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井岡山中隊:井岡山精神傳承者
 
時間:2018年5月12日
嘉賓:全國人大代表、武警江西總隊吉安支隊井岡山中隊指導員 鄭浩   

       中國網:駐守在井岡山革命老區的武警江西總隊吉安支隊井岡山中隊組建於1959年,主要擔負看守執勤、處置突發事件和臨時警衛任務。中隊組建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13次,連續28年被評為“先進中隊”、“標兵中隊”,被武警部隊授予“井岡山模範中隊”榮譽稱號,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井岡山愛民模範中隊”榮譽稱號,黨支部被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軍先進基層黨組織”、“標兵黨支部”。涌現出十五大黨代表朱旺生、十七大黨代表賀志堅、十六屆團中央委員魏銀壽、“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提名獎徐雄偉、全國人大代表鄭浩等先進個人。

圖為鄭浩(中)與官兵一起學習討論。   攝影  周勇敢


中國網:習近平主席在視察井岡山時指出,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新的時代條件下,井岡山中隊的官兵是如何理解井岡山精神的內涵?他們又是如何踐行井岡山精神的呢?

鄭浩:兩年零四個月的艱苦卓絕的井岡山鬥爭,孕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是井岡山鬥爭時期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井岡山精神是黨和人民軍隊在改革、建設、發展當中孕育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我們中隊在踐行井岡山精神上,首先做到的是堅定官兵的理想和信念,堅持用紅色基因建隊育人。我們新兵下隊開展“五個一”活動,新兵下隊吃的第一頓飯是紅米飯、南瓜湯,第一次外出是參觀了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第一份禮物是“井岡山鬥爭故事集”,學的第一首歌是“紅色歌謠”,上的第一堂課是紅軍後代講優良傳統,以此來打下官兵兵之初的紅色基因。同時,我們常年開展著讀紅色書籍,唱紅色歌曲,講紅色故事,看紅色電影以及紅軍傳人的大討論的“五紅”系列活動,以此來奠定和鞏固官兵紅色傳人的思想根基。同時,我們在新兵下隊,老兵退伍,以及七一、八一等重要時節,組織官兵到紅色教育基地參觀踐學,接受傳統教育,以此來深化對優良傳統的認識。

在實事求是闖新路上,我們主要是立足中隊現有的條件,如何實現科技強勤以及實戰化訓練和建安、創安方面的一些工作。在實現科技強勤上,我們先後投入了52萬經費,建成了以指紋門禁、人臉識別、高壓靜電預警裝置等高科技執勤設施。在實戰化訓練方面,我們主要是立足中隊現有的環境,經常將部隊拉到大山林裏練體能、練技能、練戰術,來培養官兵的實戰化意識。同時,我們也積極協調地方真人CS俱樂部,協調他們的裝備,進行實戰訓練,增強官兵的戰鬥意識。在創安、建安方面我們主要是採取精細化管理,嚴格正規依法建隊,對官兵日常説的、做的、言行舉止,墻上挂的都一一明確標準,每個月定期召開安全巡視分會,自我剖析,召開群言堂集體進行創安。

在艱苦奮鬥攻難關上,首先我們要打牢官兵艱苦奮鬥的意識和思想認同,無論是新兵下隊還是有新同志調入,我們都會組織他們到八角樓學習一根燈芯的故事。在歷史的陳跡當中來學習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在中隊的各項工作、生活、訓練中堅持做到自己能動手做的堅決不花錢去做,自己能夠動手解決的,堅決不請外工來解決。大家到中隊可以看到,中隊官兵自己動手開闢了三畝半的菜地,也是中隊官兵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的見證。同時,我們中隊正在形成人人都有“兩把刷子”,人人都會“兩下子”,仍然堅持做到頭髮長了自己理,衣服破了自己縫。我們教育官兵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節約每一片紙,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滴水,在點點滴滴當中來培養官兵這種艱苦奮鬥,艱苦樸素的精神。

在依靠群眾求勝利方面,我們主要採取的是精準扶貧、義務勞動,以及在搶險救災當中打頭陣等各類方法來錘鍊部隊。精準扶貧上我們先後與黃坳村、與口前山村結對幫扶,與14戶藍卡用戶結成精準幫扶隊子。先後投入八萬餘元幫他們購買了豬苗、雞苗、鴨苗以及苗圃的種植來實現他們致富的目的,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同時,在義務勞動方面,我們經常參與義務獻血、義務植樹、義務清掃垃圾等各方面的義務勞動,在井岡山上也享有井岡山的“生力軍”,井岡山的“活血庫”等名稱。在搶險救災上我們主動請纓,每次參加任務之前,我們都會打出模範中隊隊旗來鼓勵官兵,在搶險救災當中展現中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良好形象,切實展示人民子弟兵在人民群眾危難時顯身手的良好形象。

中國網:武警井岡山中隊的榮譽室裏,有這樣三個老物件:縫紉機、修鞋機和理髮剪,這是該中隊的“三件寶”,凝聚著老一輩官兵艱苦奮鬥的底色。條件在改善,精神在傳承,中隊官兵將荒地開墾成耕種果蔬的豐收園,將泥塘改造成連通中隊和菜園的會師橋,將舊長廊美化成展示紅色文化的勵志廊,以此作為新時期的“三件寶”,見證官兵今日奮鬥的榮光。井岡山中隊的官兵是如何用“三件寶”來傳承井岡山精神呢?

