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大阪峰會解讀:在世界的不確定性當中傳遞確定性
 
時間:2019年7月2日

嘉賓: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陳鳳英

中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2019627日至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14次峰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深入闡述對世界經濟形勢和貿易問題的看法和主張,一系列會晤與共識彰顯出中國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形象。在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明確上升的大背景下,中國在把脈世界經濟、捍衛多邊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本次峰會取得了哪些成果?釋放出哪些積極的信號?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特別邀請到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陳鳳英進行解讀。


圖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陳鳳英接受《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楊楠

中國網:歡迎陳老師做客中國訪談。從2013年到2019年,習近平主席已經連續7次出席了G20峰會,併發表了重要講話,那您如何看待中國積極參與G20峰會所體現出來的中國態度?

陳鳳英: 2013年開始,習主席已經第7次參加,應該説每次都會有積極的態度和反應。比如説第一次是土耳其安塔利亞峰會,習主席提出了“怎麼看”和“怎麼辦”。還有這個世界是最好的也是最壞的。之後我們能看到在2016年的外事工作會習主席又提出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認為這就是提出的史詩般的問題。

在那個會上,習主席提出了“開放的世界經濟”,從那以後的每次會議,習主席都強調開放世界經濟,也就是説世界面臨保護主義問題,因為我們知道這幾年當中,世界經濟是在增長的,但是每個國家增長的態勢是不一樣的。比方説西方經濟(的增長)是相對低的。亞洲經濟尤其是中國經濟雖然可能高增長沒有了,但是依然在比較高的增長。我們能看到,保護主義在上升。後來發展到了2017年特朗普上臺以後的單邊主義,我認為他強調的一個問題就是世界必須開放,另一個是對全球化的看法。

我們知道,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它背後是科技革命。我們的産業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供應鏈就更不用説了。他一直強調對全球化的看法。全球化背後就是全球治理的問題,也就是説全球治理怎麼辦?全球治理是要與時俱進的,比如説我們今年面臨的是WTO問題,過去我們面臨的是IMF改革、世界銀行改革,實際上IMF和世界銀行依然還有第15次改革沒有推動,所以習主席從一開始就(強調)全球治理,當然全球治理是核心。

最高潮實際上是在杭州會議,大家能看到杭州會議就提到了中國方案。我認為“中國方案”就是全球治理的理念,原來我們知道G20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央行長、財長會議,但是從杭州會議開始,貿易部長和投資問題提出來了,實際上央行長和財長、貿易部長,最關鍵在杭州會議提出來全球治理架構的能源問題,到今天大阪會議也在提。

我們能看到每一次會議強調的都是開放的世界經濟以及全球經濟治理,以及我們當下面臨的問題。我認為今年提出的問題就更有意思了,他已經提到了“未來世界”。“未來世界”是一個大勢,你不可以滅勢,如果你滅勢的話,那你只能不發展自己,所以我認為他今天講到的全球已經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果你要滅這個形勢和趨勢,那可能會發生自我封閉、自我不發展。我認為,每次提出的都是中國的態度、中國的方案以及中國在推動全球化和全球經濟治理當中的中國作用。

中國網:您如何評價此次峰會所取得的成果呢?您認為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

陳鳳英:應該説大阪會議還是大家都在期待的。首先,它的背景不一樣,因為世界經濟在出問題,這個問題也就是不穩定和不確定性。不管怎麼説,從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到今天,畢竟十年了,世界有一個週期性的問題,經濟增長有週期性,那它也就到週期了。加上國際經濟關係的不穩定,也就是説大阪會議怎麼在不穩定中找一個穩定性?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最關鍵的是大阪會議還通過了一些我們認為可能寫入歷史的(文件),比方説,大阪議程,實際上就是數字經濟問題,還有WTO內如何解決電子商務的問題。最關鍵我們看到的是WTO改革,基本上達到一致,不能説完全一致。首先,我們説開放、自由、透明、可持續的全球貿易和投資環境,這是在大阪會議主席聲明裏面已經強調了,對WTO改革提高效益問題,因為大家擔心WTO如果到了今年年底爭端解決機制不解決,可能會不了了之,甚至這個機制可能會沒有。這次大阪會議在這方面,我們認為還是達到了一個共識。我當時是希望他對WTO有一個首位的申明和單獨的申明,但這次還是有共識就是改革WTO,尤其是爭端解決機制,美國在這方面也有一點鬆動。

