是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加上支部一班人冷靜坐下來分析,我們還是覺得要在比較中找差距。
一方面我們和過去比。就是和中隊以前的一些老兵,特別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中,中隊在創這個榮譽稱號的時候,(對比)當時老兵是怎麼幹的,一些優良傳統到了我們這裡,我們有沒有丟,有沒有弱。
另一方面我們還是走出去比。我們是和有特點的單位進行比較,我還記得我剛到中隊任職的時候,我們支部就已經向支隊申請去同樣駐守在革命老區的武警廣西總隊百色支隊參觀學習,跟他們學習如何去傳承紅色基因,如何去發揚光榮傳統。(我們)和當時駐守在大山之中的那坡中隊建立了聯繫,因為他們駐守在那邊是非常苦的,我們向他們學習吃苦精神,比如我們日常會同開黨小組會一起分析支部建設等等,通過這種做法加強聯繫,把他們的吃苦精神傳到中隊來。我們還和武警上海總隊某執勤支隊的中隊,就是“南京路上好八連”模範中隊,跟他們學習如何去培養紅色講解,如何在這種燈紅酒綠的社會情況下抵禦誘惑。所以我們就是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習每個中隊,特別是有特點的這些中隊的不同特色,把它融入到中隊的建設中,可以説是博採眾長,從而達到進一步發展中隊,讓中隊的短板不短,讓長處更長,特色更明顯。
第二個問題就是面對問題敢較真。因為中隊的建設發展過程中,是出現過很多問題的。就像大家説的,一個中隊(管理)好很簡單,但是能夠一直好其實是很難的。其實我們中隊也發展過程中也遇到過很多的矛盾問題,但是出現了矛盾問題以後,我覺得我們為什麼能夠保持先進,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於我們面對問題敢於較真,敢於直面問題,敢於暴露問題,敢於解決問題。
我還記得當時是在去年的時候,我們支隊開展網賭網貸的清查整治。當時中隊也是在大規模內部進行排查,當時就有一名戰士,他在休假期間受了一些地方朋友的唆使,也參與到了網賭網貸當中。當時中隊形成了兩股意見,當時我們討論的比較激烈,但是我們支部一班人討論分析過後,還是冷靜地覺得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不是説把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為這樣給官兵樹立一個不好的導向:就是中隊出了問題,我們只會一味得去遮掩、去逃避。我們還是要去把這個問題給暴露出來,不怕砸了招牌。
所以當時我們中隊是全支隊範圍內第一個上報這個情況的,所以當時領導對我們也是刮目相看,我們兄弟單位也是紛紛側目,(大家)沒想到井岡山中隊會成為第一個上報問題的單位。但是我們這樣的做法不但沒有影響中隊的建設,反而迎來了領導的點讚。包括我們自己中隊的官兵,大家也覺得中隊這種敢於處理問題的態度,包括這個當事人這名士兵,他因為中隊能夠這樣子處理以後,也讓他足夠認識到自己身上錯誤的嚴重性,現在已經改正得很好。所以我覺得反而是這種敢於暴露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讓官兵對支部有一種信任在裏面。
第三個問題我覺得解決好的就是面對困難不低頭。中隊還在井岡山上的時候,當時的執勤條件就非常差,一茬一茬官兵都是苦過來的,特別是有一些中隊發展建設方面需要解決的一些難點問題,我覺得支部始終秉持著一種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的態度。我還記得當時我們搬遷到新營區以後,中隊要開闢一個菜地,但是當時那個菜地完全就是一片荒地。我們每次跑步的時候,我們都會在外面撿一塊石頭,搬一塊磚,就是靠著這一塊磚一塊石頭,也是靠著官兵一撬一鎬,慢慢建成了我們現在的菜地。菜地裏不僅種植了十幾種蔬菜水果,我們還種植茶葉。所以無論是遇到什麼難題,我覺得我們支部都是不把難題當問題,不把環境變困境去把它給解決好。
中國網:井岡山中隊于2009年3月從井岡山茨坪遷至井岡山新區。茨坪景區是井岡山的核心景區,紅色文化氛圍濃厚,便於對官兵開展紅色教育。新營區位置相對偏遠冷清,硬體有待完善。營區環境的變化給中隊的工作帶來了一些新問題。中隊是如何破解這些問題的?
