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傳播助力“一帶一路”
 
嘉賓:高宏存 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蘆書峰 星期六茶會創始人
時間:2017年5月18日16:00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中國茶作為在古絲綢之路時就開始流通的重要商品,對文化交流和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説,茶和茶文化已成為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橋梁和紐帶。在剛剛閉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也取得了新進展。那麼“一帶一路”的文化傳播,尤其是與茶文化相關的國際交流,會迎來哪些新機遇呢?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宏存、星期六茶會創始人蘆書峰就“一帶一路”上的文化交流傳播,尤其是茶文化的傳播進行探討。

高教授您好,感謝作客中國訪談。

高宏存:主持人您好,各位網友好。

中國網:蘆先生好。

蘆書峰: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

高宏存教授和蘆書峰先生做客中國訪談節目。


中國網: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指出了用四個詞來表述“一帶一路”,即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在“互學互鑒”的闡述當中,習近平主席也是指出了古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也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請問高教授您怎麼看待這個提法呢?

高宏存: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當中,有多條歷史性的通道或者線路,它成為我們文明發展過程當中不同文明之間交匯的重要通道,比如説古絲綢之路。我們的古絲綢之路它實際上開始於1000多年前,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開始,是比較有明確的歷史記載。一直到後來的1000多年的歷史過程當中,這是一條綿延不絕的商貿往來乃至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前幾年我們國家和中亞兩個國家一起,把絲綢之路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産,當然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時候,它也是作為歷史線路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

雖然這種歷史線路在過去一開始主要伴隨著商貿往來,不同國家之間貿易上的溝通,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自自然然包含著不同的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上的交流和合作。以絲綢之路為例,習總書記為什麼説它也是知識交流之路,這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説首先按照季羨林當年曾經説過的觀點,在我們中華文明成長髮展的歷史長河中,有三次非常大的引入,第一次引入就是東漢末年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在我們國家生根發芽結果形成中國的禪宗,佛教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文化當中重要組成部分,它就是通過這條絲綢之路傳播過來的,其中在這個過程當中,特別是在唐代有非常有名的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包含寫作《佛國記》那位中國人也是這樣,從魏晉時期通過絲綢之路到今天的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等等這些國家去,主要是通過陸路把佛教文化引入中國,這是非常典型的個案。同時,不僅它影響了中國,我們把外來的文化通過絲綢之路引入到中國來,同時中國的文化也通過這條通道帶到國外。也就是説絲綢之路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不僅僅是一個貿易的通道,更是知識交流、文化匯集交融的通道。

中國網:可以説知識交流也是絲綢之路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蘆先生您作為茶知識、茶文化的專家,能不能跟我們講述一下中外茶文化的差異,包括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哪些特殊的茶文化呢?

蘆書峰:在對茶的研究以及對茶文化探索過程當中,我就發現了一個現象,全世界關於茶文化方面,最重要的是殊途同歸,就是全部源自中國,因為中國自從有茶這個商品開始,一直到後來形成文化傳播的過程,每個國家的特色都是代表著我們中華茶道文化的特色,比如説像日本的茶文化在我的觀念裏,我對它是接納和包容的態度,我也不能説它的文化有多好,也不能説它的文化不好,我只能講日本這個民族懂得對文化的珍惜。過去我們中國的茶文化是通過“一帶一路”傳播到日本,但是日本是物以稀為貴,他們對文化的接納包括對文化精髓的追求是孜孜不倦,千年以來他們一直保持這個文化的特色。當然這裡還包括了像英國的茶文化,新加坡的茶文化,南韓的茶文化,他們的茶文化的傳播和傳遞都是源自於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體系。這裡邊有比較特色的像英國是把茶文化當成了生活方式,它是有一種社會的比較高等的生活方式,後來把它變成時尚,變成一種潮流,變成一種風靡全球對茶的品飲模式,所以英國人反而把茶文化生活化,發揚光大。南韓的文化,也是當時傳到南韓之後,對茶文化進行了追溯,一個保留,一個傳承,恰恰像咱們中國來講,為什麼這個文化在國外相反能夠有很好的特色,我的感悟就是物以稀為貴,特別作為文化,它涉及到的是精神的傳承,涉及到是塑造民族的內在力量的根源,所以剛才談到的日本也好,南韓也好,包括新加坡、英國等等,就是因為他對這方面的渴望和追求,這個東西傳過去他會小心翼翼地呵護起來,保護起來。但是中國源自幾千年的文化,特別是茶文化,從南北朝,兩晉時代,一直到南宋元明清源源不斷這麼長幾千年文化脈絡延伸的過程中,我們平常的人已經對所謂的文化變成意識文化,變成基因文化,他已經不會在意這些東西,恰恰當我們不在意的時候,很容易形成文化的空白,文化的缺失,就跟燈下黑的道理是一樣的。很多人在風景很美的地方生活,生長在這裡,但是這個風景從來沒去過,遠遠看一下,他覺得我擁有它,我隨時可以唾手可得,但是恰恰就是因為我們有了這種觀念,我們沒有辦法深入地去了解這個文化和知識。

