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群:持久戰!謀大局謀長遠,為第二個百年目標奠定基礎
 
時間:2020年8月13日

嘉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立群

中國網: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此次會議透露了哪些重要精神?對下半年的經濟工作做了怎樣的部署?就這些問題,《中國訪談》特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張立群研究員進行解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接受《中國訪談》記者專訪。(楊佳 攝)


中國網:張老師您好。

張立群:您好。

中國網:這次中央政治局的會議對當前以及即將開啟的“十四五規劃”做了國內國際形勢的判斷,主基調還是延續了過去的定性,但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發展和變化,比如説強調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中長期問題,那麼您怎麼看待這個判斷?所謂的中長期的問題是什麼樣的問題?

張立群:應該説中國經濟在今年面對一個非常嚴峻、非常複雜的形勢。一個是疫情對中國經濟帶來了嚴重衝擊。第一季度中國經濟是負增長6.8%,而這個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出現這樣一個大幅度的下降。另外,從外部環境來看,疫情現在在全球蔓延,對世界經濟正在帶來越來越嚴重的影響,主要國際經濟組織包括世界銀行、OECD(經合組織)等等都認為今年世界經濟是二戰以後一個最嚴重的衰退。而且在這個背景下,一些逆全球的思潮、非理性的思想還在很快地發展。所以,我們這個外部發展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是大大增加了。

面對這樣一個空前嚴峻複雜的形勢,我們非常有必要看大勢、謀長遠,就是説有時候如果僅盯著當前的這個困難,可能就會讓我們把握不住一個大的形勢,就很難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

在這種情況下,我想這次政治局會議,它從一個全局和長遠的角度做一個大的歷史時空跨度的謀劃,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個也涉及到我們第二個百年。因為今年是第一個百年要勝利收官,明年是第二個百年要邁開堅實步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節點。在這個歷史節點,我們謀大局、謀長遠,非常必要、非常重要。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看到,這次政治局會議透露出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原則和思想,實際上對我們當前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也就是説我們如何化危為機,如何乘勢而上,這個都要通過我們看大局、謀長遠,才能把握準確。

中國網:這次也首次提出了“持久戰”這樣的説法,您如何理解這個“持久戰”?

張立群:我想“持久戰”首先還是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來説的)。實際上從新中國成立,我們現在已經走過70多年的歷程,要説持久,這個時間已經很長了。但是真正我們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艱難險阻要跨越。所以我想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夠有畢其功於一役或者説一蹴而就的這種想法,越是接近我們這個現代化的目標要實現的時候,越是要有這樣一種清醒認識,就是我們説“行百里者半九十”,任何時候不能夠有這個急於求成的想法。這個“持久戰”,我想還是要從第二個百年的目標來考慮的,真正地圍繞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實現,我們來全面佈局,我們來紮實謀劃。這一點還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網:這次會議也公佈了十九屆五中全會的主要議程,尤其是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做的都是5年的規劃,而這次首次做了15年的這樣一個遠景目標,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此次會議對當前國內國際形勢的判斷,跟它有什麼樣的關係?

張立群:這一次它結合著“十四五規劃”,做了到二〇三五年的這樣一個遠景目標的展望,我想這一點對我們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把握世界歷史發展的大趨勢,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有一個比較樸素的認識,就是“不謀長遠者不足謀一時”。所以,我們説真正把“十四五”發展——第二個百年我們起步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把它謀劃好、謀劃準確,還是要把眼光放遠。比如説我們放到2035年,因為2035年,按照黨的十九大所作出的要求,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實際上就是我們第二個百年的目標,到2035年要奠定一個比較全面的這樣一個基礎。所以,這一次結合著這個“十四五規劃”提2035年,我想它是一個從相對長遠的角度,在一個更廣闊的時空來謀劃這個“十四五規劃”。

實際上中國的發展在這個階段上是特別需要看長遠,比如我們現在很多城市佈局、産業佈局,包括了一些重大基礎設施,像交通、水利工程的佈局,事實上都要謀長遠。過去我們這個發展主要還是補課式的這種發展,還是要解決當前的一些急需,補當前最緊迫的一些短板。但是隨著我們發展水準的提高,現在我們整個這個包括這個製造業的體系、包括這個産業鏈的完整度,我們在世界來看應該是排在首位的。我們現在有一個強大的生産和供給能力、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在這個時候,我們如果要面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做事情,我想就應該看得長遠,這樣我們才能做到一張藍圖幹到底,不是隨時地翻來覆去地建了拆、拆了建。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2035年對我們現在,比如説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對於我們這個大江大河的綜合治理,包括水利工程、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包括城市地下設施、地下管網的建設,這些實際上都要和這個城市長遠發展的佈局目標緊密結合起來。所以現在我們真正要把這個基礎設施投資、公共服務投資,把它的效益、效率大幅度提高,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個事關長遠的藍圖,要把它描繪好。依靠這個藍圖,我們來指導各個項目的選擇,使得我們真正為這個長遠(目標)奠定一個可持續的基礎。我想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從2035年做一個長遠的展望,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們講這個“持久戰”,我們在制定“十四五規劃”的時候,我們要展望2035年,它和我們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也有重要關係;現在要開始謀劃的我們這個現代化的城市群,包括現代化的這個産業佈局,也有非常重要的關係。也就是説它要為我們這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樣一個宏偉藍圖的實現,要做一個全面的前瞻性的謀劃,這個可能也是這個階段我們建設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

中國網:這次會議首次提出“更為安全的發展”,也多次提到了“安全”。您怎麼理解經濟的安全問題?反過來説,不安全的因素又是指什麼呢?

