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扶貧項目創新鄉村扶貧機制

發佈時間:2021-06-26 15:25:37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柳逸舟
關鍵詞:UNDP,鄉村振興

6月25日在北京聯合國大樓舉行的“中國扶貧與可持續發展”項目總結會。(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供圖)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楊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扶貧與可持續發展”項目歷時3年多時間,即將於下月收官。

該項目支援3個商務部定點幫扶的中國中西部縣(區),開展以農戶及農民合作組織為主體的服務體制機制創新,以提升當地農民和農業的組織化程度,促進扶貧産業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康發展。

2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與其執行夥伴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在北京聯合國大樓舉行總結會,對項目成果進行回顧總結,對下一步如何完善機制、推廣模式經驗開展研討,以期項目經驗能繼續在中國的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作用。

該項目于2017年11月啟動,總預算346.8萬美元,約合2300萬元人民幣。參與項目的湖南省城步縣、四川省儀隴縣以及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在當地政府支援下,分別建立了一個社會化的農民合作組織綜合服務平臺——民富農村可持續發展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民富中心”),並通過民富中心,培育和發展規範的農民合作社,幫助農民合作社聯合社開展農産品市場對接與信用合作,以實現生産、供銷、信用“三位一體”。

據項目統計,三地民富中心培育和支援合規有效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08家,創辦農民合作社聯合社7個,直接帶動3000余戶農戶脫貧致富。

這是2021年5月拍攝的湖南省城步縣城步苗林蜂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蔣守良,在使用合作社提供的智慧蜂箱養蜂。(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供圖)

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張翼表示,搭建民富中心是項目的核心成果,它最早源於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支援的儀隴縣扶貧互助社試點創新項目;在本輪項目中,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組織和地方政府都有效參與進來,探索和擴大制度創新,進一步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項目的目標不是直接去幫扶貧困人口,而是去建立機制和平臺幫助‘小農戶’走向‘大市場’。”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左停認為,項目在啟動階段就已經瞄準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實現農業農村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國合作社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孔祥智等專家認為,項目通過創新建立服務平臺,配套建立服務機制,為農民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長期和普遍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具有借鑒和推廣價值。

6月25日,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張翼(左)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張衛東博士(右)為合作夥伴頒感謝信。(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供圖)

過去8年裏,中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了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評價的那樣,中國的脫貧成就為整個國際社會帶來了希望,提供了激勵。”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張衛東博士表示,中國的扶貧理念與做法可以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指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也願意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道,結合中國經驗因地制宜,促成可持續發展目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