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合作"中國年” 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良性變革
 
時間:2017年9月1日
嘉賓:沈逸 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網:2006年,金磚機制建立,金磚國家相互支援、團結合作。十年來,金磚國家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已發展成為具有重要影響的國際機制。金磚五國間的合作不僅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互利合作樹立了典範,也極大推動了全球治理體系的改善。過去的十年,金磚國家在在政治、經濟、人文等諸多領域有哪些成果?新的“黃金十年”,將迎來哪些機遇和挑戰?近日,在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現場,中國網記者就此專訪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

中國網:在各成員國共同努力下,金磚國家合作成功走過了第一個十年。中國接棒金磚國家合作也是紮根于前面十年的戰略和務實合作,過去十年的成果和經驗,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有哪些亮點?

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接受中國網專訪 攝影/董寧
 


沈逸:今年是金磚新的十年的起點。那麼過去經過十年左右的發展,金磚完成了的最大的一項工作,就是從一個自發的概念走向自覺。它主要表現在,首先清晰了自身的定位,定位把自己從一個經濟和金融的標簽,轉化成一個全球治理新的動力和樞紐的來源。

第二,它現在找準了自己特殊的發揮功能的領域。這個領域就是成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間的一個橋梁。王毅外長講到了要構建新型的南南合作的平臺,這個世界不是只有南方國家,也不是只有北方國家,這個世界最終需要南方國家和北方國家之間的協調和有機地融合,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那麼金磚國家它既了解南方國家、發展中國家切實的關切,它自身又探索出了一些不同於傳統發達國家走向發達的那些道路和模式。那麼通過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發揮積極地這樣一種聯動和互動的作用,它可以確保説整合新興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的需求,然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做出一種良性的變革,而且它做了很多嘗試。

資料:2009年6月16日, “金磚四國”峰會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這是“金磚四國”的首次峰會。早期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聚焦于金磚國家內部的經濟和經貿問題,之後逐漸開始探討全球經濟治理、全球安全以及非傳統安全包括恐怖主義、氣侯變化等問題。金磚國家形成了獨特的金磚模式,成為國際組織的一種新模型,它沒有確定的組織,更像是一個不停省長的國際機制的集合。

除了領導人會晤之外我們有很多側邊會,每一個側邊會就代表了一個務實合作的領域。金磚的合作就是領導人確保整個的大的戰略方向和總體的溝通和協調,在大政方針總攬全局,這是戰略領導人所應該做的事情。然後金磚國家在互相的碰撞溝通當中形成具體的務實領域,這個務實領域以相關的職能部門領導人的側邊峰會側邊會的形式,然後我們就看金磚像一個生長的動態的體系,我説叫枝繁葉茂主幹非常的粗壯,然後長出了很多的枝椏,每一根樹枝上都是一個具體的合作成果。

第三,金磚過去幾年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或者最具象徵意義的成果當然就是金磚銀行。金磚銀行直接把目標指向了全球治理體系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為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提供他們必須的關鍵基礎設施的經濟和金融的支援。這是傳統的西方商業資本不願意承擔的,以及説實話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不太想承擔的一件事情。因為做這種東西的話它必須真的去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切身利益,它必須去做一些在傳統西方經濟理性看來不理性的,就是利他主義的事情。但是從長遠來看除非能夠完成這些需求,把發展中國家發展的短板給補上,否則整個世界體系是沒有辦法發展的。所以從這些方面來看,過去金磚用了十年時間一路走來,逐漸擺脫了高盛作為銷售金融産品的一個噱頭的這麼一個身份,變成了全球治理體系當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應該説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資料: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於2017年9月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正式拉開金磚國家“中國年”的大幕。10年來,金磚國家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比重從12%上升到23%,貿易總額比重從11%上升到16%,對外投資比重從7%上升到1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金磚國家已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作為金磚國家中經濟體量最大的一個,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獨特性。

中國網:“中國年”的主題被確定為“深化金磚夥伴關係,開闢更加光明未來”,傳達了中國願意與各新興大國、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社會分享發展經驗的聲音。在您看來,有哪些中國經驗是值得分享和借鑒的?

沈逸:第一,中國的經驗,中國的道路,以什麼樣的方式,去通過什麼樣的機制讓其他國家去借鑒。在這邊需要説明的是,在中間必須注意不能重復美國的方式或者説西方的模式,或者説是之前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就是強勢的、自我模式的外部複製和輸出。中國的經驗最大的一條經驗,如果具有普世性的話,就是説每個國家要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也就是説這個話更直白一點説,別的國家可能很難從中國找到一條它可以照搬的,完全複製的這麼一條所謂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因為中國是一個很獨特的個體。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金磚當中中國能夠做出最大的貢獻就是強調各個國家,應該有勇氣去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發展需求的獨特的模式和道路,而不是簡單地去複製或者照搬,任何一個意義上的先發國家或者説成功國家的經驗。

因為這可能是一句,就是通俗地説就是正確的廢話,但是它很不容易做到。在國際體系當中,有無數的歷史證明,相當多的歐美發達國家當它自身取得成功的時候,它關注的其實不是把自己的成功經驗複製給別人,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用自己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的為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第二件事情就是,金磚的經驗和模式就是一個新興大國如何成為一個負責任的,真正能夠為其他國家去考慮的這樣一個國家,兼顧自身利益和他國的需求,用我們總書記的話來説歡迎其他國家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列車。中國的經驗在於更重要的一點是指出,傳統意義上的西方經濟學對今天世界所能夠做出的理論貢獻和指導意義正在急速地遞減,它的創新力,它的解釋力,出現了很大的摩擦和很大的不足。中國的任務是你能不能提出一個,你在指出它的缺陷之後,提煉出一套你的理論體系,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解釋,並且指明可能的解決方案。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獨立、自主、開放、共用、共贏、共治是中國可以提供給其他國家借鑒和參考的東西。金磚內部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類似的經驗,因為組成金磚的這五個國家都挺獨特的,他們每一個都是一個獨特的類別,在自身發展的過程當中,他們也都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就是要去提煉自己的模式,然後形成一種有效的機制。這種機制是讓不同模式之間能夠處於一種良性的溝通和互動的狀態,確保能夠互相借鑒,共同發展。