張立群:應該説面對當前這個空前嚴峻的內外形勢,中國發展的安全是受到了空前的挑戰,而中國實際上最大的風險源就是我們這個發展的進程被阻斷。實際上我們回想十年“文革”,當時我們説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就是這個發展的進程在多種因素的衝擊下接近於要停頓。所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最重要的經驗就是一定要把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工作始終牢牢地抓好。我們一直講“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只有這個發展的脈搏強勁跳動,那中國所有的問題才能夠迎刃而解。所以我們講“發展是硬道理”,就是説解決民生的問題,解決民生改善的問題,包括我們整個改革的持續推進,能夠獲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擁護等等,都在於我們持續較快的這樣一個發展進程不中斷。

當前的這個國內和國外的嚴峻形勢,對於我們整個發展進程形成了一個嚴重挑戰。比如上半年我們第一季度GDP是負增長6.8%。 這個風險第一個就表現在,如果你這個國內經濟大迴圈要停頓下來,不能夠繼續運轉,那這個企業就沒法生存了。我們知道,從企業角度來看,它也有自己的小迴圈、微迴圈,它和大迴圈是結合在一起的。當國民經濟的大迴圈,我們説從生産到分配,到交換,到消費,順暢的時候,從企業角度來看就是它的産品能夠順暢地賣掉,賣掉之後就能夠形成它的營業收入,然後它就有錢發工資,有錢還貸款,等等,它的支付能力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這個迴圈停頓了,比如説大家都沒錢去消費了,你不消費,企業的産品就沒訂單了,企業就沒有銷售收入了。企業沒有銷售收入,它就沒錢發工資了,等等。這個時候我們看到我們這個企業市場主體就處在一個非常困難的境地,可能有很多的企業要倒閉,很多的市場主體就要消亡。那這個情況就是我們發展進程要阻斷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標誌。而在這個時候,在就業方面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就是越來越多的人返崗找不到工作。那在這個時候他的人生也就遇到非常大的困難。所有這一些,實際上都表現為我們整個發展進程從短期來看它的阻斷,就是我們這個國內經濟大迴圈迴圈不了了,國內國際經濟雙迴圈迴圈不了了。

最近大家在關注這個大迴圈和雙迴圈,實際上大迴圈也就是我們講的中國經濟的規模。中國經濟我們説持續地高增長,它形成了一個很大的體量。這個體量一個方面就表現為我們説的強大的生産和供給能力,包括我們現在一個最完備的産業鏈,包括我們一個最大的製造業的體系等等。從生産和供給角度來看,我們目前形成的規模可以用一個“大”字來形容。

另外從需求來看,我們有一個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就是14億以上的人口,而且有4億多中等以上收入人群,它所支撐的這樣一個消費市場,這個規模是非常大的。

另外就是像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講的,我們處在這個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持續快速推進的這個時期,投資需求潛力巨大,所以我們整個國內市場是超大規模的這樣一個市場,需求潛力是非常大的。

我們從生産、供給和需求這兩個方面來看,中國經濟體量都稱得上大。所以我們叫“國內經濟大迴圈”,就是我們這個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和強大的生産供給體系,它所形成的經濟活動可以用一個“大”字來歸納。

那這個國內經濟大迴圈,我們現在通過復工復産,通過擴大內需,我們讓它日益全面地復蘇,恢復它的正常運轉,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旦中國經濟順暢地運轉起來,它就會帶動世界經濟,這就是雙迴圈。

因為中國經濟在我們改革開放之後,我們不是關起門來搞發展、搞建設,我們現在強調國內經濟大迴圈,恰恰強調在這個極端困難的形勢下世界經濟在困難當中突圍的中國因素。實際上我們現在是以我為主,我們要把這個中國因素充分地喚醒,要讓中國經濟這個發動機充分地發動起來,讓它的強大動能對世界經濟、對經濟全球化帶來非常重要、非常積極的拉動。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謀求國內經濟全面地復蘇,謀求中國經濟在這個困難的環境當中率先實現持續回升向好的發展,這不僅對中國,而且對整個世界擺脫困境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説要強調發展的安全,強調安全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把中國經濟持續、較快、健康發展的這樣一個進程,把它保持下去,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網:目前,國家統計局已經公佈今年2季度的經濟數據,7月份的經濟情況也出來了一些。您怎麼看待第二季度以來的經濟情況?

張立群:應該説第二季度的經濟數據讓人是非常鼓舞的,其實讓世界各國也增強了信心。就是説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長是正增長,同比增長3.2%,這個增速比第一季度提高了10個百分點。在一個季度的時間內,我們把這個GDP增長率提高10個百分點,這充分表現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充沛的這樣一個發展動能。

這一點確實讓大家始料未及,也讓大家有柳暗花明的這種感覺。所以我講中國第二季度的經濟表現給中國,包括給世界,都注入了很強的信心,以及戰勝困難的勇氣。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裴希婷;攝像:王一辰/劉凱;攝影:楊佳;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裴希婷;攝像:王一辰/劉凱;攝影:楊佳;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