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相互加徵關稅商品類別簡析:對美民眾影響更大
 
時間:2018年7月9日

嘉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陳文玲

中國網:7月6日,美國開始對第一批清單上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作為反擊,中國也于同日對同等規模的美國産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醞釀一段時日的中美貿易摩擦正式升級。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摩擦的前因後果,《中國訪談》節目特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女士進行分析。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鄭亮 攝)

中國網:請您分析一下中美雙方加關稅的産品主要有哪些類型,會對兩國經濟以及老百姓産生什麼影響?

陳文玲: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主要瞄準了中國製造的一些産業,包括我們的裝備製造業,也包括我們現在準備升級的十大行業。我覺得現在這個對中國老百姓影響不大,因為畢竟這些産業的産成品屬於民用的不是太多;它們出口到美國市場,我認為對美國老百姓影響也不是很大。因為美國的産品層次是比我們要高的。所以,它是為了遏制中國向中高端邁進,對這些領域的産品加徵關稅,是為了限制中國在這些領域發展,提高中國這些領域發展的成本。

我們對美國加徵的關稅,我認為影響比較大的有幾類。第一類是大豆。美國有2.5萬個豆農,相關的配套服務、行銷人員8.5萬人,總共是11萬人。他們分佈在7個州。

去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140億美元,現在佔我們進口大豆的31%,這已經比我們前些年大大降低了。前些年從美國進口的大豆佔80%,後來佔到60%多,現在佔到31%,所以你也看到大豆進口在多元化。現在從巴西進口的大豆佔到我們的第一位。

我們現在對從美國進口大豆加徵25%的關稅,按照去年的船價,一噸大豆是3千美元,如果加徵關稅就是3750美元。但是它佔我們市場的31%,它還會對豆油、豆製品産生一些影響。但是按照它的比例來説,31%不會産生太大影響。

二,美國的大豆大部分是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只用於榨油,我認為對(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

大豆加徵關稅會對美國的豆農産生影響,美國很多豆農現在已經很恐慌了。恐慌不在於今天價格上漲,很多農民説害怕失去中國市場,因為中國市場佔美國豆農的出口比重已經達到60%,所以對他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對他的影響比對中國老百姓的影響大,他最擔心未來中國這個大的市場沒有了。美國農民都是農場主,是規模化種植,種了之後未來怎麼銷,銷向何方?

我覺得對這7個州的豆農影響是很大的。一個是現實的加價的影響,還有一個是未來的市場的消失。因為現在中國政府並沒有號召(不買美國大豆),這個貿易衝突剛一開始,大家就預測中國如果反制,肯定要有大豆,所以就自主自動增加了從巴西這些國家的進口,就減少了從美國進口。今年實際上從美國進口就已經減了26%,這也不是政府號召的,那個時候並沒有出臺反制措施,但是進口已經減少了。所以我覺得美國打這個貿易戰是十分不合算的,它一而再再而三地釋放對市場負面的預期,包括中國企業對它的負面預期,包括美國豆農對它的負面預期。

最後,我覺得對美國國內豆農的影響比較大,對我們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大。一個是它一噸漲了375美元,它可能不會一下子到産業鏈下游,再説到了産業鏈下游,平均到每公斤加工出來的油可能這個價格上上升不會太多。油在我們生活當中的用量是有限的,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我覺得就是汽車,對汽車加徵關稅也是25%。汽車裏面,2018年因為進口到中國的汽車主要是三家美國公司,包括福特、特斯拉、通用。這三家一年是50萬輛到60萬輛。我們中國現在汽車每年的生産和銷售都超過2500萬輛,所以從它的進口占整個市場的份額還不是特別大。我們給它加的價也是25%。對美國的汽車,原來我們是降低關稅,習主席在博鰲論壇講的,我們汽車(關稅)降到15%,按道理説這些汽車對中國的出口應該是增加的,因為它有競爭力,特斯拉每年出口到中國的是2萬輛汽車,但是加徵關稅以後,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會從15%上升到40%,所以每一輛汽車按計算來説加價比較大。

但是我認為汽車是可替代、可選擇的,高端的汽車也不光是通用、特斯拉、福特,歐洲也有很多高端的汽車。我們中國現在的汽車也在向産業鏈上游攀升。有些汽車也很不錯了,比如像吉利的沃爾沃,吉利入股的賓士等等,這也是高端車。

