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軍隊的不解之緣】某裝甲團修理連連長王振虎:讓強軍思想落地生根
 
時間:2018年7月30日
嘉賓:北京衛戍區某裝甲團修理連連長 王振虎   

中國網:京郊某駐訓地,戰車轟鳴,這是北京衛戍區某裝甲團正在進行實兵對抗演練。突然,修理連對講機裏傳來急切的呼叫聲。修理連維修組迅速集合,在一個略顯消瘦又不失精幹的少校軍官帶領下第一時間趕到故障地點。這位指揮得當、動作麻利、沉穩幹練的軍官便是該團修理連連長王振虎。雖然是軍事幹部,但王振虎卻酷愛理論學習,大家都叫他“理論書癡”。修理連連部裏,隨手打開一個櫃子,都裝滿了理論書籍。凡是市面上能買到的,王振虎幾乎都有;市面上買不到、網上搜不到的,他也有不少。王振虎的書大多被翻破了角,寫滿了字。他對理論學習的熱愛,是發自內心、自覺自願的,形成的認識成果推動了連隊打仗能力的大幅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修理連三次被衛戍區評為“全面建設標桿連隊”,連年被評為先進連隊。王振虎先後被衛戍區評為理論學習先進個人、優秀共産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首屆“張思德式忠誠衛士”,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王振虎為什麼對理論學習如此的執著和癡迷?如何將認識成果轉化成戰鬥力?

本期節目,帶您認識這位愛學“習”的虎連長。


王振虎給連隊官兵解讀理論金句(圖片由北京衛戍區提供)


王振虎:中國網的網友們,大家好!我是北京衛戍區裝甲團修理連連長王振虎,很高興今天和大家見面。

 作為一個連長來説,學理論不是這個需不需要學,而是必須學,必須學好,這樣能夠確保我們小到一個連隊,大到一個部隊的刀把子,永遠在黨的手裏,在人民的手裏,我感覺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説哪一點啟發我認真去學理論的話,我感覺也確實是經歷了很多事情。一個是從我上軍校的時候,有一個叫趙景發的教員,他給我們講“人生十課”,關於擇業,關於婚戀、關於價值觀各方面一共十節課,我特別受啟發。當時他在課堂上跟我們説,一定要看一看毛澤東選集,這個理論對你的人生會有非常大的指導。可能它不像你學一門技能,學電腦編程後立刻就會編程一樣,但是它會對你的人生産生意想不到的變化。因為他講的課很精彩,對他的話也很認可,就聽到他的話後開始看毛澤東選集,當時還確實沒有特別大的感受。

後來入了黨。在入黨員的時候,我思考一個黨員怎麼去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詞?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信仰?怎麼去踐行信仰?我想這些東西光靠你想是想不明白的,得通過學習,所以我想還是從理論書上去找答案。

後來是當了連長,也感覺學理論很重要。特別是接觸了習主席講話之後,第一感覺就是講話很接地氣的。理論不是枯燥的,比如説他説的洗洗澡、治治病,比如説他説理想信念是精神的壓艙石,這些比喻其實都很淺顯易懂,他能把這些深奧的理論用淺顯的語言給表述出來。

通過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確實感覺到在基層,在部隊用習主席的這些講話精神指引部隊發展有很大的好處,也確實能夠體現出效果來。比如説我們連隊在學習主席的講話過程中,通過學習習主席的創新思想,我們把創新的思維用到專業創新上。其實創新並不是非得高大上,創新並不是就是高精尖,我感覺創新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比如我們雖説是老裝備,雖然後來給配備了新裝備,但是新裝備也好,老裝備也好,我們在提高它的性能上,如果讓我們自己去改裝提高這個不現實,我們只有去提高我們的維修效率。從這個角度去創新,我感覺可能效果更好。

王振虎做讀書筆記(圖片由北京衛戍區提供)


中國網:基層的生活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但據初步統計,王振虎每週的理論學習時間卻能達到30小時以上,先後形成讀書筆記28本30萬字,撰寫心得體會200余篇。他的學習時間從哪來?又摸索出了哪些獨特的學習方法?

