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為帶動農村婦女就業創業,吉林實施“吉林巧姐”手工製作項目:免費組織培訓,教授一門手藝;搭建電商平臺,拓寬産品銷路;提供延伸服務,開展後續幫扶……越來越多的農村婦女通過參加培訓學到一技之長,實現就業、穩定增收。
“編的時候還可以多放進去點紅線,這樣編出來的小筐看著更喜慶。”一見到記者,吉林省吉林市南山道村村民邵明雙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起自己的草編心得。嘴上説著,邵明雙手裏也忙活不停。不一會兒,一個由玉米葉子編成的小筐已見雛形。“一個小筐我能賺十幾塊錢。現在能靠手藝賺錢,多虧了‘巧姐’培訓班。”邵明雙説。
結合地方特色
免費開展培訓
在邵明雙家裏,放著草編用的模具、小紡車、彩線等材料,她對這些如數家珍:“這個可以編掃帚,那個可以編小葫蘆。”家裏櫃子上還放著兩隻糖果形的草編枕頭,“這是去年編的,我挺喜歡的,就沒舍得賣,自己留下了。”
邵明雙幼時摔傷了脊柱,屬於肢體四級殘疾,上半身無法完全直立,頸椎、腰椎時常疼痛,“一點兒重活都幹不了,想打掃一下自家院子,掃幾下就累得喘不過氣。”愛人離世後,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的邵明雙把家裏幾畝地承包了出去。2009年,邵明雙被認定為低保戶,靠著低保補助以及幫鄰里做些縫紉零活過日子,“一個活兒能賺三五塊,有時候幾天也沒活幹,出去打工更是不敢想,這個身體狀況上哪能找到活啊?”當時她全年的收入加在一起只有5000多元,生活拮據得幾年都不捨得買件新衣服。家裏的哥姐心疼小妹,時不時送來些大米、菜、肉,一直好強的她心裏更不是滋味:“我都這麼大了,還得靠家裏接濟,你説這人還有啥用?”
2016年8月,吉林市高新區婦聯和殘聯的工作人員先後聯繫到邵明雙:在附近柴家村有個“吉林巧姐”草編培訓班,免費教草編手藝,上課、材料、食宿都免費。在培訓班,看著玉米葉子變成精緻的工藝品,邵明雙心動了,“這個在家就能做,也不需要太多的體力,他們推薦的這個班適合我。”
培訓班老師吳雲蘋對邵明雙的評價是: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憑著自己的縫紉經驗,邵明雙很快成了好手,一雙鞋墊最多一分鐘就能做完。如今,憑藉草編,邵明雙每月可以多收入1000元左右,早已不再是村裏的低保戶。
嘗到甜頭的邵明雙開始主動詢問起殘聯工作人員:“最近還有啥班沒?”5年來,除了繼續參加草編培訓,邵明雙還參加了剪紙、中國結、刺繡、書法等其他種類的“巧姐”培訓班,“雖然都只是入個門,但這些技藝太美了,培訓班讓我的眼界越來越開闊。”
近年來,吉林省在全省開展實施“吉林巧姐”手工製作項目,將城鄉婦女發展幫扶資金下移基層,由各級婦聯組織域內手工藝人,為農村婦女、城市待就業婦女等群體,免費開展手工製作培訓。
“吉林巧姐”培訓注重結合各地的區位特色,課程設置發揮各地區自然資源、民俗文化所長。目前,全省已開展草藝編織、布藝製作、套娃繪製、樹脂工藝品製作等20多個類別的手工製作培訓,涵蓋了繡、編、剪、縫、雕、畫、塑、捏等多種手工製作技法,累計培訓6萬餘人次。
【專家點評】“吉林巧姐”培訓項目是一個典型的專業技能培訓項目。該培訓項目面向農村婦女、城市就業困難婦女等群體,根據各地區自然資源、民俗文化所長,為婦女提供手工業製品製作工藝培訓。農村婦女、城市就業困難婦女往往面臨培訓機會少、培訓資源少或培訓成本無法承擔等問題,阻礙了他們的專業技能提升。“吉林巧姐”項目,由婦聯、殘聯有針對性地將免費培訓送到府,打消了培訓對象對於培訓成本的擔憂,激發了女性的學習熱情,這是該培訓項目成功的重要基礎。
培訓深入村屯
就業促進增收
除了是草編培訓班的老師,吳雲蘋還是村裏的婦女主任,這婦女主任為啥還教草編?“想和大家一起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吳雲蘋笑著給出了答案。
第一期“吉林巧姐”草編培訓班開班時,吳雲蘋就報了名。培訓地點在長春,時逢大雪,村裏道路不通,吳雲蘋徒步一個多小時到鎮上坐車。回來後,吳雲蘋時常自己編些小玩意送給鄰里親朋,有村民看見也想學學,可礙于路程,許多人又打起了退堂鼓。
吉林冬季漫長,一年裏,農民們農閒、農忙的時間幾乎是對半分。看著農閒時分,不少農村婦女閒在家裏,大量勞動力閒置,不僅浪費時間,家庭收入也受到影響,吳雲蘋急在心裏:“要是農閒的時候大家能一起幹點啥就好了。”
2015年,吳雲蘋聯繫到市婦聯,説了自己的想法,“能幹點啥呢?”交流中她想到了自己的草編手藝,“只要大家想學,我們就找老師教。”婦聯的回應,讓吳雲蘋有了信心。2016年初,柴家村草編培訓班正式開課,80多名學員參加。如今在柴家村,草編培訓班已開到第八期,“村裏的姐妹,一半都參加過!”吳雲蘋説。除本村婦女,周邊不少村鎮婦女也會來柴家村參加培訓。
