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火箭軍專家肖龍旭: 創新以提升戰鬥力為核心
 
時間:2018年11月1日
嘉賓:火箭軍研究院研究員、原火箭軍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 肖龍旭

中國網:1966年7月1日,第二炮兵正式組建。這標誌著戰略導彈部隊以獨立建設的態勢正式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序列。從此,這支神秘的部隊走進荒原,走進深山,走進人跡罕至的地方,開始了為共和國礪劍鑄盾的輝煌歲月。伴隨著戰略導彈部隊的發展,一支支導彈勁旅南征北戰,一次次亮相驚艷全球。從一張白紙到導彈飛天,從第一個地地導彈營組建到第一個導彈基地歸建……為了打破大國的核訛詐、核壟斷,中國的導彈事業在秘密中起步前行,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官兵為打贏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作為聞名全軍的科研英才,火箭軍研究院研究員肖龍旭和團隊一次次捧回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項,用鏗鏘的誓言和拼搏的血汗,匯聚起戰略導彈部隊建設發展的昂揚力量,擎起大國支撐的鋼鐵脊梁。

火箭軍研究院研究員肖龍旭接受中國網專訪。   中國網董寧 攝


中國網:您是哪一年開始接觸戰略導彈的呢?

肖龍旭:應該説是在上大學期間,因為學的就是導彈行業,所以在大學期間專業課中就已經涉及到導彈武器,包括一些主要的戰術技術性能也好,作戰使用的一些要求也好,已經接觸了。

中國網:還記得是哪一年嗎?

肖龍旭:那記得!因為我是1980年上大學的,實際上到了1983年、1984年就基本上經常和導彈武器打交道了。

中國網:當時為什麼會想到從事這個行業?

肖龍旭:應該説當時考學的時候,1980年5月18號咱們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導彈成功,當時這在世界上是非常震撼的一件事情。各大媒體也都非常關注,有很多這方面的報道。當時作為中國人來説,覺得還是很興奮的一件事情。考學的時候一看,正好有這樣的學校招生,寫的就是導彈行業,當時就選擇了這個學校,選擇了這個專業。

中國網:您一直從事的是戰略導彈哪個領域的研究呢?

肖龍旭:一個是導彈總體,第二個就是導彈的制導和控制專業。

中國網:這麼算起來,您接觸戰略導彈的研發也有近40年了。在40年之前,我國戰略導彈的技術水準、研發環境以及國際地位是什麼樣的情況?

肖龍旭:當時如果説是在80年代以前,那個時候我們應該説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我們有了導彈,有了核武器。從80年代以後,主要解決的是:一個是怎麼打得更遠,怎麼樣打得更準,怎麼樣打得更快。可能是實戰化的能力,應該説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中國網:在您剛接觸戰略導彈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這種水準跟西方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是不是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肖龍旭:從本身來講,特別是在導彈武器上,那時候無論是在精度上,在反應高戒備的能力上,反應時間、發射的準備時間,還有一個就是從實戰化的程度上,和主要軍事大國確實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這些年我們從戰略核導彈也好,還是常規導彈也好,都有了一個長足的進步。

中國網:由於戰略導彈部隊的神秘性、特殊性,其實有很多工作是在戈壁深山裏保密進行的,有些官兵可能工作了一輩子,別人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那改革開放初期,參與戰略導彈研發的官兵是怎麼工作的呢?

肖龍旭: 應該説前期整個導彈武器的研製基礎還是比較薄弱的,科研條件也很有限。因為包括現在大型的計算設備,設計的這些輔助的軟體都有,那個時候真的還是幾乎都是靠手工來做,而且密級非常高,能接觸的人也很少。那時候我們為了做這種設計,基本上白天晚上輪班倒,經常是趕通宵。那時候就在機房裏待著,一進去好幾天都出不來,就在裏面調這些飛行彈道、調這些軟體和程式,包括其他的實驗也是一樣,一旦進入洞庫裏,經常在裏面幹幾天,一齣來怎麼感覺人的眼睛都睜不開,好長時間都適應不了外面。因為天天在黑的地方,儘管有燈光,但它和外面的光線完全不一樣,出來以後渾身都暈的,腦袋都是暈的。還有其他的實驗室,好多的驗證、試驗、考核都是在戈壁,包括高原,包括我們許多官兵確實是在艱苦的條件下來進行的研製實驗考核。這些人應該説為了國家的安全、國家的戰略保障、自己付出了很多,做出了很多犧牲。

