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活動標題
活動描述
文字內容: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網《中國訪談》“兩會”特別節目。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論述了“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對於創新理念,提出了要讓創新貫穿于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
今年的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談到,新聞媒體要加強國際傳媒能力,增強中國媒體的國際話語權。有關新時期對外傳播工作的創新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等相關問題,我們特別採訪到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外文局局長周明偉。
周局長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闡述了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就包含了創新理念,提出“要讓創新貫穿于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那麼您認為,當前時期我們的對外傳播工作如何來踐行創新理念?
2016-03-05 14:07:04
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當中,我覺得創新理念是其中的一個核心理念。它不僅事關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下一步的方向和基本的路徑,實際上也是對我們的國際傳播工作提出了一個新的基本要求,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
創新不僅是技術的創新、方法、手段的創新,實際上也要理念的創新、機制體制的創新,所以它是一個全方位的要求。這個全方位的要求體現在我們對外傳播的方方面面。
首先,就傳播形式和內容來説,我們以往比較擅長的是,通過文章的方式,所謂文章就是用語言解釋語言、用道理解釋道理、用概念解釋概念。解釋那些外國人在話語體系當中不太了解,在生活實踐當中不太明白,或者不太相同的一些內容。這使得我們對外傳播努力想花力氣做的一些事情效果有限。
總書記提出一個非常貼切的創新方向,就是“講中國故事”。他把對外傳播的各種形式、各種內容、各種方式概括為“講故事”,這是對外傳播的最好形式。因為只要涉及故事就會涉及人,就會有具體的時空環境,就會涉及到別人可比較的、可對照的內容,同受眾、用戶和讀者具有相關度。從故事內容當中,他用自己的感受來體會你內容的“溫度”,感覺你內容的感染力。就能通過具體的實例,而不是説教,不是簡單的道理的陳述,來説明與外國制度、文化、傳統發展的過程完全不一樣的一個過程。
2016-03-05 14:14:51
因此,“中國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好內容載體,但要講好中國故事實際上並不是很容易,無論是方法,還是我們的內容選擇。一方面中國正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每時每刻,無論是驚天動地的事情,還是很多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直接、間接地折射著、反映著當今中國我們的價值理念,我們的價值追求,我們對自身發展、對國際關係的理念,反映著我們的取捨、我們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所面對的外國人很難想像的挑戰和麻煩。
用講故事的方式,還能讓人在很多數字、人物背後來感受不同的文化,這個故事背後的很多的內容,它就是具體的、生動的。 我們目前的狀況是有很大進步的,我們向國際社會闡釋中國,講中國事情,講中國人,形式、內容都有巨大的發展。但相對來説,與國際社會的關注和他們習慣的接受方式,以及與我們應該讓國際社會了解的要求還是有距離。
2016-03-05 14:15:12
當然,不只是內容,表達的方式上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能否講好故事很重要的另外一個要求是,我們的語言。我們要把這個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種語言——中文,轉換成別人的語言。語言轉換的過程不是很容易,或者説看起來容易,實際上並不容易。特別不容易的是,不光是我們的語言、話語體系同外國人有所不同,用轉換的文字反映它的文化本身就有難度,更何況我們中國從事的很多事情本身同別人經歷過的發展過程,還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因此,你只要一開口,外部世界就可能用他已經有過的經歷,用它的,無論是有色還是無色眼鏡,用他本身的感受來衡量你、來感受你。經常的情況是,不光是他們本身原有對中國的理解、概念、印象,會制約他對中國的理解,更何況,現在因為話語權的衝突、利益的衝突、意識形態的衝突,無論是敵視的、友好的、“羨慕嫉妒恨”的、理解的、不理解的,都可能産生各種各樣的反應。因此對講故事的説服力、你的影響力、你的信譽,會提出更多的要求。
目前我們對外傳播工作者講好故事的另外一個大的挑戰是新技術的發展。這個講故事的“話筒”往往不一定只在你講話的這一邊,大家都有話筒,講故事的過程是個交互資訊的過程。更何況現在的受眾,他有可能是心悅誠服地喜歡你,也可能是冷酷無情地無視你,不選你就是不選你。因為他可以選擇的資訊太多了。如果你的資訊沒有一點感染力,沒有一點吸引力,沒有一點競爭性,也許你認為講得很努力,花了很大功夫,別人還是依舊不選擇你。
在這個大的背景下,真是需要花大的功夫來做好這個文章,而做這個文章的最關鍵的思考路徑就是創新。
2016-03-05 14:15:32
那關於“講故事”,我們應該講什麼故事呢?在對外傳播的內容上,和過去相比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還應該做哪些改進?
