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收看本期的中國訪談,我是主持人李丹。中華文化是我們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同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植的文化沃土。有這樣一個教育平臺,它致力於弘揚東方的智慧,傳播中華文化,傳遞愛國精神,傳遞家國情懷;並且,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並且應用古聖先賢的智慧,去解決我們生命當中所遇到的問題,它就是東夏教育。那本期,我們也非常榮幸地邀請到深圳市東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創辦人、董事長文國強先生,和他一同來聊一聊中國的傳統文化。歡迎您文總。
文國強: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文總,我知道您是從小生長在醫者世家,那其實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説,從小成長的環境對他影響非常大。那能否介紹一下童年的經歷。
文國強:是的,我媽媽從醫已經四十多年了,是一個鄉村的醫生。在我小時候的印象當中,就看到媽媽很樂於幫助人,在工作當中,在農村裏面很多的患者一直來找她,都是無條件去幫助,有些甚至沒有錢,她都是先拿藥給你吃。其實這些我小時候媽媽沒對我教育過很多,但是她從言行舉止身教當中給我印上了很深的印象。
主持人:那我知道您,從小對文氏家族的文化也非常感興趣。那除了剛剛您説到的母親的言傳身教,您的家訓對於您的影響有什麼?
文國強:其實我的祖先留下的家訓,我祖先是愛國民族英雄文天祥。我祖先留下的家訓已經變成我們家族一种家風傳承下來了。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聽我們的伯父、聽我的爸爸來講、聽我們的奶奶講到,我們的祖先是一個英雄,是為國犧牲的,所以我們知道這些。但是生活當中,他們的言行和舉止,他們助人,他們去幫助別人。像我爸爸是當兵的,他回到家鄉里面,他也很樂於去幫助人。其實這種精神已經變成生活當中一种家風,一種習慣了,去幫助人。
主持人:那現在您的身份是創始人、企業家,那我們都知道創業的歷程是很艱辛的。自古以來也有句話叫“勝敗乃兵家常事”。那我們常説商場如戰場。其實挫折也好、失敗也好,應該是每個創業者在歷程當中可能都會有的體驗。那失敗看你怎麼去看它了。那我想問,您在創業的過程當中,遇到失敗的時候,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的?
文國強:在人生的路上有成功有失敗。其實失敗都是為了成功打基礎的。因為我們可能受這個家庭影響吧,從小也比較吃苦,從小什麼都去做。所以當我面對失敗的時候,是很坦然的,面對困難是很坦然的。
主持人:那迄今為止,您創業路上,讓您覺得遇到的最難克服的挫折,或者説失敗是什麼?
文國強:其實有一種是別人不理解。比如説我在學習傳統文化,在做傳統文化的傳播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他説你為什麼要放棄這麼好的工作。因為我是學過醫,我可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我覺得學醫也是幫助人,那文化更能幫助人。可能醫可能是幫助他一時的身體,文化可能幫助我們這個家族,可能幫助這個社會,很長遠的,它是一種很長遠的思想。像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一樣,它源遠流長。所以我堅定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有很多的聲音,覺得好像我們不務實一樣去做這樣的事情,因為一時你看不到創造很大的效益。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是急功近利,都是看到,我今天做事明天看到收穫,很多人都是這種心態。我覺得是做所有的事情它都是有個沉澱的過程的。
【介紹】從2009年開始,文國強懷著對黨和國家的無限感恩之心開始思考,除了感恩,他還能用什麼方式來更好地奉獻這個社會?於是,他想到建立一個平臺,設計一些課程,把有相同困惑的人匯聚到一起,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找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健康、事業、親子教育等各種問題和困擾的方向和方法,幫他們減少迷茫,回歸喜悅與幸福。
主持人:我知道在2009年的時候,您重新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在這之前有一段非常長的一個沉澱,一個反思,一個積累的時間。那後來重新開始出發,您覺得曾經的那段沉澱,對重新出發有著什麼樣的幫助?
