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度重視中美高層戰略對話 凸顯中國已成世界性大國
 
時間:2021年3月24日

嘉賓: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 周永生

中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雙方圍繞各自的內外政策、雙邊關係及重大國際地區問題進行了坦誠和建設性交流。此次會談是美國拜登政府上臺後與中國的首次高層對話,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如何看待此次對話的成果及意義,如何認識雙方在一些問題上存在的重要分歧?又如何判斷中美關係今後的走向?《中國訪談》特邀外交學院周永生教授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董寧 攝)

中國網:此次對話的結果大家也已經看到了,儘管開始存在了一些激烈的爭吵,但是最後還是達成了一些共識,我大致數了數,一共有9條,最具體的只有有關氣候問題的合作和外交人員接種新冠疫苗的安排。您怎麼看這一成果?您認為是意義重大呢,還是泛善可陳呢?

周永生:這次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會晤還是有一些重大的成果可圈可點,因為這是中美兩國在拜登新政府執政以後第一次舉行雙邊高級別會談。第一次舉行雙邊高級別的會談,有的時候就是禮節性地走一走過場。那這次中美雙邊見面、會談,可以説真的談到了雙方實質性關心的一些內容,表達了各自想要表達的觀點。那麼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可以説既有雙方難以融合、難以相讓的相互對立的一面,同時我們也尋找到了可以相互理解、擴大合作、擴大交融面這樣的領域。

我覺得作為中美這樣兩個世界頂級的大國,這樣一個會晤就是一個最好的會晤。我們把該談的東西都談出來了,把矛盾放在桌面上,在能夠合作的地方充分展現、表示出我們的誠意。這就等於雙方相互交底,雙方以坦誠的心態來面對對方。所以,我覺得其實拋開一些媒體所渲染的激烈的爭執,應該説這次會晤是一個恰到好處的會晤。

中國網:美方説有誠意跟中國改善關係,卻又在對話會前幾天密集舉行跟盟友的會談,有美日印澳四方會談、美日和美韓會談。特別是美日會談,公開表達了對中國的惡意攻擊。還有兩天前美國對中國24名官員實行制裁。您怎麼看這種矛盾的做法和他們所謂的誠意?比如説是用這些小動作來增加談判的籌碼,還是真的沒有誠意?

周永生:我覺得這次中美高官會晤之前,美國和它的盟國進行了廣泛的外交接觸,實際上都是在為中美兩國這次高官會晤做鋪墊。那我們的一些媒體往往理解為這是要全面針對中國,這是從一種負面的視角來看待問題。當然這麼理解也不算錯,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從更積極、更健康的這樣一個視角來觀察這個問題。美國事先做了那麼多的鋪墊,和自己的盟國進行了那麼多的接觸,其實它所有的之前的密集會晤都是在為同中國的這次談判做準備。這反而表現出什麼呢?美國現在非常地重視中國,美國把中國看作是它必須認真對待的超級重量國家、超級談判對手。所以,要事先訪問盟國,比如日本、南韓,了解它們在東亞地區的政策,了解它們對中國的看法,然後帶著它們的意見來和中國會談。這恰恰説明美國已經自覺不自覺地把中國的地位提高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對中國太重視了。

所以,從這樣一個視角上來看,我覺得反倒是一個好事,而不像在過去幾十年當中,美國的多數政府、多數領導人都把中國看作是一個地區大國:你就是一個地區大國,那我重視你也就僅僅是從這個地區的事務的視角來和你打交道,來重視同你的交往。但是現在很顯然,已經出現了很大的不同,它把中國上升到了一個世界大國的層面,一個甚至是美國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翻船的這樣一個競爭對手國家的這樣一個地位。這恰恰説明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我們越來越強大,我們越來越有自己成熟的國際政策,讓美國難以應對;再加上我們自身的自信,也讓美國在和我們打交道的時候心裏面總有一些不踏實感,總有一些心慌意亂的小算盤,不得不事先做週密的部署、週密的安排。如果從這樣的視角來看,反而能夠增強我們的自信。

中國網:其實這也説明他們也是帶著一定的誠意來跟我們談判的?

