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長訪華有意為之?中俄為世界發展提供重要方案
 
時間:2021年3月25日

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 孫壯志

中國網:3月22日至23日,應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的邀請,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對中國進行訪問。此訪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俄羅斯外長首次訪華,同時也是今年我國接待的首位訪華的大國外長。此次訪問有哪些重要意義?又在向世界釋放哪些信號?面對美國的雙向遏制,中俄兩國如何破局?本期節目,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  中國網 楊楠 攝影


中國網: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此次訪華的時間點受到外界的格外關注。因為就在幾天前,中美高層剛剛結束了一場異常激烈的外交交鋒。而邀請拉伕羅夫訪華的消息,也幾乎是在中美高層外交交鋒的同時發佈的。您是如何看待這次的訪華時間點——是有意為之還是純屬巧合?

孫壯志:從兩國這種會晤來看,這個不是刻意的。但是我覺得,特別是一些比較重大的外交活動都是比較早地就作出一些謀劃。比如説,俄羅斯外長至少是相對比較早就開始商議今年大概什麼時候可以來。外長應該説一方面會交換一些對國際形勢、雙邊關係的看法。另外還要對全年的雙方一些重大的外交活動,特別是元首外交的一些活動作出一個安排,所以一般會在上半年找合適的時間。剛好中美也是一樣的,美國因為拜登剛上臺,它也有一個政策宣誓,另外就是也要和中國確立一個關係的基調,所以剛好是這兩個時間非常接近。

 但是我覺得談得內容,包括整個氣氛、氛圍,達成的共識,包括取得的成果完全不一樣。這個可能也從另外的側面印證了(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確實是高水準。兩國的關係很近。

另外,我覺得在會晤的過程當中,包括安排的地點,包括兩國外長在交流過程當中這種坦誠,這種相互之間的信任,這個確實體現了大國關係的典範。

中國網:外界注意到,拉伕羅夫訪華,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俄外長的首次訪華,也是今年我方接待的首位訪華的大國外長。在新冠肺炎疫情與百年變局疊加的背景下,您認為這次訪華有哪些重要意義?又在向外界釋放什麼信號?

孫壯志:首先,因為去年有疫情,兩國的很多高層交往都被迫用線上的方式,其實也都完成了,包括像一般的每年的元首會晤,總理會晤,一般一年會有一次。另外包括各個委員會,中俄之間也有很多的雙邊機制,各個委員會的會晤,甚至包括議會之間的這種會晤。去年都完成了。但非常遺憾,都是用視頻會議的方式。這種情況之下,兩國還保持這樣一個交往的密度,確實體現了雙方合作達到很高的水準。確實是像領導人説的,我們現在是在很多的領域、很多層次上開展合作。

另外去年受疫情影響,兩國元首沒有見面,但是有五次通話。特別是年底相互祝賀新年的通話非常重要。也提出來説2021年非常重要,因為今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週年,是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兩國會以這個為主線開展一些活動。所以我覺得這次拉伕羅夫來訪華,首先當然就是要為今年中俄關係的發展,雙邊合作,來定下一個基調。

第二個,百年變局,國際形勢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美國大選以後,它的政策並沒有出現一個明顯的調整,還是繼續搞單邊主義,搞霸權主義,冷戰思維還是非常明顯。對中國,對俄羅斯採取一種遏制、制裁的一個態度。這種國際形勢之下,中俄也需要加強戰略溝通,需要在這種外部的挑戰和壓力面前體現中俄大國擔當,為世界發展提供重要方案。

第三,兩國合作現在已經不僅僅是雙邊了,我們還要在全球治理這方面作出一個明確的態度。我們要完善地推動它。我覺得中俄兩個大國,這種時候來交流意見,發表明確的看法,對未來國際格局的變化,包括中國和俄羅斯來講,我們要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這對於完善全球治理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網:在23日的會談中,中俄外長就雙邊關係、兩國合作等達成了一系列共識,對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並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王毅外長表示,當前國際形勢變化很快,中俄及時開展戰略溝通協調對兩國重要,對世界有益。您認為這次“戰略溝通協調”的內容有哪些亮點?將對當前國際社會産生哪些深遠影響?

