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峰解讀三中全會:社保改革將走向公平與可持續

首頁 > 中國訪談 > 專家學者

導語

 

嘉賓介紹

王虎峰: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本期照片

   
   
 

訪談實錄

刷新全文列印合併稱謂
 

評論

用戶: 密碼:

團隊介紹

  《中國訪談》擁有先進的演播設備和成熟專業的策劃、技術團隊,節目團隊在全國“兩會”、黨代會、國慶等國家重大宣傳報道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中國訪談》團隊獨家策劃製作的多部系列訪談節目,曾獲得國家級、全國人大、省部級等多項優秀作品獎。
  團隊成員:常海燕 鄭海濱 韓琳 王瑞芳 齊凱 朱燁 佟靜 裴希婷 李虹霖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活動標題

  • 王虎峰解讀三中全會:社保改革將走向公平與可持續

活動描述

  • 時間:2013年11月21日14:30
    簡介: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關係國運,惠及子孫”,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支柱,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在“公平”、“可持續”這兩大原則的指導下,三中全會之後,我國的社保制度體系建設將會有哪些新的特點與變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又會有哪些亮點?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中國訪談 世界對話”,歡迎您收看。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關係國運,惠及子孫”,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支柱,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在“公平”、“可持續”這兩大原則的指導下,三中全會之後,我國的社保制度體系建設將會有哪些新的特點與變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又會有哪些亮點? 今天,我們的訪談就特別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王虎峰教授,請他為我們做詳細解讀。

    2013-11-21 10:00:52

  • 中國網:

    王教授您好!感謝您作客我們節目。

    2013-11-21 10:06:13

  • 王虎峰:

    主持人好!網友朋友們大家好!

    2013-11-21 10:06:26

  • 中國網:

    11月12日公報發表之後引起了社會廣泛討論,您從學者的角度看,這次公報體現了哪些創新點?

    2013-11-21 10:06:40

  • 王虎峰:

    確實,這次決定和十四屆、十六屆三中全會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和發展,從學者角度我想最需要指出來的有幾點:

    第一,我們的決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和歷史上那兩個決定,從改革的範疇方面有質的不同,因為上兩次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決定,這次是全面改革,並且我們明確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方面。

    2013-11-21 10:06:55

  • 中國網:

    是五位一體的改革?

    2013-11-21 10:07:44

  • 王虎峰:

    是的,改革的範疇比以前大大地拓展了,這點應該説是歷史性的突破。

    第二,也應該看到,這次改革明確地告訴我們下一步改革的階段和主要的任務,為什麼這樣講?因為到2020年要使制度更加完善,現在是“十二五”中期,現在就要評估“十二五”,著手研究“十三五”的問題,應該説“十三五”是集中來實現這些改革目標和任務的階段,可以預見“十三五”對整個改革的推進落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這個決定實際是佈置下了很多的工作,要在“十三五”集中完成。

    2013-11-21 10:07:57

  • 中國網:

    實際是“十三五”工作的重要規劃?

    2013-11-21 10:09:10

  • 王虎峰:

    對,第一次提出了建立治理體系和治理現代化,這個命題關鍵在“治理”兩字,因為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們從經濟上有公有的非公有的,社會發展有營利和非營利的,在這樣的格局下,必須用治理的理念順應時代的變革、致力社會的發展,克服過去計劃經濟遺留下的思維,治理政策、思考問題就是一個以公有為主,解決了公有的就行了,這肯定不行,因為還有很多非公的社會組織。

    2013-11-21 10:09:22

  • 中國網:

    現在把公有和非公有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2013-11-21 10:10:06

  • 王虎峰:

    是的,社會組織也有營利和非營利組織(之別),我們想要組織方方面面,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這樣就不僅用行政的手段,恐怕還有很多市場的手段,還有很多事要依靠社會組織。這次專門提出來增強社會組織的活力,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我們將來考慮問題,制定政策要在更廣闊地範圍,考慮到多種不同利益主體和不同所有制這個構架下,怎麼樣提升我們的治理能力,這意味著為我們下一步整個改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論分析工具,也需要各行各業按照治理的概念去重新審視、研究、調整、完善我們的政策,使各方面能夠協調發展。

    2013-11-21 10:10:19

  • 中國網:

    中國作為經濟快速增長的大國之一,我們的經濟增長怎麼在改革和穩定當中取得平衡,不僅中國在關注這個問題,其實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問題。關於未來改革的路徑和方法,公報中有什麼新的表述和精神?

