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  要聞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重返湘江畔,青春謀振興

時間:2022-05-16 09:27:13 丨 來源:新華網 丨 作者:盧羨婷 丨 責任編輯:孔令瑤

新華社南寧5月15日電 題:重返湘江畔,青春謀振興

新華社記者盧羨婷

千年古都,湘桂通衢,廣西全州縣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要塞。1934年底,湘江戰役在這裡打響,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紅軍將士浴血奮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圍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為革命留下了寶貴的火種。

80多年來,偉大長征精神激勵著這裡的人們艱苦奮鬥,砥礪前行。昔日炮火紛飛的戰場,如今正描繪著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越來越多年輕人返鄉創業就業,在家鄉的紅土地上施展抱負、建功立業。

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因發展葡萄産業而聞名。過去20年,村民靠種植葡萄脫貧致富,每年夏天葡萄成熟的季節,一輛輛大貨車駛進毛竹山村,滿載葡萄而去。去年,這一情況有所變化,往來毛竹山村運輸葡萄的車輛不僅有採購商的貨車,還多了快遞物流車。

廣西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村民王佳在大棚內給葡萄澆水(視頻截圖,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舜 攝

“90後”王佳回村直播帶貨,拓展了毛竹山葡萄的線上銷售渠道。“現在電商化、智慧化已經非常普及了,但我們小山村還是以傳統銷售方式為主,老闆進來批發我們的葡萄,再高價賣出去。我們能不能自己把葡萄通過電商平臺賣到全國各地?”王佳辭掉在桂林一家旅遊公司的工作,回鄉發展葡萄産業。

返鄉青年為鄉村發展帶來創新理念,拓寬增收渠道。僅去年夏天,王佳就幫助村裏銷售葡萄2萬多斤,每斤售價比批發價高2元左右。常年在城市生活,王佳敏銳感受到群眾消費觀念悄然發生的變化,陽光玫瑰等高端葡萄品種受到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青睞,而村裏傳統種植的低端葡萄品種賣不出好價錢。

在返鄉青年帶領下,村裏從改良葡萄品種入手,再探發展新路。沿著毛竹山村田埂走進葡萄園,一株株嫩綠的葡萄新藤拔地而起。去年,村子已改良葡萄品種36.7畝。通過科技賦能,毛竹山村正推動葡萄産業向高品質、高附加值發展。

毛竹山村的發展,帶動了整個行政村南一村的發展。過去一年,南一村接待旅遊、觀光人數突破30萬人次,帶動全村戶均增收近萬元。越來越多年輕人看到家鄉發展前景,回鄉創業,目前全村已發展農家樂、小賣部30多家。

一大批返鄉青年充實到村兩委班子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和強勁動力。“80後”文藝青年王軍榮一開始只想回鄉創辦文化傳媒公司,通過送戲下鄉、組織鄉村文藝晚會等方式,提升鄉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他幹事創業的熱情被群眾看在眼裏,2021年村兩委換屆時,王軍榮當選南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鄉村振興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以往村兩委班子年齡老化,活力不足、幹勁不足,工作思維比較局限。年輕人來了之後,整個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都提升了。”全州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周紅霞説。

近年來,全州縣大力吸引本土人才回流,創建全州縣大學生聯合會、全州鄉賢會等,宣傳推介家鄉、提供就業諮詢,打造人才工作服務中心,一村一冊建立本土人才工作臺賬,目前全縣已回引1400多名優秀本土人才回鄉創業就業。

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返鄉人才傾力付出、大展才華。去年12月第二屆廣西農民工創業大賽決賽上,“全州縣金槐種植産業示範區”奪得返鄉之星組冠軍,桂林原心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愛明捧過沉甸甸的牌匾,這是他返鄉創業4載的見證。

2017年,蔣愛明放下廣東的生意,回鄉創辦企業。眼看家鄉特色樹種金槐被大量砍伐或撂荒,他將目光投向了陌生的生物科技領域,從零開始將全州優質金槐作為食品、飲品來研發,成功推出金槐茶、金槐面、金槐粽等系列産品。

樹立品牌、註冊商標、申請ISO認證……蔣愛明運用先進經營理念推動企業發展,去年公司總産值已達2000萬元,吸納300多名農民工就業,間接帶動6萬戶金槐種植戶增收致富。蔣愛明相信,基礎打好了,企業未來發展前景會更加光明。

人興則鄉村興,人旺則鄉村旺。全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唐崇建説,鼓勵青年人才投身鄉村建設,最重要的是為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臺,制定完善人才和企業發展機制,千方百計為人才辦實事、解難事,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奮鬥就是要堅持,就像紅軍長征一樣,爬雪山、過草地……我們創業肯定也會碰到困難,但是只要堅持下去,努力去做,相信肯定會做好!”蔣愛明説。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