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  要聞

鄉村振興看惠州:人往哪去、産業哪來?

時間:2022-09-29 08:50:43 丨 來源:新華網 丨 作者:王航帆 歐陽勝勇 丨 責任編輯:孔令瑤

新華網廣州9月29日電(王航帆 歐陽勝勇)鄉村振興包括産業振興、人才振興等五方面,一些地方緊缺“人財物”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的瓶頸。廣東惠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農業大市,在2022年上半年農業産值保持兩位數增長,其在破解“人財物”制約鄉村振興發展方面蹚出了一條新路。

鄉鎮80%以上事業編制整合至“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惠州市委先行探索鄉村振興鄉鎮街道體制機制改革,于2021年5月在全市選取惠城區汝湖鎮、惠陽區良井鎮、惠東縣鐵涌鎮、博羅縣柏塘鎮、龍門縣永漢鎮作為試點,在縣(區)科級事業單位總量內,按照“撤一建一”原則,整合鎮內所有涉及鄉村振興事務事業單位,單獨設置鄉村振興事務中心,並由縣級統籌核增各試點鎮5名事業編制,進一步強化涉農人員、編制、資金、項目等資源統籌。

  良井鎮鄉村振興事務中心打造助農直播帶貨。新華網發

“鄉鎮政府不少時間和精力用在社會管理、徵地拆遷和其他上級交辦的各項考核檢查評比工作上。”“鄉鎮政府直接連接著村莊和村民,是和農村聯繫最緊密的政府單位,應該80%的人和精力放在農村發展上。”惠州不少農民和基層幹部表達了這樣的呼聲。

試點鄉鎮將所有涉農事業單位都納入到鄉村振興事務中心。比如惠城區汝湖鎮全鎮110個事業編制,目前有87名屬於鄉村振興事務中心,包括原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等涉農單位納入中心統一管理,所有人員按職能劃分為四個部門,集中辦公;同時建立鄉村振興項目庫,所涉鄉村振興項目由中心統籌,專人負責,專款專用。惠東縣鐵涌鎮將原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事務中心、原建設和道路事務中心、原社會事務中心整合成為了新的鄉村振興事務中心,現有事業編制人員53名,佔整個鎮63名事業編制人員的84.1%。

  汝湖鎮甜玉米種植基地。新華網發

博羅縣柏塘鎮正在修建田螺坑水庫環湖路,一個月時間就做好了徵地、平整等前期工作。柏塘鎮鄉村振興事務中心主任鄒偉才説:“修路涉及到的建設和道路、農林水等部門職能,現在都在我們中心,溝通協調方便多了。”

2021年,惠城區汝湖鎮被列入鄉村振興鄉鎮街道體制機制改革試點鎮,同年在惠州市直機關任正科級幹部的陳賜文被調任汝湖鎮黨委副書記,分管鄉村振興事務。“以前,鄉村振興工作主要是鎮裏分管農業的副鎮長負責統籌。以新成立的鄉村振興事務中心為抓手,以鎮委副書記為統籌人,鄉村振興的相關項目推進起來更順暢、更有力度。”陳賜文建議,要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導人才資源繼續向基層集聚,不斷強化鄉村振興組織保障,使基層各類機構、組織在服務保障鄉村振興上有更大作為。

三産融合示範鎮推動鄉村産業發展

鄉村要發展,産業是基礎。2021年,惠州率先提出創建農村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示範鎮,在全市5個建制縣各選取1個鎮作為試點,統籌支援每個鎮1000萬元作為示範鎮創建的專項財政補助資金,通過打造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探索“生産在農戶、基地在鄉村、加工在鄉鎮、流通在縣城、增收在農民”的鄉村經濟發展模式,把圩鎮建設成為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和鄉村經濟中心,實現“接二連三”、三産融合發展。

惠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州通過做強一産、做優二産、激活三産,以點帶面,為鄉村振興提供示範樣板。在高位推動與經費保障下,惠州結合鄉村振興綜合示範帶創建,打造惠城“七仙汝湖”、惠陽“懷安原鄉”、惠東“山湖毓秀”、博羅“百里茶香”、龍門縣“生態田園”等5條示範帶,形成初步連線連片效果,促進了美麗圩鎮建設,完成了風貌提升4315戶,道路提升138.34公里,污水處理設施57個。

  良井鎮佳禾園農民豐收節研學活動。新華網發

2022年中秋節期間,惠州市惠陽區良井鎮矮光村的“良井原鄉”內遊客熙熙攘攘,小汽車要排長隊才能進入,村內的網紅民宿價格達到近千元一晚。而在四年多前,這裡還是一個遠離市區的“空心村”,村裏許多老屋年久失修。2018年3月,良井鎮矮光村與碧桂園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舊村改造項目,採取“保底租金+盈利分紅”模式與村民合作,將“空心村”進行改造。

“良井原鄉旅遊人數達10萬人次/年,帶動105名村民就近就業;佳禾陽光田園綜合體打造佳禾米等本地品牌,2021年帶動當地農戶每戶增收2500元……”良井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以三産反哺一二産,“鎮-村-組-企”多主體聯動,促進農民增收,形成多業態融合的現代都市農業體系。

在博羅縣柏塘鎮,柏塘客家茶文化藝術中心建設2022年中秋節也沒有停工,建成後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知名的茶文旅融合綜合體項目。柏塘鎮是茶葉産區,是全國“一村一品”茶産業專業示範鎮,“廣東十大茶鄉”。柏塘鎮以茶葉為主導産業,形成了以圩鎮為加工流通、集散中心,連接了周邊多個村莊的茶園種植基地、綠色生態園區和紅色文化基地的産業帶。“以前茶葉賣不起價,現在品牌打響了,遊客也多了,我們柏塘山茶每斤能賣到幾百元。”柏塘鎮茶農張文忠説。

  柏塘萬畝茶園種植基地。新華網發

在博羅縣羅浮山周邊農村地區,製作豆腐花甜品是當地村民傳承已久的習俗,但沒有較大規模的市場主體進行包裝運營。本地企業潤心食品通過技術攻關解決了豆腐花保存時間短的難題,並結合當地客家文化元素,推出“客家婆”豆腐花品牌。2016年起,該企業還打造一個集生産與工藝展示、觀光、購物和客家文化展示于一體的民俗文化館,展示客家飲食、民俗、農耕文化,讓外出的客家遊子體會鄉愁。

  羅浮山客家婆民俗文化館。新華網發

惠州以一二三産業融合示範鎮創建為抓手,打造生産加工、集散流通、品牌展銷、農業科技等一體化産業鏈。示範鎮以主導産業為核心,整合了從生産基地、加工、集散中心到休閒旅遊的功能點,初步形成了産業示範帶,聯農帶農效果明顯。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