李傑:當時從茨坪景區搬到了現在我們營區這個地方,其實(環境)變化是比較大的。因為中隊原來可以説是處於核心景區,但是現在我們所處的環境在當時來説(相當於)是一個郊區。所以中隊官兵有一句老話就是“從景區到了郊區”,改變是非常大的。這種心理的落差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心理上感覺好像自己身為紅軍傳人這種身份感不明顯,因為以前出門就是紅色景區,但是到了現在這裡,出門就是大山,什麼也沒有。這種心理的落差是存在的。第二個方面就是這個硬體、環境設施方面的落差。老中隊生活了那麼多年,什麼(設施)都有,官兵也習慣了那裏的生活。到了新中隊來説不僅是生活條件可能需要去完善,而且一些外部環境,比如綠化、文化氛圍都是比較缺失的。所以當時官兵總體一個感覺就是好像沒有在井岡山當兵的感覺了,好像我們慢慢也成了“一般”的中隊。
當時我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個環境的問題,更是一種傳統繼承的問題。所以我們第一時間就把官兵帶到了原來的山上進行了儀式教育。我們會把它固化為我們儀式教育的一部分,比如新兵下隊我們有“五個一”:第一頓飯是紅米飯、南瓜湯,第一次外出是參觀革命遺址,第一份禮物是《井岡山革命鬥爭史》,第一堂課是“井岡山鬥爭史”,第一次宣誓是面對錦旗、雕塑進行宣誓。我們平時,比如像在清明節這種重要節日的時候,我們都會把部隊帶到原來所在的景區去瞻仰革命先烈。我們今年還開展了對烈士陵園的祭掃,通過這種方式強化,就是讓官兵覺得我們還在山上(的紅色景區),我們還依然還是紅軍傳人。另一方面我們也從立足於現在的環境條件,把我們當時的紅色氛圍給找回來,比如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把井岡山上一些特有的革命元素注入到中隊的營區建設當中。我們現在中隊有“十個一”的紅色主題小雕塑,像朱德的一根扁擔,一罐食鹽,紅軍草鞋、“勝利的號角”雕塑等等,我們把這些富有井岡山鬥爭時期的革命元素注入到營區環境以後,也是從硬體上去解決官兵這種環境的需要,因為環境能夠感染人、改變人。
所以我們把這個紅色營區打造起來以後,官兵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這種實際的營區生活的體驗上來説,都慢慢的開始找回來了(紅色氛圍),也很大程度解決了當時這種“環境成為困境”的問題。
武警井岡山中隊官兵開展農副業生産豐富“菜籃子”。圖為指導員李傑(右三)與官兵在勞動間隙交流談心。 吳偉 攝
中國網: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井岡山中隊黨支部提出要做“熱支部”,不做“冷堡壘”。“熱支部”的“熱”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傑:為什麼説我們黨支部要做“熱支部”,不做“冷堡壘”,因為我們之前有過這樣的教訓。我們每年都會擔負比較多的迎檢的任務。前幾年的時候,因為迎檢多影響到了中隊的軍事訓練。當時伴隨著中隊軍事(訓練)成績的下降,我們支部一班人都很著急,於是就制定了很多的“土規定”、“土政策”去想辦法提高當時的訓練成績。比如我們規定在這個自由活動前要完成“三個一百”的任務,或者是在週末的時間擠壓官兵的休息時間來進行一些加操加課。當時好像短期之內有點效果,但是慢慢的感覺好像官兵參與到這種加訓的積極性明顯下降。
為什麼當時這麼好的一個想法官兵不理解呢?我覺得還是支部沒有從官兵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中隊開了一個支部和官兵的座談會,問問官兵到底是什麼想法。結果在座談會上很多戰士甚至於骨幹、黨員都向我們支部開了炮,就説我們支部感覺好像就是冷冰冰的,為了解決問題完全不考慮官兵的感受。當時我們就感覺到我們支部如果只是一個發號施令的一個冷冰冰的堡壘肯定是不行的。一個支部能夠帶領好官兵去建設中隊一定是熱熱鬧鬧的(支部)。怎麼熱鬧起來?我覺得還是要讓官兵參與其中,我們支部要去問政于兵,問計于兵,問需于兵。所以當時我們為了解決好訓練的問題,我們就大膽向官兵收集意見。結果當時我還記得最後那個“開炮會”變成了一個“諸葛亮會”,大家在收集意見,解答意見,落實意見,我們實現了訓練成績的一個突破。
自從那次開始以後,我們支部就決心要做一個“熱支部”不做“冷堡壘”了,那麼平時我們要做“熱支部”不僅僅是收集意見,我覺得關鍵要在於幫官兵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比如我們去年有幾個官兵,家裏比較困難。我還記得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個叫代建清的戰士,他家一直是“五保戶”,父母都沒有正式工作,領救濟金的,所以當時中隊就覺得像出現這樣的困難官兵,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我們當時不僅中隊內部發動了一個愛心捐款,我們還向支隊積極申請困難補助,特別是我們還聯繫到了地方政府,看看能不能去幫扶他家。
雖然最後爭取到的錢可能只是幾千塊錢,但是支部去幫助我們中隊困難官兵的這種行為感染了大家。大家覺得支部是一個熱心腸的支部,是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所以只有大家共情了,可以説這個情感聯繫在一起了,支部和官兵沒有成為一個對立面,而是一條戰線裏,所以這個支部才能帶得動整個官兵去建設中隊。
武警井岡山中隊官兵參加“魔鬼周”極限訓練。圖為官兵穿越毒障。 吳偉 攝
中國網: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週年。面對使命任務和關山重重,今天,井岡山中隊的黨員幹部們該如何繼續傳承革命傳統,發揚好井岡山精神呢?
李傑:其實傳承井岡山精神就是傳承好那四句話。習主席在2016年2月份來井岡山時提出的“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中隊的發展建設也是依靠這四句話,無論是當時我們艱苦奮鬥攻難關,從山上搬下來克服當時的環境問題,還是我們實事求是闖新路,不停地克服這種“老先進”的觀念,要去闖出自己的(新路),謀求新發展。其實我們中隊的建設都是能夠從井岡山精神這四句話裏面找到影子。
落腳點是依靠群眾求勝利,這也是我們人民軍隊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每個黨員的入黨初心,就是為了人民謀幸福,那麼如何謀幸福?我覺得我們要傳承井岡山精神,就是傳承這個精神有一個落腳點,落腳點一定是在愛民上面。我們中隊一直以來愛民也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傳統。我覺得要踐行好、傳承好井岡山精神,最後就是把前三句話(落實好),解決好中隊問題的情況下,我們要去幫助我們的老區百姓,特別是在建黨100週年的背景下,我覺得我們這份初心應該擦得更亮,就是我們愛民的行動要落得更實。
(本期人員:編導/採訪:裴希婷;攝像:傅明鐘;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