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王春貴:《牡丹之歌》伴我成長
活動描述
- 時間:2013年4月28日 17:00 嘉賓: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副會長 王春貴簡介:2013年4月26日,由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主辦的,以“促進和平發展,謀求合作共贏”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外交官之春”活動在北京舉行。在此次活動中,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副會長王春貴接受了中國網記者的專訪。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2013年4月26日,由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主辦的,以“促進和平發展,謀求合作共贏”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外交官之春”活動在北京舉行。在此次活動中,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副會長王春貴接受了中國網記者的專訪。
2013-04-28 16:44:42
- 中國網:
您好!“外交官之春“從2001年舉辦到現在已經第12屆了,您在參加的過程中,對於它做如何評價呢?您的感受如何?
2013-04-28 16:44:53
- 王春貴:
一共12屆,我已經參加了最近的4屆,我的感受是,作為一個中外人員交流和經貿合作的平臺,也就是説我們聯誼會的一個品牌活動,它不但在中國社會,而且在國際上一些國家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它之所以影響這麼大,它的重要性就在於這個平臺是可以促進中外相互了解的。因為只有了解,才能夠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夠更好的發展。所以,我們根據這麼一個理念首先要搭建一個平臺讓大家互相了解,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這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2013-04-28 16:46:48
- 中國網:
在您的外交生涯中,給您留下最深刻的印像是什麼?
2013-04-28 16:47:03
- 王春貴:
我作為駐外大使,作為中國國家主席任特的全權大使,最大的感受是肩上的擔子很重,因為是代表國家從事外交活動,必須事事謹慎行事,必須要愛國,要有一個堅定的愛國的信念。在涉及到中國根本利益,國家主權、安全等重大關鍵問題上的時候,一定要立場堅定,上至國家主權,下至中國公民在國外的一些人身自由、安全和利益也是大使需要特別關注的。
特別是我國實行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這樣一些理念以後,大使肩上的責任就更重了。這是我作為大使深深感到的。
2013-04-28 16:47:24
- 中國網:
您在擔任大使的時候極大地推進了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一些經貿往來,尤其是推動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您覺得中國與東盟在經貿方面還有哪些合作空間呢?
2013-04-28 16:47:37
- 王春貴:
這個空間很大的,現在我們已經從政治上建立了一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從經濟上來講已經和東盟簽訂了自由貿易區協議,從這兩個方面來説,條件都很具備了。現在我們要充分利用政治和經濟這些優勢條件,怎樣進一步來深化合作,這是需要我們雙方努力的。
對於中國來説,中國的企業不管是國有大企業還是私人企業,要深入研究中國和東盟自貿區協定中的很多優惠條件,要利用好。中國外匯儲備現在很大,中國的企業無論是國有企業和私人企業積累的資本很豐厚,我們現在在中國經濟轉型期間應該抓住機遇,到周邊國家特別是東南亞這些國家去開拓新的市場,開拓新的領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2013-04-28 16:48:03
- 中國網:
我們知道您也在極大地推動中國和馬來西亞雙方的旅遊往來以及發展,您覺得中國如何更好地把自己的旅遊資源和民俗文化傳播出去,以及如何更好地進行中外文化交流?
2013-04-28 16:48:33
- 王春貴:
中國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現在世界上每年到中國旅遊的人數與日俱增,現在需要中國自己注意的問題是把旅遊資源規劃好,要建立新規則,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旅遊一開展以後,環保問題馬上就顯現出來了,所以,現在我們有很多很好的旅遊資源已經面臨著環保方面的問題,這是我們需要注意和不斷改善的。
另外,中國還有很多新資源有待開發,我希望我們已經開發和待開發的旅遊資源要走向國際標準,要按照國際標準來要求。這樣我想到中國來旅遊的人數會更多一些。國內旅遊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國內旅遊主要是促進國民素質,在旅遊方面要增強對旅遊資源的自保意識,這一點很重要。
咱們有一個小鄰國叫做不丹,不丹這個國家的旅遊資源也很豐富,南喜馬拉雅山號稱中國的香格里拉,它有很多旅遊資源完全可以開發,但它每年限制旅遊人數。為什麼?很多人不理解。其實時間久了才知道它限制旅遊人數是有道理的,既要開展旅遊又要保護旅遊的一些資源,這兩點一個也不可缺。
我們的鄰國也有很多豐富的旅遊資源,我們早就開通了新馬泰旅遊路線,這個路線現在很旺盛,將來還會繼續旺盛,但是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我們旅遊者出去以後,並沒有很深入地了解人家的文化內涵,這是需要注意的。
東南亞有一些國家的旅遊資源內涵很豐富,特別是中國下南洋,上千年的歷史,這些國家保留著很多中國的文化。我在馬來西亞當大使的時候,我覺得他們春節搞的一些華人社團活動保留著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大陸都沒有了,這一點大家還不一定能知道。所以,他們有很多文化底蘊牽扯著雙邊關係,如果了解了這些東西,對於促進我們和鄰國的關係更加緊密,也是會有好處的。
有很多旅遊資源,也有當地的宗教和文化的,比如孟加拉和馬來西亞都是穆斯林文化,世界上現在對穆斯林文化有一些誤解,特別是西方的宣傳,好像世界上一些恐怖活動都來自於他們這些國家。其實不然,穆斯林和佛教、基督教都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宗教文化,也有很多可以學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我們還是要不斷地動腦筋、想辦法,把外國到中國的旅遊、中國到外國的旅遊,能夠把它從人文到歷史的這些內涵,更多地加以發揚光大,使中國和外國人民有更多的了解。
2013-04-28 16:49:05
- 中國網:
我們知道外交是一門藝術,這個藝術的形式包括很多種,包括很多有意思的藝術。比如您在馬來西亞卸任大使的時候就演唱了一曲《牡丹之歌》,這首歌也是您到馬來西亞以後出席首個晚宴上演唱的歌曲,這種一前一後的呼應是您刻意安排的嗎?
2013-04-28 16:49:34
- 王春貴:
這是巧合,但是我特別喜歡這首《牡丹之歌》,喜歡這首歌有兩個含義,從我國來看,這個歌裏孕育了我國改革開放以後就像牡丹的經歷一樣,有它深冬走向春天的這麼一個過程。所以,我很喜歡這首歌的歌詞。
另外,它同我個人的成長也有點相似,我個人的成長也經歷過一些曲折、困難,所以,有了今天這樣的成就,我覺得我和國家是一起成長的,我很喜歡這首《牡丹之歌》。 就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去了就唱,走了又唱。
2013-04-28 16:50:05
- 中國網:
這也傳遞了中國的一種民歌文化。
2013-04-28 16:50:37
- 王春貴:
對,民歌的文化,但你要仔細研究它裏面的歌詞內容,你會發現詞彙很簡單,但寓意深刻。
2013-04-28 16:50:50
- 中國網:
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您!
2013-04-28 16:51:01
- 中國網:
(責編:齊凱 主持人:齊凱 攝像:王一辰 後期:劉哲)
2013-04-28 16:51:18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wds/2013_04_28_3_1367132768.mp4
圖片大圖:
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副會長王春貴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
中國網 齊凱
王春貴:《牡丹之歌》伴我成長。
中國網 齊凱
王春貴:要增強對旅遊資源的自保意識。
中國網 齊凱
王春貴:旅遊時應多體驗了解當地文化內涵。
中國網 齊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