2016-03-05 14:15:42
我剛剛説,時時刻刻發生在中國的各種事情,都可能成為我們講故事,向世界説明中國,發中國聲音,展示中國形象的內容。過去很多情況是,我們做得很好,但是我們往往説不好。
講好故事還需要有技巧,比如我們的小學生、中學生,包括大學生寫文章,通常老師都會説三段式,這就同國外的寫文章的方式不一樣。西方媒體通常的認同是,如果你三句話看不到內容,他基本就不看下去。頭三句話你抓不住人,幾乎就放掉了。等不及你有一個所謂的完美的開頭,在你表達主要意思之前別人已經放棄你了。
另一個關鍵是我們還需要了解外國人的接受的方式。我一直以來的一個觀點是,中國文化能不能走出去,中國文化能走多遠,不僅取決於我們向世界呈現的中國文化有多精彩,不僅有它的精彩,還在於我們對外部世界,對外國文化了解的程度。經常情況下是,我們對別人了解多少直接影響我們能走多遠。因為文化對外傳播的過程,是一個交流的過程,不可能是一個單向的過程。你隨時隨地同別人的理念、同別人的印象、同別人的方式、傳統在交流,對得上你就能走下去,對不上就走不下去。因此光了解我們的故事的精彩是不夠的,要了解外國人的需求,要了解他們接受故事的方式。
2016-03-05 14:15:54
我們有時候漫不經心會傳達一些數字的資訊,在我們看來有些數字並不是很驚人,但在國際社會看來,就是一個排山倒海的數字,因為中國這盤棋太大了。用他們自己的生活環境,包括人口、社會發展進程來考量,我們的這些數字在許多情況下是難以理解的。
我們如果只是數字的簡單比較,特別是對一些絕對數字的表述,沒有一定背景參照的話,外國人得出一些偏激的結論,你還不能怪他。更何況別人本身有可能就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那他更容易做這個文章,對西方受眾來説是更容易接受他的觀點,因為在他們的經歷中,這個數字的1/10就足以讓他們致命,而在我們這裡,我們覺得不足以會有如此消極的結論。
要心平氣和地,不是用簡單的,因為你大,因為你做得好,就覺得別人應該接受你這種簡單的方式講中國故事。要用心平氣和地方式來解讀自己的文化。
2016-03-05 14:16:04
當然,這個講故事,還要看外國人關注不關注。我們的故事員、評論員,也包括新聞發言人,只要你從事著對外傳播這個職業,那你每天眼睛睜開想的事情就是,“今天我向世界説什麼”,“今天我怎麼向世界説”,這是對我們的職業要求。説什麼、怎麼説,不能是主觀的想像。你首先應該看的是,國際社會在關注什麼,我用什麼內容、什麼形式、什麼故事,來吸引在無數多關注當中,他們的眼光和關注。在眾多的有利、不利、積極、消極的輿論環境當中,你怎麼來主導、影響整個輿論,影響別人的觀點,表達你想陳述的觀點、形象和故事。
因此説什麼、怎麼説,基本構成了對外傳播、國際文化交流、對外資訊交流的一個基本要求,應該成為我們的一個基本職業素質。你要盯著國際社會重大關注,盯著自己想要發的聲音、盯著自己希望呈現的形象、講的故事內容,這才能使得我們的水準和能力不斷提高,貼近國際的關注,貼近能夠影響別人、吸引別人的需求。因為中國社會,無論你願意不願意,你現在任何一個動作都在國際社會的聚光燈下,別人用各種顏色的眼鏡、用探照燈、用聚光燈、用放大鏡、用顯微鏡看你。你想擺脫這樣的事情已經不可能了,唯一的辦法是你有創新自己的理念,創新自己的方法,適應這樣的需求,把握整個交流當中的主動,來講好自己的一個事情。
2016-03-05 14:16:14
現在國際社會的確是對中國越來越關注,目前,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我們面臨著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於是,國際社會上就會有一些猜疑和誤解。比如説“中國經濟崩潰論”,“中國搭便車論”等等這樣的論調就開始出現了。那麼對於這樣輿論的質疑,您有什麼樣的看法?
