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集團劉永好:民營企業會賺錢,更兼顧社會責任
 
時間:2019年12月30日
嘉賓: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中國網: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援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發佈,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首次出臺的針對民營企業的頂層設計,對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民營經濟與改革開放相伴相生,經過40多年的快速發展,現在已經和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休戚與共、息息相關,結成了命運共同體。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代代的民營企業家是見證者、親歷者,更是實踐者、推動者。本期節目,專訪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攝影/鄭亮


中國網:您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這一批企業家了,四十年來,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支援以及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的變遷,您有怎樣的切身感受呢?

 

劉永好:1980年的時候我們就打算創業,結果公社書記説我們走資本主義道路,不行,那時候我們想搞個音響。結果我們還在想,怎麼辦呢?

 

到1982年的時候,國家允許農村開始搞聯産承包責任制了。而且我們以農村專業戶的名義,我們找到縣委書記,説我們到農村去,去科技下鄉,幫農民,行不行?縣委書記説好,支援你們。我們從那個時候開始創業。在這以前民營經濟是沒有的,根本就沒有。

 

但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政策不斷地調整,對民營企業來説,從不允許走資本主義道路,到試一試,看一看,到有益的補充,到重要的組成部分,到現在叫做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推動民營經濟的發展,引導其健康的發展。這是巨大的變化。中國民營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今天已經有5、6、7、8、9的貢獻(文字上做個備註)。這貢獻非常地巨大。應該説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網:現在民營經濟已經和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休戚與共、息息相關,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對於這麼多年來,民營企業地位的變化,您有怎樣的感受呢?

 

劉永好:我為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高興和驕傲。也為我是民營企業家參與到國家不斷地改革發展、民營企業不斷地壯大成長這個過程,而感到高興。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我切身地參與了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民營企業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過程,我有非常地體會。我們的企業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參與者和推動者。我相信,我和我們的這些民營企業家們,今後還會為國家的建設,社會主義的建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中國網:現在包括社會上,以及網上充斥著很多的聲音,民營企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您看來,民營企業的發展,主要遭遇哪些難點、痛點和堵點呢?

 

劉永好:民營企業今天已經是很大一個群體了。對國家作出重大貢獻的同時,確實現在也面臨著一些壓力、困難和挑戰。首先是經濟的這種不確定,或者有些下行帶來壓力。過去只要你想做,你敢做,你認真地做,成功的幾率比較大的。但今天很多産業都過剩了,你再擴大規模,再怎麼去做,壓力比較大,這是産業結構調整的問題。

 

第二,今天很多龍頭企業生産過得不錯,但是很多中等企業、小微企業壓力會比較大。怎麼樣轉型升級,怎麼樣為新經濟轉型積極地調整作出貢獻,這是重要的一個環節。

 

所以説剛才你談到了難點、痛點和堵點。我認為難點首先是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而我們集團通過所謂的“五新”的方式,來推動轉型升級,看來是蠻不錯的。我覺得這幾年,我們集團不管從銷售、用工、稅收、市值、利潤都有超過兩位數的成長。2017年是這樣,2018年是這樣,我相信2019年肯定是這樣。

 

第二點是痛點。其實好多中小企業,很多民營企業都在反應融資難、融資貴。儘管國家已經出臺了好多政策,投放了不少的資金,但是可能民營企業的數量比較多,需求不一樣,仍然有融資難,融資貴。怎麼樣去解決?我覺得這是大事。

 

所謂堵點,在今天這種新的格局下,我們怎麼樣樹立信心,經濟很複雜。

 

中國網:信心比黃金還重要。

 

劉永好: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支援民營企業,消除所謂的彈簧門、玻璃門,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創造條件,我覺得總體是非常好的。政商關係比以前強多了,但是在有些地方還有待改進。玻璃門、彈簧門的情況在某些情況還仍然有,或許這也是個堵點。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攝影/鄭亮

中國網:近日《關於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支援民營企業改革發展意見》發佈,這是中央國務院首次發佈針對民營企業的頂層設計,針對《意見》的內容,您看完之後有怎樣的感受呢?

 

劉永好:我看過了兩辦的意見,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手來發,説明它的重要性。我體會這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去年的“關於非公有制經濟座談會”講話的一個內容。總書記談到,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引導民營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特別談到了要構建和諧的、新型的、親清的政商關係,這些都指明瞭方向。

 

在這以後,中央好多個部委和各個省市、自治區,乃至縣級,都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政策和辦法,來推動總書記關於支援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講話的內容。政府也出臺了好多的政策,包括今年兩會期間頒布的降稅減費這些舉措。降稅減費的舉措是過去數十年內最大的一次,我也簡單地算一算,光我們集團降稅減費的措施,我們有可能受益3個億左右。我相信很多民營企業家都有切身的體驗和體會。在這種情況下,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提出鼓勵支援推動民營企業健康成長和發展的意見,我覺得尤為重要。這説明黨和政府一如既往地鼓勵支援民營企業這個大政方針沒變。

 

中國網:《意見》中提到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堅持公平競爭。曾有人説過,民營企業的發展要的不是優化,要的是公平。您怎麼看待當下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民營企業有沒有被真正地公平對待呢?