在婦聯的幫助下,吳雲蘋還成立了“紅透半邊天”農業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員主要是柴家村周邊在家閒散的留守婦女、困難婦女等,合作社成員20余人,還有幾十名婦女雖不加入合作社,但農閒時也會參與草編製作。如今,合作社一年收入可達20萬元。2018年,吳雲蘋帶著自己的草編團隊參加了省裏的“吉林巧姐”大賽,獲創新獎。此外,她還為自己的糖果頸椎枕、烏拉草鞋墊等十幾種産品申請了智慧財産權保護。
吉林開通流動“致富大篷車”,組織“吉林巧姐”導師深入村屯開展培訓,讓有意願的農村婦女不出村不離家就能學到手工製作技能。以草編為例,考慮到農村實際情況,不少“巧姐”培訓課程選擇玉米葉、秸稈等地裏常見、獲得方便、利於編織的植物作為主要材料。“玉米葉子地裏就有,不需要成本,這樣做起草編就沒什麼經濟壓力。”邵明雙説。
為解決銷售問題,吉林省還有計劃地開展“訂單式”培訓。培訓前,培訓基地對接企業下好訂單,培訓結束後,婦女開展加工製作,最後企業按訂單回收。
“吉林巧姐”項目實施以來,帶動8萬餘名婦女實現了創業和居家靈活就業,每人平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據不完全統計,“吉林巧姐”手工産品銷售額已超4億元,項目連續4年被納入吉林省全民創業促就業重點項目。
【專家點評】農村婦女不僅要承擔農業勞動,也要承擔較為繁重的家庭照顧責任。因此,對農村女性的培訓無法採取傳統的、集中在培訓學校或培訓地點的培訓方式。“吉林巧姐”項目深入村屯,讓農村婦女不出村不離家就可以享受培訓,增加了農村婦女參加培訓的可能性。在該項目基礎上,政府通過“致富大篷車”“訂單式”培訓等方式,擴大培訓範圍,解決培訓售後難題,幫助農村婦女擴展視野,增強了與外部的聯繫。這些舉措都有利於將培訓成果轉化為看得見的收入,讓婦女在農閒時節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創造價值。
搭建電商平臺
線上拓寬銷路
“給你看看我的直播賬號,多的時候,有500多人看我們直播做草編呢!”在問及對未來發展有啥想法時,吳雲蘋樂滋滋地拿出手機:“做電商。”
去年,吳雲蘋參加了“吉林網姐”培訓班,學習電商直播,5天時間裏,她了解了網店運營、産品描述、直播技巧等內容,“以前看別人直播都是看個熱鬧,現在想自己做直播了,就發現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網路時代,農村婦女也非常希望用上用好網際網路。吉林市婦聯聯合市商務局開設“吉林網姐”培訓班,根據婦女對網際網路技能的認知和掌握程度,開展觸網體驗、實踐技能、網路銷售等培訓。搭建“吉林網姐”電商服務平臺,定期舉辦洽談會,邀請域內女性企業家、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等,介紹其基本情況,與婦女面對面對接,建立産銷合作關係。市婦聯還幫助有意願的婦女孵化“吉林網姐”網店,為初創電商婦女提供場地、設施、倉儲和低於市場價物流運輸的“三免一低”服務。截至目前,僅吉林市就已培育“吉林網姐”1200名。
吉林省婦聯在“吉林巧姐”項目實施同時,結合企業需要、學員訴求等因素,先後推出了“吉林大姐”“吉林網姐”等培訓項目,以家政服務、電子商務等內容作為培訓重點。培訓全部免費,不同培訓班之間學員都可以自願選擇、交叉報名。不少人選擇將“吉林網姐”的電子商務與“吉林巧姐”的手工製作相結合,發展線上下單、線下生産等形式,村裏的“帶貨主播”越來越多。
除了進一步豐富培訓內容,吉林省還提供多種延伸性服務解決學員的後顧之憂。培訓後,學員建立檔案,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協助非物質文化遺産申請、舉辦接洽會、孵化網店等多種後續幫扶舉措。吉林省婦聯還連續三年舉辦“吉林巧姐”大賽暨市集活動,為優秀的“巧姐”作品頒獎,給“巧姐”們的手工産品搭建技藝交流和産品行銷的平臺。
“將來,我希望更多人一起參加‘巧姐’培訓班,大家一起學手藝、學直播,讓合作社接到更大的訂單!”吳雲蘋説。
【專家點評】數字經濟時代,即使是偏遠地區也能夠通過網際網路的連接,將本地的優質産品輸送到全國各地。“吉林巧姐”培訓結合對農村女性的網路培訓、電商培訓,可以幫助她們找到市場,從而更好地把優質産品賣出好價格。從“吉林巧姐”項目可以總結出,電商直播、網路銷售等技能已經成為幫助偏遠地區、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實現再就業的重要技能。電商直播、網路銷售等數字技能培訓應該成為這些地區就業困難群體的培訓必選項。
(點評專家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本報記者李心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