2016-03-05 14:16:27
我前幾天和一個日本朋友談過一段話,就是國際社會的輿論,你不管它的動機如何,實際上它都有一定的針對性,它都有自己的目的。現在的世界經濟遇到各種問題,有些情況下發展很糟糕。特別是持續將近十年由美國引發的、現在依然在歐洲發酵、影響依然存在的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整個進程帶來影響,現在似乎都已經淡忘了。有些“高手”,我説是世界經濟發展、出現問題的一些“始作俑者”,他比較善於轉移國際的關注。中國經濟正處在整個轉型的過程,處在經濟換檔、減速這個過程當中,有些人就把這個原因歸結到中國身上。
但事實上,關聯國際經濟的絕對不是中國這一家。其他幾個“大個頭”,比如説曾經是世界經濟第二的日本。我前幾天和一個日本朋友談這個資訊就是説,它現在的經濟都是一個持續20多年的經濟緩增長,甚至某種程度上是負增長,沒有太多人把這個原因歸結于日本。一直到現在,這樣一個第三大經濟體,它的經濟基本上還是徘徊在1%-2%這個程度。沒有人説,你原來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你現在怎麼持續二、三十年都徘徊在1%-2%這個水準上,你應該負多點責任呀。結果國際關注都在中國身上,有它可以理解的一部分,但是也有許多不是很公平、不客觀的一些參照。事實上,即使我保持6%或者是7%的增長,中國經濟年度增長的絕對數,每年都是一個歐洲中等發達國家全年GDP的量。
2016-03-05 14:16:36
另一方面,我們所描述的新常態,更應該被理解為,或者我們更認為是中國經濟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是中國經濟向更高形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程度發展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對中國經濟不僅是應該,也是必須的。這個過程也是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相互配合和磨合的一個過程。
中國已經做了各方面的努力,希望在國際經濟發展過程當中,能夠相互發揮更多的正能量的作用,就是我們希望進一步推動對國際經濟的開放和合作,爭取在對外合作過程當中的一個互利共贏。
現在表面上看,中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超過20%以上的動力源。實際上看,中國經濟目前的轉換,我覺得對長久的世界經濟的發展,將會發揮更積極的、長久的作用。無論是從經濟學的原理還是中國經濟現在本身發展的狀況來説,中國人有信心説這句話。
2016-03-05 14:16:44
您覺得我們的對外傳播工作如何來提高針對性、增強國際傳播能力?
