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活動標題
活動描述
文字內容:
各位網友大家好,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
鎮江一直被視為全國醫改的標簽城市。早在1994年鎮江就率先啟動了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試點,與江西九江並稱為“兩江模式”。2009年的全國醫改,鎮江又再一次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創新,“鎮江特色”也愈益彰顯。作為兩輪全國醫改的試點城市,鎮江可以為全國醫改提供哪些樣本?如何少走彎路少栽跟頭,鎮江有哪些經驗分享呢?今天我們就來到了江蘇鎮江,與二位嘉賓一起來探討一下鎮江醫改的特色和經驗。
2016-08-19 15:03:03
他們分別是鎮江市衛生計生委主任林楓。
2016-08-19 15:03:55
中國網的網友大家好。
2016-08-19 15:04:05
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院長胡小忠。
2016-08-19 15:04:29
中國網的各位網友大家好。
2016-08-19 15:04:40
林主任您好,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採訪。鎮江醫改從1994年的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算起,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了。作為兩輪醫改的親歷者,您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如何評價鎮江醫改目前取得的成績,這份答卷您還滿意嗎?
2016-08-19 15:04:56
鎮江是兩江試點的城市,總結我們走過的路,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講,就是總書記講的“不忘初心,繼續前行”。2007年的時候,吳儀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也講過一段話,就是“走穩步、不停步、年年有進步。”我們朝著這個目標一直在努力前行。
所謂的“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了我們的目標,我們是改善居民的健康,不是看更多的病人。所謂的“繼續前進”,我覺得是要堅持這一種目標導向不變,去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制度,完善自己的政策,改善自己的體系,補足短板,使體系更加完善、服務能力更強,老百姓得到的服務更好、品質更高。圍繞這樣一個目標,我們要繼續探索、繼續努力,不斷地推進醫改。
2016-08-19 15:05:15
鎮江醫改中有哪些經驗或模式是可以被其他城市借鑒和參考的呢?
2016-08-19 15:05:58
我們從時間上來梳理一下,我覺得鎮江的經驗也好、教訓也好,大家都可以去借鑒。比如説建立全面覆蓋的保障制度,鎮江做全面覆蓋保障制度是從職工醫保開始的,然後做居民醫保,我們當時就叫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把城鄉都做到一個體系裏去。做完基本醫保要做補充醫保,做完補充醫保還要做救助體系,當時我們也把救助體系提到比較高的高度,我那時候説了一段話叫做“全世界有不搞社會醫療保險的國家,但是沒有不重視社會醫療救助的政府”,政府一定要承擔起這個責任來。
從某種程度上講,基本醫療它還是個準公共産品,但是對窮人來講,基本醫療就是一個公共産品,首先要保障的就是窮人的基本醫療,所以救助也很重要。一個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是我們整個醫療體系正常運轉的基礎條件。
當然這個體系裏邊,我們鎮江的經驗有另外一個。醫療保障體系要能夠持續有效地運作,其中醫療保險的支付制度特別的重要。醫療保險支付制度有兩個要點:一個區域要實現總控,一個區域內醫療我們滿足這種需求能夠用多少錢是有個總量,要總額預算。但對醫療機構一定要鼓勵它做好事,多做有益的事,所以要有一個按照點數法付費的原理。比如説二級醫院用就診人頭為核心的付費方式,社區裏邊慢病,用慢病管理人頭付費的方式。你管住一個慢性病,一年給你多少錢,這樣以後醫院就不會加大成本,就不會多檢查、多開藥了。他會自我控制,選擇價廉物美的東西,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用一句簡單的話講叫打包服務和打包支付,這是一個醫療保險支付制度中間值得大家借鑒的東西。
第三個問題,要重視體系的合理性,現在我們醫療服務體系短板在哪?一是基層,二是康復護理。我們始終要堅持這一點,把資金、能力、人員都要向它傾斜。用總書記的話講叫“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三句話特別重要。這是我們短板所在,我們要按照這個要求去做。
補了短板以後,整個體系相對合理了,服務的理念、服務的模式要發生轉變,特別是要重視預防和治療的結合,要把預防放在前面。千萬不要老到下游去撈人,本領大得不得了,在上游預防人家落水做得不好。這樣一個經典的描述,我覺得還是應該切實地落實到工作中去。所以全科醫生團隊,是初級衛生保健的主要力量,全科醫生團隊作用的發揮,是整個服務體系提供服務的合理性的源頭,所以一定要建立全科醫生團隊服務的簽約機制,讓它能夠發揮作用,整個醫療的機構就會變得合理。
2016-08-19 15:06:29
醫改的目標是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看病難、看病貴可以説是大多數城市的通病,但每個地方又各有自己的特點。目前,鎮江在這方面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鎮江醫改的重心和目標又是什麼呢?