在“一帶一路”過程中,作為我們來講,文化的差異,從我的感覺上,我們擁有它,其實我們恰恰需要去珍惜它,保護它,去傳播,喚醒和發揚。

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宏存(左)、星期六茶會創始人蘆書峰(右)


中國網:蘆先生説得非常好,茶文化在中國歷史非常悠久,我們作為發源地之一,可能恰恰在文化保護和傳承上做得還不太夠,還有很多路要走,所以下一步在“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當中,我們還可以更加重視對茶文化的培養和發展。

高宏存:我補充一下,前面講的內容是第一個層次,還有一個層次。剛才談到了古絲綢之路,談到了季羨林講的三次引入的第一次。還有另外一個層次,剛才蘆先生也談到了,比如中國的文化傳播到日本,實際上體現的是古絲綢之路,今天為什麼不提古絲綢之路,今天提“一帶一路”。習總書記從2013年談這個問題,只是借用了這樣的文化符號。剛才盧先生講的中國的文化影響了日本、南韓甚至東南亞其他國家等等,包含近代以來,也影響西方,體現了另外一個方面,在這種交流過程當中,我們對別的國家,別的國家的文化,包含茶文化,日本的茶道它的影響又是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不僅吸收別人通過這樣的交流,而且我們還會給別人帶去有營養的文明成果。

中國網:是互通有無的過程。

高宏存:所以交流互鑒,能夠把雙方之間互動的關係也説得很清楚。

中國網:這也是國與國之間民間交流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國家也是鼓勵在文化、衛生包括民間交流領域開展廣泛的合作,我們也了解到很多地方政府也都設立了絲綢之路獎學金,鼓勵國際的文教交流。我們了解到蘆先生您是開辦很多次國際茶會,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具體情況,辦這個茶會的具體初衷是什麼呢?

蘆書峰:我們當初辦這個茶會的初衷也是覺得中國的茶和中國的文化,國家是有國界的,文化是沒有國界的。最重要文化不是屬於哪個國家的,它是屬於人類共同的財富。作為茶文化這方面,恰恰又是一個能夠連接物質和精神雙重層面的很神奇的商品,通過這個商品的品鑒和感受,進而連接每個人內在心靈的感悟。這個世界很多的東西都是由我們頭腦創造出來的,但是對我們心靈層面,很多人就是覺得有,文化最重要的缺失在於他認為他有他就開始不珍惜了,後來我們在做茶的品鑒交流,因為我們茶友層面也涉及很廣,有政商名流,也有專家學者教授,也有一些對茶的愛好者,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説在各行各業以及在自己的生活、家庭、學習中間,很難去用心感知和處理很多事情,所以我們人很多時候是缺失了一種接納性,一種包容性和一種允許,太多時候是我們不允許,我們設定了很多框框架構,包括我們要走出去辦國際茶會的原因,也是這樣。

這個世界還是因為國界的原因,讓我們産生一種隔閡。最有趣是去歐洲比利時辦茶會的過程,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後來在於分享的時候,有的茶友説歐洲人在歧視我們,我説不對呀,我帶的人從頭到尾,走過去,所有看到的西方朋友,看到歐洲人,對我們都是非常熱情,甚至他們跑過來問我,這個路怎麼走,這個路怎麼走,我雖然不知道,但是我也去耐心地跟他講這個怎麼走,我們走到任何一個地方,我們收穫的都是“你好”、“謝謝你”,因為他跟我講hello,我跟他講你好,他跟我著我重復你好,他講thank you,我跟他講謝謝你。我們中間這種互動通過很簡單的問候,讓我們感覺到每個人的心與心的交融和連接,這种太好玩了。但是過去,我們沒有用茶文化連接,我們出去會有很多的界限,很多的防備之心,很多的不安全感,真的喝完茶之後,發現我們心裏想看到什麼,結果自然就來了。所以走了這麼多國家和地區,這個茶文化,我們應該走出去。

中國網:讓外面的世界了解中國的茶文化,茶文化等於搭建了很好的橋梁和平臺文化,讓茶文化通過這些路徑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高教授,您認為蘆先生舉辦這些國際性的茶會,對於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對國際的文教交流有哪些促進作用呢?