我覺得高端車是可替代的,不是唯美國汽車是高端,不進口你的汽車,我就沒有選擇了?所以,我覺得對美國進口汽車加關稅,對消費者影響也不大,我可以不買,進口商可以不進。對你加稅就影響了你的出口競爭力,並不是對我産生實質性的傷害。我頂多少了三個汽車品種的選擇,消費者如果加了關稅還特別喜歡你的車,就願意加幾萬塊錢買,這是消費者的選擇,市場的選擇。

第三,就是豬肉。中國是一個生産豬肉和消費豬肉的最大的國家。美國豬肉的出口去年也是140億,和大豆出口差不多。我們中國對豬肉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實際上美國豬肉最大的市場是中國。我覺得如果對豬肉進行反制,它每公斤從11塊多人民幣會漲到17.24元,一公斤會漲6塊多錢。

中國網:對於老百姓來説漲的幅度不小。

陳文玲:對啊,一斤可能漲3塊多錢。我覺得豬肉漲價的影響比較大。現在我們對豬肉還是需要進口。所以,我想跟老百姓關聯度特別大的,就是和愛吃豬肉的人關聯度比較大,可能從美國進口的豬肉會漲價。但是中國的豬肉生産價格不會漲,中國生産的豬肉還是佔90%以上,美國豬肉進口還是市場的補充。

我個人認為,總的來説,我們對於美國的反制,對於美國還是反制得比較有力,對美國生産者的影響,比對我們消費者影響要大。但是我也很同情美國的生産者,因為美國的生産者也很不容易,大豆生産一年辛辛苦苦,最後我們市場沒了,我對他們也很同情,我覺得他們不應該是美國政府的犧牲品。所以,美國政府實際上如果關心它的民眾,應該考慮這些生産者的利益,這才是真正為人民著想。

我想,下一步的貿易制裁,可能對我們影響比較大的就是美國的能源,我們第二批的制裁名單,我覺得最大的反制,就是對它的油氣産品。這個油氣産品制裁,我覺得會加價。現在油氣實際上也是市場多元化的,我們的油氣進口來源在國際上除了中東以外,現在包括中亞、西亞,包括南亞、俄羅斯,我們都有石油天然氣進口的渠道,也是可替代的。所以,我個人認為,貿易摩擦實際上讓兩個國家都有損失,美國的損失(説明)其實在制裁別人的時候就是在制裁自己。

我在7月7號看到格林斯潘在中國參加一個會議,格林斯潘作為美國非常資深的金融專家,也是美聯儲連續三屆的主席,他説的一個理論我還是非常贊成的。他説:貿易戰最終將由美國人民來買單。而且他説,如果你要打貿易戰,你用高額徵稅的辦法,最後這種徵稅肯定會轉嫁到本國國民身上,其實也會轉嫁到本國企業身上,企業加大成本。他覺得這種轉嫁將會抵消美國對企業減稅和美國現在經濟復蘇的好的趨勢,他説將會抵消掉。他認為這樣下去,對美國肯定是不看好的,而且對美國整個國民都是非常大的損失。所以,他認為你所徵的都是高額稅負,所謂稅負就是稅收的負擔,這種負擔最後是國民買單。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鄭亮 攝)

中國網:您認為中美雙方貿易摩擦今後會如何發展,又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

陳文玲:如果按照特朗普這麼任性,他在推特上説的,500億不行,如果中國態度不好,他要加徵1000億、2000億。2000億備選,如果還不行,3000億待定。他已經發出非常明確的信號。

但是我覺得特朗普在一定條件下會止步,會望而卻步。他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我認為美國的企業、美國的國民,在一開始非常支援他,包括兩黨非常支援他,認為他是對中國制裁,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是雙刃劍,在制裁別人的同時也是制裁了自己,“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社會會反彈。現在1100名經濟學家聯名寫信反對貿易戰,還有227個行業組織聯名反對貿易戰。我覺得現在的社會輿論也正在轉變。儘管特朗普民意測試,皮尤調研,包括蓋洛普調查,他的民意是上升的,但是所謂民意,有上升就有下降。

你現在覺得履行你競選總統的承諾,然後你做這些制裁很爽,美國再次強大指日可待,但是一旦沒有達到這個目標,一旦變成了負面的東西,一旦這個箭射傷自己,我覺得民意馬上會改變。民意就會變成批評你的非理性,批評你這種違背國際規則,現在就在批評。包括像格林斯潘這種平常不怎麼發言的人,現在也在批評;美國很多經濟學家、很多研究機構都在批評。我認為所謂民意一定會隨著你給國民帶來的好處、經濟收益,以及他這種感受在不斷地變化。這種情況會讓他止步,會讓他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段冰;攝像/後期:劉凱;攝影:鄭亮;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段冰;攝像/後期:劉凱;攝影:鄭亮;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