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  本網獨家

“中非合作的全球意義:從政策到實踐”報告發佈會舉辦

時間:2021-11-26 14:53:07 丨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丨 作者: 丨 責任編輯:葉開

11月25日,“中非合作的全球意義:從政策到實踐”報告發佈會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11月25日,“中非合作的全球意義:從政策到實踐”報告發佈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作為第六屆中非民間論壇分論壇的主題活動之一,本次發佈會聚焦于非洲的政治、減貧、農業與經濟問題,發佈了《2021年非洲發展展望》四份智庫報告。發佈會由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杜太生與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院長徐秀麗主持。

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姜沛民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中國農業大學長期致力於促進全球發展合作,2017年學校成立了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等智庫,陸續入選一系列國家級項目,成為面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減貧故事、培養新型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人才的重要區域國別研究基地。學校在坦尚尼亞分享中國減貧和農業經驗的“小技術大豐收”項目已多次入選聯合國和國家減貧優秀案例庫。他表示,《非洲發展展望》四大系列報告的發佈,表明通過中非合作能夠更好地推動非洲的可持續發展,並期待這四份報告能引起學術界對非洲發展、中非合作的進一步討論。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陳洲在視頻致辭中倡議: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為中非命運共同體打牢精神根基;推動經驗分享和理念交流,為中非共同發展匯聚民間智慧;深化獨立探索與務實合作,為維護髮展中國家共同利益貢獻民間力量;傳承協同配合優良傳統,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提出民間方案。

坦尚尼亞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米拉吉·烏庫蒂·烏斯希望通過這次會議,圍繞發展政策和實踐展開討論,提升中非夥伴關係,為雙方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做出貢獻,為即將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預熱。烏斯參贊提到,中非間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非洲與中國的夥伴關係將本著透明、信任、共用和互利的精神,轉變為更加強大的互利夥伴關係。坦尚尼亞與中國的民間友誼深厚,貿易往來密切,坦尚尼亞邀請中國合作夥伴進行投資,並成為坦尚尼亞結構轉型的中國動力。

隨後,中國農業大學講席教授李小雲進行了題為“中非合作的全球意義”的主旨發言,談到了中非合作對中國、非洲和全球層面的意義。他指出對中國而言,非洲是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夥伴,是經濟發展的合作者,是中國發展經驗分享的場域,是社會文化上的兄弟和朋友。對非洲而言,中非合作則是經濟發展的新資源、非洲發展的新經驗。在全球層面,中非合作將開創新南南合作的格局,從以往的政治團結、經驗交流上升到實質性的經濟發展合作;中非在農業、減貧等領域的合作可提供替代性發展模式;中非合作為建設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發展合作夥伴提供先行經驗;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提供了新發展倫理;中非合作也促進了發展主體的多元化。

在報告發佈環節,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黃振乾副教授、王海民副教授、酈莉副教授與巴楓博士分別圍繞非洲政治、減貧、農業、經濟領域分享了報告成果。

政治領域報告《發展的硬道理——非洲發展型國家能力與中非合作的未來》提出,中國發展經驗給非洲國家帶來了更豐富的發展道路選項,且非洲國家對中國在發展規劃、工業化、基礎設施、減貧和産業政策等發展經驗上有強烈的需求。發展經驗全球化是中國提供全球公共産品的主要路徑,以發展合作為核心推動新時期的中非交往是踐行中國“全球發展倡議”重要舉措。

減貧領域的報告主題為《按下暫停鍵的非洲減貧——非洲貧困的成因與疫情後時代的非洲減貧合作》。報告提出,非洲經濟社會轉型緩慢的一個特點是經濟增長缺乏後勁,且減貧進展緩慢。其主要原因是經濟發展緩慢、勞動力産出效率低、少年依賴性人口多、日益惡化的收入不平等。報告認為,識別出貧困的成因是實施未來中非減貧合作的基礎。非洲的減貧事業需要非洲各國需繼續完善減貧方案、加強與國際社會以及不同國家之間的減貧合作。報告還對未來的中非減貧合作的具體領域進行了展望,指出了包括防疫合作、貧困原因、發展經驗本土化與減貧示範在內的多個可供探索的具體領域。 

