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林業系統勞動模範劉子歷:植樹護林紮根林場37年

本期嘉賓

時間:2018年4月27日

嘉賓:全國林業系統勞動模範、廣西國有維都林場護林員 劉子歷

中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勞動者是美麗的!今年年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原國家林業局作出了表彰全國林業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授予等115名林業幹部職工“全國林業系統勞動模範”稱號,授予等113名林業幹部職工“全國林業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他們是一群美麗的人,是美麗中國的守望者。

“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到來,為紀念這個節日,讓更多的讀者了解這些先進模範的事跡,激勵所有的人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鬥,《中國訪談》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協助下,特別邀請了其中6位先進模範,其中有勞動模範,也有先進工作者,請他們來談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跟廣大網友交流自己的勞動感悟。

今天走進我們演播室的是廣西國有維都林場護林員劉子歷。劉老師,歡迎您做客我們的演播室。

全國林業系統勞動模範、廣西國有維都林場護林員劉子歷。(趙娜 攝)

劉子歷:各位網友大家好!

中國網:護林員這個工作崗位從字面來理解就是看護森林的人員,平時您的工作是什麼樣的,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劉子歷:平時我的工作是這樣的,護林員看似這個工作很簡單,但每天都是巡查林子,還要防火的,每天都走十幾公里的路。那時候交通不方便都是靠步行。每天早上太陽升起的時候都到森林裏去巡查了,分組去,不光是我一個人,是有很多人。

中國網:巡查需要帶一些工具嗎?需要做什麼準備呢?

劉子歷:巡查時背個水壺。

中國網:背個水壺在森林裏步行?

劉子歷:對,現在我們林場的林道林區都修有路了,可以騎車去了。

中國網:在路途中主要要發現哪些細微的變化呢?

劉子歷:在路途上主要是看有沒有火災隱患,有沒有人偷盜木材,都要查。近期,有時候到半路要停下,要走進裏面稍微深一點看,有沒有火災隱患,同時還有沒有人偷盜木材,一直做這種工作。

中國網:平時我們常見的一些火災隱患因素都有哪些?

劉子歷:火災的隱患因素,在八十年代的時候,當地農民的防火意識不強,一般亂起火。還有,那時候資源很少,他們需要柴火,燒煙什麼的,都是亂丟,後來就要進去給他們説,引導他們用火安全,跟他們做一個簡單的交流。

中國網:您是哪一年參加工作的?

劉子歷:我是1981年(參加工作)。

中國網:也就是在參加工作的時候就到了林場,到現在已經有37年的時間,真是不容易,能夠堅持一個工作沒有換過,堅持到現在。您初入林場等於是一個沒有任何技術的人?

劉子歷:是。

中國網:後來是怎麼學習的?我看資料,您後面還成為了技術能手?

劉子歷:因為我進林場種樹的時候也很肯幹很肯學,經常跟同事和技術員看一點造林知識,他們見我感興趣就給廠裏彙報,鼓勵我去學。後來廠裏面給我一兩年的時間去學,後來我就考了木材檢測證,開始去量木材了。那時候砍伐也很辛苦的。

中國網:從一名新手到技術能手這個過程困難嗎?

劉子歷:因為我文化低,我們學習的時候就要比別人加倍學習,所以感覺有點困難。

中國網:怎麼克服呢?

劉子歷:每天人家休息我就看書,還要問年輕人,還有他們中有經驗的老同志,領導再指導一下。

中國網:您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技術能手,您在技術方面的哪方面比較擅長呢?

劉子歷:在技術方面我是量樹,還有造林,還有地圖辨認、繪圖勾圖。

中國網:聽您的描述還是挺全面的。像您每天的森林巡查其實是比較枯燥和孤寂的,您每天走在森林裏是什麼樣的心理感受?

劉子歷:那時候,我們小的時候還是做工,就在林場,我們種的樹,走過去的地方都種了很多,對林場有一定的感情,因此就堅持到現在。

中國網:每天在這條路上是重復的過程,每天都在這條路上走。您感覺在這個巡查的過程中,最難受的是什麼?會不會感到很枯燥,好無聊,沒有意思?

劉子歷:有時候有,但有時候兩個同事在一起走,走累的時候,看到那種野菜摘一點,可以拿回去。

中國網:這一走是幾十年,也不是幾天的事,確實非常不容易。您在護林這麼長時間裏遇到過什麼危險沒?

劉子歷:有。有一次我巡查的時候,我們兩個同事巡查,走在路上,有一條蛇,剛剛太陽出來的時候它攔在路上了。後來我那個同事説不要打死,我就拿一個棍子壓它,它就跳起來了,差點被它咬到,我就怕了,我就跑,一直到現在我見了蛇都會跑。

中國網:像這樣的情況是每天都會出現嗎?

