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張院士學術成就 |
中國網 | 時間: 2011-12-16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
倡導、論述與推行全面品質管理 1979年發表《劉源張顧問在電子工業全面品質管理試點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大力倡導全面品質管理理論與實踐;當時他剛擔任中國品質管理協會副理事長與四機部品質管理顧問。1981年、1982年發表:《品質與品質保證體系》,《全面品質管理與經濟效益》。1984年在著作《全面品質管理》中,他提出“廣義的全面品質概念”,主張“産品的全過程管理、全員參與的管理”。 探討中國管理學與品質管理的學科建設 1995年劉教授發表:《關於管理科學的幾點思考》,討論在國家標準“GB/T 13745-92 科學分類與代碼”指導下品質學科的定位;《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分析品質學科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關係。《品質的管理工程和管理工程的品質》(1999)闡述品質的本質;品質管理工程的淵源、性質、與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的關係。《中國管理學的道路——從與經濟學的比較説起》(2006),討論中國管理學的現狀、走什麼樣的路、怎樣走;中國管理的存在和發展全憑中國管理學能否真正研究、透徹認識和妥善解決中國的管理問題;中國管理科學需要研究五個課題:責任與誠信、創新的管理、企業的測度、常數的問題、標準化的參與。 提出推動中國管理學發展的基本思路 經過長期的研究實踐,劉教授提出發展中國管理學的基本思路:“管理學的成果要得到社會、國家的承認和使用,不外乎兩者。一是提出能夠影響企業、社會和國家觀點和行為的管理思想;二是提出的理論和方法能夠通過標準化成為企業、社會和國家遵循的工作程式、模式和規範”;“途徑之一是參與國家標準甚至國際標準的制定”。 研究中國品質管理髮展史的重要素材 劉教授的著作是一位中國學者長期探索品質科學的客觀記錄與潛心總結。從1960年他撰寫《運籌學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到2009年發表《30年中國品質管理談》,長達半個世紀的寫作與研究。他在不斷總結中國品質管理在各個歷史階段漸進的演變,同時又坦陳面對的困難與阻力。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分析中國經濟與企業正面臨兩個根本轉變:整個經濟形式從“傳統的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營管理方式從“粗放”轉變為“集約”,期望中國管理科學應該、也可以在這兩個轉變上起作用。同時尖銳地指出中國管理學界面臨的困境:“科學界特別是自然科學界根本不認為管理是一門科學。”閱讀與研究劉教授著作,能反思中國品質管理學科曾經走過的歷程。溫故而知新,我們會從中吸取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 高度重視品質文檔資料的保存與積累 本文的寫作是建立在已經收集的資料基礎上,劉教授在一次講課時強調:在管理科學的發展過程中要高度重視關於各種文檔資料的保存、積累與整理,這是研究工作極其重要的基礎。筆者對此有很深的體會,在寫作時雖然感到上海市圖書館條件很好,但是在收集外國與中國學者有關品質專業方面的資料時,仍然感到很困難。希望品質界能有專門機構廣泛收集與妥善保存中外品質學者的著作、有關活動的各種文檔資料,為廣大研究者提供工作上的便利。 研究中國品質管理髮展史 劉教授對當前中國管理學地位的評估,提示“品質管理”要成為一門被學界廣泛承認的獨立學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學科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是對以往相關的學術研究史進行梳理、總結、分析和研究。所以筆者建議收集與整理以劉源張教授為代表的中國品質學者的著作;考察他們如何觀察、思考,形成怎樣的認識、意見;在長期實踐過程中逐步蘊積而成哪些概念、思想;開展系統性的中國品質管理髮展史的研究,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品質管理學科做理論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