 孫壯志:中俄從1996年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這種雙邊關係就帶有戰略性。因為兩個大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它的這種雙邊合作不可能僅僅局限在雙邊的範圍之內,肯定會對地區,對全球有影響,也希望在這樣一個層面上發揮自己的作用。所以兩國的戰略協商,包括對一些重大的國際問題、國際事物,包括一些熱點問題,表明一些共同的立場,協調一些看法。包括在國際上採取一些共同的行動,這個都是有傳統的。

 進入新世紀(新時代)以後,兩國關係不斷提升。我覺得兩國就更重視在戰略層面的溝通。所謂戰略層面,就是一個全局性、長期性,非常重大的一些問題,兩國要取得共識。

這個可能過去這些問題存在,但是可能在雙邊的這種交往當中不是佔有特別優先或者重要的位置。現在我們知道國際形勢發生變化,兩國現在需要應對的問題也多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以後,這場危機到底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危害和衝擊,包括對兩國的經濟發展,對兩國的民生,帶來哪些直接的影響,現在還沒有完全結束。我覺得兩國需要在更廣闊的領域上,更高的層面上達成共識,規劃發展的未來。

 今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週年,過去20年發展很好,兩國也需要去規劃未來的10年、20年的一個長期的發展。包括習主席談到中俄關係,他用了三個詞“穩定、牢固、堅韌”。我覺得這也體現了在戰略層面上兩國合作的重要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解讀俄外長今年首次訪華。  中國網 楊楠 攝影


中國網:您剛才也提到了,今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週年。這是中俄關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間節點。王毅外長在會談中表示,兩國已商定將條約延期,併為其注入中俄關係新的時代內涵。如何理解這裡所説的“新的時代內涵”?

孫壯志:首先,這個條約是2001年簽署的。我們知道中俄開始新的雙邊關係的征程,應該可以從1991年開始,當時蘇聯解體,我們跟俄羅斯開始在雙邊層面上發展睦鄰友好合作關係。十年以後,也就是2001年,雙方合作過程當中積累了好的經驗、好的做法用法律的形式把它固化下來。當時就簽署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01年7月份簽署的。這個條約裏邊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雙邊合作的基本理念,比如説世代友好,永不為敵。中國和周邊國家,特別是大國之間沒有過這種表述。這就體現了兩國的合作,一方面是基於兩國的根本利益,基於兩個相鄰國家要建立一種和平共處的關係,睦鄰友好的關係。另外一方面,希望這種關係、這種合作能夠惠及兩國的民眾,讓兩國的民眾能夠培養親近感。這兩種理念永遠都不會過時。

雖然條約20週年過去了,對雙邊關係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在條約的指引之下,雙邊關係發展非常順暢,無論政治關係、經濟關係,包括合作,包括人文交流,現在都在不斷擴大,不斷升級。同時,條約當時確定了很多原則,現在也沒有過時。所以雙方進行溝通,條約自動延期。

但是還是希望這個條約在新的形勢之下,特別是國際格局發展變化很快的背景之下,而且中俄關係和2001年的時候(相比)大大前進了一步。2001年的時候,可能雙邊貿易額只有幾百億美元,現在已經上千億美元,而且連續三年中俄的雙邊貿易過千億,而且雙方的合作領域不斷擴大。這説明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有新的內涵。所以我覺得以條約為基礎,以條約為前提,我們還會繼續豐富它。以20週年紀念作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兩國關係向更高層次發展。

中國網:目前中美、俄美之間高度緊張的關係,其根源在於美國從戰略上認定中俄是“對手”和“威脅”。毫無疑問,美國這個外部因素一定會對中俄之間的互動産生一定的影響。在美國施展雙向遏制的壓力下,您認為這是中俄戰略協作的主要原因嗎?中俄該如何破局?

孫壯志:其實中美俄關係特別受關注。美國特別是特朗普執政以後,政策發生很大的變化。他這種單邊主義,霸淩行徑達到了一個巔峰。

另外又把中國、俄羅斯同時作為自己的一個戰略對手,實際上作為“敵人”,這確實是給中國、俄羅斯帶來很大壓力。也有一種説法,這種“三角關係”如果有兩方合作,可能對另外一方是不利的。按道理來説,拉著俄羅斯遏制中國不是更好,或者拉著中國遏制俄羅斯不是效果更好?但是俄羅斯人也有清醒的學者認為,美國人清楚地知道,因為中國、俄羅斯永遠不會從屬於美國領導的那個體系。

現在中國、俄羅斯都明白,即使是現在跟美國有合作,未來還是要存在這樣一個競爭關係。因為中俄關係的發展始終有外部因素,就是美國。所以也有一個説法叫外源性動力,中俄的這種合作始終是我們需要共同應對來自外部的壓力、威脅、挑戰。這確實是給兩國接近帶來了一些合作機會。