 

劉永好:實際上,民營企業都在希望更加公平的市場氛圍和環境。我作為一個政協委員,我在好多次提案或者發言裏面談到,民營企業其實並不要求特別的政策、特別的優惠,而希望公平的政策。這個公平體現在哪些方面呢?第一,融資氛圍是不是公平。現在就有民營企業講,你看看這些大型的國有企業,央企,或者地方政府,他們發債,他們的評級,往往成本都比較低,評級都很高,是不是有失公平。又談到了現在國有企業、央企,他們融資很容易,很方便,而一些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是比較難的。儘管銀監會、人民銀行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在督促幫助、要求各個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加大資金的扶持、支援力度,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有的地方做得很好,但有的地方做得相對差一些。

 

中國網:這是一個變革求新的時代,我們注意到《意見》中也是提到了,要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新希望集團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傳統産業,我們知道,對於傳統産業來説,創新可能會更難一些。在創新改革方面,您有哪些經驗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嗎?

 

劉永好:我們集團近幾年推動“五新”轉型。其實在2011年的時候,我們集團銷售已經超過了800億,按照這樣的慣性,我們認為第二年或者第三年,我們過千億是順理成章的事。結果第二年、第三年過了,我們沒過千億,格局變了,不是像以前那樣,你只要投資、多招人,就一定能夠多銷售、多産、多交稅,不是這樣的。因為很多産業都飽和了。

 

怎麼辦呢?我們經過認真的研究決定轉型,提出“五新”轉型。這“五新”,第一“新”是機制轉型,民營企業仍然要有更好的機制,我們廣泛推行合夥人機制。現在我們集團有100多家合夥人企業,有400多個合夥人,而這些人與集團同心同德,共創價值,共用效益,明顯得到了改變。

 

第二,新青年,我們大量的啟用年輕人。現在我們整個集團的管理層平均年齡30多歲。因為年輕人更有活力,而且他們對新生事物更接受。

 

第三,用新的科技來武裝。在生物科技、生命工程、大數據科技、智慧化方面,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嘗試,建立了很多研究所,也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我們也建立了新農民的培訓基地。通過這樣一系列的科研培訓研究,使得我們在科學技術上上臺階。這是新科技。

 

還有一個是新賽道,我們傳統的好多賽道都過剩了,這個時候有些新型賽道出現了。比方説,冷鏈物流需求越來越多,但是沒有龍頭企業。我們就提出能否爭當冷鏈物流的龍頭企業,我們組建了一個冷鏈物流公司,經過三年多的努力,現在我們有37家合夥制的冷鏈物流公司,發展地很好。而且我們的目標成為中國第一的冷鏈物流企業,來為我們的行業、為農民、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等等。

 

另外,我們最後也談到了要有新的責任。所謂新的責任,首先把我們生産的食品品質做好、安全做好。這次非洲豬瘟來了,防禦做好。這是我們的職責。同時,我們還有社會的職責,我們鼓勵中層以上的管理層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扶貧任務和指標。我們提出要幫助一萬個貧困地區的人口脫貧致富。我們也制定了扶貧1+1計劃,效果也是很顯著。

 

比方説,我們在涼山州投資20億,通過科學化的養豬,實現精準扶貧,我們也聯合一些單位、機構和企業共同來推這件事。這叫社會責任。

 

當我們把新機制、新青年、新科技、新賽道和新責任結合起來,來推動我們集團的轉型升級,這幾年進步了。過去這兩年,我們的稅收、銷售、用工、利潤,都呈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我相信這樣的增幅還會持續兩、三年,我們滿懷信心。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攝影/鄭亮

 

中國網:您剛才提到這“五新”可以説是新希望成功的五大關鍵要素。除了這之外,我們相信企業家精神對於企業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家精神,最近這幾年也是大家熱議的話題,我們特想了解,您是怎麼理解企業家精神的?您認為優秀的企業家精神應該有哪些體現呢?

 

劉永好:我認為企業家精神最重要一點,要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人進步或者是探索的一個動力。第二,要有擔當。擔當體現在我怎麼樣做好我的企業,怎麼樣帶領員工、帶領隊伍。當公司出現困難、問題的時候,要敢站出來,同時要以身作則,能夠擔當。

 

第三,要不怕吃苦、要勤奮,這些都是企業家精神的體現。

 

中國網:您是怎麼看待民營企業家的家國情懷,未來如何更好地彰顯家國情懷呢?

 

劉永好:很高興地看見,今天已經有一些民營企業成為中國的500強企業,甚至還有一批成為世界500強企業。這是以前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民營企業進步了、成長了,他們招工解決就業、他們提供稅收、他們提供市場的需求、他們不斷地降低成本、他們推出創新的一些産品和服務,來滿足市場的需求。我覺得這是對社會的貢獻,這是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這些企業家,當企業逐步做強、做大的同時,社會責任也在提升。今天社會的慈善事業,民營企業參與的佔多數。不少的民營企業都為扶貧事業、文化事業、社會事業、修橋鋪路事業,都做貢獻。拿我們的光彩扶貧事業來講,快25年了。到今天有人説是中國民營企業參與最大的扶貧事業。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數以萬計的企業家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已經在老少邊窮地區,為扶貧、為辦學、為産業、為貧困地區生活水準的改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在做社會事業、扶貧事業的同時,這些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擔當也提升了。一代民營企業家更成熟了,他們不但會辦企業,會賺錢,而且也兼顧社會的責任。

 (本期人員——責編/主持:佟靜 後期:張文泉 攝影:鄭亮 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主持:佟靜 後期:張文泉 攝影:鄭亮 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