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  本網獨家

發揚農業科技“黃淮海精神”,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時間:2021-11-11 11:04:56 丨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丨 作者:曾艷、王竑晟等 丨 責任編輯:楊霄霄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2020 年 9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隨著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國家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並賦予其新的時代使命,是當下科技工作者面對國家需求、國家任務要踐行的初心使命,更是鼓勵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涌現出來的法寶。

“兩彈一星”工程是我國國防科技領域自立自強的典範,而在我國農業戰線上,也有一場輝煌的解決國家糧食自給自足的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同樣是“黃淮海精神”的具體描述,它們同屬我國優秀的科學家精神譜係。因為有這樣的精神力量,幾代科學家前赴後繼,實現了黃淮海地區的糧食自給,打了一場中國糧食的翻身仗,為國家解決了當時的糧食安全危機。今天,國家提出要進一步築牢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礎,確保口糧絕對安全,提出“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這一重大任務。由於黑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和耕地退化的嚴重性,組織一場“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勢在必行。此時,我們應當重溫“黃淮海戰役”歷程,傳承“黃淮海精神”,打好這場新時代的農業會戰。 

 “黃淮海戰役”為解決國家糧食需求作出重大貢獻

1978 年我國實行土地聯産承包責任制以後,糧食生産連續 6 年快速增長,初步解決了溫飽問題。但1985 年以後,連續 3 年糧食生産徘徊不前。以 1984 年為標準計算,1985—1987 年這 3 年我國糧食總量合計減産 482.5 億千克,而當時我國人口卻持續快速增長,3 年累計增加 4 895 萬人,糧食安全形勢嚴峻。1987 年 7 月,時任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在各部委主管領導座談會上,提出糧食增産的任務。1988—1993 年,在國務院國家土地開發建設基金管理領導小組(後改名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領導下,來自農業部、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等部門的科研單位與地方協同聯動,以中低産田治理為突破口,全面運用農業綜合增産技術,經過 6 年奮戰,實現黃淮海地區糧食增産 252.4 億千克,實現了黃淮海平原糧食大幅增産,對扭轉我國缺糧的歷史起到重要作用。

中科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座談會後立刻召開中科院農業專家會議,迅速形成《全國産糧億萬斤的潛力簡析》送交宋健,並聯合山東省、河南省、河北省、安徽省等地方政府向中央請戰。1988 年 1 月 15—18 日,時任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周光召在北京主持召開“黃淮海平原中低産地區綜合治理開發工作會議”,組織中科院 25 個研究所的 400 多名科技人員,與山東省、河南省、河北省和安徽省地方政府及有關農業科技部門、單位合作,在 4 省的 8 個地市(德州、聊城、惠民、菏澤、滄州、新鄉、濮陽、東營)、4 個縣(渦陽、懷遠、亳州、蒙城)開展大面積中低産田治理工作,涵蓋鹽鹼地與沙地約 1 000 萬畝、澇洼地 590 萬畝、砂漿黑土地 560 萬畝。1988 年 2 月 22 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了中科院這場動員大會,並稱之為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圖 1)。這場多學科、跨領域的大規模科技攻關戰役,在深刻認識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創造了治鹼、治沙、治澇的成功經驗,形成了綜合配套、切實可行的農業發展模式,充分發揮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作用。經過 6 年時間,中科院在開展治理工作的 8 個地市和 4 個縣實現增糧 55.5 億千克,畝産年均遞增 17 千克,比黃淮海全區畝産年均增量 9 千克高出 8 千克,為提升區域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作出重要貢獻。 

 “黃淮海精神”築牢“黃淮海戰役”根基

1988 年 5 月,時任國務院秘書長陳俊生視察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現“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地理所”)禹城綜合試驗站和“黃淮海戰役”“一片三洼”實驗區,提出“你們創造了科研與生産相結合典範,為黃淮海中低産田改造和荒洼地開發治理提供了科技與生産相結合的寶貴經驗”;組織撰寫的報告《從禹城經驗看黃淮海平原開發的路子》,報送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副總理田紀雲,報告中首次提出“黃淮海精神”。

“黃淮海精神”是幾代中科院人紮根鹽鹼地,按科學規律辦事,緊密結合生産實踐開展科學研究的嚴謹求實精神;是以熊毅為代表的科學家以國家需要為己任,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的擔當精神;是迎難而上,敢於挑戰“硬骨頭”的開拓精神;是高度負責,集體作戰的協作精神;是風裏來雨裏去、忘我工作、不怕困難的奉獻精神。

