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陳經緯談“潮汕新區”

時間:2013年3月9日
簡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國商會主席陳經緯先生今年帶來了一份關於調整區域結構,設立廣東"潮汕新區"或將汕頭特區擴大到潮州、揭陽為"潮汕特區"的提案。這也是一份超過了100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的提案。[視頻下載][訪談實錄][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陳經緯談“潮汕新區”的設立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

潮汕,在地理上指的是我國東南沿海,廣東與福建的交界處;文化上則意味著受潮汕文化影響的廣東東部區域。這裡三面背山,一面向水,歷史文化悠久,她以擁有遍佈世界各地的潮汕籍華僑、華人而著稱,影響力可見一斑。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一位潮籍人士,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國商會主席陳經緯先生,他今年帶來了一份關於調整區域結構,設立廣東"潮汕新區"或將汕頭特區擴大到潮州、揭陽為"潮汕特區"的提案。這也是一份超過了100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的提案。

陳委員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訪談。剛才在開場白中提到了潮汕籍人遍佈了很多國家和地區,香港也有不少,在節目開始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潮籍人的基本情況,比如大約有多少人口?分佈在哪些國家和地區?

陳經緯:在古代的時候,潮汕地區的行政中心是在潮州,所以就叫做潮州人。清末以後,我國對外五口通商,汕頭是最早國際通商的港口。隨著港口的開通,整個潮汕地區中心移到汕頭,它的行政中心就叫做汕頭市,所以,潮州市在清末後就不再是行政中心了。因為這個原因,海內外也好,國內也好,大家把潮州人、汕頭人合稱潮汕人。

潮汕人在海內外享有美譽,潮汕人是精英商幫,潮汕人是一個團結的族群,這在海內外都享有美譽。改革開放前的潮汕地區汕頭市後被劃為四個市。八十年代後期,因為潮籍人士遍佈海內外,主要是海外,在香港有120多萬潮汕籍人,佔香港總人口五分之一以上,遍佈各個行業。在海外有1000多萬潮汕人,佔我國海外華人華僑五分之一以上,遍佈五大洲、27個國家。特別在好幾個國家和地區,如香港、澳洲、泰國、澳大利亞等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成功人士、富豪,包括華人首富都是潮汕人。在泰國,潮州話是泰國第一語言,在泰國講潮州話都行得通。

以前潮汕人多地少,所以很多人飄洋過海,去海外謀生,一雙手一個人,特別是到海外區發展,沒有帶什麼資産和投資過去。潮汕人在歷史上和社會給人的感覺是吃苦耐勞,有拼搏創新的精神。潮汕人目前在內地各個省市都有潮汕商會,也是在各地經濟社會發展中最重要的商幫之一,特別是經商方面,潮汕人直到現在都享有美譽。

潮汕人在深圳特區的貢獻力也非常大,比例我還不太清楚,但我知道貢獻力非常大。包括香港的一些潮汕人到深圳來投資,包括潮汕人到深圳去發展,深圳特區的潮汕人比例不算多,但經濟貢獻力是相對比較大的。

 

 

 

中國網:剛才您提到了潮汕人的幾個性格特色,勤勞、能幹、能吃苦,這也是為什麼潮汕出了那麼多的富商原因之一。

我們老説潮汕潮汕,其實潮州和汕頭在行政區劃上是分開的,潮州並沒有併入到汕頭特區中,您這次帶來的提案是關於調整區域結構,設立廣東“潮汕新區”或者“潮汕特區”的這樣一份提案,為什麼會提出這樣一份提案?您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陳經緯:前面我介紹過了,潮汕人在海內外、在港澳都是很優秀的商人、企業家,所以,當時深圳設立經濟特區,據我了解就是靠近香港。珠海設立經濟特區就是靠近澳門。廈門設立經濟特區就是面對台灣。潮汕為什麼要設立經濟特區,就是有廣大的潮籍人士在香港和海外都非常有力量,加上是佔所有華人華僑總數五分之一的僑鄉,所以,以僑鄉這一優勢,國家就在那裏設立了汕頭經濟特區。