高宏存:首先我覺得通過以開茶會的形式和其他國家的人民做交流,這是非常好的一種形式。我們也知道WHO就曾經把茶列為最健康的飲品之一,排在前幾位。中國可能年輕人比較喜歡喝咖啡,比較有時尚感,據調查年齡大一點的人可能還是更喜歡喝茶,這與我們的文化傳統肯定有一定的關係。我想説的第一個意思,首先茶是可以作為我們和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人進行交流的載體,尤其是對喜歡喝茶的這些民族、國家。尤其是東亞這些國家,像日本、南韓、斯里蘭卡等等國家肯定是可以。

另外一方面,我們現在就茶的消費,中國人的每人平均茶的消費與英國人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我看到的資料説,英國人一年平均消費茶大概是三公斤,我們中國人消費的茶大概還不到半公斤。我們可以運用它,不管是東方國家,儒學文化像日韓,還有東南亞像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等這些南亞的國家,乃至西方國家也一樣,也可以把它作為一種載體進行交流,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蘆先生是以商會的形式,以一個企業的形式組織這些茶人到國外去,和大家交流。這種交流的形式非常好。我們國家每年和國外政府簽訂的中外之間的文化交流方面的項目,包含和一些國際組織,和國外的政府,一共有800多個項目,但是我們都知道政府做的項目是一個方面,要真正開展和國外之間的交流,還應該政府引導更多的主體,應該讓民間力量,像蘆先生這樣的單位作為企業,作為商會走出去,和大家交流,這應該是最重要的形式,也應該成為我們在“一帶一路”,和不同國家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中,採用的主要形式。又不需要我們政府掏錢,政府不需要花公共財政的錢,企業又做了他們的事情,應該是一舉多得,這是第二個層次的事情,主要從主體的角度。

第三個層次,因為我們茶和葡萄酒一樣,是帶動性很強的載體,比如説中國過去講絲綢之路,一方面是路上絲綢之路,我們中部地區,從河西走廊,到中亞地區,一直通到歐洲。還有一條叫香料之道或者海上絲綢之路,其實也可以稱為茶道。我們到歐洲的茶道主要是通過海上這條通道,這是一條主要的通道,也就是今天講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茶同時出去的還有瓷器,我們喜歡喝茶的人知道有各種皿器,比如今天品茶的茶杯,還有聞香杯都是精美的皿器,我們説這種精美的皿器與茶最直接關聯的,可以説是工藝品,你也可以説是一般的皿器。還有很多,第三個層次一個很大的促進,將來與茶相關聯的一系列文化産品都可以通過交流當中很好的傳播帶動著出去。我想像蘆先生他們以社會力量海外搞的茶會,應該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而且成為未來真正讓茶文化,讓更多的外國朋友了解、學習的一種最重要的方式。

嘉賓就茶文化傳播如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進行深入交流。


中國網:在這當中就是政府發揮政策引領和平臺搭建的作用,來吸引號召更多的商業力量、社會力量參與進來。目前“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堅實的步伐,剛剛閉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主席也是對這次峰會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其中一條要將“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用好歷史文化遺産,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旅遊産品和遺産保護。高教授,您認為在習主席這段表述當中,哪些方面可以和我們茶文化相結合的呢?