中國網: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和著鏗鏘激昂的進行曲,威武雄壯的戰略導彈巨陣徐徐駛來。作為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中國戰略導彈部隊以全新陣容亮相,莊嚴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從1984年的1個裝備方隊12枚導彈到1999年的4個裝備方隊36枚導彈,從2009年5個裝備方隊108枚導彈到2015年6個裝備方隊112枚導彈,戰略導彈部隊的隆隆戰車先後4次駛過天安門廣場,集中展示了中國的戰略打擊力量,也濃縮了戰略導彈部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壯闊歷史。

中國網:上世紀八十年代,戰略導彈部隊的神秘面紗才逐漸揭開。1984年國慶35週年第一次接受祖國的檢閱,當時我國戰略導彈的裝備水準和作戰力量如何呢?

肖龍旭:當時我們的導彈主要還是以液體導彈為主。後期才發展到真正的洲際導彈列裝部隊。那個時候固體導彈已經開始研製,大概是處在這麼一個水準。

中國網: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舉行的15次天安門大閱兵當中,有四次出現了火箭軍的身影。,如果以這四次天安門閱兵為時間節點的話,也請您梳理一下火箭軍在裝備水準、作戰力量和作戰能力等軍事力量體系的發展變化歷程?

肖龍旭:從火箭軍裝備體系來看,剛才我提到了應該説原來最初的都是液體導彈。後續的發展,一個是在射程上進一步拓展。目前來講裝備的所有的基本上都是以機動作戰,原來是固定陣地作戰,現在都是機動作戰為一個標誌性,都是公路機動隨機發射,可以擺脫陣地、擺脫這種依託。從打擊精度上,剛才也説了也是由打擊面目標向打擊點目標,地下半目標來拓展。

改革開放四十年,帶來的變化和進步還是非常顯著的。

中國網:您能否通俗的形容一下,如果一顆導彈發射的話,它導致的威力有多大呢?

肖龍旭:核導彈主要起的威懾作用。通俗地講,咱們可以看一看,原來美國投向日本廣島長崎的導彈,那個時候它的範圍很小,基本上都是2萬多噸級的當量,基本上一個城市就沒有了。現在基本上起碼都是幾十萬噸級到上百萬噸級,這麼一類比你可以大概知道它的威力。這是核導彈。常規導彈,一般來講,作為常規導彈來講,一個是它腿長,它可以打幾百公里、上千公里,甚至是幾千公里,這個時候它一個特點是快。如果是作為彈道導彈來講,它的飛行速度一般在十幾馬赫到二十多個馬赫數。它即使打上萬公里也只需要半個多小時就到了,它腿長速度快,這是它的明顯的一個優勢。

中國網:201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成立。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中一個新的軍種誕生了。從兵種到軍種的變化,從機械化條件下作戰訓練到資訊化條件下作戰訓練,導彈武器裝備跨越發展的背後,一大批科研尖兵幾十年如一日衝鋒在戰略導彈部隊資訊化建設的征途上屢建功勳,成為推動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創新源”。

中國網:您在短短十年時間內取得了40多項科研成果,也屢次獲得了國家和軍隊的科技獎項。您能否分享一下您是怎樣一次次地將天方夜譚和不可能變為現實的,它背後的故事?