文國強:我在2009年,就決定去做這個文化的宣傳傳播和相應的學習。在2009年之前,其實我也做過不少的實驗,我的親人也幫助過我。但是一直都沒有去做成功,遇到很多的困難挫折,我有迷茫,因為很多人,所有的迷茫都是因為他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因為他不知道人活著為什麼而活,很多都是為了追求名和利而活,很多人就死在名和利當中。其實後來我去感悟,名利不用我們追求,我們追求的不是名利,我們追求的只是我們這個生命能夠為社會為家族能奉獻多少。其實你要的名跟利它是一個過程,它不是目標。所以我明白這些以後,我就很坦然去做,很大膽去做,一邊學習,把我有限的能力,有限的時間,有限的錢財都拿去,在一個傳統文化的學習上,還有傳播上。
主持人:那我知道即便開始重新的工作,您也是不斷地在學習,不斷地在思考,甚至開始鑽研中國的這個經典的傳統文化。那您是2016年創辦了東夏教育,經過前面的積累,以及對家訓的重新的了解和深入挖掘,包括對於傳統文化的理解,和一個認識的提升,您覺得對於2016年建立東夏平臺,有著什麼樣的幫助?東夏平臺的建立,這個定位是否來源於曾經的一個沉澱和思考?
文國強:對的。東夏平臺的創辦建立,它都是順其自然而成的。在我這麼多年去沉澱和積累以後,我就不斷去分享我的家族的文化和分享我們中國的文化,有很多人去受益。其實那時候我沒有去計劃把這個平臺能做多大,只是用一份心,很平常的心去。一份很平常的心,用一份有限的力量,去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方,去分享我的家族的文化,去分享中國的文化對我們的影響,所以慢慢就有志同道合的人跟著我共同去做。所以就創造了東夏的平臺,又把這個活動做到了全國各地去。
主持人:那我想問東夏教育這個名字的來源有一些內涵嗎?
文國強:其實這些名字就賦予我們的使命,賦予東夏平臺的使命,也是我的使命。東,代表我們東方智慧;夏,代表我們華夏的文明。
主持人:那2016年平臺的建立,其實對於任何一家平臺來説,建立只是一個開始。它如何在這個市場紮根,如何被更多人認可,如何茁壯成長,才是對於創始人的一個很大的考驗。那發展到現在,東夏教育整個歷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
文國強:其實東夏教育的發展,它都是順其自然這種發展。怎麼順其自然?就是大眾的需求,大眾有需求,我們又能滿足大眾的需求。第二,我們的發展,又恰恰是國家提出來要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樣一個講話當中,我們去發展,所以很符合國家的政策,又是滿足了大眾的需求。
主持人:那既然叫東夏教育,一定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這樣一個平臺。那我們這個平臺,靠的是什麼呢?
文國強:其實我們是靠著一份對祖先的信仰,對祖先文化的自信,對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自信。因為我們每個華夏兒女,我們的中華兒女,每個人內心都有一份對祖先的敬仰、對民族的恭敬,民族文化恭敬,還有對民族文化的這種崇拜的心的。所以就因為有這種力量,這裡面這種力量都是來自祖先,不是來自於我,只是我去開啟而已。所以大家要有一個共鳴在裏面,我們共同要去做這樣的事情。
【簡介】東夏教育積極開展各種規模的以“愛國、孝道、奉獻、傳承家風家訓”等為主題的公益課程,並結合大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主持人:您剛剛有提到課程,用課程的方式來傳播中華文化,來讓更多人了解加入進來。那咱們的課程能否為大家介紹一下。
文國強:我們的課程分為幾大體系。就是我們有很多的課程的品牌。這個品牌,我們最早做的是一個生命之樹。生命之樹我們講述的,我們圍繞一條主線是愛國孝道文化去做的。因為我在分享的時候,我不是很專業的教授,但是我在分享的時候,我是分享我家族的很真實的故事,講我們中國人的故事。我講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當中大家會去感悟。因為我講的家族故事,你會去感悟你的家族。每個人都有家族,每個人都有姓氏,去從當中,生命之樹,找到他這棵樹的根在哪。
主持人:剛剛您介紹是跟我們的根有關的課程體系。讓大家能夠追根溯源。
文國強:對。
主持人:找到生命之源的一種課程學習。那除此之外,我們的品牌課係還有哪些?
