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  要聞

安徽:“特色”興旅遊 “共用”促振興

時間:2021-07-23 09:13:15 丨 來源:安徽日報 丨 作者:范克龍 丨 責任編輯:孔令瑤

鄉村遊如火如荼 旅遊業態亟待升級

青山綠水惹人醉。 7月18日,霍山縣磨子潭鎮宋家河村大漢漂流正式開漂,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夏日的清涼”。

在離漂流服務區不到500米處,有一家金香土菜館,看到來來往往的遊客,老闆儲金香掩不住笑容。 “天氣熱了,來旅遊的人也少了,今天漂流開業,人氣又回來了,光中午就有七八桌客人,還有要買水槍、拖鞋等漂流用品的,忙得團團轉。 ”抹一把汗水,儲金香心裏樂。不僅是金香土菜館,周邊各類民宿、農莊、商超的生意也隨著漂流玩家的到來而火爆起來。

宋家河村地處大別山風景道沿線,地理位置優越。近年來,該村以茶為媒打造深山驛站,形成集休閒觀光、採摘體驗、餐飲服務為一體的茶旅觀光帶,年接待遊客達10萬人次。為豐富鄉村旅遊業態,該村以水會友,依託當地景色秀麗、水源豐沛的河谷開發漂流項目,以茶谷漂流串起致富之路,打造“多業融合”的田園綜合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鄉村打起旅遊牌,以及人們旅遊觀念的改變,鄉村遊日益受到歡迎。據了解,2020年,全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經營主體超過1.6萬家,綜合營業收入650億元,接待遊客1.5億人次,從業人員70萬人,帶動59.5萬戶農民增收。

一方面是遍地開花的古村、民宿、農家樂,另一方面卻常聽到抱怨“好玩的鄉村遊景點太少了”,很多旅遊鄉村千村一面,鄉村旅遊産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停留在觀光、採摘、垂釣等常規項目上,缺乏特色和亮點,體驗性不足,致使遊客重遊率低,鄉村旅遊綜合效益不高。

“鄉村旅遊業態亟待升級,不能僅僅停留在‘吃農家飯、住農家院、看農家景’。 ”省農科院研究員施六林認為,當前鄉村旅遊存在同質化傾向,産業鏈短,産業層次低,無法集聚人氣。鄉村旅遊不一定要大而全,貴在小而精,應該圍繞特色産業做精做透,做出品牌。

走差異化路線 以特色留人

走進濉溪縣臨渙古鎮,一間間老茶館茶客盈門,茶香四溢,戲聲悠揚,仿佛穿越到民國老街。

“老茶館消費不高,一壺茶、幾塊點心只要幾十塊錢,加上這裡茶文化氛圍好,遊客比較穩定,一些老茶客一週來一次,聽聽戲,打打牌,帶點土特産。 ”臨渙古鎮城隍廟茶館老闆張建告訴記者,老茶館不愁客,特別是節假日,遊客盈門,“平時一天200多人,節假日上千人,營業額三四千元。 ”

濉溪縣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內涵,依託“運河、紅色、古鎮、口子酒”資源優勢,打造特色文化旅遊品牌。挖掘臨渙鎮600餘年棒棒茶文化,22家茶館形成“茶館一條街”,通過開展旅遊、餐飲等活動,年銷售收入近2000萬元。小李家紅色旅遊景區挖掘紅色資源,連續舉辦風箏文化節、民俗婚禮秀展表演、商品博覽會等紅色旅遊季系列活動,人流量快速增長,既帶動了當地人員就業,也增加了群眾經濟收入。

“當前絕大部分的鄉村旅遊項目都處於虧損狀態。之所以不賺錢,根本原因在於鄉村旅遊模式單一,缺乏特色,難以實現良性發展。 ”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教授姚子剛認為,開發鄉村遊項目,應該拒絕 “千村一面”,走個性化、差異化路線,以特色留人,培育壯大核心競爭力。

滁州市南譙區大柳鎮是旅遊名鎮,境內有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金甲溪漂流等3A級景區。近年來,大柳鎮結合域內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大柳草場、金甲溪漂流、滁菊基地等四季分明的地域特色景點,通過舉辦黃金梨園採摘節、金甲溪漂流文化節、皇甫山彼岸花節、馬拉松、“騎劃跑”三項賽等四季分明特色節慶和賽事,打造“四季大柳”。大力發展民宿、休閒農業等新型業態,因地制宜打造本土“鄉村生活”,做好“農旅結合”大文章。

“大柳鎮域內景點密布,目前正在抓緊建設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把周邊景點串珠成鏈;同時不斷豐富旅遊業態,留住遊客;每年舉辦馬拉松、‘騎劃跑’等賽事,以賽促遊,集聚人氣;結合鄉村旅遊,發展滁菊、芍藥、芡實等特色産業,厚植産業基礎,實現三産融合發展。 ”談起“旅遊經”,大柳鎮黨委書記陳東健思路清晰。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讓農民共用發展成果

渦陽縣輝山村紅色資源豐富,近年來,該村積極盤活紅色資源,以紅色文化帶動綠色經濟,全力發展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走上紅綠相融的鄉村振興之路。昔日無人問津的小村莊,變成了紅色旅遊“網紅村”。去年該村接待遊客超過5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1000萬元,帶動周邊從業人員500余人。

在輝山村的大街上,侯維海家的農家樂生意最紅火。隨著輝山村旅遊人氣越來越旺,老侯的農家樂擴建成了兩層的小酒樓,生意越來越好。 “以前村裏沒有人來,8張桌子都坐不滿,現在人氣越來越旺,趕上節假日生意火爆,我這座位都不夠用。 ”侯維海高興地介紹,現在女兒女婿都在店裏幫忙,去年收入翻了一番,日子越過越紅火。

馬登龍是皇甫山腳下大柳鎮曲亭村的脫貧戶,因為車禍留下殘疾,不能外出打工,前幾年養雞也沒賺到錢,隨著金甲溪漂流項目開發,他在旁邊的農家樂找到了新工作。 “夏天遊客很多,每天都有兩三百人,我們飯店的生意好得很。 ”老馬告訴記者,他現在在農家樂幫忙燒飯,每個月收入近4000元,老婆在附近農場上班,孩子也考上了大學,小日子越過越滋潤。

農民是鄉村的主人,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和受益者。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必須要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同時提高農民群眾的參與度,把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實現鄉村旅遊良性可持續發展。 “培育壯大旅遊業,推進鄉村振興,要注重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廣大農民廣泛參與産業發展,就地就近實現就業增收,共用發展成果。 ”陳東健説。(記者 范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