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綠色發展模式與途徑的思考

發佈時間:2020-03-06 10:16:34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張蔚藍
關鍵詞: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生態農牧化,漁旅融合,漁能融合,三産融合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黃河三角洲是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渤海形成的沖積平原,面積約5450km2,是我國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每年以2—3km2的速度擴展。黃河三角洲地區地處“黃”“藍”兩大國家戰略重疊地帶,作為“渤海糧倉”農業科技示範工程的重要部分,其擁有未利用土地3.013×107hm2,是我國東部沿海後備土地資源最多、開發潛力最大的地區。近年來,黃河三角洲環境、生態、災害、資源等問題凸顯,工農業污染、圍海造地、物種入侵、陸源污染和生態環境災害等導致濕地面積大幅度銳減、生物多樣性急劇降低、景觀多樣化受損、漁業資源枯竭、生態系統嚴重退化。

從“十五”規劃以來,發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一直被列入國家計劃和規劃綱要。2019 年 9 月18 日,習近平總書記就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黃河流域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指出“下游的黃河三角洲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要做好保護工作,促進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藍色農業”是大農業的重要組成,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部分,在黃河三角洲資源利用、效益提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2019 年 2 月,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表示:合理確定內陸水域養殖規模,壓減近海、湖庫過密網箱養殖,推進海洋牧場建設,規範有序發展遠洋漁業。因此,在黃河三角洲建立新型藍色農業發展新模式十分迫切。

 

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綠色發展的必要性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短缺的淡水資源制約著黃河三角洲地區傳統農業的發展,探索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勢在必行。而人類活動影響嚴重、環境污染加劇造成的環境問題、生物資源問題等更凸顯了藍色農業綠色發展之路的必要性。加之黃河三角洲面臨的互花米草生態入侵威脅問題,使得該地區發展藍色農業十分迫切。

淡水資源短缺

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獨具特色、地理位置優越,具有發展高效生態經濟、實現藍色農業綠色發展的良好條件。而水資源供應則是黃河三角洲長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黃河三角洲地區水資源貧乏,地區水資源空間、時間分佈不均,水體污染嚴重等問題凸顯。例如,該地區水資源空間分佈呈現中部低、東西部高的特點,且該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 600 mm,僅夏季就佔到 70%,這些成為困擾黃河三角洲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水資源主要有地下水、降水和客水。目前,地下水開採幾近飽和狀態;降水量年均變化大並呈逐年下降趨勢;作為主要客水的黃河水面臨著斷流、污染及浪費等問題。同時,多條承載著工業廢水的河流匯入、海水入侵、水資源開發利用量加大等,加劇了黃河三角洲的水資源問題。

人類活動影響嚴重

黃河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油田開發區、制鹽基地、養殖區,人類活動頻繁。此外,該地區濱海濕地資源豐富,生態服務價值高。隨著圍填海活動頻發、人類活動影響加劇,濱海濕地景觀格局和生態環境都受到了不良影響。近年來,在黃河三角洲濱海地區,養殖開發、港口及油田建設、鹽業製造、農田開墾等人類干擾活動強度不斷增大,導致該區域岸線蝕退、生態系統退化、淡水資源缺乏、自然災害加劇等生態環境問題日漸突出,直接威脅黃河三角洲地區土壤生態安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環境污染加劇

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使黃河三角洲地區空氣品質急劇惡化,細顆粒物污染事件頻發。此外,黃河三角洲所在的東營市由於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導致該地區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量增大;與此同時,黃河三角洲靠近渤海,相對濕度也較高,有利於顆粒相水溶性有機碳的生成,加劇空氣污染。此外,具有顯著生物毒性、多源性、隱蔽性、積累性和長期性的重金屬污染,也對黃河三角洲地區動物、植物、人類及生態環境構成了潛在威脅。由於黃河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工業、農業、畜牧業和居民生活中産生的大量污染物通過河流進入海域,濕地受重金屬污染的形勢越來越嚴峻。

生態入侵威脅

外來物種入侵已成為全球變化研究的重要問題,因其缺少天敵而具有超強競爭力。例如,互花米草原産于美國大西洋沿岸,繁殖能力強,兼具有性和無性繁殖,且對環境適應及耐受能力很強。從 1990 年開始,互花米草被引入黃河三角洲,而後在鹽沼濕地開始迅速繁殖擴散;尤其在近 5 年間,其存在範圍不斷擴增並呈指數爆發增長,使得鹽地鹼蓬和蘆葦棲息環境向陸向遷徙,造成黃河入海口北側潮間帶互花米草密布區已無其他本土植物存活,嚴重威脅了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原生生態系統安全。防治入侵物種互花米草對於修復濱海濕地生態環境、保護灘塗物種多樣性具有重大意義。

