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活動標題
活動描述
文字內容:
“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1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移動網際網路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網路強國戰略思想,促進我國移動網際網路健康有序發展。本期節目我們就特別採訪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鄔賀銓。
2017-01-19 14:32:07
首先我們想請問一下您,目前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水準在國際上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2017-01-19 15:29:35
從用戶規模來講,中國無疑是世界第一大的移動網際網路國家,網路基礎我們跟國際上的差距不是非常大,如果就數量來講,我們確實是這樣。從普及率來講,我們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率現在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一點點差距。我們現在真正的移動用戶超過了13億,但是真正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目前還是跟我們固定網際網路的用戶差不多,佔我們整個網際網路用戶的90%。固網用戶在我們國家普及率剛過半,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是有差距。
另外一個差距表現在哪呢?我們移動網際網路上網的速率儘管這幾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平均下載速率甚至超過了美國,但是我們跟一些走得比較快的國家,像南韓、歐洲國家比,移動網際網路下載速率還是有差距。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應用方面,中國消費電子方面的應用,特別是電子商務這方面是全球領先的。在其他移動網際網路的應用,包括教育、醫療等等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移動網際網路新的應用業態有很大一部分我們還是跟隨的,國外先提出來,我們在後面跟上。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原始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方面我們還在強化這方面的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核心技術,這方面我們還是有不少差距,像手機的核心晶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以及手機的作業系統……現在基本上還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和産品主導的狀況,這種局面目前還是沒有改變。
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安全方面我們也面臨一些挑戰,更多的消費者還希望我們能更進一步強化移動網際網路的安全,特別是涉及到個人資訊保護等方面,不僅在技術方面,在法制方面我們也還有差距。面對一些新業態我們在管理上還沒有跟上。總的來説,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態勢很好,在飛速發展的時候也暴露出我們很多地方的短板。
2017-01-19 15:29:41
剛剛您提到了速率的問題,我們看到《意見》指出要“增強網路服務能力,簡化電信資費結構,實現網路資費合理下降,提升服務性價比和用戶體驗。”對於很多網友們來説,可能會覺得我國的網路速率比較低,收費比較高,我們想問一下,今後在這方面是不是能夠得到一些改善?
2017-01-19 15:29:55
前不久我們剛剛做了一次關於國家寬頻提速降費的評估,在固定網路上我們的平均下載速率,按照我們國內的測試和國際水準來比較,我們大概是中等左右的水準。但是我們在訪問國際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的國際幹線頻寬還不夠,所以,從國外來訪問中國,他們發現中國的網路頻寬比較差,就往往會把中國網路頻寬的國際排名排在80名,甚至上百名的後面,這跟我們國家“網路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在固網的網路資費方面,儘管在2015年固網單位流量的資費下降了一半,但是相對我們網民的可支配收入來講,網民還是覺得負擔有點重,還希望進一步合理地下調網路的資費,這主要是指固網。
在移動網際網路方面,2015年移動網際網路的單位流量資費下降了將近40%,隨著大家的手機從3G升到4G,到去年年底,大概平均每個網民每個月在網際網路流量突破了900MB,也就是説差不多一個月要一個G了。儘管單位流量資費下降了,但是去年年底的每個月流量相對於前年翻了一倍,所以在這一點上,流量提升很快,而單位流量資費才減少40%,平均每個網民一年的流量消耗增加了100%,網民總的移動網際網路費用的支出是增長的。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大家上網越來越快,流量越來越大,一定意義上網民感覺到費用的負擔在加重。就資費水準來講,目前我們在全球,移動網際網路的資費我們並不處於最好的狀況,但我們還是處於中上的水準,比大多數國家還是好的。
為什麼仍然要提出合理下調移動資費?這裡邊有個問題,很多時候各種各樣的套餐讓用戶感覺到有些迷惑,實際上有時候不知不覺用戶流量就超過了,超出套餐的流量的資費就比較貴。所以在國家出臺的文件裏也提出要簡化行動通訊資費的標準。你設計那麼多套餐,但因為大部分網民都不是那麼專業的,也不能算的那麼精準,所以往往有時候不知不覺把很多流量浪費了,用戶沒有得到很好的體驗。
2017-01-19 15:31:01
我們還看到《意見》專門指出要“繁榮發展網路文化”,其中特別強調了要加大中央和地方主要新聞單位、重點新聞網站等主流媒體移動端的建設。想請問一下您,您對於這些媒體移動端的建設有沒有好的建議和意見?
