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徐兵河:一步一腳印 專注乳腺癌30年
 
時間:2020年1月11日
嘉賓:徐兵河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醫師

    中國網:2020年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會後,中國網記者專訪了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徐兵河。

 

圖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醫師


中國網:您獲獎的項目是關於乳腺癌的精準診療的,乳腺癌可以説是女性群體中比較高發的一種疾病。這項研究成果的應用會給患者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改變呢?

 

徐兵河:乳腺癌在全球範圍內是女性發病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十年前也已經成為女性發病率第一腫瘤,每年發病人數超過30多萬,但是我國乳腺癌五年生存率遠低於國外。在我們的項目立項之前,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乳腺五年生存率只有50%,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80%,要追上這個速度差距是很難的。

 

中國前期研究發現,導致我國乳腺癌生存率低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早期病人的比例比較少,一期的病人只有20%,而在發達國家可以達到40-50%的一期診斷率。一期肯定比二期、三期治療效果好,怎樣提高早期病人的比例是很關鍵的,這也是提高病人長期生存率的關鍵。

 

二是我國的晚期病人比較多。很多病人一發現就是晚期,有的病人經過治療以後效果不好,治療不正規,也到了晚期。這是導致我國乳腺癌生存率比西方國家低的兩個最重要的原因。

 

我們的項目從這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提高早期診斷率。在西方發達國家是採用X線進行篩查,因為西方女性的乳房脂肪組織比較多,X線穿透力比較好,能夠很好的成像,診斷率比較高。而我國女性發病年齡一般比較輕,在國外一般是55歲到65歲是發病高峰,而我國45歲-55歲比較多,很多病人還在30多歲,所以年輕病人的乳房比較緻密,X線的穿透比較差。所以,效果不是太好。我們基於中國的女性乳房的特徵和中國經濟的情況,提出了基於高風險復發模型的基礎上,把病人歸到高風險模型進行篩查。篩查採用超聲結合X線的篩查方法。因為超聲對緻密性的乳房的篩查效果比較好,所以我們採用這種篩查的策略,在幾百萬女性中進行了篩查,明顯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診斷率。從上世紀的20%左右提高到66%,這是非常大的進步,篩查率提高,肯定治療效果就明顯提高了。

 

二是治療手段,剛才説的精準的治療。根據不同的亞型採用不同的策略,這個手段能夠大大提高乳腺癌病人的治療效果,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基於這兩種手段能夠把乳腺癌過去五年生存率53%左右提高到目前的接近90%。

 

中國網:這項研究已經進行了大概二十多年的時間了,您是如何到心無旁鶩持之以恒,最終把這個項目堅持下來呢?是什麼驅動您呢?

 

徐兵河:做一個研究是很難的,現在很多人做研究是比較急功近利,我這麼多年從畢業到現在一直專注腫瘤內科特別是乳腺癌研究,一直堅定三十多年。所以你要沉下心來,做研究一是要對研究感興趣,這是最重要的,興趣是第一位的,沒有興趣永遠也做不好。

 

二是要專注,不專注任何人做不出來。今天我想做這個,明天想做那個,永遠做不成,所以要專注。

 

三是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來做。因為這不是主要的任務,主要的還是看病,做研究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看病的效果,屬於自選動作。這個工作是沒有任何回報的。

 

四是即使你失敗以後,也要認真的找教訓。很多人覺得我一做沒有什麼希望了,但是他沒有分析原因就放棄了,不斷的放棄其實什麼都做不成。所以,不斷的失敗要總結經驗再往前,肯定會進一步。

 

中國網:臨床醫生做科學研究是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的,但是您堅持了下來,能否分享一下您覺得科學家精神在醫生身上是如何體現的?

 

徐兵河:每一個成功的科學家首先對這個行業或者事業的熱愛。二是可能要全身心的投入你熱愛的事業中,應該避免急功近利,也避免投機取巧。三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來往前走,你千萬不要覺得今天做了明天就想著得出成果,後天就要獲獎。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希望一步登天,這不是很好的一個方法。因為很多的研究甚至你做一輩子也不一定做出結果,大部分人可能是一個鋪路石的作用。所以,科學家,你要達到科學的頂峰還是需要付出很多的艱辛的努力。

 我理解科學家精神,千萬不要單打獨鬥,這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就希望我一個人做出什麼東西,其實不是。一個好的科學家必須站在巨人肩膀上,站得高看得遠,你就是一個行業領域的頂峰了。站在巨人肩膀上你應該向老一輩的科學家學習。二是還要有團隊精神,團隊的協作也是很重要的,沒有團隊的協作你一個人很難做。團隊的協作精神、團隊的智慧肯定對你有很多的啟發。實際上我們乳腺癌的研究團隊也是非常強的一個團隊,有很多的中青年的科學家,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貢獻。

    (本期人員——責編/主持:佟靜 後期:張文泉 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主持:佟靜 後期:張文泉 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