2016-03-05 14:16:52
你剛才講的這幾個論,中國經濟的“崩潰論”、“責任論”等等,不一而足。它既是對我們對外傳播帶來的挑戰,對我們講的故事帶來的挑戰。但我覺得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説,也是我們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契機。正因為國際社會有這個關注,有這樣的不理解,或者有這樣妖魔化的誤讀、誤解,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呈現自己觀點、自己不同內容和形式的一個機會。
一方面,我覺得應該是要客觀、冷靜地看待這些觀點,這是中國快速發展過程當中,國際輿論變化的一個必然結果。因為它的背後是,中國在國際經濟整個發展的大盤當中,你中國增加了,就意味著別人相對數字要減少;你的話語權,你的聲音多了,就意味著別人的聲音要少,是一個利益調整的過程。因此它産生各種各樣的描述、反應,有它正常的一面。
當然,更意味著,在我們客觀、冷靜的同時,要積極作為,要善於主動地把自己想説的事情講出來,講好。這對我們都是一個新的考驗,每天面臨的考驗,這也就是我們眼睛睜開以後向國際社會説什麼,怎麼説的具體內容。因為別人在議論你,你不應對他,你應對不了他,那你就不得不接受別人質疑你、別人嘲笑你,甚至責罵你的這個現狀。積極作為、有效作為、有針對性地作為,應該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2016-03-05 14:16:59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融媒體”時代,那麼您認為,對外傳播工作如何順應媒體融合發展這樣一個趨勢,並且用好這一方式?
2016-03-05 14:17:12
就像我剛剛説的,現在的傳媒領域是新技術應用最充分的領域之一。這不僅是原來意義上的傳播者本身在應用新技術,而是所有的受眾,同時又是傳播者,他在推動新技術的運用。而新技術本身又為這麼眾多的傳播者和受眾在發展。
這些技術越來越多地被多元的、多形態的技術,或者形式來替代,或者來集中地呈現。因為技術呈現的手段越多,你的産品的吸引力越大,你的傳播力就可能越大。因此我們把它描述為,是媒體本身提出的一個“融”的要求,這個融媒體不僅是技術的融合,也不是簡單廣播、報紙、小説、雜誌、電視的呈現方式疊加,它是真正意義上能夠在觀念表述、表現方式和技術運用本身,融為一體的産品。誰融合的能力強,誰的感染力、傳播力就強,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因為這不只是傳播者主觀的願望,更首先是受眾的選擇。
2016-03-05 14:17:34
而且現在受眾對“融”的需求,是越來越趨於用他自己的喜好,用他自己可感受的形式和內容來要求。這是整個媒體發生變革的驅動力之一,需要我們創新思路、內容、方法、手段的一個重要的方向,也是對以往一些強勢傳統媒體的一個巨大挑戰。
我們中國外文局原來的一些産品對傳播手段的變革在意不多。你做雜誌,就始終做雜誌,做網際網路就只做網際網路。現在,在一個媒體新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時時刻刻挑戰我們的是呈現方式和能借助這些呈現方式的內容。我們外文局去年成立了一個融媒體中心,初步的實踐已經感受到,融媒體的産品同以往所有媒體相比,它的傳播力、影響力、感染力、吸引力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
第二個挑戰是,並不是你把幾種媒體的表現疊加起來就叫融媒體,它本質的“融”是需要你在主體的技術發展的過程當中相容到各個方面,是它的內在的一個“融”,不是簡單的物理的疊加,而是化學的、生物的“融”。這個過程還是剛剛開始,我們時刻感到都是每天都要學,每天都有新事物。我們有信心,借助這個融媒體的過程,來增強我們對外交往的能力,對外傳播的能力,提高我們對外交往的水準。事實表明只要你“融”,你的影響力就不一樣,只要你“融”,你的吸引力就不一樣,只要你“融”,你的感染力,你的效果就不一樣。
目前正值“兩會”期間。我們外文局原來的各個傳播形態的媒體,都有非常緊迫的感覺,都願意借“兩會”報道之機,用我們目前能夠努力地“融”的方式,呈現“兩會”的關注,傳播“兩會”的精彩。
(記者:孫婉露 責編:宋若冰 攝影:鄭亮 攝像:王一辰 後期:周姍姍)
2016-03-05 14:17:42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圖片大圖:
中國網 楊佳
中國網 楊佳
中國網 楊佳
中國網 楊佳
中國網 楊佳
中國網 楊佳
中國網 楊佳
中國網 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