2016-08-19 15:08:47
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大家都耳熟能詳,大家都知道這好像是醫改的一個目標,但是總書記在鎮江講看病難、看病貴的時候,前面加了兩個字,解決全國“基層”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有基層兩個字。我覺得這兩個字很重要,像協和醫院這樣的醫院永遠是資源緊缺的地方,它肯定永遠是要排隊、等候、挂專家號很困難,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基層老百姓在家門口解決很基本的健康問題,應該是很方便、負擔很輕,這兩點很重要。
所以從本質上説,醫改有兩句話一直是我們追求的,一個是讓群眾看病更方便,第二句話是讓群眾的負擔能夠逐漸下降,難跟貴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恐怕永遠會有人説是貴的,永遠會有人説是難的。就鎮江而言,建立了全民醫療保障制度,並且建立了一個救助制度以後,總體看病的負擔是得到控制的。比如説鎮江的醫保裏邊,有個人支付最高封頂線,一年你現金支付超過多少,就可以到統籌基金去報銷了,建立了個人負擔的封頂的政策。
困難人員,比如説低保對象,60歲以上在社區是免費醫療,只要在職工醫保大目錄範圍內的,都是可以免費醫療的。所以説看病貴的問題,起碼在鎮江是得到了緩解,因為它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
在看病難的問題上,我們現在大醫院的排隊現象基本上已經沒有了。
2016-08-19 15:10:16
當然還存在繁的問題,比如説沒有運用資訊化的手段做到完全地診間結算,所以病人可能會要不斷地去繳費。這種診間結算、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可能我們還沒有做得很好。所以解決看病繁的問題還是要去努力的。
全科醫生的服務是解決看病繁,或者無序就診的一個很好的手段,我一直説家庭醫生並不是説能夠包治百病,大病小病都是他來治。有人經常批評,我們的家庭醫生服務能力不強,跟專科醫生比水準太差,其實不是的。他的能力不在於看專科的能力,而在於看全科的能力,全科的能力主要是疾病的預防、管控和慢性病的續藥等,這是他的責任。我覺得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都是很稱職的全科醫生。
他們有另外一個職能是指引就醫,就是這個病人需要看專科的,他要建議你去看專科,也就是分診,或者説對患者的一種建議,這是很重要。醫療體系合理以後,全科醫生建議找專科醫生,專科醫生建議掛號找專家,專家建議掛號找大專家,就有序了。而不是把北京的大專家號放到網上去挂,放到網上去挂一定是不對口的,資源匹配度比較差,浪費資源。
2016-08-19 15:10:51
分級診療的程式。
2016-08-19 15:11:05
我們講分級診療,我們鎮江提的口號,重點不在基層首診,重點在於急慢分治,就是朝上走的時候,我們全科醫生將患者轉到專科醫生,專科醫生轉到專家。朝下走的時候,就是急性病過了以後,比如説腦溢血治療平穩了,就要到社區去康復,社區康復完成了以後,就要到老年護理院去長期護理,或者到家裏邊去進行居家護理。像這種上轉和下轉才是更加的理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連續服務。
2016-08-19 15:11:15
胡院長,有哪些感受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
2016-08-19 15:11:49
從鎮江20年的醫改來看,看病貴的問題,我想在我們這個鄉鎮老百姓當中,基本得到了解決。新農合的報銷比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老百姓的就醫壓力。比如説門診報銷40%,住院報銷最高比例可以達到90%,封頂20萬一年。
看病難的問題,近幾年在我們市衛計委大的醫改的方向當中,進一步促進醫療資源下沉,包括資訊化建設,進一步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們看病難的問題。
2016-08-19 15:12:21
2014年的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鎮江調研時指出,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如何才能落實好“重心下移、資源下沉”,鎮江進行了怎樣的探索?