劉子歷:很少。

中國網:平時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危險性?

劉子歷:平時很少,就是現在下雨了路滑,早上去的時候騎車——現在有交通工具了,騎摩托車,但是萬一碰到大雨,下山的時候,有時候我們不想走那麼多,騎到陡一點的地方下來,路滑有點危險,我也摔過一次跤,但是傷口很大。

中國網:其實也是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危險系數沒有那麼大。在您從業這麼多年裏,有沒有一件事讓您特別難忘的?

劉子歷:我特別難忘的事情……

中國網:或者遇到的困難?

全國林業系統勞動模範廣西國有維都林場護林員劉子歷走進《中國訪談》直播間。(趙娜 攝)

劉子歷:在九十年代中旬最困難了,那時候林場幾個月發不出工資,很困難。因為我一家人和我老婆都在林場,後來很想放棄,有的老闆見我有檢測證,讓我跟他幹,而且待遇要比林場高,他也按時發工資,我有點動搖。後來我想到我一家人都是林場養育的,我從越南回來的時候祖國收留了我,不容易。而且像我沒有文化,這樣的人有這樣的生活就不錯了。後來我們兩個人都是在林場,我老婆也很鼓勵我,所以,我們堅持下去了,咬咬牙就過了,現在我們生活也很好。

中國網:其實當時有那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因為人需要活,而且您還要扛起一個家庭的責任。當時是怎麼度過這一段艱難的日子呢?

劉子歷:當時工資兩三個月不發,林場也考慮到職工的生活,我們夫妻倆只發一個人的工資,留一個人的,基本上夠生活,可能也不夠,但是我們再節省一下,就是發點錢買點米,買點肉而已,菜都是自己種,所以,我們就這樣熬過來的。

中國網:僅夠維持生活而已,一直到今天,37年真的不容易,是一種什麼精神能夠支援你走到今天?

劉子歷:這種精神就是我對林場好像有一種歸屬感,因為在這裡一家人有這一份感情,所以放棄好像有點捨不得,就這樣一直堅持。特別是現在,在那裏慣了,現在想回家睡都睡不著,在林場還是睡得著的。

中國網:其實還是用一個字來概括您剛才的話,就是家的觀念,家的精神,家的情懷,支援您走到今天。其實,最初在林場工作,起初進入職場的時候,您可能是需要伐木,一邊伐木一邊植樹?

劉子歷:那時候伐木是這樣的,有一幫工人專門伐木,我專門去挖坑,把那個山煉好了,搞乾淨了,那時候開始不習慣,我們每天挖200多個坑,後來我們做了一年多,都是一天挖了400多個坑,每天種松樹,一天都能種500多棵樹左右。

中國網:那就是從早到晚沒有休息的時間?

劉子歷:我原來是農民,老婆也是,所以我們有這種吃苦耐勞的習慣。

中國網:您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從最初林場到現在,那塊的生活環境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剛到那裏是什麼樣的景象?

劉子歷:我們剛進林場的時候就是把荒山變成綠林,到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們就培養了經濟林和商品用材林,林場獲取了蠻多的收入,促進了林場的發展。特別在21世紀,我們林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現在我們林場為了拓展經濟,大力發展花卉等林下經濟。

中國網:現在看林場是什麼樣的景象和畫面?

劉子歷:原來林場是以砍樹為主,現在是多種方式共存的模式。

中國網:這樣的變化是您和您的同事辛苦努力換來的,所以國家現在授予您勞動模範的榮譽,您怎麼看待這個榮譽?

劉子歷:其實我就是個種樹的人,37年來就是反反覆復做這種工作。國家,林業系統給了我這個榮譽,其實我也感到很平常,我一直告誡自己,獲得這個榮譽,雖然很激動,但我告誡自己要有一顆平常心,正確對待這個榮譽。

中國網:當您看到身邊的環境越來越好,您種的樹木越來越多,滿山的綠,您心裏是什麼樣的感受和想法?

劉子歷:我感到很自豪,因為這麼多年的努力,我們種了生態林,以前種的松樹現在保留下來,都有8立方米一畝,還有生態林也長得很好,我也拍了圖片。生態林示範點都是我們黨員種的,作為示範,我感覺很有成績。

中國網:您雖然説自己平凡,但您做的事一點兒都不平凡。現在大部分人做的事都沒有您做得好,也希望您在自己的崗位上,以後為美麗中國和生態環境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感謝劉子歷老師今天做客我們的演播室,同時感謝各位網友收看,再見!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段冰;攝像:董超;後期:劉凱;攝影:趙娜;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全國林業系統勞動模範劉子歷:植樹護林紮根林場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