    2013-11-21 10:11:06

  • 王虎峰:

    這個問題提得好,我想重點講一下。隨著我們改革開放經驗的積累,包括我們對改革經驗的總結,我們這次在改革推進路徑的認識上有了質的飛躍。

    第一,總的原則,要統籌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我們要辯證地認識,有的時候不改革可能就影響了穩定,不改革就沒有發展,我們不要機械地看,這時候要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可能改革是發展與穩定的保證,這是首先的認識。

    具體怎麼改呢?大家記得改革開放之初,從農村到城市,找一些地方試點,覺得這個辦法很好,屢試不爽,覺得這個東西很靈驗。現在簡單地再讓一些地方去試點還行不行?現實告訴我們,階段不同了,要重新認識,改革的一個基本路徑是什麼?應該是頂層設計和基層的探索相結合,這個提得非常及時,因為很多地方一講改革就講我上面可以不動,找幾個地方去試。現在因為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基本有了,各方面有了建章立制的東西,有了法律法規了,在這種情況下,簡單地讓地方去試可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現在不能説在市場經濟建立過程中是一張白紙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特別強調頂層設計和基層的探索相結合,所以,我覺得這個提得特別是時候。

    第二,提到了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我覺得這個也特別是時候。為什麼這樣講?因為任何的改革都是有成本的,不但有經濟成本,還有時間成本,還有社會成本,怎樣才能既控制好成本,又取得很好的改革成效?有的時候還是需要整體推進的,不能僅僅靠地方一個點一個點這樣去做,不能做太多的重復試點。必要的時候要整體推進。當然了,還要重點突破,如果這兩個相促進,我想我們的改革局面大為不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説,我們對改革路徑的認識有了質的變化。

    2013-11-21 10:12:19

  • 中國網:

    就是説我們是從試點開始,目標是達到整體推進?

    2013-11-21 10:31:18

  • 王虎峰:

    有一句話我也覺得特別重要,在這兒談一下我的體會。就是提高決策的科學性,為什麼在這個地方,講到改革的時候專門講到提高決策科學性。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現在既有增量方面的問題,又有存量方面的問題。各方面利益格局,這麼多年基本形成了。如果再做改革,簡單地靠行政命令恐怕是不行的,那怎麼辦呢?我們還要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還要平衡各方的利益格局。在這種情況下,要講究科學性,如果沒有很認真的調查或測算,精心地設計;有些方案裏涉及到體制機制的問題,怎麼平滑過渡,怎樣做到可持續性,怎麼讓它可控,這裡面有很多細節。再加上資訊化時代到來,很多涉及到政策和管理的問題,政策和理念的問題,把這個打通,有一個好的理念,有好的政策,能落到實處,還能管理到位,這裡面有很多是屬於科學性的東西。社會越發展,越需要我們增強決策的科學性。當然了,也更加需要一個保障機制,那就是凝聚共識,形成改革的合力,我覺得這段話集中反映了改革開放幾十年我們在改革領域方面取得的經驗,我想這是個無價之寶,未來的改革當中應該體現這個精神。

    2013-11-21 10:31:30

  • 中國網:

    社會保障是保障社會公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家關注的一個領域。此次公報中也提出建設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您是如何理解公平和可持續的,這次公報中提出要更加公平和可持續,這是不是也是對過去的十年當中社保體制改革的一種矯正呢?

    2013-11-21 10:36:09

  • 王虎峰:

    這個問題特別有意思,我覺得公平和效率,這個問題一直貫穿著我們改革的始終。形象地講,效率就好比一個汽車的動力系統,跑得快、油耗低,公平就好比它的安全系統,跑得快但你不能出問題,要有安全保障。在改革開放之初,在計劃經濟下的主要問題是,簡單地大鍋飯、平均主義,在那種背景下,一定要強調效率這樣才能發展生産力,解放生産力。隨著改革開放這麼幾十年的發展,我們看到,確實重視效率是對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也注意到,出現了一些社會問題,比如分配不公,收入懸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辦?要更加重視公平,那麼這個也是有一些説詞的,比如社會保障制度,本來社會保障制度是對一次分配的分配不均的一種彌補。

    2013-11-21 10:36:51

  • 中國網:

    二次分配的彌補。

    2013-11-21 10:38:09

  • 王虎峰:

    但這種彌補本身也造成了高低懸殊的問題,比如養老金、醫療待遇等等,怎麼辦?想要在這些領域更加重視公平,公平和效率缺一不可,這時候提出來更加重視公平,我想是有特殊意義的,也是適應和順應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講到可持續,老百姓經常講萬事開頭難,但是作為一種社會保障或社會福利制度,它是剛性的。你創建一個制度確實不容易,但要讓這種福利得到可持續性地發展和增加,那更不容易。這就是為什麼講到可持續了。從國際經驗來講,社會保障具有和經濟反週期的運動規律。比如説當經濟往上走,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人們對社會保障依賴性就小了,社會保障的壓力就小了;當經濟波動,特別是經濟往下走的時候,大家對社會保障依賴性增強了,而社會保障的壓力就突然增加了。

    2013-11-21 10:38:21

  • 中國網:

    問題也凸現出來了。

    2013-11-21 10:39:06

  • 王虎峰:

    那麼我們現在注重可持續性,就是未雨綢繆,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未來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再加上人口的結構,老齡化日益凸現。在這時候提可持續應該説正是時候,我們深刻理解公平和可持續這兩個詞,實際就把握了未來在社會福利政策、社會保障政策,包括醫改政策的基本走向,應該重點研究解決公平和可持續的問題。

    2013-11-21 10:39:16

  • 中國網:

    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等方面組成,可以説每個方面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過去這些年當中我們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您認為未來社會保障改革的重點和方向是什麼呢?在未來的改革中如何體現公平和可持續性?

    2013-11-21 10:39:50

  • 王虎峰:

    公平和可持續性在現在這個歷史階段是應該有所指的,我理解未來的改革要體現公平,重點要解決這麼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要由參保制度的單位人管理轉向社會人管理。改革開放之初搞社保改革那是有穩定工作的機關、事業、國有企業的人在參加。那個時候的改革,就把單位那些人照顧好就行了。現在社保是人人享有的,我們是全民的保障,所以我們要改變原來按照單位人來管理的模式,轉向社會人。不管是什麼單位,不管什麼戶口,更不管地域、性別、年齡,我是一個社會人,我應該參加的那一份社保項目。

    2013-11-21 10:40:19

  • 中國網:

    就是消除身份差異所帶來的差距?

    2013-11-21 10:41:01

  • 王虎峰:

    對,原來我們給人們貼了很多的標簽,你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要分你是中央屬的還是地方屬的,是大型的還是小型的。如果説你是事業單位,是屬於哪個系統的,這個系統裏是屬於哪一級,是科級的還是處級的還是廳級的,以前分得太多了,每一個都不一樣。以後是社會人,我們按社會人管理。

    第二,社會保障從就業管理到全民保障,以往特別是改革開放主要是圍繞國有企業改革做一些社保制度的探索,之後擴大到機關事業單位,但現在把城鄉居民都納進來,這樣一個保障制度,不能單單講就業關聯,有工資的人我怎麼做,沒工資的人我要怎麼做,這就和以前要求不一樣了,為什麼説體現公平,要各得其所,有工作的怎麼解決,沒有工作的人怎麼解決,所有的人怎麼解決,只有做妥善的安排,才能夠體現公平。

    2013-11-21 10:41:12

  • 中國網:

    就是對所有人都公平的政策?

    2013-11-21 10:41:41

  • 王虎峰:

    再則可持續。從可持續上要重點講幾個問題:

    第一,管理。從以前善於做或重點做增量轉到了增量和存量並重,以前主要是靠增加投入、做大蛋糕來解決問題,來平衡,未來恐怕要面對重新分蛋糕、切蛋糕的問題,怎麼樣切得更加合理,使得這個蛋糕可以源源不斷地滿足大家的需求。

    第二,從粗放到精細化管理。比如説全民醫保,13億人全覆蓋我們做了,但是全部服務做到位,讓所有人滿意,這恐怕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問題,這裡面有方方面面的問題,以前沒有項目到有項目叫從無到有,現在有了以後,他得到更好的服務,那就很不容易了,怎麼樣做精細化管理。

    2013-11-21 10:41:54

  • 王虎峰:

    第三,從保當期到保障未來。現在不管社會保障項目還是社會福利,現在來看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要做到可持續就要研究未來,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怎麼樣做到平衡,如果未來有經濟波動或退休高峰,我們怎麼樣能夠順利渡過。

    第四,以前做社保項目或醫改項目主要是以政府為主體,未來要轉向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因為有大量的社會問題,政府要盡責,但要提供這樣的服務,並且把它們管理好恐怕僅靠政府不行,社會方方面面,包括用人單位,專業性機構都要參與做這個事情,只有完成了這些轉變,才可以説在公平和可持續方面上一個臺階。

    2013-11-21 10:42:38

  • 中國網:

    由單一的主體變成多元的主體?