九十年代初,汕頭經濟特區,從行政區劃來講當時特區還比較小,其他還不是特區的範圍,汕頭市原來是一個地級市,後劃分成四個,一個汕頭、一個潮州、一個揭陽、一個汕尾,比較緊密的還是三個市,就是汕頭、潮州和揭陽。家鄉劃開了以後,是平級地級市,在行政區劃和行政管理上平級,誰都不管誰,各自為政。因為潮汕人本來是一個很團結,很優秀的族群,行政區劃劃分以後,在內地他們各自發展,各自為政。在海外包括香港,潮汕人是一個非常團結的商幫,在海外有很多潮州籍的社團和商會,在那裏沒有分開,還是一個商會,沒有説家鄉拆三個,海外我們也拆三個,我們還是一個。但無形的影響也很嚴重,人類自私和本位主義絕對是有的,比如中國人愛中國,廣東人愛家鄉首先愛廣東,到了廣東就愛潮汕,再分散以後,揭陽人愛揭陽,潮州人愛潮州,汕頭人愛汕頭,這個族群無形中分散了,凝聚力被打散了,這方面影響很大。

汕頭經濟特區早期是四個特區之一,近年來經濟發展很不盡人意。原來香港除了潮汕籍之外有同胞,在改革開放初期,因為內陸還沒有開放,都想到汕頭去發展。雖然有很多的原因,但我們通過分析以後感覺一個市分成三個市是最重要的原因,把力量切散了,無法形成合力,也無法凝聚潮汕商幫的凝聚力,影響相當大。特別到現在經濟發展很不理想。直到2012年,汕頭經濟特區每人平均GDP2.6萬,汕頭、揭陽、潮州合起來才2.5萬。整個廣東省包括以前相對比較落後的粵北山區等一些地方,整個廣東省每人平均GDP是5.4萬,這麼好的地理位置,這麼好的人文,這麼好的條件,(卻)做成這樣,我們旅居海外、旅居港澳的潮汕人感到非常惋惜,不應該這樣。

剛才講到潮汕商幫的力量,相信在社會上大家也略有所聞。為什麼自己的家鄉是特區卻差過山區,我們比較擔心。所以,要怎樣發展好這個經濟,一定要想出辦法。按照我國國內的社會、政策等各方麵條件,我們做了很細的研究和分析,作為汕頭經濟特區要重新起步,把經濟等各方面搞好,也是難度很高。如果特區不搞好,對於我們改革開放來説,首批四個特區中有一個特區做成這樣,不是那麼光彩。

所以,1995年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去考察汕頭時,也為汕頭題字,“發揮僑鄉優勢,辦好經濟特區”,剛才我也介紹過僑鄉的優勢。僑鄉優勢在外面受到家鄉一分為三的影響非常嚴重,怎麼發揮僑鄉優勢,讓海內外的汕頭籍企業家來帶個頭,經過研究,好像其他辦法很難讓它重新啟動,如果不把經濟搞好,我們在外面都是很悲傷,也很沒面子。所以,我們這些同鄉、朋友經常聊起家鄉的問題,大膽設想怎樣能夠把家鄉的經濟恢復起來,追究原因,拆成三個市以後人心渙散,沒辦法形成合力這是重要的原因。更重要是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市目前總體規劃是各自為政,廣東省委省政府,潮汕三市的領導都意識到發展中出現了問題,他們也意識到一市分為三市的不好,所以,近幾年也提出了“汕潮揭一體化”,但真正一體化沒有實質的東西也是空談,所以,潮州、汕頭和揭陽能夠合成一體,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會非常有利。

第一,有利於海內外潮汕人形成合力,共同來建設家鄉。整個區劃擴大了以後,合起來就變大了,可以做一個長遠的整體規劃,産業佈局,不要形成惡性競爭,你幹什麼我也幹什麼,對經濟發展不力。