 30年紮根鹽鹼地,構築堅實基礎的嚴謹求實精神

雖然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啟動於 1988 年,但圍繞黃淮海平原鹽鹼地的科學治理研究早在 20 世紀 50 年代就已發端,20 世紀 60 年代開始起步。歷經 30 年的不斷積累,中科院形成了旱、澇、鹽鹼在發生上的聯繫及其制約關係等理論體系,探索形成了從“井灌井排”到“井灌溝排”到“井溝平肥林改”的鹽鹼地治理模式。

20 世紀 60 年代:理論探索階段。1954 年,中科院、水利部聯合開展華北平原土壤調查,時任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土壤所”)所長熊毅任調查隊隊長,深入研究了鹽鹼土等的形成過程、分佈規律及其特性,初步提出旱、澇、鹽鹼發生關係。上述研究成為綜合治理華北平原旱、澇、鹽鹼和風沙自然災害的重要資料。1964 年,中科院召開“鹽鹼土研究工作會議”,研究黃淮海平原治理工作,提出“黃淮海,點片面,多兵種,長期幹”12 字方針,這成為貫穿整個黃淮海中低産田治理的核心戰略。1965 年,南京土壤所設立封丘農業生態試驗站,提出“因地制宜、綜合治理,水利工程和農業生物技術措施相結合”的改良利用原則,建立了以井灌井排為中心,灌排配套的水利工程系統,開創了黃淮海地區鹽鹼土治理的先例。1965 年,地理所的研究隊伍在認識自然基礎上,提出治理區劃,並編制完成《德州地區旱澇鹼綜合治理區劃》,從而為改造旱澇鹽鹼等自然災害提供科學依據。這一時期,中科院相關研究團隊開創性地研究了淺層地下水與土壤鹽漬化的關係,揭示了旱、澇、鹽鹼在發生上的聯繫及其制約關係,為有效防治土壤鹽鹼化提供了理論依據;探索提出了“井灌井排旱澇鹼治理技術”。

20 世紀 70 年代—80 年代初期:技術體系構建階段。“文化大革命”後,中科院抓緊與地方合作,啟動鹽鹼地治理研究。1979 年,地理所設立禹城綜合試驗站,開創了中科院以水量平衡與水、鹽運動規律為主,以鹽鹼地治理為主要目標的定位科學試驗研究。1979 年 3 月,山東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召開座談會,確定“水鹽運動規律與水鹽平衡研究”“井溝結合排灌體系佈局與標準研究”等一批科研項目,這標誌著試驗區進入聯繫生産實際進行試驗研究的階段。這一時期,中科院相關研究團隊用生態學觀點研究農業發展,提出了黃淮海平原生態系統的特點、演變及治理分區,提出因地制宜綜合防治早、澇、鹽鹼的方向和途徑;提出了“井、溝、平、肥、林、改”治理旱澇鹼綜合技術。

20 世紀 80 年代:綜合治理配套技術全面推開。1981 年,我國啟動“‘六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開展農業區域增産綜合技術研究。中科院在河南封丘縣、山東禹城縣和河北南皮縣 3 個攻關試驗區分別建立了 3 個萬畝以上的實驗區,開展多學科整合研究,進行農業高産攻關,因而成為農業技術配套集中示範的先行者。1986 年,我國啟動“‘七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其中“黃淮海平原中低産地綜合治理”項目由中科院負責,並以禹城、封丘、南皮 3 個試驗區為基地。其中,禹城試驗區包括 11 萬畝鹽鹼地治理,以及北丘洼(淺層鹹水重鹽鹼地)、沙河洼(古河道風沙地)、辛店洼(季節性澇洼鹽鹼地)的治理,總稱為“一片三洼”。中科院研究人員在北丘洼基地探索形成了淺層鹹水重鹽漬化洼地強灌強排技術模式,在沙河洼基地探索形成了季節性風沙化洼地沙地林網、渠路林田配套技術模式,在辛店洼基地探索形成了季節性積水洼地魚塘臺田技術模式,成為鹽鹼地治理的代表性技術。這一時期,中科院相關研究團隊提出了鹽鹼、風沙、漬澇綜合治理配套技術,黃淮海平原中低産地區綜合治理開發全面鋪開。

30 年間,來自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地理所、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地湖所”)、原蘭州沙漠研究所等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鹽鹼澇洼地堅守多年,持續不斷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理論積累與技術突破,從而奠定了中科院在國家提出糧食增産迫切需求時向中央請戰的信心與決心基礎。

