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  要聞

“90後”大學生兵退伍返鄉 做“民兵志願服務者”

時間:2022-07-29 09:57:33 丨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丨 作者: 丨 責任編輯:楊霄霄

【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90後”大學生兵退伍返鄉:從“駐村第一書記”到“民兵志願服務者”


圖為包宏亮帶領鎮幹部開展防汛演練。 李洋洋 攝

編者按:

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鬥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鬥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鬥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宏亮,週末休息的時候回幸福村看看,大家都想你,特別是安大娘,她總是念叨著要給你包角瓜餡餃子!”進入盛夏,安大娘家的菜園子裏一派豐收,這幾天,包宏亮接到幸福村村民的邀約。

包宏亮1990年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畢業于內蒙古師範大學民俗學與人類學專業。大學畢業後,他為了實現自己的軍旅夢應徵入伍。

2015年,包宏亮退伍後選擇回到家鄉,並考入突泉縣九龍鄉人民政府工作。

“我還是願意從基層做起,2年的當兵經歷讓我愛上了和民眾在一起的感受,親切。”即使退伍多年,包宏亮的言語中仍帶有軍人的幹練氣息。

2016年,包宏亮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年,正是脫貧攻堅工作全面開啟奮進之年,“我得知動態調整‘第一書記’後,便主動請纓擔任了1年九龍鄉九頂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那時,我就想著真正走進農牧民身邊,服務於他們。”

由於包宏亮有“駐村第一書記”的工作經驗,2019年,單位再次將他派到東杜爾基鎮幸福村擔任駐村隊員。


圖為包宏亮和民兵志願者幫助養殖戶防疫。 李洋洋 攝

包宏亮説,幸福村的貧困戶並不多,也不算是深度貧困村,村裏常住人口僅有267戶675人,“但在這樣的小村莊裏讓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純樸與熱情,這裡也是讓我傾注真心服務的地方。”

患有帕金森綜合徵的安大娘一直都是包宏亮記在心頭的那個人,“駐村之初,我第一次去安大娘家時,還被她趕了出去。”

得知安大娘的情況後,包宏亮每天都會到安大娘家中和她拉家常,幫她幹農活,為了幫助安大娘恢復健康,包宏亮還聯繫了醫院,時常幫她購買藥品。從此,安大娘也總掛念著包宏亮。

幸福村的村民大多養肉牛,每年防疫工作是讓養殖戶們最犯難的事,“因為自家人手不足,防疫工作就難以開展。”

了解情況後,2021年,包宏亮組織成立了幸福村“民兵志願服務隊”,發動身強體壯的青年民兵積極加入。“我們的隊員都是普通民兵和退伍軍人,東杜爾基鎮共480名普通民兵,按照常住人口比例,幸福村的普通民兵有12人。”

“民兵志願服務隊”成立後,隊員們除了幫助養殖戶們開展防疫工作,還幫村民賣牛裝車、裝卸貨物、為年老體弱民眾搬挪擺件、侍弄菜園……“10多個人,一人伸把手,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事情解決了。”

據不完全統計,幸福村的這支“民兵志願服務隊”每年志願服務時長達200多個小時,收穫了全體村民的點讚。

“我養牛十多年,一到防疫時就頭疼,抓牛可費勁了。現在有‘民兵志願服務隊’來幫我給牛做防疫,真是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養殖戶趙艷滿懷感激地告訴記者。

68歲的村民呂鳳春患腰椎間盤突出,喪失勞動能力,老伴常年癱瘓在床,“民兵志願服務隊”每週都要來她家兩次,幫忙收拾庭院,幹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今,庭院乾淨了,房前屋後的菜園子也種起來了,這讓呂鳳春開心得不得了。


圖為包宏亮帶領民兵志願者訓練。 李洋洋 攝

2021年5月,東杜爾基鎮的“民兵志願服務隊”正式成立,全鎮共有20支“民兵志願服務隊”、200名志願者。

如今,擔任東杜爾基鎮武裝部部長、幸福村“民兵志願服務隊”隊長的包宏亮稱,基層農牧民難以解決的生産生活難題,大多是體力活,民兵隊伍凝聚力強、戰鬥力強,正是能派上用場。

明星湖田園文化綜合體建設、防汛演練……現在的幸福村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村民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觀,包宏亮在駐村期間開展多元化活動,帶領村民組建舞蹈隊,從最初的6人發展到50余人,“幸福村幸福指數直線上升,這也是讓我感到最幸福的事。”(作者 趙永厚 張瑋 李洋洋)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