高宏存:先説大一點的概念,過去我們談發源於或者依託于古絲綢之路這條文明之路,乃至於到今天我們提出來“一帶一路”,它不僅僅是商貿的通道,文明的交匯、知識互鑒的通道,很重要的一點它還是民族融合的通道。五代時期這條路就已經非常繁華,在好多中亞國家乃至於來自於西亞地區的人到了我們中國,好多人到後來就在中國定居了,比如説在五代時期就出現過波斯土著,就相當於今天我們説伊朗人到了中國成了土著了,今天阿拉伯國家也有土著,五代時期根據歷史記載就有這些外來移民,相當於今天獲得了永久居留權,他參加高考,考上了我們的進士,這是有歷史記載的。後來這一部分人就留在這裡,和我們融合,通婚,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比如説我們講今天的回族,我們國家56個民族當中,回族就可以説是古絲綢之路,通過外來民族的涌入,實現成為今天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一個很典型的體現。回族相當於阿拉伯人到中國土著化了,説漢語,不會説阿拉伯語,但是實際上他是黃皮膚完全是中國人,通過婚姻融合等等。我想這是一個層次,這個層次很重要,今天在談“一帶一路”,習總書記把它談到幾個特點的時候,首先是談合作、和平之路,這是從大的方面講,我想談的,它對我們民族融合等等發展巨大的推進作用。

具體到茶,除了剛才講到的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我們還有一條道路,具體到茶也有一條萬里茶道,這個萬里茶道就相當於從我們今天的武夷山出發,經過江西,進入湖南、湖北、山西,最後進入內蒙古到了外蒙古的烏蘭巴托,從這裡繼續往北,到了今天的聖彼得堡、莫斯科等等,再往歐洲傳播。萬里茶道沿線有40多個城市,據我所知現在有不同的國家也在倡議,甚至把萬里茶道要申請世界文化遺産。我舉這個萬里茶道的例子恰恰是想説明茶能夠在利用文化遺産來進一步推進中外之間交流,那是最直接的發揮作用的方式。

中國網:高教授跟我們分享很多和茶文化相關的有趣的歷史典故了。蘆先生,您作為茶文化具體的踐行者和推廣者,下一步您有怎樣的計劃或者説怎樣的目標呢?

蘆書峰:剛才有講到我是星期六茶會的創始人,我也是把中華茶道生活化的東西我把它做了一些總結。文化這個概念和文化交融層面,有很多的面是衝突的,理念的不同,和對文化的理解認知不同,包括風俗習慣,包括很多的東西是很難達到共融、包容乃至共通的點,茶文化恰恰具備了它能夠包容、接納各個種族,各個膚色,各種語言,它不需要通過語言的交流,它是通過人心與心的交流,所以在茶文化方面,我就感覺到茶文化是一種分享理念,而不是一種要跟別人形成你要必須認可我,認知我的,他是一個用茶文化,通過品茶,通過感受,讓每個人反而明心見性自己的文化和人類共同成長髮展的重要性。所以我覺得茶文化真的是非常偉大的文化。

中國網:它是開放的,非常具有包容性。

蘆書峰:這是我為它著迷,為它癡迷的原因,放下一切發展茶文化,傳承茶文化,來推廣茶文化。就跟我這個星期六茶會,星期六茶會到底是什麼,我為什麼要創建這個文化?單純把它當做商業很難做,你再把它當做文化來研究,有脫離了現實和生活,很難説把這個文化變成生活化,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就結合過去對茶文化的研究包括對品鑒的過程,我就總結出來我把它定為星期六這一天,我也是有想法,因為星期六它可以作為大家整整忙了一個星期,扮演各種角色,終於説星期六可以放假,可以做自己,但僅僅是放假在家裏休閒,甚至出去娛樂,它還不足以真的讓我們快速地恢復,快速地能夠形成對下一週工作的狀態以及心理狀態以及創作的激情,其實品茶過程中會産生激情,以前喝茶過程中,有人喝著喝著坐著哈哈就笑了,有人喝著喝著眼淚就流下來了,他的情感和他的生活是需要通過一種方式來分享出來,不管是什麼狀態,好的,不好的,分享出來,他會變成我們一种經驗,變成我們大家共同的共識,所以我們來推廣星期六茶會。

習主席在講我們中國的富強和中國的崛起要真正服務人類世界,我個人的理解,中國真正的崛起和強大,它是在分享文化意識,因為只有文化,才能消除所有的隔閡,只有文化的交流,才能消除掉所有的不理解,甚至是文化的統一能夠拿掉我們太多的權力和控制力以及對世界的和平貢獻,茶文化非常地有遠大的空間。

中國網:可以説茶文化的分享和傳播不僅僅是為我們生活,為我們精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這背後的相關文化産業也是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本次“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專門提到了中國將從2018年開始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請問一下高教授,您認為國家層面的舉措,對我國文化産業的發展尤其茶文化産業的發展會帶來怎樣的機遇呢?

