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對中國來説,粵港澳大灣區意味著什麼?這一份近期規劃到2022年、遠期規劃到2035年的重大規劃綱要,給粵港澳地區、給整個中國、給全國的普通百姓又將帶來什麼呢?中國網《中國訪談》就相關問題採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産業規劃部部長王福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産業規劃部部長、研究員王福強。(楊佳 攝)
中國網:王老師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訪談。
眾所週知,世界上有三大著名灣區:美國的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的東京灣區,那我國要建成的粵港澳大灣區是個什麼概念?與其他三大灣區相比,我們要建成的灣區有哪些同與不同?
王福強:如果從一個最直觀的比較來看,世界三大灣區各有特點,比如紐約灣區可以當成金融灣區,舊金山灣區可以當成科技灣區,東京灣區可以當成製造業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既有金融的特點,又有科技的特點,所以我們的是一個綜合性的灣區。
在編制《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之前,我們開展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研究工作,為了開展這一基礎研究工作,我們特別去世界三大著名灣區考察,發現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簡約概括為“一極五化”:一極,都是本國經濟重要增長極;五化,是基礎設施一體化、創新發展集群化、産業協作化、要素流動自由化、營商環境包容化。
我們的粵港澳大灣區在建設過程中也會從這幾個方面入手,實現這“五化”,推動這“五化”,相當於我們把“五化”的實現做成了規劃綱要的重點內容。我們對照《規劃綱要》可以發現,第一項重點任務就是建設一個國際科技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第二項重點任務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第三是産業方面的,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集群;第四是生態環境方面的;第五是優質生活圈方面的。可以看出,我們推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路徑、重點,與三大灣區是有共通性的。
我們的願景是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形成中國高品質發展的典範。從這一點來説,我們的灣區和三大灣區都承擔了共同的使命,但我們的灣區和三大灣區相比得有自己的特點,這個特點就是剛才所説的,從灣區産業生態來説是綜合性生態,從灣區承擔的歷史使命來説,它又是多層次的歷史使命,不僅有經濟發展的功能,而且有社會層面的功能,而且有制度現代化方面的功能。所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願景更豐富、更立體、更多元。
中國網:中央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給出的定位有五個,您怎麼理解這五個定位?它們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呢?
王福強:這五個定位是經過內部反覆討論、反覆研究,廣泛徵求意見,結合大灣區現有的基礎、發展趨勢、國際環境,充分體現歷史性、前瞻性、持續性的角度所形成的。這五個定位是從五個不同的方面、五個不同的功能角度入手的。
首先,我們要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這是首要願景。
其次,我們要建設一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我們這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有別於其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在國家有三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叫做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它的特點是在原始創新上,在創新鏈的前端;上海叫做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它的特點是注重全球影響力,整合國際國內高端科創資源,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而我們大灣區的國際科創中心,重點是在協同,叫做協同創新,是在創新鏈的後端,這裡有很多的科技成果可以迅速轉化。所以,三個創新中心各有特點、各有優勢。
第三個定位是“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支撐。我們理解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區。如果説海南是國家重大戰略保障支撐區的話,我們理解粵港澳大灣區也會承擔這樣的功能,也會承擔這樣的使命。從某種程度來説,大灣區的基礎更好。我們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基色是藍色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基色也是藍色的,在中國從淺藍走向深藍,推行海洋戰略的當下,大灣區應該會走在前列。
怎麼建設一個藍色的大灣區支撐“一帶一路”呢?應該是從協同方面入手。因為我們不僅要重視陸域的大灣區的建設,也要重視海域的大灣區建設。海域大灣區建設要聯手港澳,形成海洋協同發展區。因為我們對照一下規劃綱要的文本,就會發現在海洋經濟這塊提出來兩個城市,一個是深圳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一個是香港。香港在海洋經濟基礎研究領域有優勢,那麼香港的海域很小,需要轉化、需要空間,這就需要深圳、香港包括珠海協同提供海域空間載體,像萬山群島是否可以做成海洋協同發展區,支撐藍色大灣區的創新發展?這是第三個定位。
第四個定位是內地與港澳的深度合作區。我們編制粵港澳大灣區的首要制度使命就是要深度解決港澳問題,港澳長期發展積累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我們可以看香港回歸二十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也有很大的缺點。像存在“港獨”、存在社會撕裂這些表面現象,當然背後的原因是産業結構的問題,是青年人看不到出路的問題,是他們的住房壓力大的問題。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就需要依託內地的空間、內地的機會,為港澳拓展他們的發展空間,包括物理空間、産業空間。物理空間就是吸引港澳居民來內地生産、生活,創業、就業。我們可以放開房地産市場和就業市場,通過資質互認、標準對接、民生合作創造一種趨同港澳的制度環境,讓他們願意來,來了以後留得下。這是關於第四個定位。
第五個定位是建設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取得實質性成效,必須要形成共識、凝聚人心、匯聚建設大灣區的國內洪流。粵港澳三地民眾的關注點是什麼呢?他們首先關注經濟發展嗎?對內地來説可能是這樣,但對港澳來説,他們可能更關注可持續發展、綠色轉型,更關注如何建設一個生態灣區、綠色灣區、休閒灣區、健康灣區。當然這些也是內地民眾所關注的。有效地凝聚共識就需要找到大家共同的關切,而建設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就是大家共同的關切。
從另一個角度來説,我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的是基礎設施服務、園區建設、産品技術,這是比較傳統的形態。但是,中國改革開放走到了這個程度,我們是否可以提供一種更高的供給品——生産生活的模式?構建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就是一個生活模式,是否可以在大灣區的平臺上打造一個美麗的樣板,推廣適用到“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這都是一些戰略考量。
從傳承上來説,第一個定位是綜合性的願景,第二個定位是重要的、首要的建設任務。建設好大灣區關鍵在於創新,除了科技創新之外,我們理解還有制度創新。第三個 “一帶一路”重要支撐的定位,很大程度上是開放的角度,怎樣形成一個全面開放新格局。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裏,大灣區有什麼擔當,是從這個角度定位的。第四個定位是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這是從深度解決港澳問題,推動港澳深度融入祖國發展大局、維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角度入手的。第五個定位也是一項重點建設任務。如果這麼梳理的話,可以説五個功能給出五個定位,五項任務給了五個定位,它們的聯繫是內在的、有機的,它們共同支撐了一個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願景,共同支撐了打造一個世界級經濟平臺的期許。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段冰;攝像:王一辰;後期:劉凱;攝影:楊佳;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