    2013-11-21 10:43:16

  • 王虎峰:

    是的。

    2013-11-21 10:43:28

  • 中國網:

    根據《人民日報》近日的報道,我國已經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到13.4億人,但是仍有很多網友抱怨怎麼看病還是很難很貴?您怎麼看這個現象,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2013-11-21 10:43:36

  • 王虎峰:

    首先,全民醫保成績來得很快,國際上沒有想到我們很快做到,但是這种醫療保障只是解決了在有醫療需求的時候可以給你分擔,減輕你的經濟負擔,但真正提供大家滿意的醫療服務就不是簡單的錢的問題。比如一個好的醫療服務,它要考慮需方患者有沒有能力支付這個費用,通過醫保支援補助,它有一定能力了,有效需求上來了,醫療需求釋放了;還有個供方,就是整個醫療服務體系、人力資源特別是基層還沒有合格的醫療人才在那兒服務,那這就不是簡單花錢就能馬上買到的,恐怕它有個培養週期。但醫療服務體系的優化,特別是在基層,正金字塔型,在基層充實合格的醫療服務人才,這是個過程。

    再加上這种醫療服務模式,現在我作為一個學者我研究,應該要倡導連續性的醫療,所謂的連續性醫療就是,患者到醫療機構來看病,不是到你這一個機構找這一個醫生,而是到你這個網路上去來看病,需要到專科、大醫院專門治療,你應該幫助聯繫,到了那兒確診了,覺得這個病不需要在大醫院住院,你應該幫著轉到基層來,如果是連續的醫療服務,當然患者和家屬看病就比較輕鬆了。

    2013-11-21 10:44:08

  • 中國網:

    省心多了。

    2013-11-21 10:45:15

  • 王虎峰:

    如果全部靠患者本人的話,那毫無疑問,這些跑前跑後所有的事兒都需要他做。這個可以説有了醫保不一定省心。

    再説省錢的問題,老百姓的各種感受是很直觀的,也是很客觀的。但從學者角度來看,它的深層次問題是,怎麼樣用科學的方法使投入更有效率,使花的錢是值得的,錢花在刀刃上,比如藥品、醫療診療技術,臨床路徑,我們要做衛生經濟評價,評價什麼藥,什麼病,怎麼看才是最為經濟有效的。這需要發展的過程,我們第一步是建醫保,第二步我們要研究怎麼花這個錢才是有效率,這也是國際經驗,我想中國也肯定要走這一步,我們現在就應該提出這個問題,開始研究,未來讓大家一是要省心,第二省錢,省錢就是這個錢花的值,通過相對比較經濟的投入,得到了比較高效,有品質的服務。

    2013-11-21 10:46:49

  • 中國網:

    近年來醫患關係比較緊張,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您認為是哪些原因造成的醫患關係緊張,未來醫改當中有沒有哪些政策和措施,您有什麼好的建議能緩解這個現狀呢?

    2013-11-21 10:50:54

  • 王虎峰:

    一説醫患關係大家都很關心,醫改實施以來,不斷有一些新聞報道,患者就醫遇到什麼問題,最近也有一些報道,説醫務人員受到了不法的侵害,坦率講每當我看到這些東西都感到心情很沉重,應該説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是患者還是醫務人員都是我們同胞,都是應該保護的對象。我們不能簡單地看這一兩個事例,主要是看從機制上,從體制上,從根源上它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研究的結果是,現在缺乏醫生和醫務人員群體以及患者群體各自的溝通、交流和保護機制。為什麼我講這個問題?首先要有個正確的概念判斷、分析框架才能把這個問題説清楚,醫患關係不是哪一個患者和某一個醫生的關係。

    2013-11-21 10:51:27

  • 中國網:

    這不是個體的問題。

    2013-11-21 10:54:33

  • 王虎峰:

    對,從醫生這個群體來講,要知道他從事的大量是專業技術工作,靠一般的行政監管是解決不了具體的醫療行為,不可能人盯人,醫生看病,旁觀派個人去看著。患者缺乏這种醫療專業知識,他也不可能對醫生那種行為真正做出有效的鑒別來。國際上的慣例,大家公認的是,應該有專業的自律組織,有醫生的同行來進行評判,來進行考核認證,來進行這些事物的處理和規範,換句話説就是成立一個真正醫務人員、醫生自律組織,給這個組織有職有權,一定要從行業上進行規範。

    保護機制,醫生他從事這個職業是有職業風險的,應該通過保險方式,既然有風險,在必要的時候就有必要在保險機制來分擔,醫生個人是沒有能力去賠償,甚至醫療單位都沒有這個經濟能力,所以我們説要建立一個機制,當然對他們的權益也應該進行相應的保護,醫務人員這個群體來講,它是個受保護群體。

    再説患者,我們現在有消費者協會,消費者協會有很多投訴,它可以給我們消費者撐腰,但醫療糾紛除外,就是我們這種消協裏並沒有對醫療糾紛進行處理,因為醫療相對比較專業。

    2013-11-21 10:54:44

  • 中國網:

    不好鑒定。

    2013-11-21 10:55:01

  • 王虎峰:

    是的,但國際經驗來看應該也可以有相對比較專業的機構來幫助患者反映他們的訴求,這種反映不是簡單的個案。現在很多醫療糾紛有很多驚人相似的結果,應該反映到制度層面,怎麼樣制定相應的制度措施進行彌補,只有這樣,這兩個群體才能得到互動。如果我們沒有人幫著做這個事情,那麼患者遇到問題,他肯定找親朋好友,通過個人的關係和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那這就是我們很多事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的原因。

    這種制度化的安排有團體之間的協調對話,它很大的好處是,還有互相的溝通機制在裏面。怎麼樣做一些預防性的東西,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經常發現的同類問題,高發問題,有些預防措施去做,這樣就很好地避免了這種糾紛和矛盾重復發生。

    2013-11-21 10:55:11

  • 中國網:

    其實還是機制的問題,我們也期待著機制能儘快完善建立起來。

    2013-11-21 10:55:48

  • 王虎峰:

    我再補充一句,最近我們採取了一些措施,可以看到有些措施是治標的,有些是治本的,應該標本兼治,特別是按照三中全會的精神,要增強社會組織的活力,怎麼樣去用治理的理念去重新審視看待這個問題,我建議應該對醫生的自律組織、消費者特別是患者的權益保護進行研究,做出一個制度性安排。

    2013-11-21 10:55:58

  • 中國網:

    我們也期待這個制度能夠儘快完善起來,緩和現在醫患關係緊張的現狀。國民健康素養和健康指標其實也是衡量一個衛生體制的重要方面。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也發佈了《2012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報告》,根據報告顯示,近九成的國人不懂健康或健康素養不達標,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2013-11-21 10:56:28

  • 王虎峰:

    現在有關部門做這種調研,進行這種監測是很好的舉措,讓大家知道,中國經濟發展之後,究竟居民對健康問題了解多少,到什麼程度,應該説這個事情是個很重要的信號。如果説研究我們醫改的話,醫改前一個階段已經結束了,馬上要進入下一個階段,這兩個階段是應該有質的不同的。

    第一個階段,2006—2009年新出臺的醫改方案要解決看病問題,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雖然其中提到一些促進健康的舉措,但我們主要抓了看病的問題。

    第二個階段,逐漸由看病轉到怎麼讓居民不得病、少得病。

    2013-11-21 10:57:24

  • 中國網:

    其實就是指由治療服務擴大到預防服務。

    2013-11-21 10:58:03

  • 王虎峰:

    對,怎麼樣把醫學模式的轉變同醫療模式的轉變、醫保模式的轉變、居民健康模式的轉變結合起來,恐怕這個轉變更加具有基礎性和長期的意義。下一階段我們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比如説慢性病,這是疾病譜變化以來對居民構成的最大威脅。衛生資源消耗藥費這一塊,治療費裏大概八成用到慢性病人身上,如何把慢性病這抓好,讓一部分人在臨界,要得病不得病的時候得到及時干預,他就可以不得病了;讓一部分人從小養成好的健康習慣,未來他的健康素質就很高,我們就可以省掉很多麻煩,不光是經濟方面的問題,還有社會效益,還有更深遠的戰略意義。所以我們説,未來健康保障恐怕要提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地位。