第二,在這方面我們再三推敲,怎樣可以讓家鄉經濟重新騰飛,想到能夠合起來絕對是一件好事。總體來講,我和全國政協委員,很多鄉親甚至朋友都有交流過,大家一致認為這是非常好的辦法。所以,這次我把這個大膽的設想做成一個提案,得到了10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的支援,聯名提案,有50多位港區政協委員,有50多位是全國民企委員,這兩部分中都有很多潮汕級的政協委員。為什麼民企都來參與這個提案,因為全國各地的知名民企很想到汕頭髮展,多次到汕頭考察了解,所以,潮汕商人都跑到其他地方去了,你們自己都不去,太可惜,我們怎麼去?所以,從經濟角度講,現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過去了,深圳發展非常好,也接近飽和狀態。汕頭雖然發展緩慢,但能夠有一個新的契機,一個新的概念,新的理念,借此來推動潮汕地區的經濟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所以,大家都很支援,超過一百位政協委員形成聯名提案,希望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援,進一步我們會聯繫廣東政府、潮汕三市政府,看大家能否形成合力,把這個事辦起來。因為我國在創新調整經濟結構,調整産業結構,我們也提出調整區域結構,希望這個辦法能夠讓經濟有新的騰飛。

 


 


 

中國網:得到了一百多位全國政協委員的支援確實是不小的數目,那麼在您理想狀態中的“潮汕新區”新在哪?應該包含什麼呢?

陳經緯:新區是區劃性的概念,我們提出潮汕新區,像近年來有浦東新區、濱海新區,還有很多新區。三個市屬於一個廳級行政機構,我也提出仿傚天津濱海新區,仿傚是一種行政機構的仿傚,其他各有特色。濱海新區是由三個廳級區合併成立濱海新區,潮汕三個市也是廳級市,所以是平級三個機構也可以仿傚他們的辦法合三為一,形成潮汕新區。

我在提案裏提到“或把汕頭特區擴大到潮州和揭陽”,因為汕頭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的歷史,所以,我們想把特區這兩個字去掉會不會有影響?考慮到如果把“特區”兩個字去掉還要保留這個特區下來,那我們就作為一個“潮汕特區”。純粹説,汕頭特區擴大到兩個市,對那兩個市也不公平,大家要形成合力,要大家開心,公平,一起發展,才考慮作為潮汕特區。

中國網:您希望政府在設立“潮汕新區”或“潮汕特區”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或者説提供怎樣的幫助呢?

陳經緯:這三個市是廳級機構,現在需要一個協調機構,三個市拼起來,能夠用副省級計劃單列市,這樣作用就很好。現在政府支援行政區劃的調整,就是三個市合為一個,賦予副省級的行政權力,有一個主管三個市的機構,做起來統一行動,合力就起來了,我是這樣的設想。

中國網:您剛才提到了可以仿傚天津濱海新區三個廳級行政區劃合一的模式,但是我想濱海新區和潮汕地區的地域、歷史文化和發展特色是不同的,您在這個過程中怎麼能夠提取比較合理的部分呢?

陳經緯:我們説仿傚,是仿傚這三個廳級機構合成一個副省級的機構,其他不用仿傚,只是一個行政的仿傚,天津濱海新區現在是一個副省級的機構,它原來是由三個廳級並起來提升成一個副省級的機構,汕頭、潮州、揭陽原來也是三個廳級市,合起來提升為一個副省級的機構,只有這方面仿傚,其他方面汕頭都有很多很好的條件。

中國網:其實是一個行政上的仿傚。那麼潮汕地區獨特的資源優勢或發展特色是什麼呢?

陳經緯:潮汕地區的優勢是面向南海,面向太平洋,它不是面對我國的內海,汕頭面向大海,海洋資源豐富,面向太平洋,潮汕平原是一個四季如春的地方,地理位置非常好。從飲食來看,潮州菜在全球都很火,就是因為它的海洋資源、陸地資源非常豐富。

加上我前面講過潮汕人在經商做企業方面有特別的一幫人,這是任何地方沒辦法媲美的一個優勢,為什麼我們要提出這個提案,因為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好,但不應該不好,我們地理位置好,資源有,人才有,力量有,那為什麼不好呢?出了這個問題,當然需要政府以後在管理上怎樣優化管理,特別是公務員怎樣以身作則帶好頭,真正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公務員隊伍。這是以後的事了。所以,我們想利用這個契機和這個概念來一個大的轉變,希望有大的發展。

中國網:目前來看推進潮汕新區的設立,條件成熟嗎?

