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玲:四大不確定性因素使世界經濟呈L型緩慢復蘇
 
時間:2020年8月12日

嘉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陳文玲

中國網: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還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特別強調,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會議內容還有哪些亮點?就相關問題,《中國訪談》特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與網友們交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劉凱 攝)

中國網:陳老師您好!

陳文玲:你好!

中國網:這次會議指出了當前經濟形勢的不確定、不穩定的問題,還有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那麼您如何看待今年我國經濟形勢的走勢?

陳文玲:把我們國家的經濟放在世界的大格局下來看,現在全世界實際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中美貿易戰開始,那個時候——我記得去年11月22日,我們中心和彭博社聯合舉辦了世界經濟創新論壇,基辛格博士在論壇上有半個小時的發言,説中美兩個國家如果繼續對抗的話,它對世界産生的危害將比引發歐洲經濟危機的一戰和二戰還要嚴重。去年的12月5日,我們到美國去參加了中國外交學會與美國基辛格中心聯合舉辦的一個專家內部閉門會議,基辛格在這次會議上致辭,他還再次強調了這個觀點。

現在中美之間這兩個國家的競爭博弈在加劇,加上疫情這個最大的變數,我認為世界的形勢更加嚴峻。我個人認為,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從國際上來看有四個方面可能是影響最大的。

第一,新冠疫情的發展還在急劇惡化,而且有可能成為一種常態,這是非常可怕的。上一週WHO總幹事譚德塞在對世界疫情發表講話的時候指出,這次新冠疫情是百年不遇的一場大的瘟疫,有可能會持續數十年。他不是説十年,是數十年。他還特別指出,新冠疫情有可能會和人類共存,人類要做好準備。這説明將來新冠疫情有可能成為一種常態,在這種常態下,疫情的這種方式成為對世界經濟包括對中國經濟最大的一個不確定性。

中國毫無疑問已經取得了抗擊疫情的戰略性成果,而且我們用兩個多月時間控制了疫情,現在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我們中國做到了可防、可控、可追溯、可醫治。所以,我覺得中國實際上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北京出現疫情反彈之後,實際不到一個月(得到控制), 22個小時找到源頭;幾天內北京市民進行核酸檢測,不到兩周檢測了1100萬。我覺得這個速度和效率在全球是沒有的,控制的程度和力度也是沒有的。

其他的地方,只要有疫情,不管是輸入性的,還是我們本土的,一旦出現疫情,各級都出現了條件反射,那就是嚴格控制,嚴防蔓延,迅速地進入防控,使這些病患得到最好的醫治。我們的死亡率很低,北京一個都沒有。所以,我個人認為,中國還是做得最好的。

但是其他國家,現在真的是失控,首先是美國失控。美國現在是500萬了,死亡16萬了,但是現在每天還是以幾萬幾萬的(速度)增長。CDC的專家福奇説,美國不排除未來是10萬10萬地增長。美國實際對疫情是失控了,它現在醫療也跟不上,核酸檢測也跟不上。作為一個醫療技術最好、醫療條件最好、經濟條件最好的大國,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出乎我們預料的,也出乎世界預料,好像美國沒給世界樹立一個典範,給世界樹立了一個反面的樣板。

我覺得美國是失控了;南美的巴西也失控了,巴西現在也接近300萬了;亞洲的印度失控了,印度從開始排在100多位,現在“榮升”到第三位了,也是每天幾萬幾萬地增長。現在全球214個國家(和地區)(都被疫情)覆蓋到了,現在(感染人數)已經超過1800萬人(8月4日數字,現已超過2000萬人),60多萬人死亡。(8月4日前數字,現已超過73萬人)(如果全球疫情不能控制,那麼全球的産業鏈就不能重新連結,全球的經濟活動、人員往來就不能重啟。所以,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中國産業鏈是全球性的,不是有産業鏈連結也會有貿易關係,所以(疫情)會對中國産生很大影響。這次疫情就像經濟學所説的“短板效應”一樣,最後一定是那個短板決定這個疫情什麼時候能夠結束,那些疫情蔓延最嚴重的地方、控制不住的地方如果不能緩解的話,那麼全世界大家都面臨著共同的威脅,這是第一個不確定性。