文國強:就因為我們有這個生命之樹以後,我們就引申了很多的課程出來了。生命之樹也是我們這個整個東夏的一個根嘛,我們又引申了一個親子教育的課程出來,一個未來之星親子教育。我們未來之星親子教育,也是圍繞一個核心,圍繞我們一個文化的傳播、文明的傳播。所以在小孩方面,我們會激發小孩內在的一些感恩心,對父母的感恩心,對國家的感恩心,對身邊的幫助,我們激發出來。在有些具體的運作上,我們會做一些小活動、小互動,讓他們有團隊精神,讓他們去思考我怎麼去做好這個小遊戲,大家協助。我們只給一個框框,給他去,讓他自己去思考、去開發、去引導他們,讓他們有創新精神、讓他們有團隊協作精神,讓他們有執行力,讓他們有信心有勇氣去面對這樣的事情。失敗也沒怕,重新再來,我們這樣去引導和培養這個小孩。
主持人:那還有您覺得哪些課程非常好的?
文國強:我們又引申了一個祭祖。為什麼?這些都是應運而生出來的,都是大家有需求的。為什麼我們的中華民族能延續這麼長時間下來,我們肯定有些儀式感,還有一些傳承的東西,已經深入到我們中國每個人的人心當中。不管時代發生什麼變化,這些在他內心當中還是有的。比如説我們的敬天祭祖,這是我們民族的一種文化的一部分。
主持人:沒錯,這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課程。
文國強:我們又引申出來還有一個紅色之旅,紅色研學之旅,我們會組織到每個地方。要開活動之前,我們都會組織我們的志工去每個地方。比如説我們去到江西贛州,我們會去到革命的搖籃,看看革命根據地是怎麼發展。看看每一件的遺留的文物,革命烈士留下的物品,讓我們去觸摸那個年代,讓我們去感受那個年代他們多麼不容易。我們又去到那個烈士的陵園,比如説去到廣州,我們去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我們去組織人去,去看看這個烈士碑,去感覺一下他們那種精神,我們去體驗一下,去獻上一個花,去給他鞠個躬,去敬仰他,去傳承他的精神。我們去到威海又去到劉公島,去看看我們過去留下的歷史,我們這個民族留下的歷史,那個去承接它這種精神過來。
主持人:那像您的課程不僅教授大人,其實對於兒童從小的一個教育,需要讓他們去了解對祖先和國家懷有一種同理心,一種感恩之心和敬意。
文國強:因為從小我們的父母的言行舉止就給我們種下這種種子,這種善良的種子,這種愛的種子,這種付出的種子,這種包容的種子,我們從小就種下這個種子了。我們的老人從小經常講我們家族的文化。所以説這個種子每個家族不一樣。我們這個中華民族一直留了這個種子給我們子孫後代,只是我們不把它種下來而已。我們種下來了,會有一天發芽開花結果的。
我們還有課程。我們所有的課程引申都有一條主線的,都是文化的守護,文化的傳承,要體驗這個文化。我們也重在體驗,讓他們去親身體驗。我們創辦了一個中華正氣養生營,圍繞這條主線去講這個養生。其實這些是環境,內環境和外環境的之間相吻合。外在的環境,我們內在的環境怎麼去適應它。一個人你內心夠強大,一個人你內心坦坦蕩蕩,光明磊落,外面什麼邪氣都沒辦法侵入你,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就圍繞這些去開展這樣的活動,開展這樣的營,也收了很大的效果,很多人在活動當中也去找到他的問題。
主持人:那聽您介紹這些課程,我覺得您現在的身份依然還是個醫者。之前的醫者可能更多的是醫治人的身體,那現在可能是醫治人的心靈、精神,也包括身體,更加全面了。
文國強:對的,其實我們在黃帝內經裏面就講到,小醫就醫病,中醫醫人,大醫醫國。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優秀之處。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為什麼叫博大精深?它不停留在某個點某個面,它是一個整體,它不是一個點不是一面,它是一個整體觀,它是一個宇宙觀的。像我們的文化一樣,像我們講的這個養生也好,講到這個教育也好,就是我們都是有一條主線的。就是我們發現我們沒有偏離一條主線。為什麼?萬事萬物和我們有關係。是吧?外面的環境污染和我們有關係,我們應該去環保對吧。外面的不好的東西,家庭的環境不好和我們有關係,所以我們要和諧家庭。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不好,那和我們有關係,會影響到我們,我們要和諧,和他和諧。其實我們人與人之間和諧,家與家之間和諧,這個社會就和諧了。所以這是一個整體的。我們國和國之間的和諧,它這個世界就和諧了。所以我們中華文化是一個和諧的文化。
主持人:那六大課程體系,包括曾經也參與過國際的很多交流活動。那您覺得課程也好,國際交流活動也好。對於推動咱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什麼樣的促進作用?