以國家需求為己任,守初心、擔使命的擔當精神

作為鹽鹼地治理的先行者,熊毅畢生以國家需求為己任。年輕時,熊毅認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吃飯問題,立志學習土壤學,畢業後就職于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完成了大量的開創性工作。作為黏土礦物專家,1951 年熊毅學成回國後,承擔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帶隊開展東北糧棉增産土壤調查,後又承擔黃淮海平原綜合治理和土壤鹽鹼化防治等重大任務。面對國家需要,熊毅放下土壤膠體學研究,承擔起土壤調查和鹽漬土治理的重擔,並從此致力於黃淮海平原鹽鹼地治理 30 多年。熊毅在和學生的談話中説道:“如果選擇膠體化學作為研究對象的話,可能取得的成績會更大一些、或更快一些。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土壤學研究,這是因為國家需要我在這個領域發揮作用。”為表彰其治理鹽鹼地的傑出貢獻,1988 年,熊毅被國務院追授“黃淮海平原農業開發優秀科技人員”一級榮譽獎。2011 年是熊毅誕辰 101 週年,河南省封丘縣為熊毅樹立銅像,以紀念他為黃淮海平原農業綜合開發所作的突出貢獻。

 不畏困難,敢啃“硬骨頭”的開拓精神

“一片三洼”治理工作是“‘七五’國家科技攻關任務”中“河間淺平洼地綜合治理配套技術研究”項目的核心內容。禹城縣的大片鹽鹼地、沙荒地、澇洼地集中反映了黃淮海地區制約農業發展的“旱、澇、風沙、鹽鹼”自然災害,因此被稱為“小黃淮海”,這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塊“硬骨頭”。其中,北丘洼、沙河洼和辛店洼是旱澇鹽鹼各種問題最嚴重的地區。

北丘洼是淺層鹹水重度鹽鹼洼地,地下水埋深淺、礦化度高,春秋季節耕層土壤積鹽達到 0.3%—0.6%,植物無法生長。當地幹部群眾認為北丘洼“無法可治”,其在“三洼”中治理難度最大。地理所研究隊伍調查分析了土壤積鹽的成因,並進行了系列技術試驗,但 3 年時間仍未取得顯著效果。研究隊伍沒有輕易放棄,而是反覆思考,持續攻關,尋找良方,最終形成了強排強灌、覆蓋抑鹽與大水淋鹽綜合調控水鹽運動治理重鹽化鹹水洼地模式,建立了重鹽化鹹水洼地整治與水鹽調控試驗基地。強排強灌實施後迅速降低了耕層鹽度,當年小麥畝産就達到 250 多千克,産量可與周邊高産田比肩(圖 2)。

       沙河洼是黃河故道,沙丘連綿起伏、基質疏鬆、移動頻繁——“朝是農田夕是沙,不知何處是我家”。原中科院蘭州沙漠所高安研究員帶領的攻關隊,先開展測繪工作摸清基本情況,制訂了“水利先行、林草緊跟,草田輪作,立體農業”的規劃方案,然後確定了“田成方、林成網、渠成係”的佈局,最終形成了季節性風沙化土地、喬灌草防護林和沙地經濟林相結合的防護體系綜合治理模式,並建立了風沙化土地整治與經濟林發展試驗基地。在治理當年,沙河洼就種植了小麥等作物,2 年實現了葡萄定植挂果,改變了當地的生産、生活面貌。

辛店洼是禹城縣最低點,是地表水聚集區,每年積水期長達 4—5 個月——“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既不能養魚也不能種植農作物。南京地湖所攻關隊在珠三角基塘技術、江蘇垛田技術基礎上提出了“臺田”模式,將低濕地治理開發技術與鹽鹼地治理技術相結合,根據華北地區氣候特點和土壤水鹽運動規律,綜合設計提出了半濕潤地區魚塘臺田生態工程綜合治理低濕地模式,建立了低濕地整治與臺田魚塘生態工程試驗基地。1986 年塘田系統建成後,魚塘畝産從 54 千克增加到 291 千克。

以中科院地理所、原蘭州沙漠所和南京地湖所為首的 3 支攻關隊選擇“無法可治”的重度鹽鹼地、澇洼地、沙荒地作為試驗區,開展科學分析,面對重重困難不放棄,頂住壓力,尋找突破點;在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下,實現了當年治理、當年開發、當年利用、當年見效,中科院科技攻關隊的治理成果是科研與生産相結合的典型。1988 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在禹城縣視察後,指出:“這裡取得的成果,對整個黃淮海平原開發,乃至對全國農業的發展都提供了有益的經驗”,並題詞“治沙、治鹼、治澇,為發展農業生産作出新的貢獻”。