2016-08-19 15:12:42
總書記在鎮江視察的時候,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同時在方法路徑上,也給我們指出醫療衛生工作重心要下移,醫療衛生資源要下沉,要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他也説醫療衛生公共服務均等化尤為緊迫,要求我們要加快推進,重點推進。
在這方面如何來推進呢?我覺得第一個問題還是要強基層,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服務體系,比如下面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要有成熟、標準化的服務機構。鎮江做村醫衛生標準化的時候,就把村醫隊伍建設作為標準化的一項內涵,現在每個村衛生室有一名以上的助理執業醫師。包括我們電腦資訊系統、醫生工作站,都要標準的配置,這都是一個提升能力方面的推進。
當然要建立這樣一個標準化,除了投錢以外,在人才問題上,難度還是非常大的。在近期可以採取一些其他方式,比如説大醫院跟社區建立了集團關係,就是想縱向整合資源,把醫院裏邊的一部分資源能夠整合到社區去開展工作,幫助社區。縣跟鎮要推進一體化,鎮跟村要推進一體化,所以我們的村衛生室全是鄉鎮衛生院的派駐機構,它的法定代表人都是鄉鎮衛生院的院長,這樣完全可以讓資源進行一個整合。
2016-08-19 15:13:11
當然還有一種是服務模式的改變。比如我們推的叫全專聯合門診,就是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共同來看病人。這個專科醫生好不容易到社區去了,怎麼開展工作呢?全科醫生把自己平時管理的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人等有問題的集中起來,集中到星期四的下午,上面的醫院上午門診結束了,下午也有時間了,跑到社區去看社區的病人,所有把這個地方的二、三十個病人的問題就解決掉了。這樣既提高了資源的利用,又讓專家有事可幹,更讓我們老百姓不要跑了,方便了。比如精神病開藥,專科用藥要求必須到精神病院去,但是我們用這種方式就改變了,就可以到社區去開藥了。我們改變了藥品的配供,改變了醫保的統計手段,就是醫保刷卡的方式,給老百姓解決了實際問題。
所以我們説“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不單是一個口號,會在具體的體系建設、能力建設、服務模式進行轉變,包括醫保、藥品、財政補助的一些配套等等。還有一個特別要強調的,就是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方面,要有所動作。比如説他幹得多幹得少一個樣,他就沒有積極性了。一個醫生他管理更多的慢性病人,你就要提高他的績效工資的水準;他管了康復病人,就要給他提高績效水準;他服務一個癱瘓在家居家護理的病人,你就要給他更多的待遇。他天天跑很辛苦,不增加福利是不行的。上面的醫生下去也一樣,要增加他的收入,他上午在大醫院忙,飽和的,下午到社區去也是滿負荷的,要給他增加待遇,給他薪酬,這樣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從服務體系、服務能力、服務方法、資訊化運用及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運作,才能夠真正實現資源下沉。
2016-08-19 15:13:48
胡院長對這個問題有哪些補充?
2016-08-19 15:14:28
我們世業鎮衛生院,根據市、區兩級醫療考核績效工資總額不能突破的情況,通過衛生經費來補償醫務人員參與慢病管理、到府服務等一系列的勞務支出。拿我院2015年來説,醫務人員多做的一些服務量,最高的職工可能要達到6000多元,最少的也有3500多元。我們按照上面的要求,在均等化收入的同時,拉開差距,那個差距就是多管、多做、多服務,相應得到的待遇就要提高。
2016-08-19 15:14:38
2014年,總書記在鎮江世業鎮衛生院了解基層醫療改革和服務情況時,對“雙向診療常態化”給予了肯定,我們是如何實現常態化的呢?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