    剛才我們提到“十三五”期間,我是滿懷期待和信心,覺得應該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2013-11-21 10:58:23

  • 中國網:

    這也是您“十三五”工作重點的期待。居民的健康素養問題也牽涉到居民合理用藥和合理就醫,我們也希望這個方面取得更多的進展和改革。公報中還指出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根據三中全會的精神,您認為未來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路徑方向是怎樣的呢?

    2013-11-21 10:58:57

  • 王虎峰:

    我一直在跟蹤研究醫改問題,三中全會提出新的精神,我覺得對我們有很大的指導、借鑒和啟發。結合我們醫改的四個領域,我講講我個人理解的。

    首先,作為公共衛生領域,在新的精神指導下,不但要繼續鞏固政府的責任,有些公共衛生我們政府要拿錢,做到均等化服務。更重要有一條,怎麼樣發揮社會的力量,構建一個有助於社會健康的社會網路,這就需要治理概念。治理概念是什麼意思?不管是公共部門還是非公部門,怎麼樣讓大家都參與?預防和健康促進工作做得好決不是靠穿白大褂那幾個人做的,恐怕各行各業,比方説廣播、電視、新聞,甚至於餐飲業都有很重要的責任,我們吃什麼,喝什麼,怎麼運動,怎麼鍛鍊等等,這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這點要打開思路。

    第二,對營利機構和非營利機構要強調各得其所。首先這種非營利的,特別是公益的,怎麼樣充分發揮公益性,起示範標桿作用,營利性的機構我允許你參與,不管哪種性質,只要是醫療機構我都要建立統一的服務品質和統一的服務標準,這就是不能簡單按公益的標準,或者非公益一套,非公益一套,要有統一的標準,去抓制度建設。

    2013-11-21 11:00:27

  • 王虎峰:

    第三,醫療保障。醫療保障實際是個體系的,除了基本醫療保險之外還有醫療救助,還有補充的商業健康保險,現在作為基本的界定清楚以後要確保,就是基本的,不管是職工還是居民,應該定義人人獲得基本的。但是還有一部分非基本的呢?我們説要放活,怎麼樣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市場的力量,因為13億人,有這麼多的消費群體,需求不一樣,如果僅僅靠政府恐怕這個事是做不下來的,不光是錢的問題,這樣巨量的服務、監督和管理恐怕光靠政府是不行的,要打開思路,重新分工,在新的思路框架下去體現這種治理的精神。

    第四,藥品器械。大家也很關注,就一般的藥品,應該更加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政府監管什麼,恐怕我們的品質、必要的價格調控是要有的,但市場怎麼樣形成良性競爭,只有市場良性競爭,這個産業和行業才能做大做強,只有做大做強才能夠善於聯動,起到好的作用。

    還有特殊的,比方説基藥、管制藥品,市場中經常難以買到的國藥,就是小眾人群需要的藥,這些政府要盡責,這些市場解決不了,政府一定要擔負起來。我想這次三中全會決定實際給我們整個醫改一個全新的視野和思路,我們不僅在具體政策上體現,在管理服務理念上,還有很多大的政策框架下要充分體現它,這樣醫改會在三中全會精神指導下會再上一個臺階。

    2013-11-21 11:01:28

  • 中國網:

    非常感謝王教授作客我們的節目,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我們今天這期節目就要結束了,下期再會!

    2013-11-21 11:02:22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3-11-21wanghufeng_1385014382.mp4

圖片大圖:

  •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王虎峰教授做客中國訪談。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王虎峰。

    中國網 鄭亮

  • 王虎峰:改革的範疇比以前大大地拓展了,是歷史性的突破。

    中國網 鄭亮

  • 王虎峰:第一次提出建立治理體系和治理現代化,關鍵在“治理”兩字。

    中國網 鄭亮

  • 王虎峰:從國際經驗來講,社會保障具有和經濟反週期的運動規律。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王虎峰教授做客中國訪談。

    中國網 鄭亮

  • 王虎峰:第一步是建醫保,第二步要研究怎麼花這個錢才有效率。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王虎峰。

    中國網 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