 

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綠色發展理念與思路

保護優先

黃河三角洲在其發展過程中,須遵守相關生態學原理,堅持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産力的理念,強調以自然修復為主,實施“與自然共建”的理念,按照環境承載力與生態保護需求,以功能群構建、重要物種種植、養殖為途徑,實行複合增養殖模式,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開展陸-海生態系統修復與生態岸線保護工作,優先開展沿海部分地區的濱海濕地恢復、實現岸線整治、加強海岸線環境監測等工作,為黃河三角洲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以環境承載力為基礎,查明陸海連通性機理和調控途徑,確定黃河三角洲的“環境安全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功能保障基線”;實施不同産業模式的互補,減少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要求規範各類生産活動,優化調整空間佈局。

因水制宜

為了促進黃河三角洲河流生態系統和濕地生態系統健康,必須建立黃河三角洲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明確其資源、環境、生態功能,區分生活、生産和生態用水,合理開發,高效利用,有效保護,科學管理。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對濕地、近海區域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強化污染防治,做好入海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嚴格控制入海污染物總量,建立入海入河排污口名錄;按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口一策”的原則,對於排查發現的問題排口,落實責任主體,實行分類整治。在水環境保護方面,推進河、濕地、海水系連通,構建迴圈通暢、豐枯調劑、蓄泄兼籌、多源互補的現代水網。在水生態修復方面,探索淡水、半鹹水、海水和廢水的生態補水修復模式,約束濕地用水、近海生態系統淡水資源補充,保障黃河河道和入海口自身的生態用水,抓好生態脆弱水域保護與修復,使其重現綠色生機。

深度融合

黃河三角洲是陸地、海洋、大氣相交且相互作用的地區。通過挖掘陸域潛力、延伸河口灘塗濕地功能,實現黃河三角洲現代農牧業陸-海並舉、兩翼齊飛,實現陸域、海域的無縫對接。堅持陸-海並舉、陸-海協調、陸-海互補,發展高效現代農業。 黃河三角洲的發展,需要明確主要生態功能與環境脅迫因子,統籌各類農牧業活動,實現多元深度融合。由於不同生境特徵,黃河三角洲各區域的生態功能和脅迫因素不盡相同,在發展過程中需充分利用不同生境特徵,做到合理、有度利用。 數據已是新型生産要素,並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源泉。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應大力推進大數據在承載力、環境預測、病害防控等方面的應用,推進智慧農業,實現實時監控、精準管理、遠端控制和智慧決策,並且運用大數據打通各産業生産、加工、流通等流程,形成可追溯、可查詢、可追究的資訊閉環。

佈局合理

在黃河三角洲開發與建設過程中,將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相結合,做到産業開發生態化,生態建設産業化,實現“生産、生活、生態”三生一體融合發展模式。在空間佈局的規劃設計上多規合一,將主體功能區規劃、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充分銜接,並且制定適合黃河三角洲區域的生態保護紅線比例、環境品質底線、生態風險管控、資源利用上線以及相應的産業退出和準入建議;將黃河三角洲劃分為生産、生態及生活三類空間,規劃確定三類空間的基礎格局,推動形成陸-海協調的總體架構,形成科學、有序的黃河三角洲發展新格局。在陸基區域,優先發展精準養殖業和高效設施農業;在灘塗上開展名貴水産品增養殖;在近海海域開展現代海洋生態牧場建設;同時,拓展現代物流業、水産品加工和海洋旅遊業發展。

 

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綠色發展的新模式

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的發展目標是: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科學調整該地區産業結構;堅持創新驅動産業轉型升級,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精準農業生産體系;拓展發展空間與佈局,實現工程化、機械化、智慧化和資訊化。具體而言,在海岸帶等區域重點實行生態農牧化發展模式,在濕地等區域重點實行漁旅融合發展模式,在可再生能源豐富等區域重點實行漁能融合發展模式;並在發展過程中將各産業融合,實現從單一産業到全産業鏈再到全産業體系的轉變,最終實現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生態農牧化模式