2016-08-19 15:15:26
總書記當時在現場問我和胡院長:你們醫生走訪基層,輪轉制度執行得怎麼樣?他問了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醫生到基層輪轉。其實我們傳統的輪轉是醫生在晉陞中級職稱和副高職稱前要到基層去輪轉。所有的醫生下去輪轉,其實有一個崗位不匹配的問題,比如麻醉科醫生下去以後,他的工作量就很小,病理科醫生下去以後,他的工作量也很小,腦外科醫生下去以後,可能一年在這個鄉鎮都碰不到一個病人,這種情況都會發生的。所以它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怎麼辦?我們採取更靈活的方式,比如走訪基層採取市級醫院支援縣級醫院,縣級醫院支援鄉級醫院,鄉級醫院支援村衛生室。
2016-08-19 15:15:39
輪崗要逐級進行。
2016-08-19 15:16:11
對,不要一下子把他下到基層去。
2016-08-19 15:16:21
這樣可以避免資源的浪費。
2016-08-19 15:16:28
另外一種方法,我們儘量把內、兒科醫生,大內、大外、中醫科這一類醫生下到基層去。內科中又把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醫生、內分泌醫生下到基層去,有的放矢地輪轉。
再有一種方法是政府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我們要求在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兩名以上的內、兒科醫生,常年全日制坐診。政府預算資金給醫院購買服務,大醫院派一個醫生下去,補貼八萬塊錢,這樣基層需要的醫生就下去了。
還有一個就是用資訊化的手段。很多手段都可以資訊化,我們X光片傳到大醫院去,大醫院有一個崗位,就是為基層讀片,他24小時值班,基層傳上去,他可以迅速診斷。下面的醫生診斷發生錯誤,他會糾正,下面醫生診斷正確,他簽一個名就可以了。下面的醫生也通過這個過程跟師傅學習,自己的水準就提高了。專業上有一個統計數據,就叫診斷駁回率,我們駁回率一直在下降。什麼叫駁回率呢?基層診斷不正確的,上面醫生改正了叫駁回,這個駁回開始的時候會很高,慢慢就低下來了,為什麼?下面的水準也在提升,它也是一個培訓的過程,所以這方面各種手段都可以去用。
2016-08-19 15:16:38
開展健康管理團隊簽約服務對居民的健康管理産生了怎樣的影響?有沒有一些健康數據的對比?這樣的服務會不會增加基層醫療工作者的負擔呢?
2016-08-19 15:17:19
健康管理以後,特別是慢性病管理,會提高管理的效果,用藥會減少。比如我上午跟網民互動的時候,有一個網民就講到一個問題,他們開展糖尿病互動小組以後,大家交流經驗,有兩點很重要。第一精神要愉快,有利於指標控制,要愉快,這個很對。第二,在糖尿病治療裏邊,最後一點叫融入社會,就是你不能把自己當病人,要參與社會正常的生活、工作,就會對疾病有好處。
2016-08-19 15:17:29
胡院長,從基層來看,有沒有一些具體的事例和數據補充?
2016-08-19 15:18:12
世業鎮衛生院開展慢性病規範化管理也有兩年了,在兩年的探索當中,我們也在不斷地總結與探索一些新的方式。
比如説我們開展自我管理小組互動,就是要把患者定期召集在一起,給他們進行一些交流、宣教、健康知識的答疑,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增加他們之間的感情。相互有好的方式方法,比如飲食、鍛鍊方面也可以進行交流。第二,關於一些健康的誤區,我們的健康指導員能夠及時更正。從2015年和2016年兩次的高血壓和糖尿病專病體檢情況總結出來的分級分類報告來看, 2015年的二、三級高血壓病人,到了2016年,有27.6%的病人已經轉到了一級管理去了,這就是管理的成效。因為我們的分類分級都是按照國家的標準來分的,通過規範管理,血壓、血糖控制平穩了,並發癥減少了,需要進行健康干預的次數也減少了。這從數據上分析,就是取得明顯效果的反映。
2016-08-19 15:18:23
基層衛生院普遍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問題,招人難,留人更難。對此,您有怎樣的建議和希望呢?