在雙邊當中,中美恢復了領導人見面,甚至重啟談判,提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好結果,我認為中美也是這次大阪會議的收穫。

我們能看到一個現實問題,比如説高品質發展。大阪會議前,我們看到央行長、財長會議已經提出來高品質的基礎實施建設,這剛好是中國關心的。因為我們在第二次“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就提出了高品質發展,這次領導人主席申明裏面也強調了,我認為這也是一個收穫,有中國的貢獻。為什麼?在這之前我們已經開會了,我們已經強調了。所以大阪會議在G20中是低谷下的發聲,就是多邊機制的改革,以及對多邊開放的世界經濟的看法。

這次,你可以看到特朗普也是在變的,過去他很強硬,比如説要公平對等,今天他還是強調了自由、公平、透明,我認為他還是在妥協的。不管怎麼説,他的風格依然是強硬的,但是他在表態上已經有所妥協了。我們能看到WTO的改革可能在這以後會推動,中美的合作在這一次會有一個新的回合的開始,尤其是大家關心的電子商務、數字經濟,未來會做出一種我們認為可持續發展的規制或者規則,這都是大家希望的。尤其是對全球經濟,因為不確定當中的全球經濟可能是要出問題的,這次還是強調了強勁、均衡、可持續和包容增長,甚至提到了各方的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合作,尤其是財政貨幣政策不能有負面的溢出效應,我認為這還是在世界的不確定當中傳遞了確定性,以及可行性。可能達不到像杭州會議的協議,那是一個高點,但是它還是取得了成果的。

中國網: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也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十年後,世界經濟又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那我們怎麼來看待這個十字路口呢?

陳鳳英:我想這個十字路口應該看到的就是全球發展到了十字路口,如何認識未來的發展?習主席從一開始就講了三點,一是,歷史的趨勢;二是,發展的未來;三是,我們必須要面臨的全球化問題。我認為,十字路口的第一個就是全球化。因為我們知道全球化對所有的國家都是有利的,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今天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認為全球化對它不利,所以它要關門,是單邊,不只是多邊。我們如何走?

另外,全球治理的十字路口。實際上和全球化有相關,但是全球治理的十字路口就是國際機構改革,比如説WTO的改革;比如説,我們看到的現實問題,全球貿易秩序怎麼辦?全球投資秩序怎麼辦?如果按現在這樣肯定不行。我想這也是一個十字路口。

再有,最關鍵的十字路口就是經濟發展。我們知道十年的經濟發展到今天肯定會有週期,但是我們在宏觀經濟政策上有所協調,大家知道G20的任務就是強勁、均衡、可持續增長,後來在杭州會議上加了一個包容增長。那就有一個任務,這個週期不可能出現破位式的下跌,這就是一個十字路口。

最後,習主席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真的是一個十字路口,國際力量格局變了,世界經濟發展態勢變了,國際經濟關係也變了,但是全球怎麼看這個問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發達國家也是一次機會,對發展中國家更是一次機會。因為它在變,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十字路口。如果説國際關係能搞好,大國之間能合作,以和平的方式、發展的眼光,跨過去就會順暢,如果跨不過去,世界就會出問題。因為每次十字路口都會出問題的,但是希望這次不會,大國就應該要承擔責任。

為什麼這次我們能看到大國之間的活動非常頻繁?就是在協調他們之間的關係,這就是十字路口,也就是説機遇在面前,挑戰在面前,我們如何危轉機?把危轉成機,那可能就是一次機會,我認為十字路口對每個國家都是一次挑戰。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佟靜;主持:段冰;攝像:劉凱/王一辰;後期:劉凱;攝影:楊楠;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