黃河三角洲生態農牧場模式應遵循海岸帶生態農牧場構建理念,即基於生態學原理,利用現代工程技術,陸-海統籌構建鹽鹼地生態農場、灘塗生態農牧場和淺海生態牧場,營造健康的生態系統,而形成的“三場連通”和“三産融合”的海岸帶保護和持續利用新模式。在鹽鹼地生態農牧場中,林草複合模式可顯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增加土壤孔隙度和貯水量,提高土壤速效養分含量和微生物數量。例如,白蠟+檉柳+紫花苜蓿的種植模式被證明對黃河三角洲濱海鹽鹼地的綜合改良效應較佳]。此外,開展菊芋、田菁種植,實現牧草-畜牧種養、稻-魚-蟹共生等生態模式,開展生物製品精深加工和中草藥開發。在灘塗生態牧場中,進行互花米草控制與生境重建,實現檉柳-蓯蓉種植、光灘畜禽養殖、海産動物健康苗種培育、蔬菜-海珍品種養、灘塗貝類資源養護與清潔生産,開展保健品開發和動物食品精深加工。在淺海生態牧場中,進行牡蠣礁、海草床保護與修復,漁業資源修復與利用,以及開展功能肥料開發和海珍品精深加工。

漁旅融合發展模式

為了延長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發展的産業鏈: 可選擇基礎設施條件較好的區域,以發展黃河三角洲休閒漁業為建設目標,開展高值經濟魚類增殖放流,配建陸基或船基旅遊保障單元和海上旅遊,適度發展遊釣漁業、潛水觀光等旅遊産業; 開展海草(藻)床、牡蠣礁生態系統養護,集魚型人工魚礁區建設,以及景觀型人工魚礁布放,養護恢復魚類資源;建立濕地文化館、鳥類博物館等,科普黃河三角洲濕地現狀,以及丹頂鶴、白頭鶴、白鸛、金雕等鳥類知識,推廣特色文化;設置旅遊集散中心,開展主題遊、團隊遊等個性化旅遊服務。

漁能融合發展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著力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迴圈利用型轉變。國家海洋局《關於進一步規範海上風電用海管理的意見》中明確,堅持集約節約用海,提高海域資源利用效率。黃河三角洲與海上風電、太陽能發電、波浪能發電融合發展正是集約節約用海,生態和效率並舉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目前,離岸可再生能源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且存在監管複雜性及能源開發技術發展不完善等問題,但通過轉換以風能、太陽能、波浪能和潮汐能等形式存儲的能量,可滿足漁業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為了實現風能、太陽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合理利用:建立可再生能源觀測系統,針對資源評估結果合理選址、立體化佈局,將風電場的建設與水産養殖場、生態牧場、遊釣漁業相融合;建設風力提水系統,改善漁業發展用水及土地鹽鹼化;針對可再生能源的隨機性、爆發性、不穩定性等問題,實施設備技術創新,開發風、光、潮互補發電系統,實現漁能融合發展。

三産融合發展模式

傳統的黃河三角洲農牧場開發均以濱海種植和灘塗增養殖為主,結構單一,效率低下。未來的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需要拓展發展空間,構建以農牧漁業為代表的第一産業、精深加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産業和以文化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産業,並實現“三産融合”。這既可以提高生態服務價值,同時有利於生態環境的維持和改善。第一産業方面,因地制宜在黃河三角洲進行生態農牧漁業推廣,促進區域種植業結構優化調整。例如,開發利用東營市的鹽鹼低産田,發展雜糧種植,並開發利用其食藥同源、糧飼兼用等特點。第二産業方面,發展精深加工,降低水産和濱海種植農牧産品的運輸成本,增加農牧場的産品附加值。例如,通過對黃河三角洲本地種花鱸進行輻照並採用超高壓處理、低溫貯藏、保鮮劑使用等方法,可實現花鱸高品質保存並減低能耗。在第三産業方面,發展旅遊業,結合生態修復項目拓展生態化旅遊和休閒漁業等項目,有效支撐農牧場産業體系。例如,在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紅灘濕地濱海公園、東營海紅港旅遊區等建立特色動植物博物館,開展文化科普並加強生態保護宣傳。

 

