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活動標題
活動描述
文字內容:
曹主任您好!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專訪。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中青年改革開放論壇”為什麼叫做“新莫幹山會議”,這次論壇有什麼樣的背景及意義?
2016-09-28 10:17:11
1984年的莫幹山會議是我們這一代人心中的豐碑,它標誌著八十年代中青年集體參與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併為改革開放集體發聲。不僅僅是因為參加當年莫幹山會議的那些人中後來出現不少社會精英,包括黨和國家的領導人、著名經濟學家以及政策的高層制定者,更是因為他們那種求實奉獻的精神對於當代中青年參加改革開放的事業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五年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會同有關單位倡議發起“新莫幹山會議”,就是想承續當年的時代精神,為當今和之後的中國改革開放打造凝聚中青年智慧的平臺,特別是發揮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勇於批評、建言獻策的精神,而不是一個單純的學術研究會議。
2016-09-28 10:17:35
現在大大小小的論壇也不少,但都是推崇明星學者,像我們這樣推崇中青年經濟工作者的會議還是很少的,您怎樣看待中青年經濟工作者在我國改革開放中的作用?
2016-09-28 10:18:03
今年是新莫幹山會議的第五屆,您參加這個會議可能也有所感受,它和別的會議不同。我們想,現在多數會議是一些明星的走秀,在會上缺乏激烈的爭論和討論,缺乏當年莫幹山會議的氣氛和精神,特別是對現實問題的平等交流,所以我們力圖營造這樣的環境。
你看昨天的開幕大會上,不管是70多歲的著名經濟學家,還是這次會議代表中最年輕的24歲博士生、青年教師,大家都是平等地坐在一起,不設主席臺,發言時間也一樣,而且通過山上這樣一種封閉的環境和氛圍,大家可以更專心地開展辯論,發生思想的激蕩和腦力的碰撞,産生靈感。
我想這個會議的特點在於:一是參與主體是中青年;二是平等地探討和辯論;三是它不是單純的學術會議,而是務實地為中國的經濟改革開放,中國參與國際治理改革等貢獻智慧。
2016-09-28 10:18:11
和1984年莫幹山會議的參與者相比,新一代的經濟工作者有什麼特色?
2016-09-28 10:18:21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問的問題,每年都有人問。我和當年參加會議的代表們年紀差不多。我感覺這一代年輕人有很多優點,現在的年輕人:第一,他們經過系統的現代經濟學訓練,有很好的院校背景、很好的學歷;第二,他們比我們當時走過的地方可能更多,有的是海歸,去過很多個國家。我們那個年代參加莫幹山會議的多數人都沒有出過國;第三,現在又有了網際網路和資訊的開放,他們所看到和接受的網路資訊和媒體資訊,也比我們那個年代多得多。
但和那個年代相比,現在的青年人不像那個年代的青年人有很多基層實踐的經歷,更接地氣,具有更強的吃苦奉獻精神,像我們那一代人下過鄉,當過兵,當過工人,同時更加注重對基層的調查研究和接觸等等。現在的年輕人相對來講,在這方面較為欠缺,我感覺他們在討論上更多、更容易從經濟學的原理和他們所收集到的數據上分析和討論,而不是通過深入廣泛的調查研究或者積累的經驗總結。
2016-09-28 10:18:33
我這裡加一個問題,您有沒有覺得他們有的人有些時候還是很嫩的?
2016-09-28 10:18:56
我看過當年山上的一些發言稿,我在1984年、1985年都看過,如果從現在的觀點看,當時很多觀點從現在來看也是是很嫩的,這不應苛求年輕人,關鍵是存續這麼一種求實奉獻和勇於創新的精神。應該説這幾屆新莫幹山會議,每年都還是發出了很多富有見解、富有啟發的觀點。
但現在不像當年,現在的會議多,討論的場合也多,新莫幹山會議只是供中青年學者和中青年知識分子參與討論的平臺之一,而當年的平臺少,所以當年莫幹山會議的影響更大。
2016-09-28 10:19:21
感謝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給中青年的經濟工作者提供這樣一個平臺。下一個問題,這次的主題為什麼被定為“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呢?