肖龍旭:這不是我個人,實際上是團隊,我帶著團隊這麼多年大家一塊取得了一些點滴的成績,也不是説謙虛,確實是大家共同來做這件事情。因為一個導彈是很多個專業、很多個學科、很多個人來共同推動它完成的一次次功能、性能和戰術技術指標的提升。這是合力、也是多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是第一點要説明的。

第二,這些年來我帶團隊主要做了三件事。一件事是解決了全方位發射。實現了全方位的發射,並不是非要瞄準了轉彈,瞄準了以後才能打,不是這個概念。這個技術也是當年我帶領團隊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第二件事,剛才提到了過去是打面目標,如何實現打點目標,如何打得更準。現在進一步採取了多種制導模式的融合,團隊在制導模式方面也實現了一步步的跨越。當然我們很多工業部門也參與了其中的一些設備的研製、實驗和攻關。當時我作為牽頭,帶著團隊做精度工程,一步步走到現在這麼一個情況。第三件事還是主要圍繞著新武器的發展,特別是後期發展的這些型號,可以有效地突破敵反導攻勢,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中國網:在您研發過程中有沒有一些印象深刻、至今難忘的故事,請給我們講一講。

肖龍旭:那個時候是1987年,當時我在現場,當時是液體彈,需要加入推進劑,加入推進劑後因為管路的泄漏。另外加注的時候,還有一個流量計計數出問題了,最後都加滿了還往里加,從上面溢出來了,最後就燃燒了。燃燒了以後火焰非常大,達到有六、七十米高的火焰,彈都燒了。當時趕緊去滅火,滅火之後,這個彈到底能不能打就不知道了。那件事情的印象非常深刻。當時緊急開會,不知道能打還是不能打。當時我聽完了説我可以算,我能知道能不能打。他們讓我直接向北京指揮部報告。當時北京指揮部是楊桓副司令主持,我説,首長我知道怎麼弄,這個可以這麼計算,那個可以那麼考慮,即使不泄注、不再加注,這個彈應該還能打到目標。他説你這個説的有道理,給你15分鐘時間,行還是不行?我説行!整個測計隊都配合我,我説數他們就算,我説完了他們就趕緊算,因為當時很緊張的,算了好多步,很多數據都要算,用到的數據有200多組數據。算完了以後我給首長説,首長關注很多東西,問了很多問題,我們都給首長做了回答。因為當時都算出來整個結果了。最後打完了後,效果還特別好,打的特別準。

剛才我提到的第二件事,全方位發射。這個事一提出來以後,首長説能這樣嗎,當時很多人説這不可能。但是我一次次給他們解釋,同時請專家來把關。專家的層次也很高,當時把很多院士都請來論證説明。最後很多院士,包括梁思禮、陸元九、王永志這些院士他們都參加了,都説你這個就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了一個最複雜的問題,這就是最大的科學。

這個事得到他們的支援以後,當時又申報了專項,一路走下來,最終實驗成功了。當時有一些不同意見,怎麼還能這麼飛?我們怎麼能做到?這種概念的人很多,真的要創新必須要突破這些概念。當然我覺得好的是確實得到那些老專家,都給了很多具體的指導和支援。

火箭軍研究院研究員肖龍旭談軍隊科技創新與提升戰鬥力的關係。  中國網董寧 攝


中國網:當火箭軍從兵種變為軍種的那一刻,其實也是對戰略導彈部隊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戰略導彈部隊的科研人員您和您的團隊如何牢記使命、發揮才智,踐行能打勝仗的核心標準要求的?

肖龍旭:我們這個團隊是很好的團隊,也是首屆全軍的創新群體。這個團隊的戰鬥精神包括科研攻關的能力確實還是比較強的,我們也佔據了一些相關的實驗室、相關的實驗條件。同時我們和相關部門合作也很緊密,科研院所包括工業部門,包括咱們一些大學,共同來研究和交流的很多。一旦有些方面覺得可行的時候。我們通過論證,然後通過深入的做一些分析實驗、驗證考核,最後一起推動這件事情,推動它向武器方向轉化。最終提升裝備的能力,還是以提升戰鬥力為核心。