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綠色發展原理與技術

陸-海連通性機理

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的陸-海生態連通性在生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瀕危種群恢復和重建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陸-海連通性是指通過生物、水文、地質和地球化學過程實現淺海區域—潮間帶—陸地的耦合聯通。目前,相對獨立發展的鹽鹼地農業和漁業發展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亟須查明陸-海連通性影響機制和調控途徑,並採用新設施和新工程技術建立基於生態系統管理理念的生態農牧場模式。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需高效利用近海灘塗並恢復黃河三角洲生態功能,在強調陸-海統籌的前提下科學規劃,通過開展海産動物健康苗種培育、互花米草控制與生境重建、光灘畜禽養殖、精深加工和生態旅遊等方式,最終實現綠色高效發展。

承載力評估技術

科學評估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發展的承載力,推動綠色發展模式。其中,生態承載力是總體要求,環境承載力是基礎,生物承載力為重要抓手。通過科學合理的精準管控,提高黃河三角洲的承載力,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調控增養殖區域內關鍵環境指示種及修復種的承載力,有效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將環境保護、資源養護、高效生産和休閒漁業相結合,實現“生態優先、陸海統籌、三産貫通”。通過科學的調研規劃及精準到位的實施管理,實現黃河三角洲現代化和健康可持續發展。以東營市海岸帶為例,通過水質監測數據、濕地遙感解譯、社會經濟數據統計,明確其承載力現狀及發展趨勢,保持生態、環境優勢的同時,發展特色生態旅遊業,增強港口優勢,精準推動區域內的綠色發展。

監測與修復技術

實施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監測,為評價、預測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提供參考,也為該區域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生態環境改善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 。黃河三角洲是黃河泥沙淤積形成的扇形沖積平原,處於由海洋向陸地的過渡地帶。河流擺動、海岸侵蝕、河口淤積、植被演替、土壤發育等自然演變過程具有典型性和獨特性,是進行生態環境監測研究的理想區域。當前應研發黃河三角洲多源數據融合、同化與數據挖掘及標準化模型方法,融合人工智慧、知識工程等技術,動態監測黃河三角洲區域內水資源、水環境、工業廢水、能源碳排放、土地資源、濕地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和數量、自然災害、生物入侵等問題,構建現代科學方法和技術智慧管理系統,探索其生境變化規律並進行環境安全預警,對於受污染區域、被破壞植被等進行定點修復,併為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藍色農業種業技術

藍色農業種業是指針對性地對水産生物遺傳資源進行分類研究,按類別建庫保存,形成較為完整的海洋水産生物遺傳資源研究和管理體系。未來黃河三角洲種業發展需針對中華絨螯蟹、刺參、花鱸、文蛤等重要物種種質資源加強保護和利用的基礎研究,並開展生長、抗病、抗逆等經濟性狀的生物學基礎研究;解決本土種質資源的保護與挖掘利用、種質資源評價利用和育種材料構建等基礎工作薄弱問題;建立適於黃河三角洲生物資源豐富、遺傳多態性高等特點的分子育種技術平臺;建設完善育繁推一體化體系。

動植物綠色養殖技術

必鬚髮展適合黃河三角洲的動植物綠色養殖技術,注重黃河三角洲重要養殖對象——中華絨螯蟹、刺參、花鱸、文蛤、凡納濱對蝦等重要養殖對象的精準營養需求,提高飼料加工工藝水準、安全性和利用效率;強化養殖過程監管,注重新發疫病基礎研究、生物安保防控技術開發和新型疫苗創制等;提升集約化養殖科技含量,實現養殖機械化、自動化、智慧化;遵循綠色發展原則,實現環境友好,強調生態系統完整性、協調性和多方參與生態系統管理;立足生態系統水準,科學評估生物承載力,示範推廣生態綜合增養殖模式。

産品精深加工技術

建立産品“初加工—中加工—精深加工”的完整産業鏈,是提高黃河三角洲資源利用率的最主要途徑。但目前,黃河三角洲的産品精深加工生産裝備自動化程度差、能耗和物耗偏高。在發展黃河三角洲藍色農業的同時,還必須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模式。例如:開發基於酶工程、發酵工程和生物反應器工程的水産品生物加工裝備與新技術;研發水産蛋白製備與改性、水産功能性糖類改性、動物脂質綠色加工及過敏源控制、甲殼素等精深加工等技術;構建全過程精深加工和高效綜合利用技術體系。(作者:楊紅生,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邢麗麗、張立斌,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返回頂部