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亞太可能出現難以融合的RCEP和TPP
 
時間:2020年11月20日

嘉賓: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教授 竺彩華

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經歷8年談判,覆蓋東盟及中國、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紐西蘭等15國,佔據全球GDP總量約三分之一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于11月15日終於得到簽署。RCEP主要內容有哪些?RCEP的簽署意味著什麼?對中國、對亞洲、對世界經濟,又具有怎樣的意義?《中國訪談》特邀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教授竺彩華進行解讀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教授竺彩華。(劉楨珂 攝)

中國網:竺教授,您好!歡迎您做客我們的節目!

竺彩華:您好,大家好!

中國網:亞洲除了RCEP,還有《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一些美國人可能不免擔心,RCEP的簽署會削弱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感和影響力,甚至希望新當選的美國總統在上臺之後,能夠讓美國重新返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您怎麼看RCEP外的美國因素,以及RCEP與CPTPP的關係?

竺彩華:RCEP和CPTPP的關係,如果看未來的這種關係,還是要看中美關係。這裡面中美關係的走向決定了這兩大巨型貿易協定會怎麼走。如果中美未來是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態勢,這兩個自貿協定相對來説不會相互排斥,也就是説,我們也可以申請加入CPTPP,甚至RCEP我們也不排除美國願意加入,也可以加入。如果是這樣,雙方相向而行,未來可能就是一個FTAAP,也就是亞太自由貿易區。

如果中美關係是這樣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發展前景,這兩個的關係應該是未來為FTAAP(亞太自貿區)奠定一個基礎。但是我們也不能過於樂觀,因為就中美關係來説,我們還要有底線思維,要做最壞的打算。美國把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這樣一種定位如果不能排除,美國遏制中國的意圖是不會改變的。體現在FTA(自由貿易協定)上,我們可能就要看到另外一種場景,很可能就像你剛才提到的,確實美國現在國內也有很多的學者、很多的戰略家,在呼籲要重返TPP。而且如果是拜登當選總統,我覺得大概率美國會重返TPP。

奧巴馬當年推動TPP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國。2015年,當時TPP協議初步達成的時候,奧巴馬毫不掩飾地説:“我們不能讓中國這樣的國家來書寫國際經貿規則。”什麼意思呢?這個事情中國不能幹,“我”肯定不能讓“你”來參與這個事情。

如果拜登延續了這樣的一種政策和對中國的這樣一種戰略意圖,我想TPP,尤其他要重返,很有可能會再提出一些要求。除了恢復過去的一些條款以外,可能還會提新的要求。比如説我們看到美墨加協定裏面,特朗普談判以後有一個所謂的“毒丸條款”。這個毒丸條款就是針對所謂的“非市場經濟體”,如果要跟“非市場經濟體”商簽相關的一些貿易安排協定,美國就要把你踢出現有的協定。

實際上,“非市場經濟體”是有指向的,就指中國。如果拜登把奧巴馬的遺産也繼承過來,甚至在TPP中也植入,不僅僅是不讓中國參與TPP的問題,而是整個以後所有美國主導的這些貿易協定都要排除中國,都不讓中國參加。

這樣就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我們現在RCEP已經簽署,未來如果能夠落地實施,在亞太地區就會出現一個美國主導的TPP為主的這樣一套經貿規則體系,未來很多經貿新的領域談判可能在這個框架下進行。但是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像東亞這些國家,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他們也不能失去中國市場,所以他們也會參與中國參與的自貿協定,然後也同時推進在這個地區的經貿規則體系構建。

如果特別極端的情況會出現,這兩個巨型的FTA相互之間就不能融合。但是只要不是中美,其他國家可能都可以參與這樣的一種狀態。我們做最壞的打算,心裏應該有點場景,做好預判。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裴希婷;攝像:劉凱/張文泉;後期:劉凱;攝影:劉楨珂;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裴希婷;攝像:劉凱/張文泉;後期:劉凱;攝影:劉楨珂;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