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  要聞

新時代山鄉巨變故事

時間:2022-05-27 14:32:22 丨 來源:新華社 丨 作者:丁錫國、袁汝婷、張格 丨 責任編輯:王振紅

      新華社長沙5月27日電 題:新時代山鄉巨變故事

  新華社記者丁錫國、袁汝婷、張格

  故事,從67年前的一個下午起筆。

  初冬,一葉小船沿著資江順流而下。船上坐著一位戴眼鏡的中年男人。船行10余裏,時年47歲的作家周立波回到他的家鄉——湖南省益陽市高新區謝林港鎮。

  彼時,中國大地上,一場重構農村生産關係的變革如火如荼。周立波從北京歸來,以家鄉為原型創作小説《山鄉巨變》,生動書寫了這場變革。

  他的筆下,資江下游的“清溪鄉”在農業合作化中摸索前行,成為20世紀50年代無數鄉村的一個生動縮影。

  資江的支流志溪河,是小説原型地的母親河。她見證了一個山鄉的時代足跡。

  失衡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周立波回家鄉收集寫作素材,登山遠眺時寫下詩句,讚美志溪河:“志水長流滋萬物,謝林港畔耐人看。”

周立波1958年3月在湖南益陽留影(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山鄉巨變》裏,一條沿岸長滿刺蓬和雜樹的小澗彎彎曲曲穿過“清溪鄉”,後生們會到溪裏撈魚。

  10年前,時任益陽高新區社會工作部農辦主任的歐陽鵬,第一次認真審視志溪河。他讀過《山鄉巨變》,聽過它背後的故事。身臨其境,他卻困惑了。

  “當時,我找不到周立波筆下的小澗,也看不出‘清溪鄉’的半點影子。”歐陽鵬眼前只有黃濁骯髒的河水、黑泥淤塞的溝渠,腐臭的空氣將他包裹得透不過氣來。

歐陽鵬在清溪村漫步(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春雨 攝

  老人們説,緣由要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説起——

  彼時,“掘金”熱潮在謝林港興起,蜂擁而至的人們扛起鋼釬上了山。山坡上到處是礦洞,人們在河裏沖刷礦石,又用溶有氰化物的池子洗礦浸金,污水隨意排放。

  漸漸地,田荒了,水也濁了。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一個洗礦的大池子潰了,污水流入農田,草木盡死。在當地政府的整治下,野蠻生長的“淘金熱”冷卻下來。




這是湖南省益陽市謝林港鎮清溪村周立波故居內的周立波臥室書桌(3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袁汝婷 攝

  但是,人們致富的渴望依舊火熱,轉而把目光投向茂密的竹林。

  謝林港楠竹資源豐富,手編竹篾席工藝有數百年曆史。1997年,機械工藝被引進,生産效率極大提高,産品遠銷海內外,這裡成為知名的“竹涼蓆之鄉”,17個村有15個從事涼蓆加工。

  然而,加工過程中大量使用了燒鹼、雙氧水等化學品,廢水經溝渠直排志溪河,河裏魚蝦絕跡、水草不生,地下水也受到嚴重污染。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養豬、養牛。“家家都養豬,處處是豬圈。河裏黢黑,臭氣熏天。”謝林港鎮北峰垸村村民卜益輝回憶,養殖戶把豬糞直排到溝渠裏,溝渠連著志溪河,“發了瘟,就把死豬用蛇皮袋一裹扔河裏”。

  “河水早就不能喝了,後來連井水也沒法喝了,”72歲的謝林港人夏曲輝説,挨著志溪河居住,人們卻只能買水喝,一些人得了查不出緣由的病。

  大自然以直白的方式,索要發展欠下的債。

  改變,勢在必行。

  艱難的轉型

  186家加工企業,250萬床涼蓆,年産值4億元;20萬平方米豬舍,40萬頭生豬,年産值4億元——兩組數字像兩座難移的山,壓在當地黨委政府面前。

  怎麼辦?硬骨頭得一個個啃。

  2013年盛夏,謝林港鎮政府,一場動員會正在召開。“竹涼蓆産業必須轉型。大家先停工,設備要限期拆掉。”歐陽鵬是志溪河治污工程的執行者之一,他話音一落,質疑聲四起。“生意做得好好的,憑什麼説停就停?”“停了我們上哪找飯吃?”……

  這時,50歲的老黨員、竹涼蓆産業“元老”夏彥資走上臺。“我20年前就做涼蓆了,和你們一樣不想停工。但是大家看看河裏的水、田裏的渣,子孫後代快沒飯吃沒水喝了!”

