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  要聞

青海西寧:“三鄉工程”聚合力 鄉村振興譜新篇

時間:2022-08-01 08:57:05 丨 來源:新華社 丨 作者:張子琪 丨 責任編輯:孔令瑤

新華社西寧7月31日電(記者張子琪)晌午時分,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遜讓鄉尕漏村,一批自駕遊客從停車場步行進入景區,一路上,眼前起伏的山巒綠意蔥蘢,腳下是古樸的木棧道,身旁有自在覓食的羊群。大家駐足觀賞,不時拿出手機拍照,記錄這恬靜美好的風光。

  7月30日,尕漏村鄉村旅遊度假景區一景。新華社記者 張子琪 攝

“尕漏村是一個土族村落,位於大通縣腦山地區。由於海拔高,氣候寒冷,農作物收成低,很多村民只好外出打工。”遜讓鄉副鄉長董春生説,2017年,借助扶貧項目,當地探索發展鄉村旅遊産業。2020年,在政府支援下,尕漏村建成佔地面積約90畝的鄉村旅遊度假景區,開展餐飲、民宿、露營等業務,走上了生態第一、多業並舉、良性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星空房和農家四合院週末兩天已經訂滿了,不過還有幾間小木屋可以租住。”景區負責人楊維春在接待中心向遊客推薦。作為本地人,楊維春2019年得知政府招商引資的消息後,主動回鄉與村委會簽訂承包合同。

  2022年7月,尕漏村鄉村旅遊度假景區全景。(受訪者供圖)

“尕漏村鄉村旅遊度假景區屬於村集體經濟項目。2020年,景區正式運作,當年營收近140萬元。景區目前有70多名工作人員,幾乎都是本地村民。”楊維春説,如今有鄉村振興扶持政策,自己信心滿滿。

22歲的祁玉珠家住景區附近,今年她利用暑假時間在景區當出納員,她母親則常年在景區當服務員。“家裏有老人,我和弟弟還在上學,媽媽不能外出,全家的生活擔子壓在爸爸肩上。”祁玉珠説,景區建成後,不便外出的村民可以從事保潔、保安、服務員等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工資,也有年輕人來應聘,積累工作經驗,“現在我們尕漏村也小有名氣,有了産業,大家都高興。”

産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而發展産業則要充分利用當地特色資源。2021年,西寧市實施“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的“三鄉”工程,充分挖掘當地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傳統優勢,提升農村各類資源潛力,推動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

在西寧市湟中區李家山鎮食用菌種植示範園,一間3000多平方米的食用菌培育大棚十分醒目。棚內有90多個立體菇架,每架15層,褐色的香菇菌棒整齊排列,淡淡菇香撲鼻而來。

  7月30日,工作人員在食用菌培育大棚採摘香菇。新華社記者 張子琪 攝

李家山鎮氣候冷涼,食用菌種植産業發展近30年,有長期積累的人才、技術優勢以及穩定的市場銷路。2021年,湟中區建設李家山鎮食用菌種植示範園,新建食用菌培種擴繁車間、設備用房、高標準溫室大棚等配套設施。

青海眾榮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召榮介紹,合作社今年4月入駐園區,平均每天香菇産量有700多斤。“園區的建成,不僅可以盤活土地資源,吸納村民就業,還能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周召榮説,市裏的科技特派員會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合作社將聯合當地11家農業合作社,加強協作,充分發揮人才、技術優勢,通過技術幫扶等方式,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穩定增收。

據了解,目前西寧市已吸引3200余名能人回鄉返鄉創業,簽訂投資19億元的34項“企業興鄉”項目……一幅鄉村振興的圖景正在高原大地徐徐鋪展。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