2016-08-19 15:19:03
我院一直面臨著這種困難,雖然我們基層衛生院設施、設備、環境、條件都在不斷地改善,包括交通也在改善。拿我們世業鎮來説,在沒有建造潤揚大橋之前,出行很不方便,人們不可以直接到鎮江,要通過別的鎮再到鎮江,當時很少有人願意分配到我們衛生院工作。
2016-08-19 15:19:13
交通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2016-08-19 15:19:30
在那邊工作的人天天想走出來。2006年潤揚大橋開通之後,想出來的人少了,但是想進去的人還不是太多。這可能是目前基層醫療機構招人難,導致人員緊缺,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和全科醫生缺少,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困惑。拿這次衛計委招錄人員來説,總共設置了28個全科醫生編制,真正報名的只有13個。
本身基層條件比較差,這個確實是存在的,因為基層工作的方式還不同,它不光是醫療,在醫院裏坐診的問題,還要入戶進行健康干預,到村上去,到老百姓家裏去。比如説現在搞自我管理小組活動,都是召集在老百姓家裏面或者院子裏面搞活動。
2016-08-19 15:19:40
入戶服務。
2016-08-19 15:20:08
入戶服務肯定比在城市醫院要辛苦得多。第二個是待遇問題,其實我講的待遇問題也不是主要的原因,為什麼呢?就拿我們世業鎮衛生院一名中級職稱的全科醫生來説,去年的收入7.2萬。我覺得這個在我們事業單位中來看應該説不低了。
我個人認為,鄉村醫生或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的職業生涯的規劃,在衛生計生主管部門,包括衛生院的領導來講,應該將其放到一個很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目前已經在全省乃至全國搞規範化培訓,它也是一種職業生涯的塑造。但是後期人員的晉陞,學習的機會,或者二次進修的機會,是不是在這個上面有一個更科學的規劃。留得住人,我覺得在基層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搞“兩學一做”的同時,我們也經常做人生觀、世界觀的塑造,特別是我們年輕的新的醫務人員當中,我覺得尤其重要,包括我們為他們提供免費的住宿,中午免費午餐,都是一種能夠留住人的方式。
2016-08-19 15:20:16
林主任對這個問題有哪些建議?
2016-08-19 15:20:52
這個話題也是總書記在世業鎮很關心的話題,他講基層人才引進怎麼樣?留得住留不住?主要問題在哪?都問到這樣一個話題。我們也認為待遇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是一個環境問題。其中環境有兩個方面,一是這個地方適不適合他過日子,他也是個人,他要過日子。第二個問題,他當醫生,在這個地方當的怎麼樣?就自己的職業自豪感、前景,自己以後發展的方向,職業規劃能夠做得好一點,能夠安排得好一點,其實是兩個環境問題。
待遇剛才胡院長已經講了,待遇我們逐步在提高,他們已經做了,但不是説提高待遇就一定能夠解決問題。比如説一個村醫給他加個五萬塊錢,他願意當村醫了嗎?這個可能有問題,你到城市去引進一個大學生,然後到村裏面去工作,給他加五萬塊錢,他是否能夠在那個地方長期待下去呢?他待不下去的。怎麼辦?當然一個最好的方法還是本地的高中生出去培養。
2016-08-19 15:21:02
定向的培養。
2016-08-19 15:21:13
國家現在有免費培養制度,定向培養以後,把他接回來,在這個地方工作,他的生活成本就很低,他生活環境就很好,他在父母身邊,日子又過得很好,家裏還有個小樓房,還有個田地,吃新鮮的蔬菜,這樣的日子他就過得很安穩。
另外一個,職稱晉陞要實事求是,比如論文、外語,你説像我們畢業了20、30年,叫我們去考英語,那都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都可以把它相應地做一些調整,這樣有利於基層的人,他就是全科醫生,全科醫生的主任醫師他就是要熟悉那些。比如他會做群眾工作,他能夠給人家慢性病管理,他健康體檢、健康指導做得很到位,那就是高級的全科醫生,而不是一定要能開刀的全科醫生。
所以我們講水準高是高在他從事的工作方面水準高,你去這樣衡量他,當然他就容易晉陞了,容易提高自己所謂的社會榮譽感,社會地位,薪酬水準都可以上來。所以我們還是應該非常符合實際地去調整我們的政策,有利於人才的引進,人才的培養,人才的發展,人才願意留在基層,安心為老百姓服務。總書記講的,我們要關心關愛醫務人員,讓他們安心、放心、舒心的從事救死扶傷這個神聖的職業。你看這段話講得多到位,就是我們從安心、放心、舒心這種環境營造上,為我們的基層醫生多做一點工作。
2016-08-19 15:21:22
醫保支付機制也是醫改中的一項重要難題,我們知道鎮江在過去的20多年也一直實現了多種的付費方式,目前以“就診人頭”為核心的“總額預算管理”支付方式的成效如何呢?