  七嘴八舌的人們沉默了。

遊人在湖南省益陽市謝林港鎮清溪村遊覽(3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袁汝婷 攝

  “壯士斷腕”道理人人懂,可斷在自己身上還是疼。

  “志溪河治污,半步也不能退。”時任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科華説。

  經過深入調研,決策者們想出“兩頭在外、中間集中”的辦法——將工序中選料、編制等始末端留在村裏,把蒸煮、漂洗等産生污染的中間環節集中到園區,再引入高溫碳化工藝,以避免使用化學品造成污染。

  如此一來,部分人的生計保住了,引進技術力量雄厚的大企業,品牌價值也提升了。傳統産業逐步轉型升級。

遊人在湖南省益陽市謝林港鎮清溪村參觀周立波故居(3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格 攝

  生豬退養也是一場硬仗。

  “養了這麼久,突然不讓我養了,我幹什麼去呢?”北峰垸村養殖大戶卜九章的抵觸與迷茫,也是許多人的心情。

  “豬價波動,賺一年虧一年,還不如辦個‘農家樂’”“別擔心,我們幫你找地方務工”“村裏臭得進不了人,賺再多錢也沒臉面”……鄉鎮和各村幹部挨家挨戶到府耐心勸説。

歐陽鵬在介紹一處即將被拆除的豬舍(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春雨 攝

  幾年間,謝林港鎮分批完成了526戶生豬退養。

  老路不能走了,可發展不能停。新路在哪?

  轉型,箭在弦上。

  夢圓新時代

  在清溪村黨總支書記賀志昂眼裏,新路的起點是2018年。這一年春天,鎮、村幹部組成學習團去了浙江湖州余村村。

  2005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在這個浙北小山村被提出。

  金山銀山從哪來?出發時,每個人心裏都裝著這個問題。“你們的農村清潔工程怎麼設計的?”“好環境怎麼變出效益來?”“修復生態,老百姓得到哪些實惠?”一路上,這些幹部不停地問。

  他們想找到一條可行之路,路的盡頭,有先輩的夢想。

這是湖南省益陽市謝林港鎮清溪村高架橋下的山鄉巨變主題繪畫(3月8攝)。新華社記者 張格 攝

  20世紀50年代,分得了生産資料的農民對未來萌發出無數嚮往。周立波將它們定格在《山鄉巨變》裏——

  “我要經我手把清溪鄉打扮起來,美化起來,使它變成一座美麗的花園……”

  從余村村歸來,以志溪河為軸心、以一河兩岸為依託的“濱河新鎮計劃”在謝林港迅速推進。

  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泛清溪”旅遊帶初具雛形:以周立波故居所在的清溪村為核心區,將當年以竹涼蓆、生豬産業為支柱的謝林港村、北峰垸村等納入規劃,構建沿志溪河現代休閒觀光旅遊體系。

遊人在湖南省益陽市謝林港鎮清溪村清溪廣場遊玩(3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格 攝

  建成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立河長日常巡查長效機制;大力管控農村污水亂排亂放;完成支流溝渠黑臭水體整治……2020年,謝林港鎮獲評益陽市“十佳整潔鄉鎮”。志溪河裏,魚遊回來了。

  “以前一説要裝污水處理設備就扯皮,現在,大家會主動保護環境,督促我們防治污染。”賀志昂説,人們意識到,生態好了,客人才會源源不斷地來。

  1957年冬天,周立波為《山鄉巨變》上卷寫下結尾:

  “田野靜靜的,人們踏著路上的幹雪,各自回到各自的家裏,等待著開天,等待著春耕的開始,以便用自己的熟練的、勤快的雙手,向自然,向黑土,取回豐饒的稻麥和果實。”

  2022年春天,2100畝稻蝦、1000畝稻魚和1000畝稻油輪作基地,如畫卷在謝林港鎮鋪展;志溪河兩岸的生態農莊、民宿迎來八方客。

  謝林港鎮黨委書記曾逸文説,現代農業特色産業帶為全鎮帶來約2億元年産值;2021年,70萬人次來到這裡感受山鄉之美。

  幾個月前,90歲的彭玉霞也來到這裡。1955年,時任共青團益陽縣委副書記的她,與周立波同乘一條船來到志溪河畔。“路和房子變得太美了,我快不認識了。”老人説。

這是湖南省益陽市謝林港鎮清溪村風貌(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春雨 攝

  “這10年,最大的變化在人們腦袋裏。”73歲的原鄧石橋村(2020年更名為清溪村)黨支部書記鄧仁佑説,從吃飽飯到腰包鼓,再到生活美,追求在變;從挖山毀河到守山護河,思想也在變。

  “清溪”奔流,見證新時代的山鄉巨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蓬勃的禾苗在鄉土間生長。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