周永生:可以這麼説,因為它有誠意,它才進行這麼認真、這麼全面的準備,這麼週密的部署,連和盟國的一些高級官員甚至是最高的領導人都舉行會晤,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同中國舉行這場會晤。所以,我們從這個視角理解,我覺得就更能夠增強我們的定力,增進我們的自豪感。

這幾天有些網民,當然他們從另外一個視角——中國官員強硬的視角來一個勁的歡呼。我覺得這還沒有看到實質性的問題,實質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國際地位真正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當我們的國際地位得到提升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也不用在乎説不説那幾句硬話。我們即使是表面上説得比較柔和,表達得比較委婉的話,但是它背後代表的是中國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代表的是14億人口的強大的後盾,代表的是一個實力強大的、任何國家不敢輕視的這樣一個地位的國度。那麼,我們能夠更加增強我們的定力,更能夠有長久的耐心面對世界上一切複雜的事務和難題。

中國網:由於此次對話在開場階段就發生了異乎尋常的激烈交鋒,因而引人注意。考慮到美方設置的對話議題中,涉及了中國新疆、西藏以及港臺等諸多內政問題,楊潔篪主任和王毅外長的超長開場白是否可以理解為在“劃紅線”?

周永生:我覺得可以認為是劃出了“紅線”,但是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兩個大國談判,即使是在外交的場合,也必須給自己的國民、給世界報告一個本國政府清晰的外交政策——哪個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哪個是我們可以磋商的,哪個是我們可以張開雙臂進行友好合作的。所以,這次會議無論是美方還是中方都清楚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自己的明確政策和自己在重大國際問題、地區問題以及內政問題上的政策和觀點,這樣讓對方知曉我們整個政策的宏觀立場和政策當中我們所掌握的分寸與尺度,讓對方對他所重視的東西以及我們所反對的東西不要過分要求。

同樣,美方也做出了他們的表達。我想在這個方面,我們也尊重他們的某些表達,但並不等於我們就同意他們的表達。因為畢竟我們兩個國家國情不同,制度有很大的差異,同時在政策上也有一些差別。所以,我尊重你,你可以表達我不同意的表達,那是基於你的國情,基於你的立場、利益所必須做出的表達。我支援你這樣一個表達的權利,但並不等於我同意。我儘管不同意,但是我會尊重你的這種表達。但反過來,我也希望你能夠尊重我們的這樣一個表達,能夠理解我們的這樣一個國情,理解我們的政策。這樣我們雙方多一些理解,我們共同合作的視角就會越來越寬廣。

按照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一個提法或者説是原則,我們搞外交的目的不是為了吵架,不是為了對立,不是為了引發衝突,而是為了求同存異。為什麼要求同存異?因為我們求共同的地方,我們可以繼續擴大合作,繼續加深雙邊之間的交往,從外交的視角上來説這就是雙贏,這就是共贏。但我們過分追求那種分歧的地方,相互之間不能夠相互認可的地方,那只能是使衝突和對立越來越強化。所以,總理他講到存異,既然我們談不攏的地方那就放一放,把這個東西放下,我們擴大共同的認識,擴大共同的合作。

中國網:我尊重您的表達權,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立場,大家都向著一個共贏的目標邁進,但是我們可以保持各自的差異?

周永生:對,這就是求同存異原則的這樣一個出發點,也是它的妙用。我覺得我們今天的外交官,第一線的外交工作人員,也包括高級別的官員,應該深刻理解周總理的這樣一個教誨。

中國網:我們注意到,拜登政府上臺後,一方面説要改變與中國的關係,另一方面卻並沒有對上屆政府全面打壓中國的做法做太多改變,所以有人認為美國的對華戰略還沒成型。您怎麼看這個問題?又怎麼判斷中美關係日後的走向?