特別是剛才提到的在精度這塊,我們比較典型的一件事情,我們做精度工程。精度工程是我們感覺這裡有潛力,可以這麼走,採用這種制導模式可以打到這裡,可以打到那裏,但具體的制導模式,這種實踐你還要有。一個是理論方法上也需要和相關的人,在這方面有特長的研究團隊,像清華、北航、哈工大,確實在這些方面也很有研究的一些積累,也有一些這方面的東西。

另外這些東西我們覺得可行了,那還要具體的産品上,具體的武器設計上還要有工業部門,就像研製單位,航太科技團和科工集團,和他們完成一些對接,完成一些具體化。最終看看如何驗證和如何考核,最後定型、列裝給部隊,是這樣一大塊。

從我們團隊來講,一直致力於提高精度這個方向,一塊合作來攻關突破,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這是我們連續的幾期精度工程最後把它轉化到這個精確打擊的條件,也是這麼走出來的。

中國網:伴隨著改革強軍的衝鋒號角,今天的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武器裝備不斷更新換代,核心戰鬥力持續攀升。如今火箭軍部隊已經實現了作戰力量由單一核部隊向核常兼備發展,作戰樣式由固定陣地作戰向機動作戰發展,作戰能力由近中遠端向洲際打擊拓展的大跨越,資訊化條件下戰略威懾和防衛作戰能力躍上了新臺階。

中國網:作為高科技部隊,未來戰場上無聲搏殺會越來越常見,創新也將會成為戰爭勝負的新的引擎。未來,戰略導彈部隊在武器裝備的自主創新方面將會進行哪些探索?

肖龍旭:創新領域也是永恒的主題,只有創新才能不斷的發展和進步,才能實現性能不斷的跨越。從我們本身來講,我是覺得從導彈武器來講,創新的概念還是要實現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應該説一個是性能進一步的提升,包括在打擊精度、抗干擾,要不斷的實現突破,才可能立於不敗之地,才可能實現有效的打擊和高效的毀傷。

這裡舉個例子,任何創新不是盲目的,還是和你實際中的要求,和你最終追求的戰術技術實用性直接相關。舉個例子,我們原來要麼是固體導彈,固定導彈大部分裝在筒子裏去,彈射出去以後點火,這個叫做冷發射,彈出去以後才點火。還有一種發射方式是熱發射,不在筒子裏,彈直接豎著,起初在一個臺子上,然後點火,點火以後彈在臺子上才慢慢起飛。最後我們能不能採用一種新的模式,既有熱發射的好處,也有冷發射的優點,能夠把兩個統合起來,這樣你要考慮怎麼才能統合起來,提出一個什麼樣的方案才能解決這種事情,這就需要你有一些相應的設計,論證、分析、計算,最後兩邊又都覺得這個方向確實比那個好,這個確實解決了這個問題,也解決了那個問題,這樣是最好的一個方案。這個創新實際上是從使用上、從性能上來提高的,來調整。可以走到哪兒打到哪兒,因為我不需要事先建陣地,不需要事先找地方,只要接到命令我停下來,這裡可以打,這就是實現隨時隨地能夠發射。當時我們提出這種設計的理念,很多問題需要配合,方方面面大家的配合,設備也要配合。因為它是一個系統,使大家共同圍繞一個目標。當時因為還有一些別的,一開始提出別的方法,看起來很費勁。後來我們説能不能換成另外的這種制導模式,可能比那個好用。我能不能考慮到不僅僅是打彈,還要和打仗、和戰場結合。人家到底是用什麼來干擾,用什麼來攔截你,不是打一發彈,而是多發彈,相互之間又如何打。考慮和打仗結合,來提出一些新的設計和思路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樣也使得我們的武器更好用,真正能夠適應未來的戰場環境,真正能夠快速的打擊,真正能夠跨區的遠距離的機動作戰,這就需要你有很多的技術支撐和很多的方案去論證,也有很多需要相關的單位來合作,共同來破解這些難題。


(本期人員——責編:裴希婷;主持:段冰;攝像:常智博;攝影:董寧;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裴希婷;主持:段冰;攝像:常智博;攝影:董寧;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