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傳承匠心精神 做腳踏實地的電影人
 
時間:2020年12月8日
嘉賓:著名演員、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獲得者、第17屆法國電影展映形象大使 黃曉明

       中國網:黃曉明,中國內地著名男演員。1998年因主演個人首部都市劇《愛情不是遊戲》進入演藝圈。2001年憑藉古裝劇《大漢天子》而嶄露頭角,2007年憑藉民國劇《新上海灘》獲得第十三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提名,2009年主演諜戰片《風聲》並憑藉該片獲得第十七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獎。2013年黃曉明主演劇情片《中國合夥人》,並憑藉該片斬獲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2020年,黃曉明憑藉其在《烈火英雄》當中精彩的演出再度榮獲百花獎、金雞獎。同年,黃曉明被法國政府授予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並擔任第十七屆法國電影展映形象大使。站在新的事業起點上,黃曉明對於表演依然心存敬畏,他坦言要心懷工匠精神,腳踏實地,銖積寸累,日就月將,成為“百年老店”般的演員。


著名演員黃曉明     (攝影:牟銀挺)


       中國網:曉明哥您好!非常榮幸今天邀請到您做客我們的節目。

       黃曉明:謝謝,我也很榮幸。    

       中國網:法國駐華大使向您授予了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這枚勳章是由法國政府設立的一個國家級的榮譽勳章,獲得這枚勳章對您意味著什麼?

       黃曉明:特別榮幸,其實我之前也沒有想到。我現在正在拍攝一部電影,拍攝過程中突然通知到我,我覺得特別興奮。因為之前我們國內有幾位很著名的導演和演員被授予過這個勳章,沒想到今天(能夠)輪到我,我感到非常受寵若驚。    

       中國網:其實法國電影展映從2004年到現在,已經走過了17個年頭,也為中國的觀眾帶來了不少優質的法國電影。您作為本屆法國電影展映的形象大使,是如何與法國電影結緣的呢?

       黃曉明:其實法國首先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家,法國是最早的電影發源地之一,很多很好看的法國電影也曾在中國放映過,比如《虎口脫險》,都是很好看的浪漫的法國電影,我們也有很多熟悉的法國演員。但真正接觸到法國,是我去法國參加時裝周,參加戛納電影節,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和很多法國朋友有過交流。最巧的是我現在正在拍攝的《戴假發的人》,是法國的發行公司負責法國及亞洲之外的發行,所以我覺得也是一步一步地和法國有了更多的合作。這次又很榮幸得到了法國的騎士勳章,我覺得非常的榮幸。    

       中國網:這次作為展映的形象大使,您希望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

       黃曉明:第一,我自己還是多拍好電影,和法國這邊也可以多多合作。第二,2018年還有今年都是為法國電影展映做代言,也是希望可以通過自己身體力行能夠幫助中法兩國的電影人互相增進交流,也希望可以為中國的觀眾帶來更多好看的法國電影,同時,也把中國的好電影帶給法國觀眾看。

       中國網:本屆法國電影展映會有八部法國影片和我們見面,其中有沒有您比較感興趣的?

       黃曉明:我覺得其中有幾部都還蠻好看的。因為法國電影是非常浪漫的,非常(令人)感動的。所以,我還蠻喜歡這個類型的電影,而且它對演員的要求也很高。比如這次法國電影展映的(法方)大使茱莉亞·比諾什我就很喜歡,包括剛剛在對話過程中還看到了莫妮卡·貝魯奇對中國觀眾的問候,她也是我很喜歡的演員。    

       中國網:剛才您在發佈會也提到,您最喜歡的法國電影是《虎口脫險》?

       黃曉明:就是小時候(看過的),記憶最深的。        

       中國網:沒錯,其實今年也是比較特殊的一年,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再加上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的衝擊,所以全球的影視行業可以説陷入了一個比較蕭條的時期。您認為中法兩國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應該在哪些方面加強文化産業或者説電影産業方面的合作呢?

       黃曉明:疫情導致了全世界的大蕭條,所以不只是影視行業。但這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和交流,因為藝術是無國界的。而且現在網路也很發達,這次電影展映其實通過線上的方式也是吸引了很多的對電影感興趣、對法國電影感興趣的觀眾,而且聽説票已經賣光了。所以我也是非常開心,疫情也無法阻擋大家想要去欣賞藝術的心。    

       中國網:您有沒有特別想合作的法國的導演或者是法國的演員呢?

       黃曉明:剛才提到的茱莉亞·比諾什,我就很希望和她合作,還有蘇菲·瑪索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女演員,我有幸見過她一次,我們也曾經口頭上約定希望有機會可以合作。    

       中國網:其實電影作為大家比較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也是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在您看來,電影在跨文化的交流與傳播當中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或者您認為什麼樣的影片才能更容易被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所接受呢?