高宏存:作為長期研究文化産業的工作者,在我參與我們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文化産業規劃過程當中,我們都非常注重國際文化貿易的載體平臺建設,比如説國家級的展會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形式,最近還在開幕沒有結束的深圳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包含北京市的每年10月份舉行的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等等,這都是國家級的重要的文化産業交流平臺。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主旨演講當中提到了我們從明年開始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我想這一次雖然稱之為國際進口博覽會,但實際上它也是以另外的形式為我們文化産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載體,應該説對於從事文化産業研究還是具體做文化産業的人都應該是感到興奮的事情,又提供了國際級的載體,當然這個舞臺是在我們國家,匯集了世界各地的相關産業,肯定也有很多文化産業乃至於創意産業的産品載體。我們國家通常情況下這種展會也會有我們的展區,雖然在中國舉行國際進口博覽會,也會有中國的相關展區,這裡當然可以包含我們茶文化産業的相關産品,關鍵看我們産品做得怎麼樣,可以進入到這樣平臺上來,和來自不同國家的機構進行更好的交流。應該説,舉行這樣的展會,提供了和國外交流的載體空間。這是第一個方面,應該是非常好的。

第二個方面,既然是談文化交流,我們國家這些年來文化産品出口,文化貿易成長還是很快的,我曾經參與評選過幾次國家優秀文化産品服務的出口産品。早些年,如果一個企業一年有五百萬的純粹的文化産品出口都是很好的。現在我們國家,比如説以一年多以前的數據為例了,我們過去説文化産品出口,傳統的産品出口多,硬體産品出口多,沒有智慧財産權保護的低端産品出口多,那麼一年多以前,我們國家數字內容産品的出口已經超過了50億美金,今天我們國家比如説文化産品出口,最重要的一塊就是數字內容産品,這是很難想像的。我也希望能夠借助這樣的平臺,讓我們國家文化産品的出口進一步得到拓展,同時要更加擴大相關內容産品,只有內容産品出口多了,其他的國家民族,他們對於中國的認知才可以通過這些能夠涵蓋包含中國文化價值的內容産品加強對中國的認識,這是最最關鍵的。

嘉賓與主持人現場交流。


中國網:聽了高教授的分析,不知道蘆先生有怎樣的感受,您對下一步有怎樣的期待和期許呢?

蘆書峰:對於習主席2018年中國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我當時聽了這個,我的心裏是非常激動。為什麼非常激動呢?因為以前聽到的都是中國做出口博覽會,包括進出口博覽會,但是今年特別講進口博覽會,我感覺到這是國家領導人向世界發出了一種邀請。作為進口博覽會就是想説一個展示中國真正崛起,中國真正富強之後,它所承載的是世界的任務,一種使命和擔當,同時也是能夠讓“一帶一路”受惠國家能夠緊緊地跟中國文化、物質等方方面面進行研究。過去我們知道最大的進口國是美國,所以美國就作為世界經濟以及文化的引領,它的話語權和它的決定權這就是大國的責任和形象。所以我覺得進口博覽會非常好。各國的商家來了,各國的文化來了,各國的各個領域來了,怎麼辦?我們要做什麼?可能國家在這方面做了很詳細的安排和部署。但是作為茶文化,我非常地渴望説如果能夠有機會,有緣分,我們能夠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我們一定要展示真正的中國人的禮儀之邦,好客之道,我們用這一杯茶來連接彼此的心靈的橋梁,最重要的是説我們通過文化表達形式,讓別人有參與感,比如説茶歌唱,要通過這次博覽會,讓大家通過喝茶之後,來展示自己國家的歌唱文化,舞蹈,演講,包括美食,整個全方位的展示,是作為茶領域,作為茶文化,我的心聲,我願意,我們公司,我們這個團體,我們願意在茶文化方面做出我們應有的,包括2019年的園博會,我們也非常想參加,它也是能夠展示茶文化的窗口。所以我覺得茶文化不是主流文化,但是是所有主流文化裏邊最重要的文化根基,茶文化喚醒我們的應該是善良,用善良産生的智慧,來去協助和引領人類能夠真的走向繁榮和富強。

中國網:我們也期待茶文化在生活當中以及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當中可以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感謝二位帶來的精彩分享,謝謝!

高宏存:謝謝主持人。

蘆書峰:謝謝網友。

中國網: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下期再會!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 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裴希婷;主持人:佟靜;攝像:劉哲 王一辰;導播/後期:劉凱;圖片:劉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