但是我覺得它不是根本上的,更多的可能還是兩國利益的契合。而這種利益當然有全球層面,有應對外部挑戰、威脅的需求。但同時也有我們在地區層面的共同利益。我們在雙邊合作的這種利益,這種訴求。我們看這幾年,我們領導人也講,不斷地增加中俄合作內生性動力。所以我覺得可能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兩國合作的深化,內生性動力不斷地顯現出來。當然,我們希望這個世界能夠更加和平,希望它能夠更加均衡大國關係。所以我們希望美國作為平等的一員,能夠和中俄開展合作。

《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當中有一個“三不”原則: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其實大家都明白這個“第三方”就是指美國。但是這次我們條約沒有改,中俄合作的特色還是結伴不結盟,我們不會針對美國。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合作,能夠對話。包括這次中美高層對話,體現出中方的誠意。我們希望跟美國談,希望交換兩國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希望兩國關係能夠走上正軌。

我覺得也體現了中俄關係,包括中美俄三邊關係,它應該是從中俄這個願望來講,希望能夠更均衡、更成熟、更穩定。

中國網:2021年對中俄關係是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兩國都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拉伕羅夫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中俄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水準。王毅外長也曾表示,雙方的戰略協作“沒有禁區,沒有上限”。這樣的形容和定位給了外界巨大的想像空間。對於中俄關係在新時代的協作方向,您有哪些判斷或者看法?   

孫壯志:2019年6月兩國領導人簽署建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聲明的時候,其實對它的內涵,對它的目標有一個比較明確的闡釋,用了16個字。首先,“守望相助”這是基礎。習主席也講過,中俄是守望相助的好朋友。守望相助應該是雙邊合作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特別在疫情的情況之下,我們看表現地也很充分,兩國相互提供抗疫物資的援助。另外兩國在疫苗的研發,包括藥物的研發這方面也開展合作。例子非常多,我們在一些大災大難面前,都相互支援,相互幫助。有時候在國際的一些安全問題上開展密切的合作,反恐,反極端主義,包括維護網路安全,北極開發這樣一些問題上,包括氣候變化這樣一些新的安全挑戰,中俄都能夠開展合作。所以我覺得守望相助非常重要的基礎。

 另外我們還提到了“深度融通”。這個其實也是指兩國的雙邊合作,我們到了這樣一個階段,我們這種合作講“沒有上限”,更多的可能是“沒有邊界”。我們的合作希望能擴展到各個領域。現在中俄合作已經在各個領域全面鋪開,而且在各個層次上都在不斷地深化。

當然,我們看到現在還是有一些障礙,包括在政治、經濟、人文,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釋放出來。兩國領導人在不斷講,怎麼樣通過努力能夠釋放這種合作潛力。因為作為兩個相鄰大國來説,更大的體量,我們才1000億的貿易額。我們在很多的,包括科技、經貿、金融、農業,有非常好的合作基礎。我們希望在一些重要領域,對雙方來説發展都非常重要的領域開展一些合作,包括大項目合作。疫情以後,很重視産業鏈,供應鏈的重構。我們希望在這方面,中俄有個説法叫全産業鏈合作。希望我們這種合作能夠走深走實。

還有一個是“開拓創新”。開拓創新是指兩國需要在合作當中,除了傳統的,非常重要好的合作基礎,包括能源、農業、旅遊,現在已經搞得不錯了,我們需要找一些新的增長點,需要在創新領域合作。這次疫情當中體現出來的數字經濟,包括電子商務,包括我們在5G這方面開展合作。去年和今年也是中俄的“科技創新年”,中國科協跟俄羅斯也開展了很多活動。我們希望在科技領域能夠,因為兩國都有非常好的科技基礎,我們可以開展聯合研發,推動兩國關係在未來全球經濟的發展當中,我們能夠站在制高點,通過我們的努力為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當然還有最後四個字也非常重要叫“普惠共贏”,就是希望通過這種合作,能夠實現共贏互利。另外我們這種合作為什麼叫普惠共贏,而不是説互利共贏?可能互利共贏更多是講雙邊的,就是中俄之間好了就行。我們希望能夠普惠,讓中俄這種合作能夠惠及周邊,能夠惠及地區,甚至惠及全球。包括中國領導人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得到俄羅斯的支援。

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通過中俄之間的緊密合作,能夠為地區的發展,能夠為全球的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所以有一種説法:我們要提供中國方案,要作出中國貢獻。所以我覺得這也是體現在兩國這種關係,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我們這種新的定位是新的一個對全球,對地區發展的責任。

中國網:好的。感謝您帶來了精彩的觀點分享,也希望中俄這樣一個“典範之交”能夠給國際社會帶來更多積極的導向。


(本期人員:編導/採訪:裴希婷;後期:劉凱;攝影:楊楠;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採訪:裴希婷;後期:劉凱;攝影:楊楠;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