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也逐漸變為少數民族當地經濟的支柱産業

中國網 | 時間: 2012-07-04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中國網: 近幾年文化市場上涌現出了一些像雲南印象、吉祥三寶這樣的民族品牌,在民族文化市場探索方面,我們有什麼樣的經驗嗎?

武翠英: 這些方面,我們的民族地區的院團,民族地區的一些文化工作者,應該説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也獲得了一些經驗,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像你剛才説到的那些,包括楊麗萍的雲南印象,楊麗萍還是我們中央民族歌舞團的演員呢,一方面確實把我們民族文化的東西展現出來,發展下去;一方面也確實帶動了當地的一些文化、經濟社會的發展。現在文化也逐漸變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産業,應該説在這些方面,民族文化因為有自己的資源優勢。過去可能注重的、發現的,或者開發的不是很夠,但是現在,尤其是六中全會以後,帶來我們整個國家的大發展、大繁榮,包括我們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也一樣。特別是在2009年,全國召開了少數民族文化工作會議以後,國務院出臺了29號文件《關於加快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的意見》,應該説對民族文化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這是我們民族文化大好的發展時機,剛才你講的這些民族文化的産業發展也大大提高了。在這次41台進京劇目演出的文藝院團中,很多已經都不是我們常規意義上講的院團,比如國家院團,省級院團,都改革了,已經轉企,是走向市場的院團。通過這樣的平臺,借助於這麼一個機會,把我們自己民族文化展現出來,對當地的經濟是一個帶動,一個發展。本身對於民族文化事業、民族文化藝術也是一種發展,一種帶動。同時,它自己的院團也找到了新的路徑。雖然現在不是咱們傳統意義上的文化事業單位,現在變成企業了,但是它一樣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一樣可以借助這種途徑去發展,不僅是文化事業,包括自己的院團的事業。所以這種改革也好,這種原生態的東西也好,還是很寶貴的,要把它利用好,無論是對經濟、文化、社會,還是對單位、個人的發展都還是大有可為的。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