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接受中國網專訪 攝影/董寧


資料:2015年,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由“金磚五國”(BRICS)一一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共同出資設立,旨在為成員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項目提供資金支援。兩年間,金磚銀行機制進一步完善、發放7筆貸款、獲得3A級債券評級等,都標誌著新興市場合作“黃金時代”的開發機構正不斷成熟。當前,全球經濟正同步復蘇,但進程仍然較為緩慢,金磚國家通過成立金磚銀行、應急儲備安排等務實合作,抱團取暖,發揮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

中國網:金磚國家在機制化建設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嘗試,尤其是以金磚開發銀行及應急儲備安排為代表的機制創新對全球治理變革具有重要影響。未來如何提高新興經濟體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通過全球治理平臺,金磚國家將如何影響世界?

沈逸:首先,就是新興國家應該在全球治理當中進行更加有效的協調。金磚已經在做這樣的事情,我們形成一個金磚的聲音。金磚的聲音之後我們可以形成一致的立場,一致的立場在很多問題的重大決策上我們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影響力。比如説就是因為有中國、俄羅斯為代表的金磚國家、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努力,我們阻斷了西方大國在敘利亞重復利比亞軍事干涉的這樣一種企圖,而且由此對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貢獻。 那麼要提升發展中國家或者説新興大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這個話語權,它不是單一的一項工作,它需要在全球治理相關的各個層面,從機制層面,從組織層面,從議題層面都做出相應的努力。

其中一種可行的模式,就是像中國組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我們組建金磚銀行一樣,新興大國、發展中國家有了足夠的實力之後我不是另起爐灶,我在現有遊戲規則內提供多一個選項。

對於今天的發展中國家來説,有金磚銀行和沒金磚銀行的區別,不是説金磚銀行能夠給它多少錢,而是説有了金磚銀行之後,這些發展中國家再去跟世行、跟IMF、跟西方發達國家就發展援助問題進行討價還價的時候,它多了一個籌碼,你不給我,或者你的條件過於苛刻,我找它們去。隨著新興國家自己能力的上升,這種籌碼會越來越大,這種籌碼越來越大,變得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就會自發地形成提升。今天我們的全球治理體系是不完善的,朝著一個能更多地體現新興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訴求的方向做良性的變革,這是金磚可以做出的最大貢獻。

中國網:結合當前形勢,在第二個十年,金磚國家的合作與發展將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沈逸: 第一個當然大家可能會關注的是就是金磚國家成員之間,説得更直白一點,中國和印度怎麼樣去解決它們之間面臨的一些分歧和矛盾。

中國在解決這種問題的能力上有著長足的進步,在中國的外交史上從來不乏這樣的案例。20世紀70年代,當我們處在“文革”幾乎是最高潮的時候,我們實現了中美關係的和解。尼克松訪問中國的時候,毛澤東對它説台灣為小,世界為大,這就是戰略格局和眼光。

同樣的今天對於中國來説,中方第一方面堅定地施加了壓力,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守住了自己的底線。第二,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在大和小之間做好了一個很均衡的考慮,這就是國家能力。

第二點,金磚的共同利益,金磚的務實合作要進一步的加速,每個人都是理性的,國家尤其如此。金磚國家之所以能夠聚在一起,不是因為高盛公司提了什麼東西,是因為大家都有需求,鞏固這種需求,讓大家能夠從中找到各自所需要的東西,把它生長和建設起來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自信。這裡面的自信尤其是研究金磚的或者從事國際關係相關研究的研究者要有充分的自信,西方人是不可能對金磚唱讚歌的,高盛在發明瞭金磚之後極力限制金磚這個概念的擴散,甚至希望解構這個金磚,高盛的金磚已經死了,2014年前後高盛當時為了賣金磚而成立的金磚基金項目已經關閉了,它結束了。

最後一個就是金磚要在對於全球議題的關注,它的廣度和它的深度之間做好取捨和平衡,到目前為止無論新興大國、發展中國家,就是包括中國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我們能夠實際用於支配的資源仍然是有限的。我們必須聚焦于那些值得聚焦的問題。如何在金磚蓬勃發展的時候,能夠聚焦、能夠比較紮實的走出一些步子。比如説除了前面講的銀行和應急外匯儲備以外,能不能夠把現在正在做的大學聯盟、網路大學以暑期班為代表的教育領域的務實合作落地,進一步夯實;比如説能不能夠在金磚框架或者説平臺上,建立一個國際評級機構,為發展中國家、為新興大國提供一套新的準確認識自身發展程度和面臨問題的標準;比如説在農業領域,能不能夠開展更進一步的務實的合作。現在金磚國家農業部長會議其實在農業、糧食、種子各方面的合作已經非常成熟了,進一步的落地確保這些成果不僅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而且能夠讓每個人,能夠具體地感受到名為金磚的這種合作機制的蓬勃的力量和它的成長,以及對自己的收益。

(主持/責編:佟靜 攝像/後期:劉凱 圖片:董寧 節目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 中國網
(本期人員—主持/責編:佟靜 攝像/後期:劉凱 圖片:董寧 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