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美國派一架無人機向行駛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的兩輛伊朗汽車發射導彈,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的最高指揮官蘇萊曼尼少將等至少8人殺死。8日淩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空天部隊發動代號為“烈士蘇萊曼尼”的打擊行動,向伊拉克境內的兩處美軍基地發射了數十枚導彈。
此事在中東地區造成強烈震蕩,也引起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正如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説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國內也有專家認為,蘇萊曼尼之死標誌著美國的“新戰爭時代”來臨。那麼,美軍此次“斬首行動”運用了哪些武器和方法?美軍在中東地區做了怎樣的軍力部署?伊朗軍隊的報復性打擊又有什麼特點?針對這些問題,《中國訪談》節目特邀軍事專家、遙感智庫研究員王世宇來做一些解讀。
字幕:2019年以來,美伊對峙持續升級,美國即向伊朗周邊地區不斷增兵。目前在海灣地區的兵力部署有什麼特點?
王世宇:當前,美軍已經調集了部隊,為美在中東的軍事基地對伊朗實施嚴密的封堵和戰略包圍,從遙感圖像上來看,具備了對伊朗開戰的條件。目前,美在中東特別是伊朗當面部署軍隊的規模已經達到5萬餘人,6個戰鬥機中隊。各基地的主戰兵力主要包括這麼幾個:一個是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主要駐3個戰鬥機中隊;還有一個是阿聯酋扎夫拉空軍基地,駐2個戰鬥機中隊;約旦有1個戰鬥機中隊,這個戰鬥機中隊通常都是12架—20余架戰鬥機不等。同時,美空軍第二轟炸機聯隊2架B-52H轟炸機部署在迪島;美海軍及海軍陸戰隊位中東周邊海域有杜魯門號航母,波斯灣海域還有一些兩棲攻擊艦等其他作戰艦艇,都部署有攻擊機、戰鬥機,都可以執行對伊朗的直接打擊任務。
美軍部署特點,從影像上分析,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個,美軍持續向海灣地區伊朗當面——直接的當面,卡達、沙特、阿聯酋這些國家部署常規的打擊力量,首要的是牢牢掌握對伊朗的制空權,目前已具備在該地區進行護航及常規空中打擊的能力。
從2019年下半年遙感圖像分析,美軍位於阿聯酋扎夫拉空軍基地一次性進駐26架F-15戰鬥機。這與當時伊朗擊落美無人機、伊朗提高濃縮鈾的豐度有關係,但同時也表明,美軍部署這26架戰機是提前在伊當面布勢,應對突發局勢惡化情況和局部衝突事件,以形成壓倒性空中優勢。
美軍部署的第二個特點是加強在伊朗南部沿海波斯灣戰區烏代德、扎弗拉基地的先進戰機的部署,F-22、F-35隱形戰機成為常駐打擊力量,可以有效打擊伊朗的側翼和縱深。遙感智庫對2019年下半年以來的影像進行分析,美軍向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增加部署12架F-22隱形戰鬥機,其後這些戰鬥機並沒有撤離跡象,似乎已做好長期駐紮的準備。美軍將這批戰機作為應對伊朗的常用力量來使用。同時,我們的商用衛星多次觀測顯示,阿聯酋扎弗拉空軍基地停駐F-35戰鬥機,表明美軍在伊朗當面已經具備了關鍵時刻組建由F-22、F-35戰機組成的隱形戰機編隊的能力。
美軍部署的第三個特點是偵察、反潛、電子壓制等各型支援保障飛機齊備,戰場對美國相對來説是單向透明的。從圖像上來看,烏代德空軍基地先後進駐EA-18G電子戰飛機、RC-135S導彈觀測機以及A-10攻擊機。上述機型搭配此前常駐謝赫伊撒空軍基地的P-3C反潛巡邏機、EP-3偵察機這些,包括駐阿聯酋的“全球鷹”無人機、U-2高空偵察機,烏代德相關的電子偵察機、E-8監視與指揮機等各項支援保障飛機。這些飛機配合,可以對伊朗境內重要的目標實施電子、反潛、偵察等多重任務,為主要軍機提供情報、通信和加油等全方位的保障任務。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攝像:王一辰;後期:劉凱 ;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