鄭浩:井岡山中隊建隊以來一直都有一個傳家寶,就是老“三件寶”:縫紉機、理髮剪和補鞋機。當時建隊之初,我們官兵做到衣服破了自己縫,鞋子壞了自己補,頭髮長了自己理,這是一個堅持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的見證。雖然説這三件物品我們已經不再使用了,但是它見證了我們中隊發展的歷史,也激勵了我們一茬接一茬官兵繼續地去弘揚艱苦奮鬥的精神。進入新時期,我們立足現代的條件更好,硬體設施更加完善,如何去發揚井岡山精神呢?如何去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呢?我們做了思考,逐漸在實踐當中形成了新的“三件寶”:會師橋、勵志廊和豐收園。勵志廊主要展示的是新井岡精神的四塊內容,介紹了中隊建隊以來如何去傳承井岡山精神,給予了官兵如何在學習和踐行發揚井岡山精神的展示。豐收園就是中隊官兵自己動手開闢的三畝半菜地,這是中隊艱苦奮鬥更好的見證,也是對官兵優良作風的一種培養。會師橋主要是中隊現在、過去以及將來發展的見證,見證了官兵奮鬥的榮光,所以將它命名為新的“三件寶”。這兩個“三件寶”激勵了我們官兵如何把中隊建設推向一個新的臺階的一個激勵的載體。

中國網:作為駐守在這片紅色熱土的軍人,面對這份獨一無二的寶貴財富,武警井岡山中隊一茬接一茬的官兵傳承紅色基因,當好紅軍傳人,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強軍興軍路上,他們將如何繼續發揚井岡山精神?

 鄭浩:對於如何去傳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我們中隊官兵一致做到三點:學習、踐行、發揚。那麼如何去發揚?我們更多的思考是如何與時代特點相結合,與我們強軍目標相結合,特別是如何結合中隊的實際去傳承好井岡山精神。比如在堅定執著追理想上,我們不僅以“井岡山精神”作為助人育人的主課,我們把強軍思想的學習也作為經常性的主課來抓。並且中隊經過多年的總結,總結出了“六位一體”的學習方法,聲音、文字、圖像、音樂、氛圍、實踐等方面的融合。

在聲音、人物上,我們堅持每天早中晚聽15分鐘的習主席講話原聲,在每天晚飯前抽檢一名同志講“我理解習主席”的一句話,讓不絕於耳的聲浪當中加深官兵的記憶。在文字上,我們為每名官兵印製了“習主席在講話”的字帖,在練習字帖當中,讓官兵更好地去背記習主席講話。同時,我們經常開展手抄報展、心得體會展、字帖展,讓官兵在比學趕超的氛圍當中去增加對強軍思想學習內容的認同。在氛圍上,我們為每名官兵的床頭、衣櫃和學習桌上都做了一個小卡片,每個人寫我最喜愛習主席的一句話,便於他們平時的記憶,同時在中隊的燈箱、板報各類氛圍上也把強軍思想布入其中,在中間的大屏上也展示著諄諄習語,滾動播放習主席的講話,便於官兵去記憶.在歌曲上,我們以“做習主席好戰士”為引導,以強軍戰歌、士官組歌為主要內容,組織官兵在學唱當中去感悟強軍思想和強軍目標如何去踐行。在實踐上,我們定期開展紅色實踐活動,到井岡山教育基地開展愛民助民以及義務宣講等活動.

在如何實事求是闖新路上,我們堅持與當前的“網際網路+”思維”融入到中隊培養建設中來。比如政治教育思想,我們堅持以微視頻、微課堂等方式來拓展教育的內容,我們開展微信群推送理論文章、優良傳統,以及在艱苦奮鬥攻難關這方面我們爭取做到讓這種精神深入到每一名官兵的骨子裏自發地去踐行。

在依靠群眾求勝利上,我們希望每一茬官兵不僅在中隊能夠堅持愛民助民的好傳統,他們退伍之後仍然把這個好傳統帶回家,來影響周邊的同志。

對於如何去傳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中隊也一直在探索。井岡山精神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下一步我們也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繼續在弘揚井岡山精神上做出新的篇章,在新起點上做出新的功績。


(本期人員: 責編/文字/攝像/後期 裴希婷  主編 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 責編/文字/攝像/後期 裴希婷 主編 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