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醫院副院長彭明強:把社會責任作為公立醫院最大的責任
 
時間:2019年8月1日

嘉賓:中日醫院副院長彭明強

中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這其中,醫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同時還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此,中國網《中國訪談》在第四屆現代醫院管理能力建設與發展大會上採訪了多位醫院院長和相關領域的專家。

圖為中日醫院副院長彭明強 攝影 /李佳

中國網:歡迎彭院長做客《中國訪談》。如何通過醫聯體建設落實分級診療制度,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中日醫院在這方面有哪些好的經驗和探索?

 

彭明強:謝謝主持人的提問。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是這幾年醫改的重要方面,醫改成功的標誌就是能不能真正的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在我們國家存在著醫療資源不均衡和不同等化的問題,應該説在大城市、大醫院,醫療資源比較豐富,而在基層醫療資源相對比較匱乏,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推行分級診療制度,才能真正把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能夠使老百姓得到就近的醫療服務。而醫聯體建設恰恰是實行分級診療制度有力的載體或者抓手。中日醫院在這方面不斷的探索,已經成立了城市區域的醫聯體。2013年12月,我們在北京朝陽區成立了東部醫聯體,有4家三級醫院、2家二級醫院、12家社區服務中心,中日醫院是牽頭單位。四年多來,我們通過派責任主任,通過遠端預約、遠端會診,包括對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培訓,使他們的服務能力確實得到了比較大的提升。現在有些社區每天的門診量達到2000多人,對一個社區來説還是比較大的量,初步實現了首診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形成雙向專治的機制。應該説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另外,遠端醫療也是醫聯體的一種方式。我們這幾年來在遠端醫療方面已經輻射了全國200多家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的醫療機構。對基層來説,通過遠端醫療,老百姓可以不用走出家門口,就能在當地得到大醫院和大專家的諮詢、治療,確確實實能夠使老百姓得到實惠。

 

中國網:在醫療服務改革和創新管理方面,中日醫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經驗?

 

彭明強:醫療改革和醫療管理,我們也是圍繞著患者為中心,怎麼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在醫療服務方面,我們做得主診醫生負責制,實際上就是一個小組來負責,從病人入院一直到出院,包括出院後的隨訪,真正發揮了主診醫師負責制的作用,為病人提供了全週期的醫療服務,提升了服務的水準。另外,我們還圍繞著一站式的服務,包括床位調配,真正把醫療資源充分擴大,使患者能夠及時地得到就診。通過這幾年加強內部管理,優化醫療服務的流程,病人的服務量增加了,病人的滿意度也得到了提升。

 

中國網:您怎麼看公立醫院的改革方向?

 

彭明強:公立醫院改革經過10年,路徑越來越清晰。實際就是體現兩個方面,一方面,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另一方面,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公益性就是公立醫院要承擔社會責任,而不是追求利潤或者經濟效益最大化,把社會責任作為公立醫院最大的責任,也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作為公立醫院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

 

中國網: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下,醫院如何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之間尋找一種平衡呢?您作為院長,對此有哪些感觸呢?

 

彭明強:我們作為公立醫院,以公益性為主,社會效益肯定是第一位的,但是醫院也要生存和發展,現在公立醫院在政府補償不到位的情況下,也要通過加強醫院的管理、降低醫院成本,在提高社會效益的同時提高經濟性,這樣才能維護保持醫院次序良好的發展。

 

中國網:現在老百姓對醫院的醫護人員,包括他們的服務態度,包括紅包的現象上都有一定的不滿,在今後的工作中,怎樣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呢?

 

彭明強:你剛才提到的也確實是在醫院個別醫務人員身上存在,但我想這種現象已經不是不良現象了,而是違法的行為。衛健委有一個9項規定,在規定當中就有一條就是不允許收受紅包。對我們來説,還是要加強管理,把規矩和紀律提到前面來。作為醫院的管理者,肯定要堅決反對和杜絕這方面的現象和行為。

 

中國網:您怎麼看現在大家熱議的醫患矛盾問題?根源在哪兒,或者説衝突點在什麼地方?

 

彭明強:我覺得這幾年應該比前幾年好得多。我一直參與醫院的醫療管理,包括處理醫療糾紛。我覺得在醫患矛盾方面有一個大的社會背景,病人的需求和提供的優質資源還不充分,在這種大情況下會産生醫患矛盾,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的因素,也有個人的因素,但我想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為老百姓提供(越來越多的)優質的醫療服務,這方面會逐步的緩解。當然,另一方面也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説媒體的炒作,在這方面也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和注意。

 

中國網:您覺得國家、醫院、患者,在哪方面去努力才能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彭明強:剛才我提到最大的問題是醫療資源不足,特別是在大醫院,業務比較多,患者的期望值也很高,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提高我們的品質?因為病人到醫院總是希望能夠得到更好地治療,我們應該往這方面努力。另一方面,醫療有很大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不同的疾病癒後不一樣,也希望提高患者這方面的理解能力。需要醫患雙方共同努力,才能營造好氛圍,把醫患矛盾降到最低,建立更加和諧的醫患關係。

 

中國網: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您怎麼看這些年來,我國醫院的發展及醫療事業的發展?

 

彭明強:隨著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醫改10年來發生的變化更大。體現在幾個指標上,我們的老百姓是不是更健康了?我們的期望壽命是不是更長了?嬰幼兒的死亡率是不是更低了?這些數據在實際中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另外,我們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醫療保險網,98%以上全覆蓋,這方面也減輕了患者的負擔。基層網路建立起來之後,公共衛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公立醫院現在的醫療服務也是有很大的提升,回過頭來看,新中國成立70週年,老百姓、人民群眾的健康水準有了很大的提升。就像習總書記説得一樣,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中國網:那對於未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您有怎樣的期許呢?

 

彭明強:我是很樂觀的,前幾年一直在説頂層設計,現在頂層設計也比較清晰了,包括目標、實現路徑。2017年7月份出臺的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很多都已經很明確了,怎麼把這些制度真正落地、真正的實施,我覺得這是需要做的。

 

中國網:您覺得落實有困難嗎?

 

彭明強:有困難,但是改革總是要遇到困難的。改革不停步,對總得的遠景還是樂觀的。

 

中國網:謝謝彭院長接受《中國訪談》的專訪。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佟靜;主持:段冰;後期:辛棟強;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佟靜;主持:段冰;​後期:辛棟強;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