王振虎:主要是擠時間吧,我感覺最重要的是擠時間。平時更多的是在週末,比如説我早晨早起一會,其實半個小時,時間也不太長,不影響工作訓練,但是感覺很有效果。早晨趁著腦子比較清醒,學半小時。然後中午我始終感覺人中午休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足夠了,我想利用這個時間拿出一個小時來看看書。晚上熄燈之後再看一個小時,這個是完全可以的。這樣算下來的話,一星期是16個小時到18個小時是沒有啥問題的。一年52周,算一算有八、九百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其實是很有時間可以利用,因為在週末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再學習個兩三個小時、三四個小時。這個時間全在於積累,全在於自己擠出來。把零碎的時間整合,整合不了的就把時間利用起來,來去學習,這樣挺好的。

王振虎:我感覺“六個起來”的方法很重要,是我平時在學習過程中摸索出來的。“六個起來”是看原著看起來,其實學理論確實要讀原著,只有讀了原著之後,才能夠感覺到整體的面貌。我們還要寫,就是寫批註。理論更多的是它的邏輯性比較強,它是通過用哲學的觀點把事情解釋清楚,給出答案。所以我始終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個理論、這篇文章或者這段話、這句話,對我個人的提高能力素質有什麼用?樹立崇高信仰有什麼用?第二個問題是對我帶兵育人怎麼辦?第三個問題是對我抓建連隊怎麼辦?帶著三個問題學理論往實踐上靠,剛開始的時候也可能像新兵步一樣,看著不很自然,但是套著套著就感覺就會理順一點,就會轉化實踐。這是寫起來,當然寫它其實還有,寫體會就是去把一個思想去拓展,更深入的去把這個思想結合到實際過程中寫出來。再一個就是讀起來。其實大聲的朗讀對一個人對文章的理解和語感的培養其實都非常有幫助。再一個就是聽起來,其實我讀了就要留點個痕跡,不光是存資料,更多的是便於我學習。利用零散的時間,比如説勞動的時候,可以拿著手機聽一聽,也是一種學習,這樣我感覺又是一個加深印象的過程。再一個就是用起來,其實用起來感覺是比較大,我説的用起來就是理論結合實際,把一些哲學的觀點和方法用到實際工作中。比如説我前期説在抓這個浪費的問題上,我想著我這個浪費的問題根源在什麼?其實根源一個是在飯菜品質上,再一個是自己打菜上。大家都感覺好吃的,自己認為好吃的多打點,都打到餐盤裏面,打了之後發現不好吃的或者吃不完,可能就造成浪費。基於這樣,我要求你想吃多少打多少,你打完了必須吃完。大家也就好意思浪費了。

比如説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我們戰士可能會因為一時疏忽,發生個小錯誤。如果你不能夠正確的看待這個問題,但其實他發生錯誤也是任何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所必須走過的路。這個其實很正常,誰能不犯錯呀,但是如果説你對他説,又找麻煩了,又給連隊建設抹黑了等話語。你這個心態擺不正,你就鑽牛角尖,那你就會在處理問題上就會出現偏差。那戰士感覺我不就是犯個錯誤,至於給我弄成這樣了嗎。所以其實我們更多的是去幫助他,能夠認識到這個是他人生所必須走的路,去本著愛他,去關心他的角度出發,然後去幫助他提高,去幫助他改正錯誤,更大的提高,他其實也想好,他也不想犯錯誤。

王振虎(左四)與連隊官兵進行“小扳手連著大使命”討論交流 (圖片由北京衛戍區提供)


中國網:這些年來,學習不僅是王振虎雷打不動的習慣,更是流淌在血脈之中的信仰。他堅持邊學習理論、邊實踐運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推動了官兵思想認識螺旋式上升、連隊建設實踐波浪式前進。在深入持久的學習中,王振虎形成了哪些理論認識成果?這些成果是如何轉化成戰鬥力用於實踐呢?