2016-08-19 15:21:42
其實醫保支付方式是醫改中間的一個很核心的問題,它關係到醫療費用的控制,也關係到醫療品質的提高,其實還關係到醫療資源的配置。鎮江從改革的一開始就體會到醫保支付制度非常重要,我們醫療保險基金第一年運轉的很好,第二年就超支的一塌糊塗了,怎麼辦?就進行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所以一年一年一直在改,我們幾乎用過了世界上所有的醫保支付制度,逐漸尋找到了總額預算下的按人頭付費是相對合理的制度。它既可以比較有效地控制費用,同時又可以促使醫療機構保持比較好的醫療品質,就是在治療品質和控費之間它是一個比較均衡的手段,為什麼它能夠保持治療品質呢?因為你要是不把這個病人看好,他就跑掉了,就不付給你錢。
2016-08-19 15:21:53
這也是我們在多次嘗試,多次試錯的之後,趟出來一條比較合理的道路。
2016-08-19 15:22:03
對,它也是一個國際的慣例,一個總趨勢,總的趨勢都是按這樣一個方向在走,就是總額預算,按人頭付費的方式比較好。所以經濟是個指揮棒,它是改變醫療行為的,我對中國式的管理性醫療曾經下過一個定義,我説是醫療保險管理機構通過支付制度的積極引導醫療機構和醫生改變自己的行為,這個改變行為,最關鍵的叫刪除不必要的醫療行為。這樣患者就得到較好的服務了,醫院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潤空間,醫療保險的費用得到一定的控制,三贏了,多贏的局面就形成了。
2016-08-19 15:22:14
醫改中如何減少試錯成本,少走彎路少栽跟頭,鎮江作為新醫改的先行先試者,有哪些切身的經驗可以跟後來者分享一下?
2016-08-19 15:22:23
怎麼少走彎路,這是一個很難的地方,歷史總是在挫折中前行的,我講每個地方的醫改政策,都是左面一腳,右面一腳往前走,甚至我講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因為我小時候也搖過船,搖船的時候要退艄,它才會往前走,有時候左右左右是一個前進的動力。但是我們要儘量少走彎路,特別是不能走回頭路,不能折騰。
這裡邊最主要最主要的,我個人感覺到,第一是目標要非常清晰,就是你改革為了啥?就是為了老百姓,我們講改革利民,主要體現在政策惠民,讓老百姓得到健康服務,更方便,他的代價更低,那是我們必須要堅持的一條。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圍繞健康來,如果你堅定了這個目標,制定一切政策,圍繞著健康來制定你的政策,那就對了,那就可以少走彎路了。
第二是要因地制宜,要實事求是地來解決問題。比如説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不強,你在工作中就要注意了,比如制定基本藥物制度的時候,要維持它原來的服務能力,不能因為藥物數量不夠而影響它的服務,這在政策制定中特別要注意的。
還有一個關於人的積極性問題,醫療服務行業是一個靠技術吃飯的行業,説白了好與壞、多與少都是我們醫生的手幹出來的,你讓他沒有積極性,他怎麼可能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怎麼可能將病人留在基層呢?
所以我們吳儀總理講的很有道理的,就叫“走穩步、不停步、年年有進步”。她後面又給我們補了兩句叫“少走彎路,不走回頭路”,這就是改革一定要堅持的往前持續改進,沿著方向、沿著目標持續改進。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還有一句話,就是堅持問題導向,有一定的道理,但這句話可能要修改一下,我覺得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入,問題僅僅是一個切入點,我們從哪個地方入手,而不是説跟著問題走,造更多的醫院,就可以有更多的病人,可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最後發現醫院造的越多,看病病人越多,看病越難,就有問題了。所以我們應該是目標明確以後,按照這個方向去努力。
2016-08-19 15:22:32
也請胡院長跟我們分享一走訪基層的經驗?