第二個不確定性,世界進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大衰退,什麼時候復蘇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IMF在4月14號做了一次預測,6月24號做了一次預測,一次比一次嚴重,它預測世界經濟會在-5.9%以上。世界銀行也做出了預測,OECD也做出預測,它們預測的時間都是6月份,現在比6月份還嚴重,它們的預測都是世界經濟將會進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大衰退。實際上,我個人認為,它會比二戰還要嚴重,它應該是1929年、1930年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最嚴重的衰退,有可能進入大蕭條。因為二戰的時候它影響到的主要是歐洲國家,一戰也主要是歐洲國家,歐洲是主戰場。當然,二戰時候中國也是主戰場,日本侵略中國,中國也是抗擊法西斯的主戰場。但是它畢竟不是影響到全球所有的國家,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捲入這場戰爭。但是現在它不亞於一戰、二戰,它使所有的國家都捲入了這場由病毒引發的與人類的戰爭,而且對人的生命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它(造成)的生命危機、公共衛生安全的危機,現在包括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這種危機,也包括重大的經濟危機、社會危機、信仰危機、信任危機同時迸發。所以,世界經濟什麼時候能結束大衰退?有人前段時間還討論,世界經濟是M型還是W型,還是V型。

我個人認為,V型是不可能的,今年是看不到希望了。三大國際組織預測,明年會出現反彈,都是預測反彈在4%以上,高的是百分之5點幾,但我個人認為不太可能。因為到現在都已經半年過去了,如果疫苗沒有産生或大規模應用的話,疫情不能控制的話,經濟就不能恢復常態。經濟不能恢復常態,加上美國政客現在帶頭搞各種各樣的脫鉤,那麼對世界經濟是另一場“政治病毒”,另一場“災難”,這兩場“災難”疊加在一起,就等於是雪上加霜。雪上加霜它導致的結果就是世界經濟難以復蘇,難以走出困境。

中國當然是一枝獨秀,但是中國能不能把全球都帶起來?沒有那麼大帶動力量。世界經濟像一艘巨輪,它要靠在船上所有的水手共同努力,只有中國一個水手它搖動不了這麼大的巨輪,或者説它還不能帶動,沒有這麼大的動力。我們當然從2008年到現在,在世界經濟增量中佔30%左右,但是即使今年我們佔到世界經濟增量的40%-50%,世界經濟還是負增長。明年如果美國還不能走出疫情,又加上大選,加上大選之前的政客發瘋。我個人認為,美國經濟不會走出困境,因為美國一季度-5%多,二季度-32.9%,三季度我認為它-40%以上,全年起碼會-20%以上,明年它不會出現V型增長。所以基辛格説,這場疫情將結束世界(現有)秩序,將會影響幾代人。當然,我認為幾代人不太可能,起碼影響美國經濟數年的增長。

我個人認為,V型是沒有可能。W型呢?我認為現在也不具備這個條件。U型呢?我認為也還要等待。所以我個人認為,現在是L型。這個L型不是説經濟下一個臺階的L型,是直接從山頂上、懸崖峭壁直接跌到谷底然後持續下去,這樣的L型。這樣的L型能持續多長時間?它會不會形成非常陡峭的下跌,然後再陡峭地上升?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將來世界會在今年下跌到低谷,然後明年一部分國家,像中國今年就實現正增長了,其他一些國家能夠控制疫情,經濟逐步復蘇,但是2021年全球經濟還不能實現正增長。2022年,如果疫情能夠得到控制,會緩慢地復蘇,也就是這場疫情引發的經濟大衰退將是1929年、1930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大衰退,甚至經濟大蕭條。

1929年、1930年是持續了接近6年,有人説是13年,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次可能起碼會持續3年到4年,如果全球能夠合作抗擊疫情,戰勝疫情,經濟不要把全球化碎片化切割,成為“人類的大峽谷”,那麼世界可能會在幾個大國的共同努力下,全球的主要國家參與,會推動經濟復蘇。

中國網:復蘇的步伐會快一點?