陳經緯:如果中央政府同意就很成熟,因為潮汕三市據我在民間了解,呼聲很高,一致認為這是好事。在民間大家都認為這是好事,上級政府支援,中央政府也支援的話,做這個事不是很困難的條件,也不是不能的條件,可能性很大,所以我們才有大膽的設想,提出這個提案。

中國網:您覺得在推進過程中有沒有一些顯而易見的困難或者困擾需要考慮?

陳經緯:這麼大一件事情困難一定會有,困擾也一定會有,只要中央政府管理層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意見,我們潮汕三市的人民和領導,及廣東省的領導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意見,他們有心來把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好,我相信這些困難、困擾都可以排除。因為汕頭經濟潮商地區粵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好,這是不應該的。廣東省的好多屆的領導都在關注潮汕地區怎麼發展,但他們比較正規,完全可以做到的才敢提出來,但作為我們是企業界的鄉親,我們大膽的設想提出來,希望政府當局認真去做調研,再去分析,如果真正好了,我們再來做,那不好了也沒辦法。作為我來講也是盡心盡力來做了。

中國網:剛才我們聊到了很多潮汕人的基本情況,包括他們的性格特色,接下來我們聊一下地域文化,不知道地域文化對於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在潮汕當地來説有沒有什麼獨特的作用?

陳經緯:從地域文化來講,潮商是同一種文化,同一種語言,同一種飲食,汕頭很小,卻有潮州戲,我也兼任了廣東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的理事長,這麼小的地方,海內外也就幾千萬人口而已,還要自己推出一個戲劇,也不是一般的地方都有的。同根、同祖、同一個文化。在潮汕人的帶動下,因為我們潮汕人非常好客,非常喜歡交朋友,所以在海內外每個企業家都有很多朋友。如果我們自己家鄉的人,潮汕的商人能夠先形成一個合力,帶個頭,相信會很多企業家會對汕頭有興趣,會來加入汕頭的建設中。

中國網:除了剛才咱們聊的這一份提案,您今年還帶來了另外一個提案,是關於抓緊出臺“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實施細則的提案”,您去年兩會時也帶來了一份與之相關的提案,叫做《動用國家外匯儲備並借助香港國際化平臺,積極支援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到海外投資》。這兩份提案細看是有區別的,去年是支援有條件的民企借助香港投資海外,今年是內地企業和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陳經緯:這裡有一個背景,前年我就提出了動用國家的外匯儲備,借助香港國際化平臺,積極支援民營企業有條件的到海外投資。因為我國“十二五”規劃把“走出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加快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的外匯儲備增多了,當時我提案的時候外匯儲備才2萬多億,到現在已經3萬多億美金了。當時提案時就想到,因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到海外融資困難很大。同時,我國有那麼龐大的外匯儲備,怎麼用好它,也是一個大課題。香港是一個國際化平臺,改革開放初期香港為我國“引進來”戰略,在引進外資方面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我也親歷其中。改革開放都是香港很多中小企業到廣東來率先投資,做小投資,做三來一補,逐步形成了製造産品,所以很多外國公司到內地來投資,就是看到香港企業從小做起,從三來一補做起,感覺好了,外國大企業才肯進來。初期外國企業看都不看你,也不一定認可你改革開放會成功,所以,是我們香港人、我們中國人先到內地來做投資。三十多年來在“引進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從金融上來看,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從外國投資者通過香港這個平臺,與香港企業合作,來內地投資也好,通過香港這個平臺作為一個跳板帶來的投資也好,這種作用也很大。所以,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我覺得要通盤考慮怎麼用好外匯儲備,到今天來講三萬多億的外匯儲備怎麼使它保值增值,是我國中央政府很大的一個課題。

