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8年5月4日-5日,作為北京大學建校120週年系列重要活動,“變與不變——120年來全球大學與世界文明”的“雙一流”建設國際研討會暨北京論壇(2018)成功舉行。44個國家和地區的261所大學校長和學者齊聚北京大學,深入剖析現代大學精神內涵,探討未來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方向。以北京大學校慶及研討會為契機,中國網《中國訪談》對香港城市大學榮休校長張信剛進行了專訪。
中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各位好,歡迎收看中國網《中國訪談》。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進入新時代,各項事業對高等教育優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那麼中國高校如何辦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對此我們採訪到了香港城市大學榮休校長張信剛。
香港城市大學榮休校長張信剛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專訪。(攝影/鄭亮)
中國網:張校長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採訪。您其實有很多身份的轉變,校長、記者、生物學家,您個人更喜歡自己的哪個身份呢?
張信剛:謝謝!我先是教授生物學工程好幾十年,後來做了工學院的院長,後來做了校長。因為我的工作是工科的,做校長的時候,我個人覺得一個大學不能夠只有理工,所以我就開始對人文學科進行推廣。當然一邊教一邊學,我素來對這個是有興趣的,所以這不叫做轉變,是一個演化。我沒有變,我還是工程師,但是逐漸拓廣了一點,(發生了)演變。我也很願意有這麼一個機會,這是難得的機會。
中國網:5月2號,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的時候説到,“國家一流,學術才能一流”。那您個人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呢?
張信剛:這句話是剛説的,這是第一次從你這裡聽説,但是據我理解,這當然是事實。比如説我能夠想到的,剛剛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英國人因為強大了,佔有印度,於是英國學者有機會到印度去考察不同的語言,才發現了現在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印歐語系。如果不是英國強大的話,英國學者再聰明,再能幹,再努力,關在英倫三島,他是沒辦法發現整個印歐語系的。現在印歐語系從孟加拉灣一直到愛爾蘭,好幾十個國家講的話基本是一個語系的,也就是在六七千年前是一樣的。那都是因為英國強大,英國的學術才容易強大。
可是我覺得作為一個學術界的人,或者從事教育的人,或者(開展)學術工作的人,應該也反過來想,因為學術進步了,國家因為學術的進步,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都有發展,國家才會一流。所以不能説自己等著,國家強了我才把學術做好,應該反過來説,我們把學術做好了,該做的做好了,社會的經濟、文化、科技就會發達,國家就會強大。
中國網:您之前也評價過一些世界機構,比如説《泰晤士時報》增刊對世界大學的排名。您説雖然他們有嚴肅的態度,但其實這樣的排名也存在天然的歧視。您認為評判一所大學的好壞又是什麼樣的標準?
張信剛:我過去曾經説過,因為他們找的評判員多半是英語世界來的,也不是説有意地偏心,但是他比較熟悉的是英語世界的學校。因此説英語的學校稍微佔點便宜,包括在香港的幾所院校,就是我自己做大學校長的學校都受到了影響。至於説怎麼樣才好呢?短期的一年一年地評,這個很難,恐怕是要由學術交流的人,由不同的教授們自己去評。這比他用一個硬的指標,比方説你有多少預算,你有多少研究生,研究生跟老師的比例是多少,這些硬的指標固然也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長期一點講,我很堅信一個事情,就是畢業生的成就。你這個學校不管是學士的、碩士的、博士的畢業生,加起來經過五六十年的階段,能夠對自己的社會,為整個人類的社會做出來新的貢獻,知識方面、事業方面等等。這個方面多的、佔比例高的,比方説畢業了三千人,其中一千人都能夠有傑出的成就,那這個學校就是一流。
中國網:在這樣的標準下,中國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是否還存在差距?如果有的話,差距又是什麼?
張信剛:現在不用我説,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同意,現在世界最強的大學應該是屬於英語國家的幾個大學,比如牛津、康橋、哈佛、耶魯。差距是一定有的,至於説有多少差距,這個也很難確定。但是有一點,我們假如相信在科學方面偏見比較少一點,科學方面比較客觀一點,那以你獲得的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生物醫學獎來算的話,那中國人所得到的獎項比這些國家,或者比我們的鄰國日本,甚至比我們的鄰國印度都要少,也就是説總體的貢獻還不夠,需要我們加把勁的。
香港城市大學榮休校長張信剛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攝影/鄭亮)
中國網:您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對世界各大高校都帶來了什麼樣的新契機呢?
張信剛:那要看學校在哪。如果是在所謂的“一帶一路”區域,我相信由於不同的國家都願意合作,合作的意願就會增高。大學本來就應該互相聯合的。且不講現在的“一帶一路”,古時候的絲綢之路,名為絲綢之路,是販賣絲綢進行貿易的,事實上從絲綢之路上過來的思想、文化更重要。比如説中國的佛教是從絲綢之路傳過來的,今天的蒙古文和滿文也是從絲綢之路傳過來的,中國的很多過去的技術,鑿井的技術、冶鐵的技術又傳到西邊去了,何況我們這裡還有別的東西。因此文化的交流,是絲綢之路或者是伴隨著貿易必然發生的事情。所以説人心相通,文化交流應該是“一帶一路”應有之意,並且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網: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下,中國高校和“一帶一路”區域大學會有怎樣更近一步的合作?
張信剛:自從有了“一帶一路”倡議,尤其是不同的國家也經常開會,“一帶一路”的論壇也在中國舉行,也在全世界各地都有舉行。上網查的話,“一帶一路”這四個字一定是最受歡迎的字。因此我相信不只是我們中國的大學,包括其他國家的大學,比方説哈薩克、緬甸這些和中國比較接近的鄰國,他們也會有意願,把他們相交的網路擴展出來。因此大家的合作會更容易,大家在互換資訊、互換人才方面更為容易。
中國網:您覺得要更加注重對學生哪些方面的培養呢?
張信剛:從對中國來講,當務之急是要培養更多的了解“一帶一路”各個地區和國家的語言、文化和歷史的人。説實話,我們中國過去的教科書也好,學校科系的設置也好,對於歐洲的小國家都有係,但是對亞洲和非洲的大國家都沒有係,語言也不會,所以首先是對語言、歷史和文化的認識。這個對中國院校來説是很大的挑戰了,比如説非洲東部那幾個國家的語言,比如斯瓦西裏語,中國真正懂斯瓦西裏語的人很少的。
中國網:您認為當代的從教者更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品德?
張信剛:為人師表這個事情是很大的。過去講孔子是為人師表,當然大家都知道常常引述的,韓愈《師説》裏有一句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我的理解應該是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世界觀,授業就是幫助學生取得一定的謀生技能,解惑就是幫助學生解答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間所發生的問題。這三個,傳道、授業、解惑都是老師應該做的事情,但這並不是説老師的品德必然就高於學生。韓愈也説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這是《師説》裏面另外一句話,因此我不覺得為人師表必然是老師超過學生。假如説老師的品德一定高過學生的話,那不就是代表我們整個社會的道德是在往下降嗎,一代不如一代嗎?所以我不是這樣認為,但是基本上一個老師應該有他的責任心,有他的專業知識,還有他對學生的愛護,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有年齡的差別,老師的社會經驗和人生經歷都比較多,所以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是同時的。
中國網:非常感謝張校長今天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杭舟;記者:唐靖初;攝像/後期:董超;攝影:鄭亮;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