2016-08-19 15:22:53
我覺得這幾年來,鎮江醫改當中,在強基層方面,各個基層醫療機構的標準化建設,是走在前列的。包括房屋設施的標準化,實施設備的標準化,包括我們資訊化的標準化建設。我覺得從我們基層衛生這個角度來説,基層強不強,這是反應了一個國家健康水準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説鎮江強基層當中的標準化建設,我覺得可以值得其他的省市去借鑒和學習。
另外一個方面,鎮江首先倡導在公共衛生服務方面的均等化服務,我們也從全市層面開展了幾方面的工作。第一個是推進全專聯合門診的設置,第二個是加強基層衛生院軟體建設,第三個是擴大資訊化的建設覆蓋面,第四是提高慢病規範化管理資訊化程度,能夠使它的品質和管理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幾個方面的工作,我覺得都是鎮江醫改目前比較成功的,值得推薦和推廣的經驗。
2016-08-19 15:23:03
鎮江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綜合水準全省第一,公立醫院次均門診和住院費用全省最低,當然鎮江醫改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比如説我們的老齡化程度太高等,面對這些優勢和挑戰,鎮江如何持續深化醫改?下一步的目標又是什麼呢?
2016-08-19 15:23:12
在推進醫改過程中間,其實我們有另外一個版塊是很重視的,就是“健康鎮江”建設。我們在“十二五”規劃的時候,做了一個“健康鎮江”的五年行動計劃。主要是讓全市上下明確我們追求的是健康這樣的一個目標,同時我們也會把一部分資源投到健康上去,使我們的病人變得少一點,生病變得遲一點,有病以後控制得好一點,這也是我們當時推出專項行動這樣一個方法。所以“鎮江健康”指標相對可能走的比人家快一點,這幾年效果會好一點。
下一步我覺得我們怎樣繼續朝著這樣一個目標努力呢?還是要回到改革的一些基礎性工作上來。第一個問題,要讓服務體系變得更合理。我們提出來要給居民提供連續的健康服務,這種連續的健康服務就要把體系變得更合理,比如説醫院看完病以後,社區的康復能力要提升,康復完了以後,社區跟養老機構的護理能力要提高,比如診斷明確以後,基層對慢性病的管理水準要提高,管理的精細化程度要提高,全科醫生如何開展工作,他有一整套的規範。這要去改變我們的體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
第二個問題,要建立機制,比如大醫院跟基層怎麼互動,大醫院的醫生怎麼去幫基層,哪些人去幫,怎麼去幫,怎麼讓他願意去幫?比如説醫保的支付制度,財政的補助制度,考核獎勵制度,薪酬制度,包括醫療服務的價格制度,都要去做一些相應的調整。
2016-08-19 15:23:24
第三個方面,就是整個的服務模式要轉變。不能以治療為核心,要以健康管理為核心,要以預防為主。預防為主是衛生工作方針的第一條,真正要堅守這樣一條方針。它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我們李斌主任提出的“三個要”:一定要讓每一位群眾有一張居民健康卡,有一份電子健康檔案,有一名全科醫生,就是家庭醫生來給他管理。只有這個基礎建立以後,才可能把初級衛生保健,才可能把基層基本醫療做得更好,我們改革中間才能取得我們總書記講的均等化服務的成效。
在這個過程中間,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保障,我們的政策保障,怎麼來保障?我們現在需要凝聚合力,所謂的“三醫聯動”,聯動關鍵是大家的政策取向,它的作用力都是一致的,不能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我們一定要凝聚合力,讓所有的政策、保障體系有效運轉,這是實現目標的一個手段。經濟手段當然是所有手段中最好用的;行政手段是最強硬的,但是要反覆的;法律手段是最長遠的,但是要有個過程。經濟手段是最靈活、最快、最能用的。
2016-08-19 15:24:44
謝謝,胡院長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2016-08-19 15:26:45
第一個方面,首先是説我們基層衛生的標準化建設,設備到位之後,目前下一階段主要的工作還是“補血造血”這個方面。面對目前的基層醫務人員緊缺,包括我們剛才講的薪酬制度改革,怎麼調動我們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怎麼來完成其一系列職業生涯的規劃,我覺得這幾項工作,是下一步我們基層衛生改革當中,應該重視的方面。
第二個方面,就是説在人員配置齊全的情況之下,我們作為健康的使者,不光是在治療、預防當中發揮作用,我們還是一個健康的倡導者,要逐漸使大多數老百姓,能夠有很好的健康意識、健康素養、健康的身體。我們基層醫務人員應該做好群眾的健康守門人,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2016-08-19 15:26:55
(責編/主持:佟靜 攝影/後期:王一辰)
2016-08-19 15:27:12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圖片大圖:
中國網 佟靜
中國網 王一辰
中國網 王一辰
中國網 王一辰
中國網 王一辰
中國網 王一辰
中國網 王一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