中國民營企業要“走出去”,碰到的困難之一是融資難的問題,香港又能夠發揮這樣的作用,所以,我就做了這個提案,內地和香港的企業合作起來,通過這個平臺來做。所以,我是2011年3月份提交的提案,2011年8月李克強副總理訪問香港,帶去了中央政府支援香港,我們香港叫做“挺港措施”,6大項36條,其中一項就是內地和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這中間有很多內容也來自我的提案內容。

在2011年國務院很多部委都開會探討,調研這個提案怎麼實施。所以,第一步就李克強副總理到香港去就出臺了內地和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中央政府相關部門很重視,不停調研、開會討論。在2012年十三部委聯名出臺支援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到海外投資的實施意見。國家主席胡錦濤到香港再次帶去了中央政府支援香港的一些措施,其中一項是將“內地、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加了兩個字,變成“要推動內地和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中央政府特別是兩位國家領導人去香港頒布這個“挺港措施”,讓我感覺到國家政府非常重視,全國政協非常重視,我這個提案被評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優秀提案之一,中央政府各部委,全國政協,社會都很支援。

旺旺現在國家的一些政策的出臺就是一句話一個框架,但缺乏實施的辦法和實施的細節,像今年我的提案《抓緊出臺“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一個國家挺港的政策,也是領導人頒布的政策,香港企業很興奮,也很高興,和內地企業家交流中也感覺對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是一個很好的措施。但現在我們找不到具體怎麼實施,這個政策非常好,但我們要看怎麼實施這個政策,細節是什麼。我是很關注“走出去”這個事業,但是連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做才好。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履行政協委員的職務,就是要把一個在基層、在企業、在社會存在的需求,作為提案向國家建議,能夠更好的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所以,我今年的提案就是“加快實施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這原本就是一個國家的政策,但為什麼要“加快”,就是要落實細節怎麼幹,不要停留在一個口號上面,所以,具體的操作辦法、實施細則要求政府快點給出一個指引。

中國網:説到中國企業“走出去”,讓我想到您截止到現在,已經成功舉辦過兩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您希望通過年會給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什麼樣的幫助呢?

陳經緯:年會也是一個論壇,現在國家“十二五”規劃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我們香港的這些企業家都希望政府用好香港這個國際化平臺,也給香港增加很多商機。所以,這一方面來講,年會是一個論壇,我們去年年會邀請了40多個國家來參與,中央政府也很重視,李克強副總理會前會後都做了重要批示。我們的企業家,國企500強,民企500強很多都過去參會;國家各部委也很支援,到會上為我們解讀中國海外投資的政策;海外非常歡迎中國去投資,也來做了招商推介。前兩屆主要是務虛的資訊交流,政策交流,以後我們逐步就會比較務實的來做。

中國網:聽起來幫助特別大。您現在已經是一位老委員了,您今年上會和往年有什麼不同的感受,給我們分享一下?

陳經緯:十八大以後中央政府提出作風改變,在這次兩會上就是改變會風,行動上的一些改變。以往我們來開會,我親身感受很累,每個晚上都有幾場會外活動,我們樂於交朋友,也不想得罪人,一定去參加,也樂意去和一些朋友交流,但很累。而今年不同,往年各個省在兩會期間到北京搞活動,邀請民營企業家、香港企業家來參與,這種做法也是好的,是為了他們當地經濟發展是挺好的,但今年沒有這種活動,我們感覺輕鬆一點。我從今年的會風感覺到社會應該營造一種好的氛圍,讓中國的民營企業家不要花那麼多精力去做業務以外的社交,業務以內的社交是必要的,但業務外的社交太多會影響企業家的精力,對企業管理和産品創新會浪費很多時間。我感覺到這次起了一個好頭,設想中國民營企業家,如果能夠少掉很多業務以外的應酬、交流,會輕鬆很多,把精力放在業務以內的事情,會把企業做得更好。

中國網:感謝陳委員今天做客中國訪談,感謝您今天和我們分享了那麼多的感悟,也帶來了您的提案,我們再次感謝各位網友朋友們的收看,感謝新浪微網志對本節目的支援,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結束)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