周永生:我覺得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政策是在這樣一個形成的過程當中,如果要説沒有成型,也稍微言過其實。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總統這個競選是非常漫長的,總的來説拖拖拉拉地延續大約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的時間中,要競選總統的團隊實際關於外交的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在這個競選的過程當中基本上都成型了。只不過他執政以後是新執政,還沒有完全展開,所以從這個視角上來説,既是一個展開的過程,也是一個在執政以後逐步形成、逐步調整的過程。

就我個人對拜登政府的認識來説,我從他主張的政策來看,他是要和中國和好,修復關係,擴大合作面,這一點也要充分肯定。但是為什麼過去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制裁政策,拜登主要都繼承了?我想這裡面一個是政策的調整有一個過程,這個我們要有耐心。再一個我們也要看到,在這次競選當中,雖然拜登以8400多萬張選票勝出,但是你也要考慮到特朗普作為一個敗選的總統,他是美國歷史上得票最多的敗選總統。

中國網:説明他的勢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周永生:對,他的勢力還非常強大,有7100萬人的選票在支援他。所以,拜登剛剛上臺,他不可能完全廢棄特朗普的政策,那樣的話他很可能得罪支援特朗普的7100萬人,那他未來的執政將是非常的坎坷。

所以,從這樣的視角上來看,第一,我們要有耐心;第二,政策都是互動的,都是雙方在互動當中逐漸調整、逐漸形成的。如果我們這一方在互動過程中多一個層面的對立,多一個層面的對抗,那很可能就是形成“飛去來”器的效果,那就是迫使拜登政府也不得不在特朗普強硬政策的基礎上更加強硬。所以,我們怎麼樣發揮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以柔克剛的這樣一個精髓,同時我們要真誠釋放自己的善意,在中美之間的外交互動當中更多地釋放我們合作的一面,更多地釋放我們友好的一面,更多地來釋放能夠真正體現我們兩個大國有諸多共同合作焦點的這樣的部分。那一旦形成這樣一個良性互動的話,可能本來拜登政府準備要同中國對抗的政策,最後也降低了對抗的級別;那想對抗又不太想對抗的地方,最後就得到了化解,那麼也不再繼續對抗了。

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方面,中國的理解、中國的行為、中國同美國外交的互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在中國國內的這種場景之下,很難去説服拜登政府,很難去動員美國的公眾。但是,在我們自己的國度,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分析讓我們的民眾對外交有更多層次的、更加豐富的理解,而不是説完全強硬就好。實際上外交它有更深層次的內涵,也有更高的普通大眾難以理解的技巧。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要充分把握、充分運用,這樣才能夠促進中美關係由過去的極端對立向比較好的方向轉化。

當然,我們也不能期待在現有的條件下、在短時期內都變成好上加好,那也是不現實的。我們該堅持的原則、該堅持的立場仍然要堅持,這個應該是毫不動搖的。但是在手段上,我們可以更加靈活,在姿態上我們可以更加低調,在表達上我們可以更加完美。

中國網:那中美關係日後的走向,目前有沒有一個清晰可見的走向?您是怎麼判斷的?

周永生:我覺得,這個走向大體上應該可以判斷出來,就是美國長期居於世界執牛耳之地位,它不想讓老二老三的國家獲得迅速的發展來奪取它的世界領導權,威脅在二戰以後它和一些國家也包括我們中國共同建立起來的現有的國際秩序。所以,這個方面美國一定要維護他的既有政策、既得利益。在這個方面,中國作為後崛起的大國,我們也不要完全抱著一種自己的理念,而要看到我們自己的理念和美國的領導地位、和現有的世界秩序有哪些可以交融的地方,有哪些是屬於我們共同利益的地方,有哪些我們經過調整可以相互適應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崛起就會讓美國這樣的國家不那麼感到突兀,不那麼感到受到威脅,不那麼感到挑戰就在眼前,而是有更多的交融,更多地擴大利益的共同面。因為這些年來,中國之所以發展,我們也要認識到我們實際上是大規模地利用了現行的國際秩序,利用了現行的國際體制,讓我們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那這意味著什麼?現行的經濟體制、現行的政治體制是對我們有好處的,我們要繼續發揮這種好處,繼續實現和現行體制的更加無縫的對接和交融,這樣能夠使中國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在這個長遠的發展當中,我們逐漸地來改變其中的不合理的因素,這樣是對中國最有利的。要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國家,握手言和,握手言歡,共同發展。

(本期人員:編導:韓琳;主持:裴希婷;後期:張文泉;攝影:董寧;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韓琳;主持:裴希婷;​後期:張文泉;攝影:董寧;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