2017-01-19 15:31:16
確實,現在移動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這種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來講是有所衝擊,但實際上它應該是傳統媒體的一種很好的補充,關鍵是看你怎麼適應這個變化。現在來看,很多網民他不僅僅是通過桌面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的介入,他還通過手機端的介入,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傳統媒體應該建設移動客戶服務端,這樣有利於網民用常用的移動終端來方便隨時隨地的介入,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內容。我想這也是中央看到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傳統媒體需要跟著做一些改變來適應這種需要。
2017-01-19 15:32:34
這其中就涉及到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的方面,想請問一下您,對於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型,有什麼好的方法、建議、措施,在這項轉型過程當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2017-01-19 15:33:46
傳統媒體(轉型)並不是説把傳統媒體上的所有內容原封不動地搬到新媒體上。新媒體有它的一些特點,比如説它承載的容量空間是比較大的,平面媒體由於平面的限制,視頻媒體由於頻道的限制,它不可能把所有的內容都放進去,而新媒體它實際上是可以由用戶來點擊的,它的內容有很多,可以放置很多新內容。當然了,它有時效性,像平面媒體一天就出一期,視頻媒體它會按照視頻節目排下來,中國電視臺的頻道數在全球最多。但即便是這樣,跟網路媒體相比它還是不夠的,網路媒體你點擊的頁面是無限的,一層一層點下去,所以要充分利用這種特點來發揮它的時效性。
另外,移動端的介入儘管是隨時隨地,但人們利用移動端來看內容的時候是希望短小精幹,希望能一下子突出要點,所以不太可能把長篇大論的一些內容原封不動地從傳統媒體搬到移動媒體去。這樣它不一定能適應讀者的需要,而且移動媒體有個特點,它可以根據讀者的興趣到網上去拓展。如果僅僅一篇文章你不跟它下邊的連結配在一起,那網上拓展就會有些困難。移動媒體還要注意一點,一般的網民並不喜歡那麼多廣告,但廣告也是移動網際網路企業商業模式的需要,我的看法是不是不要廣告,而是説你的廣告能夠針對使用者的需要。跟傳統媒體相比,移動網際網路有個好處,傳統媒體你不知道誰在看,而移動網際網路你能知道誰在看,可以針對他的行為來進行大數據分析,根據使用者的行為和愛好,可以推送一些針對性的廣告,這樣對使用者來講他就不會感到厭煩。所以我們傳統媒體向移動網際網路媒體的轉換應該深刻地映射移動網際網路的特點,更好地為移動網際網路打造一些更豐富的內容,更有利於宣傳我們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
2017-01-19 15:34:21
剛才您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網路資訊安全的問題,相信這也是廣大網際網路用戶最為關心、最為擔心,也最為頭疼的一個問題。想請問您今後在這方面有沒有一些具體的措施,來切實地維護廣大用戶的資訊安全?作為我們個人來説,我們能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2017-01-19 15:34:34
現在對網民來講,你的生活、學習、工作越來越依賴於移動網際網路,依賴於終端。你的購物也從手機上發起,去年“雙11”,通過移動端的購物佔比達到82.42%,八成以上的用戶是通過手機端去介入的。購物的過程中有一些跟金融相連的支付,如果你的帳號(被)泄密,就可能會産生經濟損失。現在有很多APP(Application/手機軟體),在下載時它會提示要調用你的通訊錄甚至是個人資訊,有些APP確實是會涉及到這方面的應用,但是有很多APP跟這些是沒有關係的。不論有關無關的都説要調用你的資訊,你不同意就下載不了這個APP。很多網民覺得好像我的個人資訊也沒什麼關係,我就同意了,這樣一來很多收集了個人資訊的公司它究竟怎麼利用個人資訊,這就有一個企業的道德和遵循法律的問題。有些APP根本並不是以APP本身來作為商業模式,而是以倒賣個人的資訊作為一種商業模式,這實際上是未經我們使用者本身的許可,把個人的隱私洩露出去。
去年有徐玉玉的案件,讓大家感覺到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當然中央也緊接著採取了一些嚴厲的措施,準備來加強個人資訊的管理。實際上很多環節都可能洩露個人資訊,有電信運營商這個環節,儘管運營商本身它在企業行為來講,不會去洩露個人資訊,但是並不排除個別的管理人員不遵守職業道德,還有ICP(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向廣大用戶綜合提供網際網路資訊業務和增值業務的電信運營商)的服務供應商和APP等等。除了資訊行業,我們現在也跟金融行業合作。國家也規定,現在通過網路轉賬不會馬上就轉了,避免由於資訊洩露、電信詐騙而導致網民財産的損失,這方面也需要法律以及技術措施去跟上。
2017-01-19 15:35:08
還有一些是木馬,有些木馬進入到我們的手機,它不僅僅是盜用我們手機的資訊,它還可能在某些時候控制我們這麼多手機共同對某一個域名伺服器發起攻擊,這在網際網路上叫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叫分佈式拒絕服務。如果全國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手機用戶同時發起對一個域名伺服器的攻擊,這個域名伺服器流量太大了,它就癱瘓了,一旦癱瘓,通過這個域名伺服器解析的所有工作都進行不了,那就可能會造成社會的癱瘓。去年10月份,美國東部網路癱瘓了很長時間,原因就是它的攝像頭遭遇到了DDOS的攻擊,我們現在很多設施都允許移動終端的介入,如果説移動終端被控制了,産生DDOS攻擊,會引起我們很多設施的癱瘓。像現在馬上春運了,鐵路購票,這是可以通過手機介入的,如果手機介入被木馬劫持了,那購票系統就會癱瘓。現在的高鐵、銀行、金融等很多都是手機可以介入的,這裡邊的危害是比較大的,特別是我們現在提出産業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要進入到傳統産業裏,這會影響到我們生産。整個城市的智慧交通等等很多都跟移動網際網路有關,在這方面移動網際網路的安全風險是特別值得重視的。所以這次中央中辦、國辦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移動網際網路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實際上提出的重要原因,除了怎麼更進一步發揮移動網際網路創新引領的作用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怎麼防護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網路安全和風險。
2017-01-19 15:35:18
(責編/文字/主持:黃婉晴 攝像/後期:劉哲)
2017-01-19 15:35:27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圖片大圖:
中國網 黃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