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金渠獼猴桃,咱農民致富的“金果果”

發佈時間:2020-07-14 09:27:29 | 來源:陜西日報 | 作者:鄭斐 | 責任編輯:張蔚藍

關鍵詞:獼猴桃,農資配送,農民致富

6月的西府農村,驕陽似火。

大中午,正是農家燒火做飯的時間。街道裏寂寂無人,幾隻麻雀在地上蹦蹦跳跳地尋找著吃食。

寶雞市眉縣金渠鎮寧渠村村民王滿良出了院門,習慣性地又走到屋子後頭,從一垛碼放得整整齊齊的柴火堆裏,抽出一把柴火。剛一轉身,老王不禁笑了:“人沒老記性先老了,還拿它做什麼。”説著話,老王放回柴火,轉身回到院子廚房裏,小心翼翼地擰開天然氣灶,燒鍋做飯。

45歲的王滿良家裏4口人,兩口子帶倆娃。金渠鎮有種植獼猴桃的傳統,王滿良從2009年開始種了7畝獼猴桃。但由於缺技術、沒銷路,每年採下來坐等販子到府收,一畝地也就能賣個兩三千元。2016年,王滿良加入村果業合作社,把7畝獼猴桃託管給合作社管理。合作社負責技術指導、農資配送、果子銷售,老王只管種植,一年下來,畝均收入達到1萬多元。2018年,王滿良退出貧困戶序列,家裏的房子也加蓋了二層,專門用來儲存獼猴桃。去年10月,村上通了天然氣,老王再也不用燒柴做飯了。

“過去咱都是把獼猴桃樹上的枝子砍下來當柴火燒;現在通了天然氣,屋子後頭堆的柴火用不上了。”王滿良笑著説,“我打算過兩天把那些枝子拉到地裏粉碎還田。”

寧渠村全村有1080戶4150人,6900畝耕地中6500畝種植獼猴桃。過去,所種的獼猴桃品質不高、銷售不暢。2019年,在鎮上的牽線搭橋下,村上和眉縣最大的果業公司金橋果業合作,採用土地託管模式,託管了170多戶的450畝地進行前期示範,其中就包括王滿良家的7畝地。

村黨支部書記劉軍倉説:“託管以後首先是品質提高了,其次售價高了,一斤能多賣兩三毛錢,農民實實在在受益了。”

金橋果業在金渠鎮的寧渠、河底、教坊等村建立託管示範基地,共託管了4500畝,收購村民的獼猴桃比市場價每斤高出0.2元。金橋果業總經理任建設説:“獼猴桃種植對技術要求高,有技術的産量高、品質好。我們定期開展科技、理論現場培訓,培訓了一批土專家、田秀才,讓他們回去再教其他人,把品質逐步提高。”

和王滿良一樣,河底村二組71歲的張喜成老漢過去也是貧困戶。張老漢的老伴比他小一歲,老兩口帶著患有腦癱的小兒子過活,生活困難。鎮上給張喜成老漢在“百里畫廊、千畝荷塘”景區安排了保潔公益崗,負責打掃326國道和河堤路一段的衛生。老漢自己還種植了3畝多獼猴桃,精心管護,一畝年均收入上萬元。

“好著哩。”張喜成老漢雖年過七旬,但嗓門洪亮、勤快熱心,忙罷一天的活兒,還喜歡吼上幾句秦腔解解乏,是村裏有名的熱鬧人。“多虧政府把咱照看著,給咱講技術、包銷路,你看樹上挂的那些獼猴桃,那一個個都是咱致富的金果果。”

據了解,金渠鎮全鎮5.4萬畝耕地中,獼猴桃種植面積就佔到93%。鮮果年産量13萬噸,綜合産值達11.5億元。

“我們眉縣獼猴桃,味道好、營養價值高,是全鎮農民致富的主要産業。”金渠鎮黨委書記溫文樂説。鎮上定期邀請西農大專家教授和鄉土人才進行産業科技培訓,採取田間現場教學、地頭理論講座等方式,提高獼猴桃果品品質。總結寧渠村、田家寨村土地託管經驗,積極推廣“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産業脫貧模式。此外,在寧渠村、棗林村、金渠村修建大型冷庫群,配套建設果品分揀包裝車間、電商平臺,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條,確保貧困戶産業收入穩定,穩步脫貧致富。

説話間,王滿良已做好了中午飯,一碗一碗地端上桌來。幾盤地裏剛摘下來的時令炒菜有紅有白,桌子中間一罐紅紅的油潑辣子香氣撲鼻。主食當然是地道的西府農家臊子面,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

記者打趣地問王滿良:“老王,你賣金蛋蛋掙下錢了,生活好了,咋捨不得多吃點肉呢?”

老王笑著回道:“粗茶淡飯、農家土菜吃著才舒坦哩。”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