文國強:首先我們唐朝就有絲綢之路。我們的鄭和下西洋的時候,還有我們的海上絲綢之路,我們回顧過去歷史,我們的絲綢之路也好,海上的絲綢之路也好,我們都是把中國的文化,把中國的藝術,把中國的經濟,我們去幫助別的國家。這其實代表我們中國的文化,我們中國文化能夠延續五千年,就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一直堅持著和諧和平、包容、互助互贏。所以説我們中華的文化,就有這樣的特點,就有這樣的優秀。所以我們把中華的文化輸入到海外,就是我們想幫助更多國家去構建這個世界的和諧。所以説我們在今年的3月8號到10號,我們在柬埔寨也做了一個文化的交流。也是把我們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帶到柬埔寨,讓柬埔寨的人民去體驗我們中國人民這份愛心、這份包容心、這份尊重心。所以他們一看也很好奇,我們就以這些人來説我們中國的文化。所以他們對我們中國産生很大的興趣。其實中國的文化不但屬於中國的,更屬於世界的。
主持人:非常贊同,那所以現在其實世界的目光也更多的開始聚集到中國。
文國強:對。
主持人:對中國産生好奇,對她感興趣。並且發現了中國其實是一個友善的獅子,是一個熱情好客的獅子。
文國強:對。
【介紹】 東夏教育通過一系列品牌課程的開展,讓人們懂得感恩父母祖宗,重視孝道,傳承聖賢東方智慧,用智慧改變生命。
主持人:那東夏教育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其實都是緊跟黨和國家的這個政策指引。那這是一種怎樣的意識呢?讓整個企業在跟時代同進步。
文國強:一個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一定與時俱進。這個文化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能夠適合現在的時代,能夠符合現在的國家政策,它就能去延續發展下去。一個文化能夠使這個社會更加和諧,更加和平,能夠使人類構建和諧和平,這個文化就適合現在的時代。所以我們做這個文化的傳播,去傳承,首先第一點,我們個人上和整個平臺上是有一種意識,就是我們作為文化,我們要去掉很多的糟粕,把和諧的文化,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的,能夠推動産生生産力的,能夠受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就去做。其實在這一塊的,這一方面的,我們內心當中,無形當中,就有一股力量。比如説我們祖先的力量,讓我們在什麼時代也好,什麼年代也好,我們都要跟隨著國家的步伐。所以説我們東夏的根,是跟隨著國家的政策,國家的步伐,去光復這個文化,去傳承文化,其實我們也受我們祖先的影響的,因為我們祖先一直都是這麼忠烈愛國家愛民的。所以我們的心中,我們的血液當中就有他們這種精神在裏面,所以我們自然的這個意識在導向我們一定要這樣去做。
主持人:2016年創辦了東夏教育。那發展到現在也有了兩三年的年頭了,並且成績大家有目共睹,還是不錯的。很多的學員不斷地在加入到這個平台中來,並且在不斷壯大。那2019年,對於東夏的未來有著什麼樣的規劃呢?
文國強:首先我也是一個很平凡的人,普通的人,東夏也是一個很普通很平凡的平臺。其實我們每個中國人,每個中華兒女都有這個責任與使命去弘揚我們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去守護好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所以我們東夏的未來應該是更多志同道合,中華兒女的未來。所以,我們一個人的力量和能力小,願望更多的人去共同,在自己的平臺上,去傳播弘揚中國的文化,這是我們東夏未來要去帶動的一個方向。因為我們現在能力小,我們要帶動更多的人,更多的企業,共同去守護好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去傳播好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讓我們共同共圓中國夢。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文總的精彩分享。東夏教育的未來不僅是東夏的未來,同時也是千千萬萬致力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仁人志士的未來,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加入他們,共同來弘揚我們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來做中華文化的守護者。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會。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