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集合多種藝術門類的“關中忙罷藝術節”、風格各異的藝術裝置、題材多樣的墻體彩繪……2017年,西安美術學院的師生來到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將藝術帶到了這裡。如今,這個曾經不起眼的村子面貌一新,村民是藝術的享用者,更是藝術的參與者。
鄉村離藝術有多遠?
“藝術在展覽館裏、在電視上、在書中。”以前,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村民會這樣説。
2017年,西安美術學院的師生來到蔡家坡村,將藝術帶進了這個秦嶺腳下的小村落。如今,風格各異的藝術裝置、題材多樣的墻體彩繪裝點著村莊。這個曾經不起眼的村子還擁有了村史館、美術館和公共劇場。不僅如此,這裡還成為4屆“關中忙罷藝術節”的主會場,麥田為臺、青山作幕,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觀看話劇、音樂會、戲曲等藝術表演。村民是藝術的享用者,更是參與者。現在,蔡家坡村村民會説:“割麥,就是藝術。”
麥田上搭舞臺,山村迎來藝術節
蔡家坡村是個典型的陜西關中村落,每年盛夏時節,金黃的麥浪隨風翻涌。“那種蓬勃的生命力讓人震撼。”2018年夏天,西安美院教授武小川帶著學生來到村裏考察,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家裏的舊陶罐、老凳子走進展覽櫃,收穫後的麥稈被做成藝術裝置,農具變身雕塑……師生們進行了天馬行空的實驗藝術創作。“這也是藝術?”村民感覺很新奇。
“藝術要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去接觸鄉土,去體察時代下的山鄉巨變,搭建藝術與社會現場、與時代境遇之間的有機關係。”武小川説。然而,藝術與鄉村的最初結合併不容易,“我們和村民都能感受到彼此的陌生感。”
一籌莫展之際,武小川想起了“忙罷會”。這本是陜西關中一項古老的習俗,夏收後的農民會走親訪友,湊錢請戲班唱大戲。“不如以此為名辦一場跟村民交流的藝術節。”武小川的想法得到了師生們的認可。
舞臺就搭在麥田上,秦嶺就是最好的背景,第一屆“關中忙罷藝術節”就這樣開場。健美操、小品、秦腔、民謠彈唱一一上演,500多名村民搬著板凳蜂擁而至。
不僅群眾喜愛,藝術節還獲得了當地政府支援,武小川的團隊決定在這裡紮下來。為了進一步探索藝術與鄉村的共存共生,他們為“關中忙罷藝術節”確定了終南戲劇節、終南生態藝術項目、鄉村社區藝術項目三大板塊,如今共舉辦了4屆,平均每年開展藝術活動近30場。
如今,越來越多的藝術院校師生和文藝工作者走進蔡家坡村,越來越多的在地藝術創作由創作者與村民共同完成。看著藝術節豐富的演出,村民楊雙霞也躍躍欲試,“我會唱秦腔,我也想唱!”就這樣,小品、秦腔、廣場舞,村民的絕活兒也走上了大舞臺。
熱鬧的蔡家坡村,迎來一場又一場盛會。“讓藝術關注鄉村,關注農民,這是創作與鄉村的雙贏。目前,蔡家坡村已經形成了很好的文化藝術氛圍。”武小川説。
活動貫穿全年,村莊面貌一新
“為村子打造帶不走的藝術風景,我們的藝術鄉村實踐還要更深些。”西安美院實驗藝術系教師崔凱敏説。2019年,“美好鄉村計劃”“鄉村藝術工作營”“畫美鄉村”等系統性藝術鄉建活動在蔡家坡村開展,“關中忙罷藝術節”不只持續幾個月,現在,各項藝術鄉建活動都貫穿全年。
順著平整的進村路,走幾步便能望見巨幅墻繪:一名老農手裏提著一串葡萄,咧著嘴笑,這是以村裏老支書王岩的故事創作的。多年前,他帶著村民種葡萄,現在葡萄産業已經成了蔡家坡村主要的致富産業之一。不只是他,許多對村裏有貢獻的人都被畫在了墻上。
村居的墻壁就是畫紙,秦嶺的青山綠水、關中民俗風貌、當地歷史文化等都是墻繪創作的靈感源泉。“創作前,我們都會跟村民充分溝通,我們的創作主題也越來越寬。2022年,中央美院和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將月壤樣本的礦物分佈圖也畫成了墻繪,對村民進行科普。”武小川説。
鄠邑區政府也投入資金,改善村裏的基礎設施。現在,蔡家坡村還建起了村史館、美術館,包括蔡家坡村在內的鄰近5個村子有了90多幅精美的墻繪。
每到週末,都有很多遊客來到蔡家坡村,不僅能感受藝術之美,還能欣賞秦嶺的自然風光。王岩開心地説:“村子越來越漂亮,村民的精神氣都不一樣了。”
挑選“藝術村長”,打造藝術空間
藝術賦能下的蔡家坡村,讓鄠邑區政府看到了機遇。為了發揮藝術鄉建的規模效應,2021年12月,鄠邑區為蔡家坡村、栗元坡村、栗峪口村等5個村子在全國挑選了5名“藝術村長”。他們分別來自中央美院、清華美院等藝術院校。
資深策展人宋群便是蔡家坡村的“藝術村長”。村民自己辦民宿,品質達不到要求,怎麼進一步把外來遊客留住,是蔡家坡文旅發展中的一個迫切問題。
2022年3月,宋群有了打造“藝術村長之家”的計劃:將民房舊居進行微改造,既能做公共活動空間,還能做民宿。
最合適的是村民方彩霞的家,5間房、兩層樓,還帶個小院子,沒想到團隊一到府卻被潑了冷水。“我這房剛剛裝修好,就叫我搬?”村民王百利也反對,“花錢搞這個,浪費呀。”
宋群及團隊成員一遍遍到府做工作,不僅答應給房子做裝修,還連續租10年,一年租金有數萬元。最後在外工作的兒子説服了母親:“咱村要發展,得信任人家!”方彩霞終於同意了。
“藝術村長之家”建成後,一樓有書吧、咖啡臺,村民的手工製品也可以擺來賣,二樓是幾間精緻的民宿。看著自家的房子煥然一新,方彩霞打心裏高興。不少村民也主動找到村委會,也想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我們發掘鄉村的日常美學,將這些元素融入設計中。它可以作為蔡家坡的對外窗口,更是鄉村振興參與者的駐村工作場所。”宋群説。
在外打工的人也陸續回了村。在外打拼了十幾年的村民王濤在家裏開起了農家樂,“旅遊旺季一個月純收入有兩萬多元,老人孩子也能顧得上,這日子不美?”目前,蔡家坡村旅遊從業人員達到200余人,年旅遊綜合收入1400余萬元,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80萬元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吸引更多的‘鄉創客’,打造更多‘鄉創藝術空間’助力鄉村振興,將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轉化為鄉村的發展動力。鄠邑區政府制定了《文化藝術村建設實施方案》,對8號藝術公路沿線村莊進行全方位改造提升,點燃鄉村文旅的致富引擎。”鄠邑區委書記李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