2016-09-28 10:19:29
新莫幹山會議已經召開五屆了,每年都有每年的主題,我們永恒的主題是“創造公平、開放與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這是歷屆會議共同的主題,我想也契合當前我們提出的新的發展理念——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用。但根據每年的情況也選擇不同的主題,比如第二屆選擇的是“財稅改革再出發”,金融相關的主題是今年第一次選擇,主要是考慮到今年媒體上也都在披露説中央要召開金融工作會議,同時隨著我們現在的供給側改革,金融如何支援實體經濟也的確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所以選擇了這麼一個題目。
2016-09-28 10:19:49
與往屆論壇相比,我們這一屆論壇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2016-09-28 10:19:59
與往屆論壇相比,這次論壇完全是由45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他們自己組織的,我們已經退居二線了,在後面參與一些諮詢和顧問。你可以看一下昨天大會的主持人,以及會議各個分論壇都是中青年主持。
第二,這次會議相對來講,請的明星經濟學家也很少,只是特邀了很少數的,而且這次會議邀請的參加過第一屆莫幹山會議的學者是最少的,只有賈康等兩個人,還有今年的主題圍繞“金融”,不限于國內的視野和國內的金融改革與創新,主論壇和很多分論壇都從國際金融改革的背景和金融發展的趨勢來探討中國的金融問題。
2016-09-28 10:20:08
昨天我看到大會全體交流的議題是“深化金融改革的意義和改革的優先順序”,您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2016-09-28 10:20:38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於工作的關係,我本人參加過第一、第二、第三三次全國金融會議的籌備工作和會議本身。我的看法,還是要問題導向,當前來講,不光是中國,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主要的問題是如何解決金融“脫虛回實”的問題,就是解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問題。我想還是應該圍繞這個主題來探討我們下一步金融改革的意義和金融改革的優先順序和重點。
現在社會上和有關論壇討論比較多的,像金融監管、匯率改革、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對外開放等等,這些我想都應該納入到金融如何支援實體經濟以及中國如何參與推動全球金融治理體系的改革,在這兩個大的層面上去討論,這也是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也好,國家金融改革的未來也好,應該考慮的最高層面的問題。
今天上午我在小組討論中講到,從當前來講,金融改革如何支援實體經濟,一個重要體現是今年提出的任務——如何支援“三去一降一補”,這是今年新的改革的主要內容。明天我的發言裏也會講到,金融如何促進區域的均衡發展,怎樣縮小地區和城鄉的差別,以及金融如何支援産業創新升級等等。我想可能這是我們未來一個時期“十三五”期間金融改革的主題。
我在六年前提出過金融改革的核心應該是利率市場化,現在這個目標基本實現了,所以今後還是應該更多地圍繞支援實體經濟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09-28 10:20:54
我的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産業政策”之爭的問題,最近張維迎教授和林毅夫教授對産業政策有針鋒相對的觀點,您怎麼看待他們之間的爭論,以及您認為産業政策到底有沒有用?
2016-09-28 10:21:28
我印象中張維迎教授第一次提出這個問題大概是兩年前,在中國發展論壇上,我也在現場,他問臺上的國家發展改革委的一位領導同志,提出對産業政策作用的質疑。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首先,我是覺得這個問題有必要辯論,他們兩位,林毅夫、張維迎都是我敬重的經濟學家,他們這種討論有益於推進改革深化,有益於推動研究如何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第二,對産業政策的討論如果僅僅從經濟學原理上,不同的學派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總希望政府的作用越小越好,甚至是一個無為的政府,而凱恩斯學派等總是更強調政府的作用。
但我總覺得如果是莫幹山會議討論這個問題,我們更多要圍繞著過去的産業政策,哪些是失敗的,哪些是成功的,為什麼失敗,為什麼成功,從實事求是的角度去探討分析,可能更容易達成共識,對今後的工作指導更有意義。
另外,我看最近參與討論的很多經濟學家也舉了國外在歷史上關於實施産業政策的一些經驗和教訓,包括英美國家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在成為全球化大國的過程中,政府的干預都是不可缺少的。借鑒國際經驗我覺得也很有意義。
昨天我也和賈康在飯桌上討論,我説林毅夫提出“有為的政府”,還有的經濟學家提出“有限的政府”針鋒相對,但我個人的看法應該強調“負責任的政府”,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當經濟週期性下行,甚至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有一本書就是《懸崖邊緣》,該出手的時候,該干預的時候就要干預,但在經濟正常的情況下,政府更多地應該是營造環境,激發企業家的競爭。市場經濟離不開企業與政府的互動,像中國這樣的大國,還離不開各層面政府履行不同的職責。所以要我説,更應該研究“負責任的政府”,怎樣從制度上、體制上,以及我們的經驗教訓總結中,不斷加深認識我們政府應該怎樣對經濟工作負有責任。從理論上去討論有限的還是有為的,這當然也有意義,對經濟院校的教學和科研也有意義,但是我想對政策制定更應該是注重實際。
2016-09-28 10:22:02
由於時間的關係,訪談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專訪!
2016-09-28 10:22:18
(責編/記者:李虹霖 攝像/後期:李雙江)
2016-09-28 10:22:35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圖片大圖:
中國網 李雙江
中國網 李雙江
中國網 李雙江
中國網 李雙江
中國網 李雙江
中國網 李雙江
中國網 李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