陳文玲:復蘇的步伐會快得多。但是現在也不以我們的個人意志為轉移,也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經濟搞好了全球經濟就能復蘇的。所以,這也有待於全球合作。這是第二個,也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經濟什麼時候復蘇,全球經濟什麼時候能走出低谷,這也是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接受《中國訪談》記者專訪(劉凱 攝)

第三個不確定性,我認為,世界經濟新技術革命它引發的這些業態變革、商業模式變革,會引發市場發生的這些變革,還是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的。新的技術,它要求的是互聯互通,所有的新技術都為了使人類更好地連通,使它的資訊聯通,它的貿易連通、貨幣連通、人心連通等等,所有的新技術都是為了人類更美好。但是現在科技革命爆髮式的增長,也使一些人將一些原創性的技術變成了分割世界、遏制其他國家的一種工具。所以,新技術革命會産生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一方面它會給人類帶來更美好的生活、更便利的生活、更智慧的製造、更加有效率的社會化大生産。再一個方面,這些站在技術高端的一些國家,特別是原創技術的這些國家,很可能用這種新的技術,比如説網路技術、半導體的核心晶片這些技術,會形成對世界的重新的切割,包括它的技術脫鉤,未來包括網路的封閉,我覺得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新技術革命發展越快,如果沒有道德道義的共識和它共同的規則,世界要麼就是進步更快,要麼就是分割得更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去年就警告,如果中美兩個國家對抗,將使世界形成兩個平行的體系,包括兩套標準、兩個市場,那對人類將是一場災難。

這個災難當然不是由中國發起的。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技術革命它會帶來更加激烈的競爭博弈,會出現不同的場景,這也是極大的不確定性。

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提出來補短板和鍛長板。我認為,補短板,這些卡脖子技術,我們起碼還有幾十個方面還有卡脖子技術,幾百項卡脖子技術。有人統計的是615項,還有人統計的是300多項。數字不一樣,但總之我們還有一批卡脖子技術。

那麼這些短板,實際如果是全球的供應鏈能夠不受影響,大家産業合理分工,都是受益者,你處在産業鏈的上游也是受益者,中游、下游全産業鏈都是受益者。但美國要切斷這個産業鏈、供應鏈,所以,倒逼你必須補上這些短板,這些核心技術。這些核心技術原來沒有掌握在你手裏,切斷以後你就會整個全産業鏈斷裂,這個短板肯定是要補上的。

鍛長板對我們來説更為重要,因為我們的長板和美國、歐洲一些國家比較起來,我們這個長板就是以實體經濟為主體,以實體經濟為基礎,我們的製造業還是我們國家的立國之本、大國重器,製造業還是完美的體系。加上農業,再加上服務業裏的生産性服務業——就是為農業和製造業提供服務的生産性服務業,我們的實體經濟現在大體佔到73%。

第四個不確定性,就是未來整個世界的數字經濟會成為一種新的常態,數字經濟的發展會非常迅速,數字經濟、數據流動、數據資源、數據交易這些世界上還沒有規則,還是個規則空白。美國和歐洲還在打數字稅的戰爭。現在我們跨境電商105個試點,實際我們的數字貿易發展非常快。在全球,數字經濟、數字貿易、數字製造、數字服務、數字社會、數字城市都在變革之中,到底會是什麼樣的一種變革?這個大的趨勢怎麼樣?美國將會怎麼樣?我覺得全世界會展開非常激烈的競爭,包括數據安全、數據主權、數據空間治理,都會是競爭非常激烈的,也處於極大的不確定性。

從世界看,這四個方面或者説是常態,或者説不確定性,都會對中國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裴希婷;攝像:王一辰/劉凱;後期:張文泉;攝影:劉凱;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裴希婷;攝像:王一辰/劉凱;後期:張文泉;攝影:劉凱;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