高度負責,集體作戰的協作精神

“黃淮海戰役”啟動後,中科院組織了土壤、地理、農業、氣象、植物、遺傳、微生物、湖泊、濕地、水産、化學、遙感、系統科學、計算技術等有關學科的數百名科技人員,在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等地方政府、科研單位的大力支援和密切協作下,進行了多學科、多部門、多層次的聯合攻關。每個試驗區都有 10 多個研究所長期開展工作。在辛店洼,南京地湖所進行塘臺建設;原中科院遺傳研究所(以下簡稱“遺傳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植物所”)提供了作物、果樹新品種;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應化所”)提供了地膜産品和技術;地理所提供了鹽鹼治理技術。通過“多兵種、長期幹”,最終將辛店洼的澇洼地治理成為魚蟹滿塘、糧食高産的豐收地。

在“黃淮海戰役”的總體組織上,處處體現出了協作精神。中科院在 1987 年成立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時任中科院副院長李振聲擔任組長;1988 年成立農業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全院相關資源的統籌調度。時任中科院副院長李振聲作為“黃淮海戰役”總設計師,統籌謀略、總體佈局,協調各部門、地方資源,為發揮中科院多學科優勢,開展多單位協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忘我工作、不怕困難的奉獻精神

1988年,時任國務院秘書長陳俊生在《從禹城經驗看黃淮海平原開發的路子》報告中寫道:“大家看到,來自蘭州、南京、北京的中國科學院治理沙荒、澇洼、鹽鹼地的科研人員,在荒郊野外的沙灘上、魚池旁、鹽鹼窩建房為家、辛苦工作,無不令人感嘆敬佩。” 

“一片三洼”的治理工作都是白手起家,因此攻關隊首先要過生活關。在生活上,辛店洼攻關隊借住在磚瓦廠的辦公室,破舊不堪,睡覺都能凍醒。北丘洼攻關隊喝水得到1公里外去拉,喝的是苦鹹水,吃飯經常是饅頭就鹹菜。在工作上,攻關隊一切都要親力親為。攻關隊員開墾土地、播種、拉犁、收割、種樹、放魚苗,和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試驗區初期缺乏先進設備,攻關隊員要因陋就簡,自己想辦法用常規手段解決。沒有交通工具,攻關隊員們每天走路、騎自行車去試驗點和示範點查看。為了完成攻關任務,攻關隊員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都守在試驗區。南京地湖所的胡文英 1987 年來到辛店洼,一待就是 18 年。正是這種“吃苦、耐勞,拼搏、奉獻”的團隊精神,才使黃淮海旱澇鹽鹼地治理科技攻關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新時代,我們更加需要“黃淮海精神”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國家安全與穩定的基石。長期以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的發展,但我國在良種、良田、良法上與發達國家還存在明顯差距。由於農業生産的複雜性,農業科技研究的長期性與挑戰性,以及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在種質資源等領域形成的資源壟斷和專利控制,農業領域成果産出緩慢,領軍人才缺乏。糧食産量年年增長,但大豆等重要作物品種與大馬力農機等重要工具依賴進口,農業領域“卡脖子”問題破解難度大,科研成果推廣使用不足,人員激勵調度難,同時還存在較為嚴重的地力退化問題。

2020 年,全國糧食再豐收,糧食産量連續 6 年穩定在 6 500 億千克以上,其中 25.9% 來自我國黑土耕地資源分佈地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由於過度耕作及風蝕水蝕,黑土地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變薄、變瘦、變硬、變污”問題。2020 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把黑土地保護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把黑土地用好養好”。面對國家提出的這一重大任務,2021 年 2 月,中科院在農業農村部和科學技術部的支援下,聯合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啟動了“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統籌推進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人才隊伍建設三大任務。

2021 年 5 月 2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十大上強調,“新時代更需要繼承發揚以國家民族命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更需要繼續發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近年來,我國科研投入逐年增加,硬體設施越來越完備,科研條件大為改善,但是“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精神卻有所不足。在全球競爭加劇的今天,國家更加迫切地需要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科研工作不再僅僅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更意味著責任與擔當。

解決黑土地問題,需要繼續發揚“黃淮海精神”。嚴謹求實、勇於擔當、不畏困難、充分協作、甘於奉獻,從實際中尋找問題,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解決問題。按照“點片面、多兵種、長期幹”的方針,在黑土地上打一場新時代的“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建制化優勢,高品質完成國家任務,構建支撐黑土地可持續發展利用的現代農業技術體系,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保障,為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作者:曾艷、王竑晟、韓永濱、段瑞、孫命、文亞,中國科學院 科技促進發展局;《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