王振虎:比如説學習習主席講對黨忠誠,維護核心。其實對黨忠誠、聽黨的話,我們感覺就是身邊黨員就是黨的代表,黨支部就是最基層的黨組織。在我們連隊能看出來,黨員的作用發揮的是非常明顯的。連隊安排的、黨支部安排的一些工作,大家都非常上心,圍著黨支部去轉,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用習主席的指示來指導我們連隊的訓練上,我們平時習主席説仗怎麼打,仗就怎麼練,打仗需要什麼就苦練什麼。我們在搞體能的時候,因為打仗的時候需要全副武裝、帶卡布拉頭盔,穿作戰靴,背著槍支彈藥,我們平時搞體能的時候也是這樣穿戴。我們團隊在這個方向,在實戰化訓練上抓的也非常嚴,也是説要按習主席的指示去辦。每週都要組織考核,在共同訓練、在基礎訓練、在戰術訓練上,都有“共同杯”、有“鐵騎杯”、有“戰術杯”比武競賽,這些也是放在實戰條件下去比武、去競賽,也是極大地帶動了在實戰化條件下練兵,提高戰鬥力的水準。

我們連隊按照師、按照我們團裏的要求,也確實按這個思想去抓,比如説我們在專業技能上,我們利用夜訓的時間,在微光或者無光的情況下組織搶救,快速的搶救搶修,這樣也是提高戰鬥力。因為戰場上不可能什麼條件都具備,只有在這種無光或者微光這種比較緊急的情況下去組織訓練,大家能夠快速的提高搶救能力。比如説習主席説起過,不能把兵帶嬌氣了,對我們基層部隊來説就是要能吃苦。我們平時在吃苦頭上能做到,大項任務來了之後不含糊。

比如説我們2014年戰備現場會。六個月時間,那是在研究怎麼樣快速出動,怎麼樣提高部隊的應急反應能力,確實也是落實習主席的指示,增強實戰化訓練,提高部隊戰鬥力的實際的舉措。我們連有個叫張國偉的四級軍士長,孩子才兩周歲多,家屬帶著孩子來了。但卻因為天天加班,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他都沒有回到家屬院看孩子和愛人,一直就在這奮戰,這也確實是讓我們非常感動。我們全連的官兵,在平時吃苦上確實是按照習主席的指示去做,這樣能確保在我們真是有戰事來的時候,能夠一聲令下,不怕苦就衝上去。

比如説在道德的塑造上,就是習主席也提到過要有好的家風,要有孝心。我們連隊也是基於這一點,組織了“孝心墻”。春節前給家裏寄上孝心款,戰士從把這個寄的憑單、轉賬的憑據貼到這個“孝心墻”上,讓家裏人也感覺孩子成長成熟了,也懂事了。

我想通過這幾個方面吧,轉化到實際工作中,轉到日常的戰備訓練工作生活這個日常養成,對戰士確實有了很大的幫助。

王振虎進行操縱部分維修教學 (圖片由北京衛戍區提供)


中國網:這些年,凡是張口向王振虎借理論書籍的,他都會痛快地答應。但他有“三個不能還”:書沒讀完不能還,讀書不做筆記不能還,體會不深不能還。主要目的是督促大家把理論學紮實,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如何提高官兵們理論學習的興趣呢?

王振虎:比如説理論上講要有遠大的目標。我們80後和90後有的時候會出現一些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情況。對於這個我的解釋是這樣的,在金字塔上出現了兩個動物,一個動物是蝸牛,一個動物是蒼鷹。蒼鷹它確實具備了一下子飛到塔頂的能力,金字塔對它來説難度不大,它生下來就具備這個素質。但是蝸牛不一樣,它要一點點爬上去,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經過無數次的風吹雨打,可能半路就要跌下來,但它一直還往上爬,因為它就是有遠大的目標和堅強的信念,一直要爬上去。説這個例子就是説,其實理論讓大家容易接受的話,無非就是打比方和講故事。我給大家説就是説理論雖説是見效慢,但是壘個雞窩很簡單,拿幾塊磚一壘就壘出來了,見效很快。但是你想想一個雞窩它也很容易倒塌,學理論更多的是像建大廈打地基一樣,前期有大量的精力和財力都用在了打地基上,地面以下可能看不出效果來,但是你想建多高的大廈,你必須要打多堅實的地基。所以其實學理論是在一個打地基的過程,可能前期看不出什麼很明顯的效果來,但是只要你人生想有追求,就一定要把理論學習好。

