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望華鑫在茶園直播採摘春茶。 受訪者供圖
種茶苦,收茶難,制茶累。目睹父母的辛勞,她曾暗暗發誓,一定要走出大山,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盯著茶葉謀生活。
外出求學,遠嫁他鄉,跨省就業。正當她一步步實現兒時夢想時,父輩的召喚和家鄉的前景,讓她懷著鄉愁和創業熱忱返回家鄉,承繼父業成為“茶二代”。
精製高端茶、聚焦新零售、發展茶旅遊。帶著新視野、新理念,返鄉3年,她帶領合作社600多戶農民創新發展方式和經營業態,推動合作社茶産值從1000多萬元提高到6000萬元。
她是返鄉創業的三峽“茶姑娘”望華鑫。她説,時代風雲變幻,現代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傳統農業也能成為引領創業創新的“弄潮兒”。
茶好
夏日雨後的西陵峽谷,青山如黛,江水淼淼,雲繞山巒。
位於三峽壩頭庫首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衝村雙獅嶺上,幾十畝連片的茶園蔚為壯觀,剛剛經歷雨水滋潤的茶樹正恣意生長,嬌嫩欲滴的茶葉散發著絲絲清香,讓人頓感神清氣爽。
“採茶不能用指甲掐,得用巧勁輕輕掰。”34歲的望華鑫正在茶園裏做網路直播。儘管“圍觀”的網友不多,但她按網友要求拿著手機在茶園裏穿梭取景,仔細介紹各種茶葉知識和自家産品,生怕怠慢了網友。
峽州茶自古聞名。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仲介紹茶葉産地及所産茶葉的優劣時稱:“山南以峽州上,襄州、荊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文中的“峽州”,正是現宜昌市夷陵區及周邊地區。
宜昌市夷陵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夷陵區的茶産業正以迅猛之勢蓬勃發展,全區的茶葉種植面積超過23萬畝,年産茶葉近3萬噸,高山雲霧出好茶,低山丘陵出早茶,這裡是全國茶葉優勢産業區域和湖北省特色農産品重點基地。
作為土生土長的三峽人,望華鑫從小就跟茶葉打交道。
“小時候奶奶常帶著我去茶園,她採茶,我就在茶園旁邊的樹林摘野果。”望華鑫告訴記者,她的祖屋在原太平溪鎮西灣村,三峽庫區蓄水之前,祖屋前就是寬闊的長江,屋子後便是連片的茶園。當時家裏採摘的鮮葉都是用來做名優茶“峽州碧峰”的原材料,每年産茶季,茶販們登門入戶,鮮葉採回來馬上就被搶購一空。
茶“苦”
望華鑫説,儘管茶葉銷路不錯,但種茶、採茶、制茶十分辛苦。長輩們往往天沒亮就出門採茶,忙到大中午才回家,來不及做飯吃飯,茶葉採回來就要趕緊攤青、殺青,晚上還要連夜揉捻、整形、烘乾和提香,一天忙下來只能吃上兩頓飯。
“那時候老人們常對我説,要多讀點書,以後出息了就不用種田了。”對於長輩的叮囑,望華鑫小時候似懂非懂,直到十一二歲時,她才切身感到種茶苦、收茶難、制茶累,並立志一定要“跳出農門”。
原來,隨著三峽工程建設全面開工,1998年前後,望華鑫一家移民到許家衝村。移民之後,家裏所有的土地、房屋、山林全部沉入江底,新搬遷到許家衝村後,村裏沒有土地和山林分配。就在這時,望華鑫的父親所在鄉鎮企業也搬遷改制,父親隨之失業,全家生計出現困難。
望華鑫的父親望運平説,考慮到家裏的特殊情況,當時村裏給辦了低保。可養活一家子,光靠低保金可不行。憑著在鄉鎮企業的工作經驗,他借錢買了臺三輪車,開始翻山越嶺到農戶家收購茶葉,然後加工製作、銷售。
遇到假期,望華鑫也成了父母收茶路上的小跟班。
“茶葉很俏銷,收茶都要靠搶。”望華鑫説,每到一處茶園,她都要熱情地跟農戶打招呼,幫忙採茶葉、拎竹簍,目的就是跟農戶熱絡起來,確保茶葉能賣給自己。收好茶葉回家,父母忙著制茶,她就要做飯、收拾家務。幾乎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來點鐘才能休息,而父母幾乎要忙整個通宵。
“曬得黑不溜秋、手指縫積滿茶垢,當時每天都覺得好累好累,我發誓長大了一定不幹茶葉行當。”
茶“念”
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望華鑫發奮努力,終於考上大學。畢業後,望華鑫先後在湖北宜昌、四川成都等地工作。離開家鄉,結婚生子,一切按部就班,朝著小時候的夢想前行,望華鑫的人生軌跡似乎離茶葉越來越遠。
望華鑫在外的日子,她父母的茶産業越做越大。父親望運平牽頭成立宜昌雙獅嶺茶葉合作社、創辦茶葉加工廠、設立自營專賣店,打造成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茶葉企業。合作社社員茶園面積一度達5000畝、標準化廠房有4000多平方米。
産業規模越做越大,望運平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望運平説,茶廠主要做中低端精製茶出口,每斤茶葉只能賣到幾元錢,最好的也只能賣十多元一斤,利潤率只有不到5%。加之貨款回收期長、同行競爭激烈,攤子越鋪越大,錢卻越掙越少。有一年遇到山洪,廠裏被淹,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萬元。“想有所改變,卻找不到出路,有時候真是感覺幹不下去了。”
2018年4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北宜昌市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衝村。“總書記的到來給了我們巨大的鼓勵,回家創業信心十足。”望華鑫説,作為女兒,理應為父母分憂,作為共産黨員,就該為茶農服務。
茶香
懷著鄉愁和創業熱忱,2018年6月,望華鑫回到家鄉許家衝村,擔任合作社及茶廠負責人。
剛一上任,她在摸清家底和接受農業部門組織的培訓後,便迅速改變産品銷售定位,將過去聚焦于銷售中低端精製茶,轉為發展高端名優茶、鞏固批發銷售中低端毛茶。
同時,結合市場需求,改變包裝策略,放棄“五大三粗”的大包裝,主打外觀精巧的“小罐茶”。
“宜紅茶剛沖泡時湯色紅艷明亮,但是隨著溫度降低,出現‘冷後渾’現象,才是高品質紅茶。”走進望華鑫的手工茶體驗館,典雅的茶具前,茶藝師正在沖泡合作社自産的紅茶,沖泡、觀賞、品鑒,茶藝師講得頭頭是道、遊客聽得津津有味,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在離開時挑選一些茶葉買回家。
望華鑫説,茶葉的附加值體現在品牌的知名度和體驗感上。為此,她一方面帶領合作社積極加入當地公共品牌,謀求品牌抱團發展。
另一方面,她積極開展網上直播帶貨,組織“茶藝研學之旅”“親手製作一鍋新茶”等體驗活動,讓消費者戴上草帽、提起竹簍、走進茶園,親手體驗採茶、炒茶的辛苦和絕妙。
一系列舉措,帶來看得見的成效。2018年,合作社年産值僅為1000多萬元,到2020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合作社産值還是提高到了6000多萬元,通過推廣“公司+基地+農民”模式,目前合作社穩定帶動社員630戶。
“看來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的路徑是對的,鄉村振興我們可以更有為有位。”望華鑫説。(王自宸、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