       黃曉明:其實電影藝術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因為電影是光影的藝術,有時候你可能不需要用太多的語言,甚至你用別國的語言,但是喜歡電影的人或者光影(藝術)的人都能夠看得懂,因為全世界的情感是一樣的。所以,讓電影作為國家與國家之間交流的橋梁還是蠻好的,因為它可以在一個多小時、兩個小時左右濃縮你想要表達的內容,所以我覺得其實這也是各國文化的一種(很好的)交流形式。    


著名演員黃曉明     (攝影:牟銀挺)


       中國網:前不久,您剛剛憑藉《烈火英雄》獲得了金雞獎的最佳男主角,可以見得大家對於您塑造這個角色的認可程度,其實劇中的江立偉是有原型的,那麼在塑造這樣的角色過程中,您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是如何應對的呢?

       黃曉明:其實這個電影從頭到尾都不容易,比如從一開始的訓練,當時正值八、九月份,是北京最熱的時候,我們在亦莊訓練的時候真的很苦,但我們要求自己必須要做到消防員能做到的東西,包括鎖降、包括接水管、扔水帶,包括體能訓練,每天都會進行大量的訓練。在拍攝過程中又趕上了冬天,因為我們拍最後一場爆炸戲大概是十一、十二月份,是最冷的時候,那個時候因為拍救火,需要先在身上澆冷水,然後再衝進火場裏。當時在我們旁邊,地上點的是真火,身上燒的也都是真火,旁邊還有幾十個很大的燃氣管一直不停地往外噴火,所以其實現場很危險。但當時拍攝的時候也沒有覺得(危險),就是一心投入到角色當中,就是感覺身上的裝備太沉了,平常扛十幾分鐘、二十分鐘還行,(但拍攝過程中)我(經常需要)扛一晚上,又冷、又餓、又凍、又沉、又累,又被冰火兩重天這麼澆著。

       後來等到我們全拍完了,等到片子放出來的時候,做宣傳的時候,我們陳國輝導演跟我説,“現在想想看挺幸運的。”

       我説,“怎麼了?”

       他説,“那時候幾十個火罐在旁邊,這萬一要有一個導火了,我們就全完了。”

       當時我們想想看,也真的是,能順利拍完這個戲,其實還蠻幸運的。我記得當時跟印小天的那場戲,當時我都被掙脫臼了。那場戲就是有一場我抱著他,不讓他走,他拼命掙扎,然後那場戲拍完了,那天晚上,我的胳膊很疼,抬不起來了,後來醫生説是脫臼了。    

       中國網:那還是非常危險的,但是一定也有收穫,對吧?

       黃曉明:所有的觀眾的肯定和喜歡就是我最大的收穫。    


著名演員黃曉明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牟銀挺)


       中國網:眾所週知,影視行業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可以説新生代人才輩出,演技派千帆競發,在這樣的一個行業當中,即使是像您這樣家喻戶曉、深受觀眾喜愛的演員也會有危機感或者壓力嗎?因為我們注意到,在金雞獎的頒獎典禮上,您曾經説過一句話,“導演們,請我用吧”,所以也是會有壓力和危機感嗎?

       黃曉明:是會有。首先,一般導演都喜歡用實力派演員,或者再配流量演員。所以,我們就剛好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時期,又過了流量期,又還沒到導演們可能認為的成為實力派的時候。但其實努力的腳步從未停過,當然也不是缺戲拍,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我希望可以跟更多更好的導演一起合作,這樣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中國網:其實那天在頒獎典禮上,您還説到一句話,希望成為演員當中的“百年老店”,在您看來什麼樣的演員才可以稱得上是“百年老店”呢?怎樣才能成為這種百年老店呢?

       黃曉明:其實就是像我們的一些老前輩、老藝術家一樣,做一個有匠心精神的演員。我不追求我的“百年老店”有多麼光輝、多麼好,比如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者,他們可能也不是特別有名,特別能賺錢,但是他們一步一步地把他們想要表達的東西,通過他們的每一個作品呈現給大家,並且傳承下來。所以,我希望可以做這種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電影人、電影演員,然後把我們的電影一點點地通過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片子,不同的人物展現給大家。    

       中國網:所以,演員也好,各行各業也好,想要站在金字塔的頂端還要憑藉日復一日的努力,腳踏實地的付出才能夠實現。

       黃曉明:活到老學到老。    

       中國網:下一步您有哪些作品即將和我們見面呢?您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主要是什麼?

       黃曉明:就是《戴假發的人》,董越導演(執導)的《戴假發的人》。他是我非常喜歡的導演,我看過他的第一部電影《暴雪將至》,我就很喜歡,我覺得他對於畫面以及表演的把握都是非常好的。所以,當他第二部戲找到我的時候,我特別開心。

       中國網:最後非常感謝曉明哥今天接受我們的採訪,我們也希望以後能在更多的好作品當中和你見面,謝謝。

       黃曉明:謝謝,很高興,很榮幸。

 

 (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採訪:白璐;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採訪:白璐;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