農業領域的報告題為《非洲能否養活自己?——非洲農業發展潛力》。報告認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非洲國家首當其衝地面臨著糧食安全問題。報告指出非洲糧食嚴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農業缺乏財政支援;土地利用效率和農業單産水準低;結構調整方案在提高農業韌性方面效果不佳;極端氣候和經濟衰退使地方衝突複雜化。報告認為,通過提高單位産量,提高非洲農業生産率,非洲農業可以克服這些不利因素,取得巨大成就。報告指出,非洲在密植、除草、間伐、中耕等“軟”農業技術方面有很大提升潛力,同時,非洲在農業管理機制方面具有實現公私協同效應的潛能。中非在上述領域的合作將有助於提高非洲農業生産率,並啟動可持續能力建設以應對糧食危機,從而更好地實現“零饑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經濟領域報告《非洲疫後經濟復蘇雙翼——後疫情時代非洲經濟復蘇潛力與中非合作韌性》指出,非洲經濟呈現出“過早去工業化”的經濟形態,新冠肺炎疫情重挫非洲經濟韌性,造成非洲經濟短期陷入停擺狀態。但2021年非洲國家經濟總體呈現復蘇態勢,這源於非洲豐沛的自然資源稟賦和日益增長的人力資源,但同時也可能受制于國際市場波動和國內政府治理能力薄弱等問題。報告認為未來中非合作需破解非洲産業結構轉型命題,擴展中非合作領域到金融科技、電商、通信、清潔能源和大數據等方向、推動綠色經濟發展以解決資源詛咒問題、推動經濟復蘇與民生改善同步進行這三個方面助力非洲經濟復蘇。

與會的專家對以上四個報告進行了點評。南非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伊麗莎白·斯帝羅帕羅斯認為,當前的非洲面臨著三大危機,即糧食、貧困、氣候變化危機,需要在全球層面共同面對。非洲也應建立自身的所有權和控制權,政府需要通過聚焦工業化、糧食産量提高等方式建立抵禦力、平衡用於新興技術的資源、並創新財政資金獲取的方法。

中坦“小技術大豐收”項目主管歐內斯特·慕康果則結合坦尚尼亞的實際情況深入地指出,農業是非洲的主要産業,政府與援助方應該努力改善農業推廣服務。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關注良種與灌溉投入。他高度評價了中國農業大學的“小技術大豐收”項目,認為項目顯著地改善了當地人的生活條件,並期待合作的繼續。

中國非洲研究院經濟研究室主任楊寶榮認為,從中非農業合作視角出發,非洲面臨著人口快速增長的壓力、農業生産組織形態的創新、土地權屬的改革與明確、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技術更新等方面的問題。他認為非洲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決糧食安全、促進工業發展是未來中非合作應注重的議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非洲中心主任舒展對上述報告提出了歷史階段劃分等方面的中肯建議,同時他結合自身的實踐經歷,指出中非合作的實踐與落實中應當真正與非洲做發展夥伴,重視起發展需求,尊重其發展所有權。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主任羅林對中國農業大學在非洲合作發面取得的成就表示讚賞,認為中國農業大學對坦尚尼亞的國別研究是真正紮根非洲基層的研究,在全國研究機構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值得國內高校的學習和借鑒。羅林指出,中國是非洲重要的國際發展合作夥伴,中國積累了可以與非洲交流的農業生産管理經驗和實用技術,中方將進一步加強農業合作,創新合作方式,廣泛開展科技創新合作,更好地應對後疫情時期的糧食安全挑戰。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名譽理事長黃浩明、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執行院長武晉在閉幕式上致辭。黃浩明指出,中國約有1.9萬個農業農村領域的民間組織,希望更多的中國民間組織去到非洲,參與非洲農業農村發展,從政府層面的合作拓展開來,讓更多民間組織和企業深入非洲解決貧困問題,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