就是舉例子的話,我給我們連隊也説了,比如説我們連隊的也有很多典型。對於學理論,大家可能感覺開始的時候不是特別重視。有個戰士叫張光義,剛開始的時候他的修理技能非常過硬,後來我倆就一塊探討分析短板在什麼地方,發現短板是在理論上,後來他就開始主攻理論。主攻理論之後,他就開始在各種雜誌《通用裝備保障》《汽車應用》上發表理論文章。不管是這個學專業理論也好,還是學創新理論也好,他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這個例子讓大家感覺出理論確實是很有用的,而不是説就是一句空話。

 

王振虎利用晚上休息時間進行理論學習( 圖片由北京衛戍區提供)


中國網:為了讓官兵對理論學習感興趣,並能很好地消化和理解,王振虎用“兵味”十足的語言、身邊鮮活的事例增強理論武裝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帶出了一批訓練上“嗷嗷叫”,思想上“紅彤彤”的新時代革命軍人。通過理論學習,官兵們身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王振虎:第一個是思想上的變化。思想可能説起來比較大。就是80後、90後應該説自主意識都比較強,自己的看法比較多。通過部隊的錘鍊,大家會發現,其實在一個集體裏面,不能太自我了,要多替別人考慮。在戰場上是考慮安危,在平時就要考慮戰友的感受。所以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讓大家感覺,其實我更多的遇到事之後是替大家考慮,而不能完全站在我個人的立場上。

第二個我感覺生活習慣上也有很大的改變。生活中可能也沒有那麼規律,但是通過部隊確實是養成了很好的習慣,早起早睡鍛鍊身體,體質比以前也確實更強壯了,大家生病也少,精神狀態也非常好。

第三個我感覺道德品質上也確實有了很大提高。他們很多人能夠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有個家長跟我聯繫説,他第三年休假回家,兩年沒有見到父母,父母感覺變化特別大,知道給父母端端水,知道給父母打掃衛生,給父母端個洗腳水,很懂事,讓親朋也感覺到變化非常大。我想部隊是個大學校和大熔爐,來了就是想能把我們身上的缺點給克服掉,短板給補足了,給補長了,然後讓自己的能力素質提高,對以後的發展還有很大的幫助。

王振虎對連隊官兵進行理論宣講 (圖片由北京衛戍區提供)


中國網:作為衛戍區網路評論員,王振虎申請創辦了“力行而後”微信公眾號,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創新理論宣講,讓科學理論佔領網路空間。他是如何用網路思維創新理論宣講的呢?

王振虎:一個是這個過不了網路關,就過不了時代關,這個確實是這樣的。因為現在確實是網路時代,戰士們也喜歡通過網路了解資訊,學習掌握知識。基於這個申請了“力行而後”的公眾號,公眾號主要是想用理論闡釋出身邊的事情,來宣揚正能量。大家在看這個過程中,一看就是自己身邊的事很貼近實際,大家也比較喜歡看。

再一個我們連隊建立了親友群和這個精英群。在親友群裏面經常去發一些大家表現比較好的小故事,表揚取得好成績的同志,讓地方的親屬更了解我們這個部隊,也更了解自己的親人親朋在部隊的一些表現。這樣的話也是對我們戰士的一種激勵,也是對遠在家鄉的親人的一種慰藉。他們也感覺送到這麼個部隊,孩子有這麼大的變化會非常好,戰士也會感覺很有幹勁。同時,我們親友群上也分享一些連結,好的文章和好的理論文章、體會文章,包括一些國際的時事形勢。發現通過這些大家也更多地關注了正能量,大家的學習熱情也提高了。

王振虎:我的目標是想著通過個人的努力,讓更多的官兵,讓更多的青年朋友都認識到創新理論的重要性,對人生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對事業和人生還有家庭各方向都有很大的幫助,也想通過個人的努力把這些正能量傳遞出去。


(本期人員: 責編/文字/後期 裴希婷  攝像/李凱馨  實習生/阮欣雨)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 責編/文字/後期 裴希婷 攝像/李凱馨 實習生/阮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